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疏临将手中的“论文”轻轻放在书案上,指尖在上面点了点,目光深邃地看着她,“爱妃引经据典,学以致用,甚好。”
苏满满心中一喜,以为有戏。
却听他话锋一转,“不过,爱妃似乎只选取了于己有利的论点。书中同样强调‘静养安胎’、‘避嘈杂’、‘防冲撞’,爱妃为何略过不提?”
苏满满,“……”
就知道没这么容易。
她正准备据理力争,萧疏临却抬手止住了她的话头。他沉吟片刻,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爱妃的‘研究’,孤看过了,并非全无道理。这样吧,”他看着她的眼睛,缓缓道,“盛世华筵,你暂时还是不能去。”
苏满满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不过,东宫西侧有一处闲置的殿阁,环境清幽,也还算宽敞。孤准你将那里设为一个……嗯,‘研发坊’。你可召周娘子及酒楼核心匠人入宫,在那里研究新菜式、讨论经营策略。如此,既全了你的‘实践’之心,也免了宫外奔波的风险。爱妃以为如何?”
这是打算在宫里给我弄个“办公室”?
可苏满满真正的目的并不在此,她真正的目的是出宫,是呼吸宫外自由的新鲜空气,是要回到她那充满烟火气的“盛世华筵”。
萧疏临这个“东宫办公室”的方案,看似让步,实则不过是换了个更精致的牢笼,她才不会上当。
苏满满挺直了脊背,目光灼灼地看向萧疏临,“殿下,我不要什么研发坊。”
萧疏临眉头微蹙,似乎有些意外她的直接拒绝。
苏满满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知道殿下是担心我和孩子的安危,这份心意,我感激不尽。但我并非泥捏的人儿,我有手有脚,懂得保护自己,也更懂得如何趋利避害。”
她指向窗外,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和倔强,“我想要的,是能走出这宫门,亲眼去看看酒楼的经营,去尝尝新菜的咸淡,去感受市井的烟火气,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她转回头,目光坚定地看着他,“太医也说了,孕期需心境开阔。对我而言,最大的开阔,就是能回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终日困守宫中,看似安全,实则郁结于心,难道就对胎儿有利吗?”
她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孩子的关爱巧妙地捆绑在一起。
萧疏临沉默地看着她,殿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他能看出她眼中的坚持,那不是胡闹,而是一种深切的渴望。他深知她的性子,若是强行压制,恐怕真会如她所说,“郁结于心”,反而不美。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你可知,宫外风险难测?”
“能有什么风险?”苏满满立刻反驳,语气带着一丝不服气,甚至有点委屈,“难道宫外的百姓就不怀宝宝、不生宝宝了么?她们不照样要操持家务,甚至有些还要下地劳作?怎么到了我这里,就变得如此脆弱,连门都不能出了?”
她越说越觉得有理,声音也提高了几分,“寻常妇人尚且能为生活奔波,我只是想去自己的酒楼看看,反倒成了龙潭虎穴?身为太子妃,非但不能为天下妇人做个自强不息的表率,反倒要因这身份成了最娇气的那个,这岂不是拖了天下女子的后腿?殿下,您这分明是……分明是……”
她一时想不起合适的词,卡壳了一下。
“分明是因噎废食!”她终于从记忆角落里扒拉出这个成语,觉得自己用得十分贴切,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肯定,“对,就是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可能存在的一点点风险,就完全剥夺我正常生活的权利啊。”
她这番话说得直白又大胆,甚至带着点民间俚语的粗粝感,与宫中一贯的婉转含蓄截然不同。
旁边的顺安听得冷汗直冒,悄悄抬眼去觑太子的脸色。
萧疏临倒是没有动怒,只是眸色更深了些。
他不得不承认,她的话虽然刺耳,却并非全无道理。他确实是关心则乱,将她置于一个过度保护的境地。
他沉默了片刻,就在苏满满以为他要再次强硬拒绝时,他却忽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若孤准你出宫,你待如何保证,绝不会如上次那般,被人蒙骗,身陷险境?”他指的是灵水村地契被骗一事,目光锐利地看着她,“宫外的风险,有时并非来自市井喧嚣,而是人心叵测。”
这话精准地戳中了苏满满的软肋,让她气势一滞。
灵水村那次,确实是她大意了。
但她迅速调整心态,迎上他的目光,认真道,“吃一堑,长一智。经过那次教训,我会小心谨慎的,遇事多查证,绝不轻信于人。况且,”她话锋一转,带着点小小的狡黠,“不是还有殿下您安排的人跟着吗?谁还敢欺到我的头上?”
