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恰逢太子休沐,天清气爽。
萧疏临和苏满满难得清闲,便商量着去京郊香火最盛的红螺寺上香,既是散心,也暗含了求个“好兆头”的意思。
两人刚换好常服,正准备出门,便有宫人匆匆来报,“殿下,娘娘,吏部尚书王守中之妻王氏携其女王婉茹在外求见,说是听闻娘娘前些时日受了惊吓,特来探望。”
苏满满一愣,吏部尚书?她好像没什么交集啊,她下意识地看向萧疏临。
萧疏临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吏部尚书王家的女儿?他隐约记得似乎在前不久的某次宫宴上,母后似乎随口提过一句王家小姐温婉贤淑……他心中顿时升起一丝警惕。
“既然来了,便请进来吧。”苏满满虽然也觉得有些突然,但人都到门口了,总不能不见。
不多时,一位衣着华贵、仪态端庄的夫人在一位妙龄女子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那女子身着淡雅衣裙,妆容精致,眉目如画,行动间姿态婀娜,确实是一位标准的大家闺秀。
“臣妇\/臣女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母女二人规矩行礼。
“王夫人、王小姐不必多礼,快请坐。”苏满满笑着招呼,心里却嘀咕:探望我?我受惊都是多久前的事了……这探望得可真是时候。
王夫人坐下后,便笑着寒暄起来,先是关切地问候了苏满满的“病情”(苏满满只能含糊应着),又夸赞了一番东宫景致,最后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到了自己女儿身上。
“小女婉茹,刚过及笄之年,平日里最爱读书习字,性子最是安静不过,也略通些琴棋书画,只可惜总是待在深闺,见识浅薄……”王夫人说着,轻轻推了推身边的女儿。
王婉茹适时地抬起头,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羞涩又仰慕的笑容,目光飞快地扫过坐在上方的太子,声音柔婉动听:
“臣女久闻太子殿下博学,太子妃娘娘聪慧开朗,心中仰慕已久。今日得见容颜,实乃三生有幸。若是……若是能时常伴在娘娘身边,聆听教诲,得一二指点,便是臣女天大的福分了。”
这话说得极其漂亮,看似是仰慕太子妃,想给她做伴儿,但那含羞带怯的眼神和“聆听教诲”的对象,分明意有所指。
苏满满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哦豁,来了,自荐枕席的。
还打着陪我的名义?当我傻吗?
她下意识地瞥了身旁的萧疏临一眼,心里打定了主意:这种得罪人的事儿,才不自己干呢。
正好,把皮球踢给旁边这座“冰山”,我就不信,凭殿下那平日里生人勿近的气场,还“冻”不死你们这点小心思?
她甚至暗暗期待起来,准备欣赏太子殿下如何用最冰冷的态度、最简洁的语言,让这对母女知难而退,那场面一定很下饭。
然而,这一瞥却让她心里猛地一沉。
只见萧疏临虽然依旧端坐着,但之前那副事不关己的淡漠神情消失了。
他放下了茶盏,目光竟然带着几分欣赏和兴趣落在了那位王婉茹小姐身上,嘴角甚至还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听到王婉茹那番“仰慕已久、渴望聆听教诲”的话,他非但没有回避,反而轻轻颔首,语气温和地开口,“王小姐过谦了。早就听闻王小姐才名在外,是京中有名的才女。若论琴棋书画,怕是太子妃还要向你请教才是。”
他这话看似谦虚,实则却是抬高了王婉茹,隐隐将她与苏满满相提并论。
王婉茹闻言,脸上瞬间飞起红霞,眼中闪过受宠若惊的喜色,羞怯地低下头,“殿下谬赞了,臣女不敢当……”
王夫人更是喜上眉梢,连忙趁热打铁,“殿下真是折煞小女了!她年纪小,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哪里当得起才女之名?若是能得殿下和娘娘偶尔指点一二,那才是她的造化。”
萧疏临闻言,笑容更深了些,目光依旧停留在王婉茹身上,语气更加“鼓励”,“王夫人过谦了。才学之事,贵在交流。王小姐若得空,日后……倒是可以多来东宫走动走动,与太子妃说说话,切磋一下技艺也是好的。”
多来东宫走动走动?!
这几乎等同于默许和邀请了!
苏满满被太子这突如其来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态度惊得目瞪口呆,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
他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真的对这位王小姐有了兴趣?
她只觉得一股酸涩和怒火直冲头顶,恨不得立刻掀桌子走人。但残存的理智和太子妃的体面让她死死压住了这股冲动。
当着王家母女的面,她绝不能失态!
