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正弯腰团着雪球,准备加入下一轮“进攻”,忽然感觉有人轻轻碰了碰她的衣袖。她抬头,正对上战守瑜的目光,脸色带着明显的担忧。
“公主,歇一歇吧。雪地寒凉,玩久了恐伤身子。”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不远处正与萧疏砚笑闹的苏满满,声音压得更低,“况且……娘娘身子要紧,不宜过度劳累。”
安乐顺着他视线望去,这才发现苏满满虽笑得开怀,但呼吸已有些急促,额角也沁出了细汗。
她立刻会意,连忙放下手中的雪球,扬声招呼道,“嫂嫂,我们歇会儿吧,我让人备了热茶和点心呢。”
欢乐不知时日过,公主这一喊,众人才恍然发觉已玩了一个多时辰,确实有些累了。
千金小姐们这才感到手臂酸软,鬓发散乱,一个个娇喘细细,香汗微沁。
永嘉郡主最先扶着梅树笑道,“可了不得,我这胳膊明日怕是抬不起来了。”
安乐也觉双颊发烫,悄悄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一抬眼正对上战守瑜看过来的目光,忙将手背到身后,端出公主的仪态。
却见他已默默退开两步,仍是一副恭敬守礼的模样,仿佛方才那个会笑会闹的武将只是她的错觉。
萧疏砚倒是从容,一边掸着衣服下摆上的雪屑,一边对苏满满笑道,“皇嫂今日可是让臣弟大开眼界,这般身手,倒像是练过的。”
苏满满正由春桃系回狐裘,闻言挑眉,作势欲再战,“三弟这是不服气?”
“岂敢岂敢。”萧疏砚拱手作揖,眼底却闪着狡黠的光,“臣弟是在想,若是皇兄瞧见方才的景象......”
他话未说完,众人都掩口笑起来。
谁不知道太子殿下把太子妃看得跟眼珠子似的,若是见到她这般在雪地里嬉闹,不知要紧张成什么样子。
苏满满这才松了口气,扶着春桃的手笑道,“算你识相,你皇兄来了也照样让他缴械投降!”
她大言不惭地说着,身子却已有点不听使唤,开始往春桃身上靠去。
“我倒忘了,嫂嫂还是双身子呢!”安乐忙上前挽住她的另一侧手臂。萧疏砚见状,眼底笑意更深,却体贴地没有戳破。
倒是一旁的战守瑜不着痕迹地往前挪了几步,恰好挡在风口位置,为她隔开了凛冽的寒风。
萧疏砚意味深长地看了战守瑜一眼,笑着向听风亭走去,“还是安乐想得周到。”
说笑间,侍女们已利落地在亭中摆好茶点。热腾腾的牛乳茶飘着甜香,配着刚出炉的梅花酥,在这冰天雪地里显得格外诱人。
苏满满在铺了软垫的石凳上坐下,忽然“哎哟”一声,扶着后腰蹙起眉头。
“娘娘怎么了?”春桃急忙俯身。
“无妨,”她摆摆手,苦笑道,“许是方才玩得太疯,这会儿才觉得腰酸。”
这话引得众人又笑起来,亭中气氛愈发轻松。
唯有战守瑜在亭外微微侧首,目光在她扶腰的手上停留一瞬,随即又恢复成望雪的姿态。
安乐亲手斟了杯牛乳茶递到苏满满面前,“太子妃嫂嫂快暖暖身子。”又转头吩咐宫女,“去把我那件银狐斗篷取来,地上凉,给太子妃嫂嫂垫着脚。”
几口温热的茶汤下肚,方才嬉闹的疲惫渐渐消散,气氛又活跃起来。
贵女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谁的雪球扔得最准,谁躲得最狼狈。
永嘉郡主捧着茶杯,忽然想起什么,左右张望了一下,问道,“咦,说起来,怎么一直没见着王小姐呢?她也说要来园子玩呢。”
苏满满闻言一怔,这才恍然记起自己确实给王婉茹下了帖子。昨日忙着撮合安乐与战守瑜,竟把原本的“女主角”忘到了脑后。
她正要询问,只听旁边一位小姐接话道,“郡主还不知道呢?婉茹前两日被召进宫去了。说是太后娘娘见她一手簪花小楷写得极好,特意点名要她进宫陪着抄录佛经呢。”
“原来如此。”苏满满点了点头,心下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
王婉茹的才情她是知道的,被太后赏识也不意外,只是这时间点未免有些巧合,分明是有人不想她来。
她下意识地抬眼,正好对上萧疏砚若有所思的目光。
萧疏砚唇角噙着一抹了然的笑意,慢条斯理地拨弄着茶盖,状似无意地低语,“太后娘娘近来确实常召各家才女入宫陪伴,尤其是……书法出众的。”
他这话说得轻飘飘,却让在座的几个明白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
