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护苗手册-《七零穿越记》

  客厅里的座钟敲了九下,沉闷的声响在凝重的空气中回荡。谢爸爸一把扯开军装领口,将一沓厚厚的档案袋重重摔在茶几上,搪瓷缸里的茶水被震得溅出几滴,在泛黄的文件上洇开褐色的痕迹。

  爸,您看看这个。谢爸爸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手指点在照片上时微微发抖。照片里几个穿着干部服的年轻人笑得灿烂,背景却是间拉着窗帘的暗室,墙上贴满了不堪入目的儿童照片。

  宋爸爸一把扯开自己的军装外套,将星肩章在灯光下闪着寒光。他地抖开一份名单,钢笔字迹力透纸背:纺织局刘副处长、后勤部王部长的妻弟、还有...他的指尖在某一行上狠狠一顿,教育部赵司长的儿子!

  谢爷爷的拐杖突然地砸在地板上,老榆木地板被戳出个浅坑。老人家额角的青筋暴起,像盘踞的老树根:好啊!都把手伸到军队大院里来了!他一把抓过名单,老花镜后的眼睛锐利如鹰,连我谢家的重孙女都敢动!

  谢小叔的金丝眼镜滑到了鼻尖,向来斯文的脸上涨得通红。他地掰断了手中的钢笔,墨水溅在雪白的衬衫袖口:这些人渣...还专门挑烈士遗孤下手!他指着档案里一页受害者名单,七个都是牺牲战友的孩子!

  谢琦站在阴影里,军装扣子一直扣到喉结,整个人像柄出鞘的军刀。他忽然一拳砸在墙上,指关节顿时渗出血丝:爸,让我带队去抓人。声音低哑得可怕,我认得那个畜生的同伙。

  南嘉抱着刚哄睡的念安站在楼梯口,看见四个军人围在茶几旁,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小卫国的小老虎拖鞋还歪在玄关,与那些沾着泥土的军靴形成鲜明对比。

  明天开始行动。谢爷爷突然摘下老花镜,这个动作比任何怒吼都令人胆寒,老宋,你联系军委纪委;老二,你负责公安系统;谢琦——老人家的目光落在孙子渗血的手上,你带特种大队去端他们的老窝。

  宋爸爸已经拨通了红色电话,对着话筒只说了一句:锄苗计划他转身时,南嘉看见这位向来温和的长辈眼中闪着骇人的寒光:嘉嘉,你的《护苗手册》加印十万份。我们要让全中国的父母都睁大眼睛!

  谢小叔突然撕下一张日历纸,在上面刷刷写下几个名字:这几个老领导,当年打仗时还一起啃过树皮...他的钢笔尖划破纸面,现在纵容子孙干这种勾当!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闷雷声由远及近。谢琦走到南嘉身边,轻轻摸了摸念安熟睡的小脸。军装袖口上的血渍蹭在了孩子的襁褓上,像一朵小小的红花。

  媳妇,他的声音轻得只有南嘉能听见,明天你带着手册去印刷厂。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配枪套,我可能...这几天都不回家。

  雨点开始噼里啪啦砸在窗户上。谢爷爷站在窗前,苍老的身影映着电闪雷鸣:建国那年,我们对着红旗发过誓...拐杖尖在地板上碾磨,现在有人想毁掉红旗下的幼苗...

  四个军人同时挺直了脊背,军装下的肌肉绷得死紧。此刻他们不是首长、不是父亲、不是祖父,只是最普通的中国军人——为下一代而战的军人。雨声中,电话铃声突然刺破寂静,一场席卷全国的雷霆行动,在这个雨夜悄然展开。

  夜深了,雨势渐大,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棂上,发出急促的敲击声。南嘉将熟睡的念安轻轻放在婴儿床里,掖好被角,又俯身亲了亲小卫国的额头。两个孩子睡得香甜,丝毫不知外面的风雨。

  她轻手轻脚地下楼,发现客厅里只剩下谢琦一人。他站在窗前,雨水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在他刚毅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军装外套已经脱下,只穿着白衬衫,肩膀处被雨水打湿了一片。

