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阴影的起源-《规则怪谈:智商是唯一外挂》

  陈东那段浸满了鲜血与泪水的童年往事,像一块巨大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了每一个幸存者的心头。

  那份源于至亲之死的沉重罪孽,让高强之前那份战火中的人性挣扎,都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整个回廊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愈发凝重与死寂。

  下一个该轮到谁了?

  没有人说话,但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落在了团队中剩下的两位核心成员身上。

  梁辰,和戚月。

  戚月深吸了一口气,那口气息带着一丝冰冷的、属于石质回廊的凉意,让她那因过度共情而有些混乱的思绪,重新恢复了一丝清明。

  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射着彩绘玻璃窗透进来的、黯淡的光斑。

  她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

  在高强用军人的担当,陈东用血淋淋的过往,相继为团队撕开了两条通往生路的裂口之后。

  她必须用自己的行动,来维系住这份刚刚用灵魂的伤疤所建立起来的、脆弱而又深刻的信任。

  “我来。”

  她的声音,清冷而平静,像一缕清泉,注入了这片粘稠的、令人窒息的空气里。

  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即将要进行一场严谨的学术报告,而不是一场对灵魂的公开处刑。

  她迈步,走向了第三间忏悔隔间。

  高跟鞋踩在布满灰尘的石砖地面上,发出了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哒、哒”声,在这片死寂中,显得格外清晰。

  石门滑开,她的身影隐入黑暗。

  所有人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戚月,这位博闻强识、冷静理性的团队第二智囊,她那知性的、仿佛对一切都了如指掌的外表之下,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她的“罪”,又会是什么?

  隔间之内,安静了许久。

  当戚月的声音终于响起时,带着一种她从未在人前展露过的、深深的疲惫与自责。

  “我忏d悔的,是我的傲慢。”

  “一种……知识的傲慢。”

  她的故事,没有血腥,没有暴力,甚至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

  那是一段围绕着她和她那位视她如己出的研究生导师之间,充满了遗憾的往事。

  通过她的叙述,一幅温馨而又伤感的画面,在众人眼前缓缓展开。

  她的导师,是一位国内顶尖的民俗学泰斗,一个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却又像孩子般纯粹的老教授。

  他没有子女,几乎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戚月这个他最得意的关门弟子身上。

  在戚月的闪回记忆里,是无数个在堆满故纸堆的书房里,两人为了一个冷僻的古代祭祀细节而争论不休的下午。

  是老教授戴着老花镜,颤抖着手,为她的论文草稿,一字一句地进行批注的深夜。

  也是在她遇到瓶颈时,老教授端来一杯热茶,用那温和而充满智慧的目光,鼓励她、引导她的温暖瞬间。

  那份恩情,早已超越了师生,更像是祖孙。

  然而,悲剧的种子,也正是在这份对知识的共同痴迷中,悄然埋下。

  老教授的身体,一直不好。

  在他病危住院的最后那段时间,戚月正处在自己研究生涯最关键的突破期。

  她偶然间,在一家即将拆迁的旧书店的角落里,淘到了一本关于古代西南地区傩戏仪式的、早已失传的孤本资料。

  那本孤本,对于她的毕业论文,乃至整个学术领域,都拥有着颠覆性的、至关重要的价值。

  但是,那本书的纸张已经严重老化、脆化,上面的字迹也因为受潮而变得模糊不清。

  必须进行抢救性的整理和研究。

  “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那本孤本里。”

  戚月的声音,开始带上了一丝无法控制的颤抖。

  “我把自己关在资料室里,没日没夜地翻译、整理、做笔记……我告诉自己,老师他……他会没事的,他会等着我,等着我拿着最新的研究成果,去向他报喜。”

  “医院的电话,一次又一次地打来,护士告诉我,老师的情况很不好,他一直在念叨我的名字,想见我最后一面。”

  “而我……我一次又一次地,对着电话说……‘好的,我知道了,我弄完这一点就去’,‘我马上就过去’……”

  她的每一次推辞,都源于对知识的极度渴求。

  她总觉得,时间还够。

  她总觉得,再等一等,也无妨。

  直到最后,她接到了医院打来的、那通宣告了最终结局的电话。

  导师,在她埋首于故纸堆的时候,已经溘然长逝了。

  他最终,也没能等到他最骄傲的学生,来见他最后一面。

  故事讲到这里,所有人都以为,她的忏悔,是关于“错过”,是关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然而,戚月接下来的话,却将她自己,钉在了道德的十字架上。

  “我忏悔的……不是我错过了见他最后一面。”

  她的声音,因为羞愧而变得嘶哑。

  “我忏悔的是……当我在电话里,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在我那巨大的、几乎将我淹没的悲伤之外……我的内心深处,竟然……竟然还闪过了一丝……一丝卑劣的念头……”

  “那一瞬间,我想的是……‘幸好……幸好资料已经全都整理完了’……”

  那一刻。

  在她心中,那冰冷的、不会说话的知识。

  竟然战胜了那个将她视如己出、给了她如山恩情的、温暖的人。

  她将理性的研究,置于了感性的恩情之上。

  这,就是她所说的,知识的傲慢。

  “我穷尽一生去研究历史的尘埃,却弄丢了身边最温暖的火焰。”

  戚月用这句充满了无尽悔恨的话,结束了她的忏悔。

  神龛,再次点头。

  她也通过了。

  当戚月从隔间里走出来的时候,她那总是挺得笔直的背脊,第一次,有了一丝肉眼可见的佝偻。

  她那总是冷静理性的眼神,也第一次,被一层无法驱散的悲伤水雾所笼罩。

  至此。

  团队的核心成员,高强、陈东、戚月,已经全部完成了自己的忏悔。

  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将自己灵魂中最不堪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现在了彼此的面前。

  而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最后一个人身上。

  那个带领着他们,一路从无数次死亡陷阱中闯出来的、永远冷静、永远正确的领袖。

  梁辰。

  他的内心深处,又埋藏着怎样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