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大亮,苏满满神清气爽地醒来,用过早膳,便如同往常一般,换了身利落衣裳正准备去“盛世华筵”。
她刚起身,就见顺安脸上堆满恭敬的笑容,领着几个宫人络绎进入殿内。
令她目瞪口呆的是,这些宫人手上都捧着厚厚一摞书册,几乎要堆到下巴。他们一个个低着头,膝盖打着弯儿,小心翼翼地挪到书案前。
那书案原本只摆放着几本闲书和账册,显得宽敞雅致。
此刻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各种皮质、绢面、线装的书册淹没,层层叠叠,越摞越高,最后竟堆起了一座小小的“书山”。
苏满满几步跨到“书山”面前,看着这极具冲击力的一幕,感觉自己仿佛不是要养胎,而是要去考状元。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香和纸香,还夹杂着宫人们紧张压抑的呼吸声。
顺安觑着苏满满的脸色,见她只是愣愣地看着,并无怒色,才稍稍松了口气,陪着笑脸道,“娘娘,您看……这些都是殿下为您精心挑选的……”
苏满满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她绕着书案走了一圈,随手翻看了几本:
有纸张泛黄、散发着药草清香的《妇人良方大全》、《孕产调护指南》;
有装帧精美、墨迹簇新的《育婴心法》、《童蒙养正》;
甚至还有图文并茂的《本草纲目》、《幼儿启蒙古诗百首》;
更夸张的是,还有几大本厚厚的、似乎是前朝某位多子多福的太妃所着的《延嗣宝训》……
她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萧疏临,你这是想用知识的力量压死我吗?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对顺安露出一个极其“和善”的微笑,“顺安公公,替我谢谢殿下。这些书,有时间我一定会‘好好拜读’的。不过,现在我得去酒楼了。”
苏满满说完便往外走,顺安忙追上前急道,“娘娘且慢,殿下说,娘娘如今身系皇嗣,关乎国本,兹事体大。嘱托娘娘定要静心休养,闲暇时……可多阅览这些典籍,于娘娘自身、于小皇嗣皆是百利。殿下还说……”
顺安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说娘娘聪慧,定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苏满满,“……”
她看着那堆书,又看了看殿门外隐约增加的守卫,再联想到萧疏临昨日那些“体贴”的叮嘱,瞬间就明白了这位太子殿下的“良苦用心”。
他不想让她再去酒楼那种“鱼龙混杂”、“劳心劳力”的地方,但又知道直接禁止必然会激起她的逆反心理,于是便想了这么个“迂回”的策略——用浩瀚的知识“困”住她,让她“自觉”地留在宫里“好好学习”。
想通了这点,她对顺安摆了摆手,语气显得十分温顺,“行了,我知道了,你们去忙吧。”
苏满满说完这话,见顺安躬身应着“是”,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一双眼睛还悄悄打量着她。
她立刻会意,忙走到那座“书山”前坐好,随手抽出一本《唐诗三百首》,煞有介事地翻看起来,眉头微蹙,仿佛正潜心钻研“床前明月光”的深意。
顺安见她如此“乖巧懂事”,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神色,心也彻底放了下来,恭敬道,“娘娘您忙,奴才们告退。”
脚步声渐渐远去,直到彻底消失,苏满满立刻把手中的《唐诗三百首》往旁边一丢,脸上那副“勤奋好学”的表情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狡黠灵动的笑容。
她站起身,绕着那座书山又走了一圈,指尖轻轻敲着下巴,眼珠滴溜溜地转着,心里已然有了打算。
想用这些书把我困在东宫?殿下,您也太小看我的行动力了。不过看在你一片苦心,今天先给你个面子,在宫里也不是不能办公。
她想着快步走到内室,从自己的妆奁匣子里翻出几张之前画酒楼装修草图剩下的硬纸和炭笔,重新坐回书案前——不过这次,她将那些碍事的育儿宝典推到了一边,清出了一小块空地。
她埋头,手中的炭笔在硬纸上飞快地划动,勾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图形——有带着轮子的小推车,有可以调节靠背的躺椅,还有结构复杂的多层食盒……
既然暂时不能亲自去酒楼,那就在东宫里搞点“发明创造”好了。
这些孕期和育儿可能用到的东西,改良一下,说不定还能成为盛世华筵新的业务增长点呢。
萧疏临下朝回来,踏入内殿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柔和地洒在殿内。
苏满满穿着一身素雅的常服,安安稳稳地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本《孕产调护指南》,正低头看得专注。
旁边的矮几上放着几样精致的点心和一杯冒着热气的牛乳,她偶尔会伸手拈起一块,小口品尝,姿态优雅。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见到是他,立刻放下书册,起身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殿下回来了。”
声音轻柔,举止得体,俨然一位安心养胎、温柔贤淑的太子妃。
她甚至主动接过他解下的朝冠,递给旁边的宫人,关切地问,“殿下累了吧,朝务可还顺利?”