她这是把皮球又踢了回去,既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又强调了在他的掌控之下,风险是可控的。
萧疏临看着她那副“我知错了也会改,但您得给我机会”的模样,再想到她刚才那句“因噎废食”,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似乎松动了一些。
他或许,真的将她保护得太过了?
萧疏临凝视着她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和那双充满了期盼的明亮眼眸,心中天人交战。
理智告诉他,宫外终究不如宫内万全;可情感上,他又不忍心真的将她当做金丝雀彻底囚禁。
最终,他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像是做出了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
“每月……准你出宫两次。”他沉声道,语气不容置疑,“每次两个时辰,需提前报备行程,护卫需加倍,且必须有太医随行。若遇任何不适,或孤觉得外界有任何风险,出宫权即刻收回。”
这是他能为她和孩子安全所做的最大让步,也是他能给她自由的极限。
每月两次,每次两个时辰?
苏满满在心里冷笑一声。这算什么?施舍吗?这乞求来的、被严密监控的、区区四个小时自由,不要也罢。
她苏满满还没沦落到需要靠人怜悯才能踏出宫门的地步。
她脸上的欣喜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她摆了摆手,语气疏离,话风突变,“谢殿下体恤。臣妾仔细想过了,殿下顾虑得是,宫外确实风险难测。”
她微微屈膝,行了个标准却毫无温度的礼,“是臣妾思虑不周,任性妄为了。臣妾不出去了还不行嘛,不去了,一个时辰都不需要!”
说完,她径直转身,挺直了脊背,头也不回地向内殿走去。
萧疏临一脸错愕,看着她离去的背影,那句“不去了”如同冰水浇了他一头一脸。
他预想过她的不满,预想过她会讨价还价,却独独没料到她会如此干脆利落地……放弃?
这根本不是他认识的苏满满。
那个为了开酒楼能绞尽脑汁、为了查清真相敢只身犯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满满,怎么会如此轻易地说出“不需要了”?
看着她消失在珠帘后的背影,萧疏临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那份出于绝对保护的“让步”,在她看来,或许更像是一种不信任和施舍。
他给了一点她最渴望的自由,却又在上面挂满了枷锁和条件,这反而践踏了她那份想要独立自主的骄傲。
“满满……”他下意识地唤了一声,内殿却没有任何回应,只有一片令人心慌的寂静。
顺安在一旁大气不敢出,只觉得殿内的气压低得吓人。
太子殿下这看似赢了局面,怎么反倒像是……输得更惨了?
苏满满心中一喜,以为有戏。
却听他话锋一转,“不过,爱妃似乎只选取了于己有利的论点。书中同样强调‘静养安胎’、‘避嘈杂’、‘防冲撞’,爱妃为何略过不提?”
苏满满,“……”
就知道没这么容易。
她正准备据理力争,萧疏临却抬手止住了她的话头。他沉吟片刻,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爱妃的‘研究’,孤看过了,并非全无道理。这样吧,”他看着她的眼睛,缓缓道,“盛世华筵,你暂时还是不能去。”
苏满满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不过,东宫西侧有一处闲置的殿阁,环境清幽,也还算宽敞。孤准你将那里设为一个……嗯,‘研发坊’。你可召周娘子及酒楼核心匠人入宫,在那里研究新菜式、讨论经营策略。如此,既全了你的‘实践’之心,也免了宫外奔波的风险。爱妃以为如何?”
这是打算在宫里给我弄个“办公室”?
可苏满满真正的目的并不在此,她真正的目的是出宫,是呼吸宫外自由的新鲜空气,是要回到她那充满烟火气的“盛世华筵”。
萧疏临这个“东宫办公室”的方案,看似让步,实则不过是换了个更精致的牢笼,她才不会上当。
苏满满挺直了脊背,目光灼灼地看向萧疏临,“殿下,我不要什么研发坊。”
萧疏临眉头微蹙,似乎有些意外她的直接拒绝。
苏满满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知道殿下是担心我和孩子的安危,这份心意,我感激不尽。但我并非泥捏的人儿,我有手有脚,懂得保护自己,也更懂得如何趋利避害。”
她指向窗外,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和倔强,“我想要的,是能走出这宫门,亲眼去看看酒楼的经营,去尝尝新菜的咸淡,去感受市井的烟火气,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她转回头,目光坚定地看着他,“太医也说了,孕期需心境开阔。对我而言,最大的开阔,就是能回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终日困守宫中,看似安全,实则郁结于心,难道就对胎儿有利吗?”
她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孩子的关爱巧妙地捆绑在一起。
萧疏临沉默地看着她,殿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他能看出她眼中的坚持,那不是胡闹,而是一种深切的渴望。他深知她的性子,若是强行压制,恐怕真会如她所说,“郁结于心”,反而不美。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你可知,宫外风险难测?”
