黑水山妖族聚居地经过数年经营,已初具规模。山间云雾缭绕处,隐现亭台楼阁的轮廓;地下通道四通八达,仓储充盈;山腰药圃芬芳,灵草萋萋;主峰禁制森严,水脉通畅;山脚丘陵地带,哨岗隐秘,风声即为耳报。五族各司其职,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给自足、防御严密的妖族小社会。
随着立足渐稳,与周边族群的接触也自然而然地展开。
在黑水山南部及西南方向的河谷、平原地区,散居着一些汉人村落。他们多是前朝或因战乱流落至此的遗民,聚族而居,耕种为生,性情大多淳朴温和。起初对山中“精怪”心存畏惧,但狐族派出能言善道、幻化人形的子弟,携带山中草药、皮毛与之交易盐铁、布匹等物,一来二去,双方建立了初步的、谨慎的互市关系。
汉人村民发现这些“山民”虽形貌奇异,却守规矩、讲信用,并不害人,恐惧渐消,偶有村民罹患怪病或遇到猛兽困扰,甚至会尝试求助白族医术或请黄族驱赶猛兽,关系算得上融洽。
在黑水山东北方向的广袤森林与草原交界处,活动着一些女真部落。女真人以渔猎为生,民风彪悍,崇尚勇力。他们与妖族的接触更具实用主义色彩。女真猎人敬佩强者,黄族迅捷如风的身手、常柳蛇族对山林水泽的掌控能力,都让他们刮目相看。
双方通过交换猎物、以及在某些大型狩猎活动中的有限合作,形成了一种基于实力尊重和利益交换的和平共存状态。女真萨满甚至对柳毅这位深不可测的“山主”表达了敬意。
而在更北方、环境更为严酷的原始林海中,则生活着鄂伦春人。他们与大自然的关系最为紧密,信奉万物有灵,对山精野怪的存在接受度最高。鄂伦春猎人对山林熟悉无比,与灰族、黄族在追踪猎物、辨识路径方面颇有共同语言。
他们带来的珍贵皮草、山货,与妖族交换一些能强身健体、驱寒避瘴的丹药或蕴含灵气的物件,双方关系甚至带有一丝盟友般的默契,互不侵犯,互有往来。
然而,在这片土地西北方向的苔原、荒漠与森林边缘地带,还活跃着一支名为通古斯的部落。他们与女真、鄂伦春虽同属广义上的通古斯语族,但习性迥异。
这支通古斯部落生性更为残暴、掠夺成性,信奉弱肉强食的原始法则,对自然缺乏敬畏,对其他族群,无论是人是妖,都充满攻击性。
起初,他们也曾试图靠近黑水山区域狩猎,被黄族巡逻队警告驱离。但他们非但不收敛,反而认为这是挑衅,时常在妖族领地边缘窥探,甚至故意破坏灰族设下的地下标记,偷窃狐族与汉人交易的小件货物。
真正的冲突,源于一次针对妖族幼崽的恶行。
这一日,阳光正好。几只尚未完全化形、毛茸茸的黄族幼崽和两只好奇心重的灰族小鼠妖,在两只成年黄族和一位白族少年的看护下,于黑水山外围一处草木丰茂、开满野花的向阳坡地玩耍嬉戏。这里是公认的安全区,距离妖族核心领地不远,且视野开阔。
然而,一队约莫十余人的通古斯猎手,骑着矮壮耐寒的蒙古马,如同鬼魅般从西北方向的疏林地带突然窜出。他们显然是有备而来,绕过常规的巡逻路线,直奔这片坡地。
成年黄族和白族少年立刻警觉,发出尖啸示警,并挺身护在幼崽们身前。通古斯人发出粗野的嚎叫,张弓便射!他们的箭簇以黑曜石打磨,锋利无比,更涂抹了不知名的剧毒,带着凄厉的破空声!