这一切,看起来都完美得无可挑剔——她乖乖待在宫里,看书、吃点心、休息,完全符合他对一个孕中太子妃的所有期望。
萧疏临目光扫过她先前翻动过的那本书,又掠过矮几上几乎没动多少的点心,最后落在她那双过于清澈明亮、甚至带着一丝刻意讨好的眼眸上。
他不动声色地颔首,任由她伺候着脱下朝服,换上常服,语气温和地问道,“今日都在看书?可有收获?”
“回殿下,看了好些呢。”苏满满将他引向书案,只见几本书摊开着,旁边还放着笔墨纸砚,似乎做过笔记,“这孕中调理,果然大有学问,臣妾受益匪浅。”
她指着其中一页,“您看,这里还说孕期需心境平和,不宜拘束过甚,当有适度的消遣呢。”她状似无意地念出这一段,眼神悄悄地瞟向他。
萧疏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唇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却并未接话,只是淡淡道,“有收获便好。”
他拿起她摊开的那本书,翻看了几页,目光在她那几笔略显潦草的“笔记”上停留了一瞬。
“看来爱妃确实用心了。”他放下书,转身看向她,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她精心维持的乖巧表象,“只是,不知爱妃对这‘适度的消遣’,有何想法?”
苏满满心里一紧,面上却依旧维持着温顺的笑容,“但凭殿下安排。”
心里却在疯狂祈祷:我都暗示得这么明显了,你要是识相,就得顺着台阶下啊。
萧疏临看着她那副“我很好我很乖”的模样,终于忍不住低笑出声,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既然爱妃如此懂事,那明日,孤便让周娘子将酒楼的账册送进宫来,给你解闷,如何?”
苏满满,“!!!”
她刚起身,就见顺安脸上堆满恭敬的笑容,领着几个宫人络绎进入殿内。
令她目瞪口呆的是,这些宫人手上都捧着厚厚一摞书册,几乎要堆到下巴。他们一个个低着头,膝盖打着弯儿,小心翼翼地挪到书案前。
那书案原本只摆放着几本闲书和账册,显得宽敞雅致。
此刻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各种皮质、绢面、线装的书册淹没,层层叠叠,越摞越高,最后竟堆起了一座小小的“书山”。
苏满满几步跨到“书山”面前,看着这极具冲击力的一幕,感觉自己仿佛不是要养胎,而是要去考状元。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香和纸香,还夹杂着宫人们紧张压抑的呼吸声。
顺安觑着苏满满的脸色,见她只是愣愣地看着,并无怒色,才稍稍松了口气,陪着笑脸道,“娘娘,您看……这些都是殿下为您精心挑选的……”
苏满满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她绕着书案走了一圈,随手翻看了几本:
有纸张泛黄、散发着药草清香的《妇人良方大全》、《孕产调护指南》;
有装帧精美、墨迹簇新的《育婴心法》、《童蒙养正》;
甚至还有图文并茂的《本草纲目》、《幼儿启蒙古诗百首》;
更夸张的是,还有几大本厚厚的、似乎是前朝某位多子多福的太妃所着的《延嗣宝训》……
她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萧疏临,你这是想用知识的力量压死我吗?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对顺安露出一个极其“和善”的微笑,“顺安公公,替我谢谢殿下。这些书,有时间我一定会‘好好拜读’的。不过,现在我得去酒楼了。”
苏满满说完便往外走,顺安忙追上前急道,“娘娘且慢,殿下说,娘娘如今身系皇嗣,关乎国本,兹事体大。嘱托娘娘定要静心休养,闲暇时……可多阅览这些典籍,于娘娘自身、于小皇嗣皆是百利。殿下还说……”
顺安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说娘娘聪慧,定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苏满满,“……”
她看着那堆书,又看了看殿门外隐约增加的守卫,再联想到萧疏临昨日那些“体贴”的叮嘱,瞬间就明白了这位太子殿下的“良苦用心”。
他不想让她再去酒楼那种“鱼龙混杂”、“劳心劳力”的地方,但又知道直接禁止必然会激起她的逆反心理,于是便想了这么个“迂回”的策略——用浩瀚的知识“困”住她,让她“自觉”地留在宫里“好好学习”。
想通了这点,她对顺安摆了摆手,语气显得十分温顺,“行了,我知道了,你们去忙吧。”