这时王夫人又续道,“殿下,娘娘,小女不才,近日新学了一首曲子,苦练许久,不知能否请殿下和娘娘指点一二?也算是她的一片孝心。”
萧疏临和苏满满难得清闲,便商量着去京郊香火最盛的红螺寺上香,既是散心,也暗含了求个“好兆头”的意思。
两人刚换好常服,正准备出门,便有宫人匆匆来报,“殿下,娘娘,吏部尚书王守中之妻王氏携其女王婉茹在外求见,说是听闻娘娘前些时日受了惊吓,特来探望。”
苏满满一愣,吏部尚书?她好像没什么交集啊,她下意识地看向萧疏临。
萧疏临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吏部尚书王家的女儿?他隐约记得似乎在前不久的某次宫宴上,母后似乎随口提过一句王家小姐温婉贤淑……他心中顿时升起一丝警惕。
“既然来了,便请进来吧。”苏满满虽然也觉得有些突然,但人都到门口了,总不能不见。
不多时,一位衣着华贵、仪态端庄的夫人在一位妙龄女子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那女子身着淡雅衣裙,妆容精致,眉目如画,行动间姿态婀娜,确实是一位标准的大家闺秀。
“臣妇\/臣女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母女二人规矩行礼。
“王夫人、王小姐不必多礼,快请坐。”苏满满笑着招呼,心里却嘀咕:探望我?我受惊都是多久前的事了……这探望得可真是时候。
王夫人坐下后,便笑着寒暄起来,先是关切地问候了苏满满的“病情”(苏满满只能含糊应着),又夸赞了一番东宫景致,最后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到了自己女儿身上。
“小女婉茹,刚过及笄之年,平日里最爱读书习字,性子最是安静不过,也略通些琴棋书画,只可惜总是待在深闺,见识浅薄……”王夫人说着,轻轻推了推身边的女儿。
王婉茹适时地抬起头,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羞涩又仰慕的笑容,目光飞快地扫过坐在上方的太子,声音柔婉动听:
“臣女久闻太子殿下博学,太子妃娘娘聪慧开朗,心中仰慕已久。今日得见容颜,实乃三生有幸。若是……若是能时常伴在娘娘身边,聆听教诲,得一二指点,便是臣女天大的福分了。”
这话说得极其漂亮,看似是仰慕太子妃,想给她做伴儿,但那含羞带怯的眼神和“聆听教诲”的对象,分明意有所指。
苏满满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哦豁,来了,自荐枕席的。
还打着陪我的名义?当我傻吗?
她下意识地瞥了身旁的萧疏临一眼,心里打定了主意:这种得罪人的事儿,才不自己干呢。
正好,把皮球踢给旁边这座“冰山”,我就不信,凭殿下那平日里生人勿近的气场,还“冻”不死你们这点小心思?
她甚至暗暗期待起来,准备欣赏太子殿下如何用最冰冷的态度、最简洁的语言,让这对母女知难而退,那场面一定很下饭。
然而,这一瞥却让她心里猛地一沉。
只见萧疏临虽然依旧端坐着,但之前那副事不关己的淡漠神情消失了。
他放下了茶盏,目光竟然带着几分欣赏和兴趣落在了那位王婉茹小姐身上,嘴角甚至还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听到王婉茹那番“仰慕已久、渴望聆听教诲”的话,他非但没有回避,反而轻轻颔首,语气温和地开口,“王小姐过谦了。早就听闻王小姐才名在外,是京中有名的才女。若论琴棋书画,怕是太子妃还要向你请教才是。”
他这话看似谦虚,实则却是抬高了王婉茹,隐隐将她与苏满满相提并论。
王婉茹闻言,脸上瞬间飞起红霞,眼中闪过受宠若惊的喜色,羞怯地低下头,“殿下谬赞了,臣女不敢当……”
王夫人更是喜上眉梢,连忙趁热打铁,“殿下真是折煞小女了!她年纪小,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哪里当得起才女之名?若是能得殿下和娘娘偶尔指点一二,那才是她的造化。”
萧疏临闻言,笑容更深了些,目光依旧停留在王婉茹身上,语气更加“鼓励”,“王夫人过谦了。才学之事,贵在交流。王小姐若得空,日后……倒是可以多来东宫走动走动,与太子妃说说话,切磋一下技艺也是好的。”
多来东宫走动走动?!
这几乎等同于默许和邀请了!
苏满满被太子这突如其来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态度惊得目瞪口呆,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
他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真的对这位王小姐有了兴趣?
她只觉得一股酸涩和怒火直冲头顶,恨不得立刻掀桌子走人。但残存的理智和太子妃的体面让她死死压住了这股冲动。
当着王家母女的面,她绝不能失态!
这时王夫人又续道,“殿下,娘娘,小女不才,近日新学了一首曲子,苦练许久,不知能否请殿下和娘娘指点一二?也算是她的一片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