  都安排好了?南嘉轻声问,递给他一杯热茶。

  谢琦接过茶杯,温热透过瓷壁传递到他冰凉的指尖。他声音低沉,爸和爷爷去军区开会了,小叔联系了媒体,准备配合行动做专题报道。

  南嘉看着他紧绷的下颌线,伸手抚平他眉间的褶皱。小心点。她只说了一句,却包含了千言万语。

  谢琦握住她的手,粗糙的掌心摩挲着她的指节。放心。他目光坚定,为了念安,为了小虎,为了所有孩子。

  窗外,一道闪电劈开夜空,照亮了院子里那面迎风飘扬的国旗。雨水冲刷着旗杆下的石阶,也冲刷着这个国家隐藏的污垢。

  第二天清晨

  天刚蒙蒙亮,谢琦已经整装待发。他站在玄关,军靴锃亮,腰间的配枪泛着冷光。南嘉为他整理领口,手指微微发抖。

  我走了。他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印刷厂那边已经打好招呼,你的《护苗手册》今天就开始加印。

  南嘉点点头,强忍住眼眶的酸涩。我和小九一会儿就去。

  谢琦转身要走,又突然停下脚步。对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小小的徽章,给小虎的,告诉他,爸爸为他骄傲。

  那是一枚特制的勇敢小卫士徽章,上面刻着一棵幼苗和一把保护伞。

  印刷厂·晨光微曦

  清晨六点,印刷厂的铁门一声被推开。南嘉裹着藏青色的棉布外套,发梢还沾着晨露。小九跟在她身后,怀里抱着厚厚一摞画稿,金瞳在朦胧的晨光中流转着碎金般的光泽。

  宋同志!印刷厂的老厂长迎上来,粗糙的手指捏着一份油墨未干的样稿,您看看这版色对不对?

  南嘉接过样稿,指尖抚过彩页上鲜亮的图案——那是小九重新绘制的小红星插图:一个戴着红领巾的男孩站在阳光下,身后是穿军装的大人宽厚的手掌。色彩比原稿更饱满,尤其是男孩胸前那颗五角星,用了特殊的金红叠印,在光下一转就能泛起粼粼的光。

  第七页的烫金工艺......老厂长凑近指着一处,得用进口的金粉,成本怕是......

  南嘉斩钉截铁地打断,从随身的军绿挎包里取出个牛皮纸信封,这是特批的经费。她顿了顿,孩子们捧在手里的书,得闪着光才行。

  机器突然轰鸣起来,巨大的滚筒将雪白的纸卷吞入,吐出的已是印满图文的书页。小九踮脚趴在流水线旁,狐耳在帽子里不安分地动着:姐姐!看那里!他指着飞速移动的纸张——小虎画的插图正被精确地套印在勇敢说出来的小红星标题下方。角落里,一个铅笔写的小虎,8岁被制版师傅细心保留,还特意做了凸版压纹。

  南嘉眼眶一热。她想起三天前的深夜,小虎趴在餐桌上画这幅画时,蜡笔折断了好几次。孩子抿着嘴一声不吭,只把冻红的手往毛衣袖子里缩了缩。

  宋同志!装订车间主任匆匆跑来,妇联来电说追加五万册,要发往边疆子弟学校......

  再加两万。南嘉突然说,用蒙汉双语印刷。她望向窗外,朝阳正跃过厂房的铁皮屋顶,草原上的小鹰们,也该学会保护自己的翅膀。

  院里的梧桐树下,小虎正用橡皮擦修改试卷上的错字。铅笔屑簌簌落在实木茶几上,和透过叶隙的光斑混在一起,像撒了一桌子的星星。

  小虎哥哥!丫丫旋风般冲过来,红裙摆扫翻了墨水瓶。她胸前崭新的徽章晃动着——铜底包珐琅的小盾牌,中央是金色幼苗与保护伞的浮雕,边缘刻着勇敢小卫士四个字。

  小虎的铅笔尖地断了。他盯着那枚徽章,喉结动了动。这徽章他太熟悉了,昨天谢琦蹲着给他别上时,粗糙的指腹曾在他领口停留了三秒——正好是他憋住眼泪需要的时间。

  我也有!小虎突然站起来,衬衫下摆带翻了凳子。他从贴身口袋里掏出徽章,别针上还带着体温。两个孩子胸前的徽章在阳光下相映生辉,丫丫的崭新锃亮,小虎的却已经有些磨损——他夜里偷偷摩挲太多次了。

  谢妈妈端着绿豆汤从厨房出来,看见小虎正小心翼翼地用袖口擦徽章。老人眼眶一热,想起昨天这孩子躲在被窝里的呜咽。她故意把碗搁得重了些:虎子,来帮奶奶端点心!