成年黄族凭借速度勉力躲开,并试图以御风术扰乱对方阵型,那白族少年则瞬间蜷缩,尖刺怒张,挡住部分箭矢。但通古斯人目标明确,分出几人缠住成年妖族,另外几人则狞笑着策马冲向那些惊慌失措、四处逃窜的幼崽!
一只小黄鼠狼动作稍慢,被一支毒箭擦过后腿,顿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伤口瞬间变得乌黑,倒地抽搐不已。一只小鼠妖更是被马蹄践踏,虽未被踩实,却也吓得魂飞魄散,吱吱乱叫。
“哈哈哈!抓住这些小的!带回去剥皮抽筋,定然是上好的祭品和药材!”通古斯头领操着生硬的通用语,眼中闪烁着残忍兴奋的光芒。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略显稚嫩却冰冷无比的声音骤然响起:
“住手!”
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寒意,瞬间笼罩了整个坡地。连那些暴躁的蒙古马都不安地刨着蹄子,低声嘶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坡地边缘的一棵古松上,不知何时立着一个约莫七八岁模样的黑衣男童。他面容精致却毫无表情,一双漆黑的眸子深邃得不像孩童,正冷冷地注视着那些通古斯猎人。正是柳渊。
他今日本是随一位黄族长老学习辨识风信,恰好路过附近,感应到此处骚动与幼崽的惊恐气息,便立刻赶来。
“哪里来的小崽子?找死!”一个通古斯猎人见只是个小孩,并未放在心上,狞笑着张弓对准柳渊。
柳渊眼神一寒,甚至未见他有任何动作,那猎人手中的硬木弓突然毫无征兆地寸寸断裂,连同他胯下的马匹也仿佛被无形重击,哀鸣一声跪倒在地,将那猎人甩飞出去!
其他通古斯人见状大惊,意识到这孩童不简单。
柳渊目光扫过那只中毒抽搐的小黄鼠狼和受惊的小鼠妖,眼中的冷意几乎凝结成冰。他缓缓抬起小手,对着那通古斯头领,凌空一抓。
那头领只觉得周身空气瞬间凝固,一股恐怖的挤压感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要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捏碎!他奋力挣扎,脸憋得通红,却连一根手指都动弹不得,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惊骇与恐惧之色。
“伤我五族者,”柳渊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杀意,“需付出代价。”
随着立足渐稳,与周边族群的接触也自然而然地展开。
在黑水山南部及西南方向的河谷、平原地区,散居着一些汉人村落。他们多是前朝或因战乱流落至此的遗民,聚族而居,耕种为生,性情大多淳朴温和。起初对山中“精怪”心存畏惧,但狐族派出能言善道、幻化人形的子弟,携带山中草药、皮毛与之交易盐铁、布匹等物,一来二去,双方建立了初步的、谨慎的互市关系。
汉人村民发现这些“山民”虽形貌奇异,却守规矩、讲信用,并不害人,恐惧渐消,偶有村民罹患怪病或遇到猛兽困扰,甚至会尝试求助白族医术或请黄族驱赶猛兽,关系算得上融洽。
在黑水山东北方向的广袤森林与草原交界处,活动着一些女真部落。女真人以渔猎为生,民风彪悍,崇尚勇力。他们与妖族的接触更具实用主义色彩。女真猎人敬佩强者,黄族迅捷如风的身手、常柳蛇族对山林水泽的掌控能力,都让他们刮目相看。
双方通过交换猎物、以及在某些大型狩猎活动中的有限合作,形成了一种基于实力尊重和利益交换的和平共存状态。女真萨满甚至对柳毅这位深不可测的“山主”表达了敬意。
而在更北方、环境更为严酷的原始林海中,则生活着鄂伦春人。他们与大自然的关系最为紧密,信奉万物有灵,对山精野怪的存在接受度最高。鄂伦春猎人对山林熟悉无比,与灰族、黄族在追踪猎物、辨识路径方面颇有共同语言。
他们带来的珍贵皮草、山货,与妖族交换一些能强身健体、驱寒避瘴的丹药或蕴含灵气的物件,双方关系甚至带有一丝盟友般的默契,互不侵犯,互有往来。
