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那是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是抵御蒙古铁骑南下的重要屏障。
而经过多年的加固,襄阳城如今可说得上是坚固无比,更是在郭靖等人的带领下,击退了多次蒙古铁骑的进攻。
当郭靖回到襄阳时,负责襄阳地区事宜的镇守使吕文德,便急冲冲地跑过来寻找他了。
“郭大侠,你终于回来了。鞑子那边有了动作。”身材虚胖的吕文德听闻郭靖夫妇回来,便立马跑到了郭府内。
听闻蒙古军队有状况,郭靖顾不上歇息便与吕文德前往军营处,查看这几日的动向。
因为不了解状况刚刚是谁,张无忌好奇询问道:“师娘,刚刚那人是谁?”
郭芙撇了撇嘴,抢先道:“那是镇守使,吕文德。是一个草包,一有风吹草动,就找上爹。等领赏时候,自己却大包揽下。”
“芙儿,不能这么说吕将军!”黄蓉呵道,她虽然也觉得吕文德是个草包,但他能听从他们夫妇的建议,还能放权给他们这些江湖人士,已经是很好的队友。
张无忌忽略郭芙后面的话,惊讶于自己的师父居然对于襄阳城如此重要。
心里暗道:“怪不得师父师娘最后与襄阳城共存亡,是存着一份知遇之恩在里面。”
想到未来的情况,张无忌试探问道:“师娘,如果有一日,襄阳城被攻破了,你与师父会与之共存亡吗?”
黄蓉看着张无忌的脸,心下一暗,“你也知道你师父的为人,他会战到最后一刻。而我会陪他到最后。”
“娘……”
“师娘……”
郭芙与大小武三人关心道,他们从未想过襄阳城会被攻破,更未想过有朝一日父母(师父师娘)会战死。
张无忌点了点头,他打算在襄阳城破之前,绑也得把郭靖夫妇等人绑走。
了解以后所发生的事情,他知道大宋实在太弱了,完全不是蒙古的对手。
就算襄阳城守住又如何,其他城可不像襄阳一样那么难攻破,他们只要换座城池攻打即可,然后再把襄阳变成一座孤城,切断与外界任何的联系。
在未来九十年内,蒙古依然统治着中原,就算期间有多少义军,被一个个消灭。
虽然这些想法很悲观,但这就是现实。
张无忌觉得既然如今看不到希望,那就把希望留在未来。
他觉得可以仿效前任明教教主方腊一样,慢慢积蓄力量,直到储够力量,再席卷整个天下。
而光明顶那地方实在是太适合暗中积蓄力量的地方。
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四十年。
了解足够多的未来,张无忌觉得提前布局还是很有希望的,他最大的优势就是足够年轻!总有一日能见到明教与有识之士驱逐蒙古人的场景。
这是张无忌思索一夜后得出的想法。
未来的常遇春常大哥等人依然反抗着元庭,身为汉人的他也不会落后于常大哥等人。
于是,当郭靖得知自己大弟子想跟在他身边学习如何训练军队,如何排兵布阵时,是十分诧异的。
他可是了解自己大弟子的,那是说好听是宅心仁厚,说难听就是心慈手软,不适合掌兵。
虽然很欣慰张无忌想要学习的心态,但郭靖还是想要知道他为何有这想法。
“师父,我知道蒙古人心性残忍,当他们统治中原时,我们汉人将是过得甚是凄惨。所以,我想为我们汉人出一份力。”
郭靖点了点头。
张无忌继续道:“如今我们大宋与蒙古的实力相差悬殊,我想效仿我们摩尼圣教的前任教主方腊一样,暗中积蓄力量,等有朝一日,响应有识之士,揭竿而起,把蒙古人驱逐回大漠之中。”
郭靖疑惑道:“你们前任教主,那方腊曾做过什么?”