  小虎像得到赦令般冲向厨房。丫丫正要跟上,忽然发现茶几试卷背面有幅铅笔速写:穿军装的男人背着个瘦小男孩,背景是洒满阳光的学校大门。画框角落写着给我爸爸,那个字描了又描,几乎力透纸背。

  风吹动梧桐叶,光斑在画上跳跃。远处传来小虎和谢妈妈的笑声,混合着蝉鸣与鸽哨,在七月的正午酿成蜜糖般的宁静。那些曾蛰伏在阴影里的伤痛,正被一寸寸熨烫平整,如同流水线上被压膜封塑的书页,终将成为保护更多孩子的铠甲。

  南嘉刚抱着几本崭新的《护苗手册》走进大院,就被一群军属围住了。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拉着她的手直抹眼泪:嘉嘉啊,这书可算印出来了!我家小孙子前年就......话没说完,声音就哽咽了。

  可就在这时,人群外突然传来尖利的叫骂声——

  南嘉!你这个贱人!一个烫着时髦卷发的女人冲了过来,猩红的指甲几乎要戳到南嘉脸上,你凭什么把我儿子写进你那破书里?他才二十岁,你让他以后怎么见人?!

  南嘉定睛一看,认出这是后勤部刘干事的媳妇李凤英。她儿子刘建军,正是前几天被谢琦带队抓走的团伙成员之一。

  还没等南嘉开口,又一个穿的确良衬衫的女人挤进人群——是后勤部老部长的儿媳妇王秀兰。她弟弟王建国,就是那天企图对念安下手的变态。

  南嘉!你非要害死我弟弟才甘心是不是?!王秀兰歇斯底里地尖叫着,伸手就要抢南嘉怀里的书,他不过就是摸了几下孩子,你们至于把他往死里整吗?!

  大院瞬间炸开了锅。

  小九不知何时挡在了南嘉面前,金瞳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你弟弟该枪毙!他声音不大,却让王秀兰猛地后退两步,他相机里那些照片——

  小九!南嘉厉声喝止,却已经晚了。

  李凤英突然扑上来撕扯南嘉的衣领:我儿子就是被你们冤枉的!那些孩子自己不要脸......

  一记响亮的耳光打断了她的话。众人震惊地看去——竟是七十多岁的赵奶奶,她枯瘦的手还悬在半空,气得浑身发抖:我孙女才六岁!被你那畜生儿子......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她现在夜里还尿床啊!

  一个年轻的女子不知何时出现在人群中央,手里端着准备晾晒的床单。她一把将床单抖开,雪白的布匹展开,上面赫然是斑驳的黄褐色污渍——那是儿子来这里第一年,夜夜做噩梦尿床留下的痕迹。

  看看!年轻女子声音哽咽,这就是你们嘴里的不过摸了几下

  远处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众人回头,看见谢琦带着一队荷枪实弹的战士大步走来,军靴踏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李凤英同志,谢琦的声音冷得像冰,你儿子已经供认,他不仅参与侵害儿童,还倒卖过三吨军用物资。他递过一份盖着红章的文件,这是逮捕令,请你配合调查。

  王秀兰见状要跑,却被两个女兵拦住。小九悄悄收回施法的手指——方才正是他用定身咒绊住了这女人。

  各位婶子,南嘉突然提高声音,举起一本《护苗手册》,这书最后一页印了举报电话。她翻开烫金的封底,无论是谁,哪怕他爹是天王老子——

  她的话被突如其来的掌声打断。大院门口,谢爷爷和宋爸爸不知何时站在那里,两位老军人正用力鼓掌。他们身后,十几个系着红领巾的孩子手捧鲜花,齐声喊道:谢谢南阿姨!

  阳光穿透乌云,照在南嘉胸前的党徽上,那抹红色比任何时候都要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