然而,在这片土地西北方向的苔原、荒漠与森林边缘地带,还活跃着一支名为通古斯的部落。他们与女真、鄂伦春虽同属广义上的通古斯语族,但习性迥异。
这支通古斯部落生性更为残暴、掠夺成性,信奉弱肉强食的原始法则,对自然缺乏敬畏,对其他族群,无论是人是妖,都充满攻击性。
起初,他们也曾试图靠近黑水山区域狩猎,被黄族巡逻队警告驱离。但他们非但不收敛,反而认为这是挑衅,时常在妖族领地边缘窥探,甚至故意破坏灰族设下的地下标记,偷窃狐族与汉人交易的小件货物。
真正的冲突,源于一次针对妖族幼崽的恶行。
这一日,阳光正好。几只尚未完全化形、毛茸茸的黄族幼崽和两只好奇心重的灰族小鼠妖,在两只成年黄族和一位白族少年的看护下,于黑水山外围一处草木丰茂、开满野花的向阳坡地玩耍嬉戏。这里是公认的安全区,距离妖族核心领地不远,且视野开阔。
然而,一队约莫十余人的通古斯猎手,骑着矮壮耐寒的蒙古马,如同鬼魅般从西北方向的疏林地带突然窜出。他们显然是有备而来,绕过常规的巡逻路线,直奔这片坡地。
成年黄族和白族少年立刻警觉,发出尖啸示警,并挺身护在幼崽们身前。通古斯人发出粗野的嚎叫,张弓便射!他们的箭簇以黑曜石打磨,锋利无比,更涂抹了不知名的剧毒,带着凄厉的破空声!
成年黄族凭借速度勉力躲开,并试图以御风术扰乱对方阵型,那白族少年则瞬间蜷缩,尖刺怒张,挡住部分箭矢。但通古斯人目标明确,分出几人缠住成年妖族,另外几人则狞笑着策马冲向那些惊慌失措、四处逃窜的幼崽!
一只小黄鼠狼动作稍慢,被一支毒箭擦过后腿,顿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伤口瞬间变得乌黑,倒地抽搐不已。一只小鼠妖更是被马蹄践踏,虽未被踩实,却也吓得魂飞魄散,吱吱乱叫。
“哈哈哈!抓住这些小的!带回去剥皮抽筋,定然是上好的祭品和药材!”通古斯头领操着生硬的通用语,眼中闪烁着残忍兴奋的光芒。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略显稚嫩却冰冷无比的声音骤然响起:
“住手!”
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寒意,瞬间笼罩了整个坡地。连那些暴躁的蒙古马都不安地刨着蹄子,低声嘶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坡地边缘的一棵古松上,不知何时立着一个约莫七八岁模样的黑衣男童。他面容精致却毫无表情,一双漆黑的眸子深邃得不像孩童,正冷冷地注视着那些通古斯猎人。正是柳渊。
他今日本是随一位黄族长老学习辨识风信,恰好路过附近,感应到此处骚动与幼崽的惊恐气息,便立刻赶来。
“哪里来的小崽子?找死!”一个通古斯猎人见只是个小孩,并未放在心上,狞笑着张弓对准柳渊。
柳渊眼神一寒,甚至未见他有任何动作,那猎人手中的硬木弓突然毫无征兆地寸寸断裂,连同他胯下的马匹也仿佛被无形重击,哀鸣一声跪倒在地,将那猎人甩飞出去!
其他通古斯人见状大惊,意识到这孩童不简单。
柳渊目光扫过那只中毒抽搐的小黄鼠狼和受惊的小鼠妖,眼中的冷意几乎凝结成冰。他缓缓抬起小手,对着那通古斯头领,凌空一抓。
那头领只觉得周身空气瞬间凝固,一股恐怖的挤压感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要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捏碎!他奋力挣扎,脸憋得通红,却连一根手指都动弹不得,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惊骇与恐惧之色。
“伤我五族者,”柳渊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杀意,“需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