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星期,他过得简直是“与世隔绝”。
手机一开机就卡死,无数的电话、短信、微信消息像是潮水一样涌进来,学校的、官方的、媒体的,还有各种不认识的人。
他干脆直接关机,拔了网线,图个清静。
好在,这一个星期的“清净”,也让他彻底搞定了最后的技术收尾工作。
超级石墨烯电池。
从理论构建到样品制备,再到后续的所有测试方案,全部打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这个“东风”,就是能将这项技术,从实验室的样品,转化为流水线上亿万产品的庞大工业体系。
周远打开手机,清理掉成吨的垃圾信息后,几封来自企业邮箱的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发件人的名字,一个比一个响亮。
比亚迪。
特斯拉。
华威。
国内外顶尖的新能源车企和手机制造商,几乎都给他发来了邮件。
内容大同小异,措辞极其恳切,核心意思只有一个:想和他谈谈。
周远一点都不意外。
资本的嗅觉,永远是世界上最灵敏的。
他那群学生发表在《Nature》上的九篇论文,虽然在他看来,只是整个技术体系里最浅显的一部分皮毛。
但对于外界而言,这已经是足以掀起能源革命的惊雷。
尤其是那位名叫杰夫斯的国际知名材料学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胆推测,这九篇论文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完整的、成熟的、足以颠覆现有电池产业的石墨烯电池技术体系。
这个推测,无疑是往滚烫的油锅里,又浇了一勺水。
各大企业的研究院,早就把那九篇论文翻来覆去研究了无数遍,越是研究,越是心惊,越是认可杰夫斯的判断。
这哪里是什么理论探讨?
这分明就是一份技术说明书的序章!
于是,他们疯了一样,开始寻找论文的作者。
然后,他们就跟着全网的吃瓜群众,一起见证了那个“史上最强高中老师”的诞生。
周远看着邮箱里的联系方式,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
特斯拉?外企,流程太长,限制太多,否决。
华威?主营业务是通信和手机,虽然也有能源部门,但和专业的车企比,生产线的匹配度差了点。
最后,他的手指停在了“比亚迪”上。
国内新能源车的龙头老大,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最关键的是,它是本土企业,沟通起来方便,决策效率高。
就它了。
周远按照邮件里的联系方式,回了条短信。
【时间,地点。】
……
三天后。
第二天。
百川大学,第三会议室。
王川福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
他今年已经年近六旬,两鬓微霜,但精神矍铄,一双眼睛里透着工程师特有的专注和锐利。
此刻,这位掌管着万亿市值车企帝国的男人,却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他时不时地看一眼手表,又整理一下自己的着装,动作间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紧张。
他身后的秘书和助理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从未见过王总这个样子。
哪怕是面对最严峻的市场挑战,面对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王川福也总是那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稳模样。
可今天,为了见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紧张了。
“王总,要不您先喝口水?”秘书小声提议道。
王川福摆了摆手,目光紧紧地盯着会议室的门口。
他在等。
等那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年轻人。
一个凭一己之力,解决了两个千禧年数学难题,又顺手在多个应用科学领域掀起滔天巨浪的……“神”。
九点五十八分。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白色T恤、牛仔裤,脚踩一双运动鞋,看起来比在校大学生还像大学生的年轻人,单手插着兜,晃晃悠悠地走了进来。
他环顾四周,目光最后落在王川福身上,嘴角一咧。
“王总?”
王川福猛地站了起来,快步迎了上去,主动伸出了双手。
“周远先生!久仰大名!我是王川福!”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
周远轻轻和他握了握手,然后自顾自地拉开一张椅子坐下,身体往后一靠,姿态放松。
“王总,客气了。”
“找我什么事,开门见山吧,我时间不多。”
这副随意的态度,让王川福身后的助理们都看呆了。
这小子……也太狂了吧?
他知不知道坐在他对面的是谁?
然而,王川福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觉得,这才对味。
天才,就该有天才的脾气。
他重新坐下,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了一个谈判的姿态。
“周先生,我就不绕圈子了。”
“我们比亚迪,看了您学生发表的那些论文,深受震撼。我们判断,您在石墨烯电池领域,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
“我们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的,在国内,乃至全世界,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都有着最完整的产业链和最庞大的生产规模。”
王川福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充满了自信。
“我今天来,就是想代表比亚迪,邀请您!我们愿意倾尽全力,支持您攻克石墨烯电池的最后难关!”
他加重了语气,眼神灼灼地看着周远。
“您需要什么,我们给什么!”
“要钱,百亿、千亿的研发资金,只要您开口,我们立刻就能批!”
“要人,全国最顶尖的电池专家、材料学博士,只要您点名,我们连夜给您挖过来,给您组建一个地表最强的科研团队!”
“要设备,全球最先进的实验仪器,只要地球上存在,我们想办法给您弄来!”
王川福摊开双手,声音里充满了力量和诚意。
“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配合您,把石墨烯电池,真正地造出来!”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王川福的助理们,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板。
这是何等的气魄!
为了技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
这就是比亚迪能成为行业龙头的底气!