苏满满说完这话,见顺安躬身应着“是”,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一双眼睛还悄悄打量着她。
她立刻会意,忙走到那座“书山”前坐好,随手抽出一本《唐诗三百首》,煞有介事地翻看起来,眉头微蹙,仿佛正潜心钻研“床前明月光”的深意。
顺安见她如此“乖巧懂事”,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神色,心也彻底放了下来,恭敬道,“娘娘您忙,奴才们告退。”
脚步声渐渐远去,直到彻底消失,苏满满立刻把手中的《唐诗三百首》往旁边一丢,脸上那副“勤奋好学”的表情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狡黠灵动的笑容。
她站起身,绕着那座书山又走了一圈,指尖轻轻敲着下巴,眼珠滴溜溜地转着,心里已然有了打算。
想用这些书把我困在东宫?殿下,您也太小看我的行动力了。不过看在你一片苦心,今天先给你个面子,在宫里也不是不能办公。
她想着快步走到内室,从自己的妆奁匣子里翻出几张之前画酒楼装修草图剩下的硬纸和炭笔,重新坐回书案前——不过这次,她将那些碍事的育儿宝典推到了一边,清出了一小块空地。
她埋头,手中的炭笔在硬纸上飞快地划动,勾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图形——有带着轮子的小推车,有可以调节靠背的躺椅,还有结构复杂的多层食盒……
既然暂时不能亲自去酒楼,那就在东宫里搞点“发明创造”好了。
这些孕期和育儿可能用到的东西,改良一下,说不定还能成为盛世华筵新的业务增长点呢。
萧疏临下朝回来,踏入内殿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柔和地洒在殿内。
苏满满穿着一身素雅的常服,安安稳稳地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本《孕产调护指南》,正低头看得专注。
旁边的矮几上放着几样精致的点心和一杯冒着热气的牛乳,她偶尔会伸手拈起一块,小口品尝,姿态优雅。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见到是他,立刻放下书册,起身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殿下回来了。”
声音轻柔,举止得体,俨然一位安心养胎、温柔贤淑的太子妃。
她甚至主动接过他解下的朝冠,递给旁边的宫人,关切地问,“殿下累了吧,朝务可还顺利?”
这一切,看起来都完美得无可挑剔——她乖乖待在宫里,看书、吃点心、休息,完全符合他对一个孕中太子妃的所有期望。
萧疏临目光扫过她先前翻动过的那本书,又掠过矮几上几乎没动多少的点心,最后落在她那双过于清澈明亮、甚至带着一丝刻意讨好的眼眸上。
他不动声色地颔首,任由她伺候着脱下朝服,换上常服,语气温和地问道,“今日都在看书?可有收获?”
“回殿下,看了好些呢。”苏满满将他引向书案,只见几本书摊开着,旁边还放着笔墨纸砚,似乎做过笔记,“这孕中调理,果然大有学问,臣妾受益匪浅。”
她指着其中一页,“您看,这里还说孕期需心境平和,不宜拘束过甚,当有适度的消遣呢。”她状似无意地念出这一段,眼神悄悄地瞟向他。
萧疏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唇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却并未接话,只是淡淡道,“有收获便好。”
他拿起她摊开的那本书,翻看了几页,目光在她那几笔略显潦草的“笔记”上停留了一瞬。
“看来爱妃确实用心了。”他放下书,转身看向她,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她精心维持的乖巧表象,“只是,不知爱妃对这‘适度的消遣’,有何想法?”
苏满满心里一紧,面上却依旧维持着温顺的笑容,“但凭殿下安排。”
心里却在疯狂祈祷:我都暗示得这么明显了,你要是识相,就得顺着台阶下啊。
萧疏临看着她那副“我很好我很乖”的模样,终于忍不住低笑出声,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既然爱妃如此懂事,那明日,孤便让周娘子将酒楼的账册送进宫来,给你解闷,如何?”
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