由不得郭靖疑惑,他对方腊不甚了解,更对百年前的历史有太多的研究。
当了解完方腊的事情后,郭靖第一反应是拒绝的,他不可能教一个乱臣贼子的有关兵法相关内容。
他脸色前所未有的认真道:“过儿,我知道你天资聪明,又兼心地善良。但我绝对不允许你做出违背天良,不忠于朝廷的举措。否则,就算你是我的弟子,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张无忌听后,一脸疑惑,什么违背天良,什么不忠朝廷,他可从未想过做出那种事情。
“师父……”
张无忌还想解释一番,但郭靖已经认定自己弟子当了这明教教主后,与那方腊有了几分不臣之心,板着脸把张无忌赶出了书房,并说明以后都不会教任何兵法给他。
把张无忌赶走后,郭靖变得难过起来,他不免想到他那义弟杨康,他可不希望自己弟子走上他那老父亲的路子。
就在他忧愁时,黄蓉推开书房门走了进来。
“靖哥哥,刚刚我在前面听到你的声音,是出了什么事。”
“哎,蓉儿……”
郭靖把刚刚张无忌找他说想学习兵法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你说,过儿他……他怎么会有这想法……”
黄蓉听后,安抚道:“靖哥哥,你先别急。可能你误会了过儿,让我和他聊一聊。”
郭靖思索片刻,才点头,“嗯,蓉儿。辛苦你了,如果过儿确实有那想法,你帮我劝一下他,你知道我嘴笨。”
“靖哥哥,你就放心吧,我看过儿脾气像穆姐姐多些,这么做肯定有原因的。”
当黄蓉找到张无忌时,张无忌正在练武场上挥着重剑与大雕切磋着剑法。
瞧了一会儿,黄蓉就看出张无忌是收着力与大雕比拼剑法,否则尽全力的张无忌挥一剑,大雕肯定不敢像现在如此硬接。
张无忌这时才留意到黄蓉来了,便连忙停下与大雕切磋,“雕前辈,切磋就到这吧。”
大雕咕了一声,便自顾地离去,他去找洪七公,他发现这伙人里面,唯有洪七公对美食最有研究,经常能带他吃好吃的。
“过儿,刚刚我从你师父那离开。想询问一下,你为何想要学习兵法?”
张无忌便连忙说起他的想法计划,并解释自己从未想过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听完张无忌的讲述,黄蓉才放下心来,“怪不得你昨日问我当襄阳城破相关的事情,你是打算在西域那里效仿那方腊,暗中积蓄力量,然后旗杆而起?”
“但过儿,你可有想过,如果某一日你成功驱逐蒙古人后,你又该如何处?”
“驱逐蒙古人后?我那时候已经很老了,我早就与龙儿隐居起来。”
“你就没有想过你手下会推举你登上那位置?”
张无忌一脸懵,“师娘,那时候我早就不是教主了,哪还会有什么手下。”
而经过多年的加固,襄阳城如今可说得上是坚固无比,更是在郭靖等人的带领下,击退了多次蒙古铁骑的进攻。
当郭靖回到襄阳时,负责襄阳地区事宜的镇守使吕文德,便急冲冲地跑过来寻找他了。
“郭大侠,你终于回来了。鞑子那边有了动作。”身材虚胖的吕文德听闻郭靖夫妇回来,便立马跑到了郭府内。
听闻蒙古军队有状况,郭靖顾不上歇息便与吕文德前往军营处,查看这几日的动向。
因为不了解状况刚刚是谁,张无忌好奇询问道:“师娘,刚刚那人是谁?”
郭芙撇了撇嘴,抢先道:“那是镇守使,吕文德。是一个草包,一有风吹草动,就找上爹。等领赏时候,自己却大包揽下。”
“芙儿,不能这么说吕将军!”黄蓉呵道,她虽然也觉得吕文德是个草包,但他能听从他们夫妇的建议,还能放权给他们这些江湖人士,已经是很好的队友。
张无忌忽略郭芙后面的话,惊讶于自己的师父居然对于襄阳城如此重要。
心里暗道:“怪不得师父师娘最后与襄阳城共存亡,是存着一份知遇之恩在里面。”
想到未来的情况,张无忌试探问道:“师娘,如果有一日,襄阳城被攻破了,你与师父会与之共存亡吗?”