太后近年来为几位适龄皇子的婚事操心,已是公开的秘密。此番特意召王婉茹入宫,其用意恐怕不止抄经那么简单。
安乐显然没想那么多,只真心赞道,“听说王小姐的字写得极好,难怪能入太后的眼。”
“那也得有咱们的太子殿下极力举荐才行啊。”
萧疏砚慢悠悠地接道,指尖轻轻敲着茶杯边缘,“皇兄前日在太后跟前,可是把王小姐的才学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这话一出,亭中瞬间安静下来。几位小姐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连安乐都愣住了,下意识地看向苏满满。
苏满满端着茶杯的手稳稳当当,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心里却已翻江倒海:萧疏临举荐王婉茹?他从未对她提起过此事。
“殿下惜才,也是常情。”她轻描淡写地说,目光却扫过萧疏砚,“倒是三弟消息灵通,连太后宫里的闲话都这般清楚。”
萧疏砚笑着摇手,“皇嫂说笑了,不过是那日去给太后请安,正巧听见皇兄在夸赞王小姐临的《兰亭序》,说是有几分卫夫人风骨。”
这时,一直沉默的战守瑜忽然开口,“王小姐的书法确实出众。”他声音平稳,却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了过去,“几年前曾见过她即兴写的诗帖,笔力劲秀,不似寻常闺阁笔墨。”
他这话说得客观,巧妙地把话题从太子的举荐转到了王婉茹本身的才华上。苏满满不由多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宽慰。
安乐忙跟着点头,“是了是了,王小姐的才学是实实在在的。”
亭中的气氛这才重新活络起来,苏满满低头抿了口茶,忽然灵光一现——萧疏临此举分明是猜到了她邀请王婉茹的用意,故意借着太后的名头将人支开了。
他怎么知道她想撮合王婉茹与战守瑜?
苏满满仔细回想,莫非是那日她准备邀约信函时被他瞧见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样也好。
谁承想到了这园子里自己的撮合对象却换成了安乐,无论萧疏临出于什么目的,总归是误打误撞帮了妹妹的忙。
想到这里,苏满满心情顿时明朗起来,连带着看萧疏砚都顺眼了几分。
她顺手拈起块梅花酥,唇角弯起狡黠的弧度——既然如此,她可得好好“谢谢”这位体贴入微的太子殿下。
“春桃,”她轻声吩咐,“晚膳准备些殿下爱吃的酒酿圆子。”
就当是给他点个赞了。至于他插手的小小冒犯......苏满满摸了摸微隆的小腹,眼底闪过俏皮的光——今晚的圆子里,或许该多放些“料”才是。
“公主,歇一歇吧。雪地寒凉,玩久了恐伤身子。”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不远处正与萧疏砚笑闹的苏满满,声音压得更低,“况且……娘娘身子要紧,不宜过度劳累。”
安乐顺着他视线望去,这才发现苏满满虽笑得开怀,但呼吸已有些急促,额角也沁出了细汗。
她立刻会意,连忙放下手中的雪球,扬声招呼道,“嫂嫂,我们歇会儿吧,我让人备了热茶和点心呢。”
欢乐不知时日过,公主这一喊,众人才恍然发觉已玩了一个多时辰,确实有些累了。
千金小姐们这才感到手臂酸软,鬓发散乱,一个个娇喘细细,香汗微沁。
永嘉郡主最先扶着梅树笑道,“可了不得,我这胳膊明日怕是抬不起来了。”
安乐也觉双颊发烫,悄悄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一抬眼正对上战守瑜看过来的目光,忙将手背到身后,端出公主的仪态。
却见他已默默退开两步,仍是一副恭敬守礼的模样,仿佛方才那个会笑会闹的武将只是她的错觉。
萧疏砚倒是从容,一边掸着衣服下摆上的雪屑,一边对苏满满笑道,“皇嫂今日可是让臣弟大开眼界,这般身手,倒像是练过的。”
苏满满正由春桃系回狐裘,闻言挑眉,作势欲再战,“三弟这是不服气?”
“岂敢岂敢。”萧疏砚拱手作揖,眼底却闪着狡黠的光,“臣弟是在想,若是皇兄瞧见方才的景象......”
他话未说完,众人都掩口笑起来。
谁不知道太子殿下把太子妃看得跟眼珠子似的,若是见到她这般在雪地里嬉闹,不知要紧张成什么样子。
苏满满这才松了口气,扶着春桃的手笑道,“算你识相,你皇兄来了也照样让他缴械投降!”
