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入黑市-《姥家下乡签个到,虐得极品直叫饶》

  将自行车交给了陈玉舟后,姜佑宁找了个借口,拿着一个柳木筐寻了个僻静处。

  心思再次沉入农场空间。

  农村空间内已经焕然一新,

  鸡群“喔喔“地打着鸣,苹果红,梨子黄。

  青菜、玉米、稻谷在轻轻摇曳。

  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象。

  姜佑宁用上帝视角看着这一幕,心底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渴望。

  她多希望能亲身踏入这片沃土。

  “或许等系统升级后,这个愿望就能实现了。”

  想到这里,姜佑宁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

  又用灵泉水浇灌了一遍,作物顿时显得更加精神抖擞。

  由于姜佑宁一直开着百倍时间流速,所以基本上,鸡一天就能繁殖一代。

  随后姜佑宁换了身外套,又将脸用衣领和围巾完全遮起来。

  头上还戴着帽子,确保没人能认出她的真容。

  她在附近转悠了一圈,没费什么功夫就摸到了黑市的所在。

  穿过几条巷子,最终来到一条僻静的后巷。

  巷口有个把风的汉子粗声问道,“买还是卖?”

  “也买也卖!”姜佑宁压低嗓音回道。

  “两分!”

  姜佑宁递上钱,把风的这才打开门。

  这两分钱倒也不白交,若是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来查,把风的自然会提前报信。

  往里走了约莫几百米,才见到稀稀落落的人影。

  姜佑宁四下张望,悄悄将手伸进筐里,转眼间两只大公鸡就出现在筐中。

  她特意将鸡头露在外面,又盖上盖子,这才慢悠悠地逛起来。

  不多时,一个高个子汉子凑上前来:“兄弟,这鸡怎么卖?”

  “五块一只!”姜佑宁故意粗着嗓子回答。

  “这也太贵了!”汉子皱了皱眉,“供销社里撑死了也就三块钱。”

  姜佑宁掏出来一只鸡,“您瞧瞧这体格,多肥!”

  大哥眼前一亮,眼前一亮,接过来掂了掂,估摸着得有六斤多重。

  供销社都是些三斤不到的小鸡,还老是买不着!

  这么一算,他还赚了呢!

  “成!两只我都要了!“他痛快地掏出十块钱。

  姜佑宁收了钱,转到另一处僻静角落,又拿出两只鸡来。

  她深谙““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道理。

  就这样,姜佑宁前前后后卖出去十只。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姜有宁收拾妥当出了黑市。

  又从空间中拿出来了些鸡蛋,放在了筐里。

  这年头都是些笨鸡蛋,个小,一斤能有10多个。

  不过姜佑宁这里营养过剩,鸡蛋一个顶两个大,还是连蛋黄都是橙中带红的。

  又抓出了四只最肥的母鸡,倒不是姜佑宁不想抓更多。

  毕竟就算是黑市上,一次遇见4只老母鸡也是难得。

  再多的话,和家里就有点解释不清了。

  姜佑宁背着东西往回走。

  大槐树下早已围得水泄不通,都是来看新自行车的。

  陈玉舟被围观得满脸窘迫,而林名虎一脸的有荣与焉,活像只掏到蜂蜜的大黑熊。

  见姜佑宁回来了,陈玉舟都快哭了,“佑宁!你可算回来了!”

  可惜姜佑宁还是没能躲过那群上了年纪的侄女们的热情围堵。

  “姑!这就是你的自行车啊!”

  “哎哟,真漂亮!”

  “这可是咱们村头一辆呢!”

  “花了多少钱啊?”

  “您那自行车票还有富余不?”

  七嘴八舌的询问吵得姜佑宁头疼,最后还是林名虎出面解围,“行了行了,都别围着啦,赶紧上车回家!”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和议论声中,牛车缓缓启程。

  姜佑宁把柳木筐里的东西交给陈玉舟照看,自己则选择骑自行车。

  在陈玉舟的指导下,虽然摔了两跤,但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其实也就是上下车的姿势需要多适应适应罢了。

  其他的几个人看的也是蠢蠢欲动,却也不好意思开口。

  毕竟人家刚买来的新车,她们怎么好意思开口!

  这可是自行车,金贵的很,给人家摔了咋整。

  等一行人回到靠山屯大队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赵佳桂倚在门框上,伸长脖子不住张望,“怎么还没到家啊!”

  一转头,“功兴啊,再去名虎家看看!”

  “好勒,奶!”

  林志文连忙拦住:“别去了,来回得两个多钟头呢!名虎不是还没回来吗?”

  “铃~~!铃~~!铃~~!”

  “这是啥动静?“林志文纳闷地抬头。

  只见姜佑宁骑着自行车,后座上载着陈玉舟,风驰电掣般驶来。

  “姥姥!姥爷!”姜佑宁高声喊道。

  老两口一时愣住了,直到林功邦惊喜的叫声打破沉默,“姐!自行车!是自行车!”

  小家伙蹦跳着凑到车旁。

  姜佑宁笑着躲闪,“功邦别闹,我身上还挂着东西呢。”

  赵佳桂这才回过神来,“就是,让你姐先歇会儿。”

  她怎么也没想到孙女出门一天,竟带回来这么个“金疙瘩”。

  还是林志文比较镇定,“先吃饭吧,饭都凉了。”

  林功邦像只欢快的小麻雀,不一会儿就把其他人都招来了。

  一大家子也不进屋,就在院子里围着这辆崭新的自行车啧啧称奇。

  姜佑佑宁捧着热粥,笑看众人的反应。

  这场景,倒像是村里来了第一辆小汽车似的,难怪大家这么稀罕。

  赵佳桂特意叮嘱:“佑宁啊,晚上睡觉的时候,记得把车推进屋里。”

  “知道了,姥姥。”姜佑宁应道。

  乡下也有不少小偷,自行车可是个值钱的大件,真要丢了可麻烦!

  林功乐和林功邦还问,能不能推到他们屋,他们可以抱着睡。

  保证丢了孩子也丢不了自行车!

  “喔~!喔~!喔~!”

  赵金花疑惑的站起身,“鸡我不是喂了吗?”

  姜佑宁这才想起来,打开了背篓,把今天买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大舅妈,这是我买的老母鸡,还有鸡蛋,你给我大嫂补身子。”

  赵金花一看,好家伙,四只老母鸡,羽毛油光水滑,个顶个的肥。

  鸡蛋也是一个赛一个大,看着就好。

  姜佑宁又拿出来了几个油纸包,“这是我和玉舟一起买的桃酥。”

  要是放在后世,这就是标准的糖油混合物。

  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吃,大部分人对此并不感冒。

  不过放在现在这年头,却是难得的好东西。

  赵佳桂带着几分责怪,“玉舟你咋还买东西了!”

  陈玉舟抿嘴一笑,“没什么,我看佑宁买了我也买了。”

  说完便灵活地躲到姜佑宁身后,“您要是怪就怪佑宁吧!”

  姜佑宁佯装恼怒,伸手作势要打,“嘿!你现在倒学会甩锅了!”

  赵佳桂叹了口气,这俩丫头手也太松了点!

  虽然心里有点埋怨不会省钱,可终究是没有说话。

  外孙女的一片心意,这要是说些风凉话,可太煞风景了!

  而一旁的林志文突然插话,“丫头,你这鸡……是打黑市上踅摸来的吧?”

  “嗯!”姜佑宁含糊应着。

  没办法,总不能说这是她在脑子里养了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