黄蓉看着张无忌的脸,心下一暗,“你也知道你师父的为人,他会战到最后一刻。而我会陪他到最后。”
“娘……”
“师娘……”
郭芙与大小武三人关心道,他们从未想过襄阳城会被攻破,更未想过有朝一日父母(师父师娘)会战死。
张无忌点了点头,他打算在襄阳城破之前,绑也得把郭靖夫妇等人绑走。
了解以后所发生的事情,他知道大宋实在太弱了,完全不是蒙古的对手。
就算襄阳城守住又如何,其他城可不像襄阳一样那么难攻破,他们只要换座城池攻打即可,然后再把襄阳变成一座孤城,切断与外界任何的联系。
在未来九十年内,蒙古依然统治着中原,就算期间有多少义军,被一个个消灭。
虽然这些想法很悲观,但这就是现实。
张无忌觉得既然如今看不到希望,那就把希望留在未来。
他觉得可以仿效前任明教教主方腊一样,慢慢积蓄力量,直到储够力量,再席卷整个天下。
而光明顶那地方实在是太适合暗中积蓄力量的地方。
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四十年。
了解足够多的未来,张无忌觉得提前布局还是很有希望的,他最大的优势就是足够年轻!总有一日能见到明教与有识之士驱逐蒙古人的场景。
这是张无忌思索一夜后得出的想法。
未来的常遇春常大哥等人依然反抗着元庭,身为汉人的他也不会落后于常大哥等人。
于是,当郭靖得知自己大弟子想跟在他身边学习如何训练军队,如何排兵布阵时,是十分诧异的。
他可是了解自己大弟子的,那是说好听是宅心仁厚,说难听就是心慈手软,不适合掌兵。
虽然很欣慰张无忌想要学习的心态,但郭靖还是想要知道他为何有这想法。
“师父,我知道蒙古人心性残忍,当他们统治中原时,我们汉人将是过得甚是凄惨。所以,我想为我们汉人出一份力。”
郭靖点了点头。
张无忌继续道:“如今我们大宋与蒙古的实力相差悬殊,我想效仿我们摩尼圣教的前任教主方腊一样,暗中积蓄力量,等有朝一日,响应有识之士,揭竿而起,把蒙古人驱逐回大漠之中。”
郭靖疑惑道:“你们前任教主,那方腊曾做过什么?”
由不得郭靖疑惑,他对方腊不甚了解,更对百年前的历史有太多的研究。
当了解完方腊的事情后,郭靖第一反应是拒绝的,他不可能教一个乱臣贼子的有关兵法相关内容。
他脸色前所未有的认真道:“过儿,我知道你天资聪明,又兼心地善良。但我绝对不允许你做出违背天良,不忠于朝廷的举措。否则,就算你是我的弟子,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张无忌听后,一脸疑惑,什么违背天良,什么不忠朝廷,他可从未想过做出那种事情。
“师父……”
张无忌还想解释一番,但郭靖已经认定自己弟子当了这明教教主后,与那方腊有了几分不臣之心,板着脸把张无忌赶出了书房,并说明以后都不会教任何兵法给他。
把张无忌赶走后,郭靖变得难过起来,他不免想到他那义弟杨康,他可不希望自己弟子走上他那老父亲的路子。
就在他忧愁时,黄蓉推开书房门走了进来。
“靖哥哥,刚刚我在前面听到你的声音,是出了什么事。”
“哎,蓉儿……”
郭靖把刚刚张无忌找他说想学习兵法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你说,过儿他……他怎么会有这想法……”
黄蓉听后,安抚道:“靖哥哥,你先别急。可能你误会了过儿,让我和他聊一聊。”
郭靖思索片刻,才点头,“嗯,蓉儿。辛苦你了,如果过儿确实有那想法,你帮我劝一下他,你知道我嘴笨。”
“靖哥哥,你就放心吧,我看过儿脾气像穆姐姐多些,这么做肯定有原因的。”
当黄蓉找到张无忌时,张无忌正在练武场上挥着重剑与大雕切磋着剑法。
瞧了一会儿,黄蓉就看出张无忌是收着力与大雕比拼剑法,否则尽全力的张无忌挥一剑,大雕肯定不敢像现在如此硬接。
张无忌这时才留意到黄蓉来了,便连忙停下与大雕切磋,“雕前辈,切磋就到这吧。”
大雕咕了一声,便自顾地离去,他去找洪七公,他发现这伙人里面,唯有洪七公对美食最有研究,经常能带他吃好吃的。
“过儿,刚刚我从你师父那离开。想询问一下,你为何想要学习兵法?”
张无忌便连忙说起他的想法计划,并解释自己从未想过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听完张无忌的讲述,黄蓉才放下心来,“怪不得你昨日问我当襄阳城破相关的事情,你是打算在西域那里效仿那方腊,暗中积蓄力量,然后旗杆而起?”
“但过儿,你可有想过,如果某一日你成功驱逐蒙古人后,你又该如何处?”
“驱逐蒙古人后?我那时候已经很老了,我早就与龙儿隐居起来。”
“你就没有想过你手下会推举你登上那位置?”
张无忌一脸懵,“师娘,那时候我早就不是教主了,哪还会有什么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