他们相信,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条件。
然而,周远只是静静地听着。
等王川福说完,他才慢悠悠地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王总,你的诚意,我看到了。”
他放下茶杯,看着王川福的眼睛,缓缓地摇了摇头。
“但是,你说的这些,我都不需要。”
“我不要钱,也不要人,更不需要什么科研团队。”
手机一开机就卡死,无数的电话、短信、微信消息像是潮水一样涌进来,学校的、官方的、媒体的,还有各种不认识的人。
他干脆直接关机,拔了网线,图个清静。
好在,这一个星期的“清净”,也让他彻底搞定了最后的技术收尾工作。
超级石墨烯电池。
从理论构建到样品制备,再到后续的所有测试方案,全部打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这个“东风”,就是能将这项技术,从实验室的样品,转化为流水线上亿万产品的庞大工业体系。
周远打开手机,清理掉成吨的垃圾信息后,几封来自企业邮箱的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发件人的名字,一个比一个响亮。
比亚迪。
特斯拉。
华威。
国内外顶尖的新能源车企和手机制造商,几乎都给他发来了邮件。
内容大同小异,措辞极其恳切,核心意思只有一个:想和他谈谈。
周远一点都不意外。
资本的嗅觉,永远是世界上最灵敏的。
他那群学生发表在《Nature》上的九篇论文,虽然在他看来,只是整个技术体系里最浅显的一部分皮毛。
但对于外界而言,这已经是足以掀起能源革命的惊雷。
尤其是那位名叫杰夫斯的国际知名材料学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胆推测,这九篇论文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完整的、成熟的、足以颠覆现有电池产业的石墨烯电池技术体系。
这个推测,无疑是往滚烫的油锅里,又浇了一勺水。
各大企业的研究院,早就把那九篇论文翻来覆去研究了无数遍,越是研究,越是心惊,越是认可杰夫斯的判断。
这哪里是什么理论探讨?
这分明就是一份技术说明书的序章!
于是,他们疯了一样,开始寻找论文的作者。
然后,他们就跟着全网的吃瓜群众,一起见证了那个“史上最强高中老师”的诞生。
周远看着邮箱里的联系方式,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
特斯拉?外企,流程太长,限制太多,否决。
华威?主营业务是通信和手机,虽然也有能源部门,但和专业的车企比,生产线的匹配度差了点。
最后,他的手指停在了“比亚迪”上。
国内新能源车的龙头老大,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最关键的是,它是本土企业,沟通起来方便,决策效率高。
就它了。
周远按照邮件里的联系方式,回了条短信。
【时间,地点。】
……
三天后。
第二天。
百川大学,第三会议室。
王川福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
他今年已经年近六旬,两鬓微霜,但精神矍铄,一双眼睛里透着工程师特有的专注和锐利。
此刻,这位掌管着万亿市值车企帝国的男人,却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他时不时地看一眼手表,又整理一下自己的着装,动作间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紧张。
他身后的秘书和助理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从未见过王总这个样子。
哪怕是面对最严峻的市场挑战,面对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王川福也总是那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稳模样。
可今天,为了见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紧张了。
“王总,要不您先喝口水?”秘书小声提议道。
王川福摆了摆手,目光紧紧地盯着会议室的门口。
他在等。
等那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年轻人。
一个凭一己之力,解决了两个千禧年数学难题,又顺手在多个应用科学领域掀起滔天巨浪的……“神”。
九点五十八分。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白色T恤、牛仔裤,脚踩一双运动鞋,看起来比在校大学生还像大学生的年轻人,单手插着兜,晃晃悠悠地走了进来。
他环顾四周,目光最后落在王川福身上,嘴角一咧。
“王总?”
王川福猛地站了起来,快步迎了上去,主动伸出了双手。
“周远先生!久仰大名!我是王川福!”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
周远轻轻和他握了握手,然后自顾自地拉开一张椅子坐下,身体往后一靠,姿态放松。
“王总,客气了。”
“找我什么事,开门见山吧,我时间不多。”
这副随意的态度,让王川福身后的助理们都看呆了。
这小子……也太狂了吧?
他知不知道坐在他对面的是谁?
然而,王川福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觉得,这才对味。
天才,就该有天才的脾气。
他重新坐下,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了一个谈判的姿态。
“周先生,我就不绕圈子了。”
“我们比亚迪,看了您学生发表的那些论文,深受震撼。我们判断,您在石墨烯电池领域,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
“我们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的,在国内,乃至全世界,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都有着最完整的产业链和最庞大的生产规模。”
王川福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充满了自信。
“我今天来,就是想代表比亚迪,邀请您!我们愿意倾尽全力,支持您攻克石墨烯电池的最后难关!”
他加重了语气,眼神灼灼地看着周远。
“您需要什么,我们给什么!”
“要钱,百亿、千亿的研发资金,只要您开口,我们立刻就能批!”
“要人,全国最顶尖的电池专家、材料学博士,只要您点名,我们连夜给您挖过来,给您组建一个地表最强的科研团队!”
“要设备,全球最先进的实验仪器,只要地球上存在,我们想办法给您弄来!”
王川福摊开双手,声音里充满了力量和诚意。
“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配合您,把石墨烯电池,真正地造出来!”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王川福的助理们,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板。
这是何等的气魄!
为了技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
这就是比亚迪能成为行业龙头的底气!
他们相信,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条件。
然而,周远只是静静地听着。
等王川福说完,他才慢悠悠地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王总,你的诚意,我看到了。”
他放下茶杯,看着王川福的眼睛,缓缓地摇了摇头。
“但是,你说的这些,我都不需要。”
“我不要钱,也不要人,更不需要什么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