“能有什么风险?”苏满满立刻反驳,语气带着一丝不服气,甚至有点委屈,“难道宫外的百姓就不怀宝宝、不生宝宝了么?她们不照样要操持家务,甚至有些还要下地劳作?怎么到了我这里,就变得如此脆弱,连门都不能出了?”
她越说越觉得有理,声音也提高了几分,“寻常妇人尚且能为生活奔波,我只是想去自己的酒楼看看,反倒成了龙潭虎穴?身为太子妃,非但不能为天下妇人做个自强不息的表率,反倒要因这身份成了最娇气的那个,这岂不是拖了天下女子的后腿?殿下,您这分明是……分明是……”
她一时想不起合适的词,卡壳了一下。
“分明是因噎废食!”她终于从记忆角落里扒拉出这个成语,觉得自己用得十分贴切,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肯定,“对,就是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可能存在的一点点风险,就完全剥夺我正常生活的权利啊。”
她这番话说得直白又大胆,甚至带着点民间俚语的粗粝感,与宫中一贯的婉转含蓄截然不同。
旁边的顺安听得冷汗直冒,悄悄抬眼去觑太子的脸色。
萧疏临倒是没有动怒,只是眸色更深了些。
他不得不承认,她的话虽然刺耳,却并非全无道理。他确实是关心则乱,将她置于一个过度保护的境地。
他沉默了片刻,就在苏满满以为他要再次强硬拒绝时,他却忽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若孤准你出宫,你待如何保证,绝不会如上次那般,被人蒙骗,身陷险境?”他指的是灵水村地契被骗一事,目光锐利地看着她,“宫外的风险,有时并非来自市井喧嚣,而是人心叵测。”
这话精准地戳中了苏满满的软肋,让她气势一滞。
灵水村那次,确实是她大意了。
但她迅速调整心态,迎上他的目光,认真道,“吃一堑,长一智。经过那次教训,我会小心谨慎的,遇事多查证,绝不轻信于人。况且,”她话锋一转,带着点小小的狡黠,“不是还有殿下您安排的人跟着吗?谁还敢欺到我的头上?”
她这是把皮球又踢了回去,既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又强调了在他的掌控之下,风险是可控的。
萧疏临看着她那副“我知错了也会改,但您得给我机会”的模样,再想到她刚才那句“因噎废食”,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似乎松动了一些。
他或许,真的将她保护得太过了?
萧疏临凝视着她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和那双充满了期盼的明亮眼眸,心中天人交战。
理智告诉他,宫外终究不如宫内万全;可情感上,他又不忍心真的将她当做金丝雀彻底囚禁。
最终,他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像是做出了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
“每月……准你出宫两次。”他沉声道,语气不容置疑,“每次两个时辰,需提前报备行程,护卫需加倍,且必须有太医随行。若遇任何不适,或孤觉得外界有任何风险,出宫权即刻收回。”
这是他能为她和孩子安全所做的最大让步,也是他能给她自由的极限。
每月两次,每次两个时辰?
苏满满在心里冷笑一声。这算什么?施舍吗?这乞求来的、被严密监控的、区区四个小时自由,不要也罢。
她苏满满还没沦落到需要靠人怜悯才能踏出宫门的地步。
她脸上的欣喜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她摆了摆手,语气疏离,话风突变,“谢殿下体恤。臣妾仔细想过了,殿下顾虑得是,宫外确实风险难测。”
她微微屈膝,行了个标准却毫无温度的礼,“是臣妾思虑不周,任性妄为了。臣妾不出去了还不行嘛,不去了,一个时辰都不需要!”
说完,她径直转身,挺直了脊背,头也不回地向内殿走去。
萧疏临一脸错愕,看着她离去的背影,那句“不去了”如同冰水浇了他一头一脸。
他预想过她的不满,预想过她会讨价还价,却独独没料到她会如此干脆利落地……放弃?
这根本不是他认识的苏满满。
那个为了开酒楼能绞尽脑汁、为了查清真相敢只身犯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满满,怎么会如此轻易地说出“不需要了”?
看着她消失在珠帘后的背影,萧疏临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那份出于绝对保护的“让步”,在她看来,或许更像是一种不信任和施舍。
他给了一点她最渴望的自由,却又在上面挂满了枷锁和条件,这反而践踏了她那份想要独立自主的骄傲。
“满满……”他下意识地唤了一声,内殿却没有任何回应,只有一片令人心慌的寂静。
顺安在一旁大气不敢出,只觉得殿内的气压低得吓人。
太子殿下这看似赢了局面,怎么反倒像是……输得更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