她大言不惭地说着,身子却已有点不听使唤,开始往春桃身上靠去。
“我倒忘了,嫂嫂还是双身子呢!”安乐忙上前挽住她的另一侧手臂。萧疏砚见状,眼底笑意更深,却体贴地没有戳破。
倒是一旁的战守瑜不着痕迹地往前挪了几步,恰好挡在风口位置,为她隔开了凛冽的寒风。
萧疏砚意味深长地看了战守瑜一眼,笑着向听风亭走去,“还是安乐想得周到。”
说笑间,侍女们已利落地在亭中摆好茶点。热腾腾的牛乳茶飘着甜香,配着刚出炉的梅花酥,在这冰天雪地里显得格外诱人。
苏满满在铺了软垫的石凳上坐下,忽然“哎哟”一声,扶着后腰蹙起眉头。
“娘娘怎么了?”春桃急忙俯身。
“无妨,”她摆摆手,苦笑道,“许是方才玩得太疯,这会儿才觉得腰酸。”
这话引得众人又笑起来,亭中气氛愈发轻松。
唯有战守瑜在亭外微微侧首,目光在她扶腰的手上停留一瞬,随即又恢复成望雪的姿态。
安乐亲手斟了杯牛乳茶递到苏满满面前,“太子妃嫂嫂快暖暖身子。”又转头吩咐宫女,“去把我那件银狐斗篷取来,地上凉,给太子妃嫂嫂垫着脚。”
几口温热的茶汤下肚,方才嬉闹的疲惫渐渐消散,气氛又活跃起来。
贵女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谁的雪球扔得最准,谁躲得最狼狈。
永嘉郡主捧着茶杯,忽然想起什么,左右张望了一下,问道,“咦,说起来,怎么一直没见着王小姐呢?她也说要来园子玩呢。”
苏满满闻言一怔,这才恍然记起自己确实给王婉茹下了帖子。昨日忙着撮合安乐与战守瑜,竟把原本的“女主角”忘到了脑后。
她正要询问,只听旁边一位小姐接话道,“郡主还不知道呢?婉茹前两日被召进宫去了。说是太后娘娘见她一手簪花小楷写得极好,特意点名要她进宫陪着抄录佛经呢。”
“原来如此。”苏满满点了点头,心下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
王婉茹的才情她是知道的,被太后赏识也不意外,只是这时间点未免有些巧合,分明是有人不想她来。
她下意识地抬眼,正好对上萧疏砚若有所思的目光。
萧疏砚唇角噙着一抹了然的笑意,慢条斯理地拨弄着茶盖,状似无意地低语,“太后娘娘近来确实常召各家才女入宫陪伴,尤其是……书法出众的。”
他这话说得轻飘飘,却让在座的几个明白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
太后近年来为几位适龄皇子的婚事操心,已是公开的秘密。此番特意召王婉茹入宫,其用意恐怕不止抄经那么简单。
安乐显然没想那么多,只真心赞道,“听说王小姐的字写得极好,难怪能入太后的眼。”
“那也得有咱们的太子殿下极力举荐才行啊。”
萧疏砚慢悠悠地接道,指尖轻轻敲着茶杯边缘,“皇兄前日在太后跟前,可是把王小姐的才学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这话一出,亭中瞬间安静下来。几位小姐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连安乐都愣住了,下意识地看向苏满满。
苏满满端着茶杯的手稳稳当当,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心里却已翻江倒海:萧疏临举荐王婉茹?他从未对她提起过此事。
“殿下惜才,也是常情。”她轻描淡写地说,目光却扫过萧疏砚,“倒是三弟消息灵通,连太后宫里的闲话都这般清楚。”
萧疏砚笑着摇手,“皇嫂说笑了,不过是那日去给太后请安,正巧听见皇兄在夸赞王小姐临的《兰亭序》,说是有几分卫夫人风骨。”
这时,一直沉默的战守瑜忽然开口,“王小姐的书法确实出众。”他声音平稳,却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了过去,“几年前曾见过她即兴写的诗帖,笔力劲秀,不似寻常闺阁笔墨。”
他这话说得客观,巧妙地把话题从太子的举荐转到了王婉茹本身的才华上。苏满满不由多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宽慰。
安乐忙跟着点头,“是了是了,王小姐的才学是实实在在的。”
亭中的气氛这才重新活络起来,苏满满低头抿了口茶,忽然灵光一现——萧疏临此举分明是猜到了她邀请王婉茹的用意,故意借着太后的名头将人支开了。
他怎么知道她想撮合王婉茹与战守瑜?
苏满满仔细回想,莫非是那日她准备邀约信函时被他瞧见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样也好。
谁承想到了这园子里自己的撮合对象却换成了安乐,无论萧疏临出于什么目的,总归是误打误撞帮了妹妹的忙。
想到这里,苏满满心情顿时明朗起来,连带着看萧疏砚都顺眼了几分。
她顺手拈起块梅花酥,唇角弯起狡黠的弧度——既然如此,她可得好好“谢谢”这位体贴入微的太子殿下。
“春桃,”她轻声吩咐,“晚膳准备些殿下爱吃的酒酿圆子。”
就当是给他点个赞了。至于他插手的小小冒犯......苏满满摸了摸微隆的小腹,眼底闪过俏皮的光——今晚的圆子里,或许该多放些“料”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