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砺刃-《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

  张把总闻言,那双因愤怒而圆睁的眼睛眯了起来,身体前倾,带着审视与怀疑:不费老子一兵一卒?后生,你晓得黑风岭那坐山雕赵魁是啥来路不?那是行伍里混老了、因械斗宰了上官才落草的油子!他寨子里就架着两门劈山炮!老子带人啃了几次都崩了牙,你凭啥在这吹大气?

  旁边的山羊胡师爷也阴恻恻地帮腔:后生仔,赵魁可不是听个响就尿裤子的泥腿子。

  陈远心里咯噔一下。匪首是老兵痞,还有炮! 这张把总之前语焉不详,关键信息藏到现在。这已不是普通土匪,而是个小军阀。用土炸药吓唬或者小队突袭,在炮和懂行的匪首面前,就是送死。

  他脑子飞快转动,瞬间推翻了原有方案。脸上却不露分毫,反而迎着张把总审视的目光,语气更沉静:大人,正因为匪首懂行,寨子结实,硬打只会白白折损弟兄,所以才更不能硬碰硬,得打他的软肋,乱他的阵脚。

  张把总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软肋?啥软肋?

  我不要大人派兵跟我去冒险。只求一道手令,让我和两个手下能便宜行事。再请大人按我说的,三天后午时,派一哨弟兄到黑风岭东边山口,把旗子锣鼓都搞起来,做出要拼命的架势,但别真往里冲,把土匪的主力牢牢吸在前寨就行。

  还是佯攻?赵魁能信?

  这不是诈他,是明着来,他不得不信。陈远语速平稳,逻辑清晰,赵魁懂行,更清楚大人您手上有多少兵,前几次没打下来就是证明。他看您这次摆开阵仗要决战,肯定会以为我们有了啥倚仗,必然把主力放在东边险要地方严防死守。这是他的习惯,也是正道。

  他顿了顿,让张把总琢磨一下,接着抛出核心:我们趁这个机会摸进去,目标不是杀人,也不是跟他手下硬拼,是——烧了他的粮,断了他的水。

  烧粮断水?张把总身子往前凑了凑。

  对。山上几百人张嘴要吃饭,粮食肯定有固定的地方囤着。喝水,也离不开固定的泉眼或者水窖。陈远结合自己的认知分析道,大人前几次去打,都是在夏秋,山水正旺的时候吧?

  张把总一愣:......是又怎样?

  现在已是深秋,天干物燥,山里的水也快断了。只要找到地方,一把火烧了粮仓,再往水里下点料,山上立马就得断炊。到时候大人再派人喊话,只抓赵魁,旁人不论,军心一散,赵魁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镇不住场子。粮饷说不定能抢回来,最不济,也能废了他这个窝,让他以后再也成不了气候。这是直接抄他老底的办法。

  陈远的话不带煽情,只有冷静的计算,像一把冰冷的匕首,直插对手最要命的地方。

  张把总死死盯着陈远,像是在掂量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几斤几两。不派兵,没啥损失;真要能烧了粮断了水,引发内乱,这功劳就跟白捡一样。这买卖,做得过。

  张把总猛地一拍大腿,老子就信你一回!给你手令!三天后,按你说的办!

  拿到盖着朱红大印的手令,陈远不再耽搁,立刻带着王五和赵老根退出木屋。与等候在外的李铁柱汇合后,他简短下令:立刻回山谷,有要事。

  回到相对安全的谷地,陈远立刻召集李铁柱、王五等核心骨干。当他说明要潜入黑风岭的计划时,李铁柱急道:先生,就咱们几个去太险了!要不要多带些弟兄?

  陈远摇头,目光扫过众人:不能带。你们想过没有,我们这六十多人突然出现在张把总面前,该怎么解释?

  众人顿时沉默。他们现在是来历不明的武装,一旦暴露,最好的结果也是被收编打散,最坏可能被当成匪类剿杀。

  但也不能让弟兄们干等着。陈远话锋一转,在地上画出简易地形图,铁柱,你带二十个最能打的,提前埋伏在西侧这条山沟。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参战,而是接应。

  他详细交代:听到寨中火起为号,你们就在林子里摇旗呐喊,制造我们要从西侧攻山的假象。等我们撤出来时,如果有追兵,你们就出来拦截一下,但不可恋战。

  王五,你带十个人在东边山路设伏。等张把总的人马开始佯攻,你们就放冷箭骚扰,让土匪觉得四面受敌。

  赵老根带剩下的人守住退路,准备随时接应。

  新的计划既利用了队伍力量,又保持了隐蔽性。众人这才信服。

  接下来的两天,山谷内一片忙碌。李铁柱凭借张把总的手令和几块碎银,顺利从哨卡弄来了陈远所需的所有材料——三罐火油、大量辣椒巴豆粉、麻绳等。王五则凭借老兵的侦察本领,数次潜入黑风岭外围,带回了宝贵的情报:土匪寨子倚靠后山一处有活水注入的石潭,有专人看守;粮仓位置不明,但根据匪徒倾倒的酒糟和烂菜叶方位,大致锁定了寨子西北角一片地势较高的木屋区,那里守卫明显较多。

  陈远亲自带人准备装备。他将辣椒巴豆粉分装进几个皮囊,又制作了几个简易的燃烧瓶和延时引火装置。

  第三天凌晨,各队按计划悄然进入预定位置。陈远只带了李铁柱和另外两名最精锐的好手,沿着王五发现的隐秘小路向寨子摸去。

  四人如同鬼魅般潜入山林,避开土匪常走的山路,专挑陡峭难行之处,利用钩索和彼此协作,艰难地向山顶摸去。两个时辰后,他们已抵达寨子后方,隐藏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中。

  陈远仔细观察,根据王五绘制的草图,很快锁定了目标——位于寨子西北角、守卫森严的那片木屋区,以及后山的取水石潭。

  时间一点点过去,日头渐高。陈远在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

  午时将至!

  突然,黑风岭东侧的山口方向,隐隐传来了战鼓声和震天的呐喊!正是张把总依约发起的佯攻!

  寨内瞬间大乱!匪首的怒喝声、匪徒们惊慌的奔跑声、兵刃碰撞声响成一片。大部分土匪都被吸引到了前寨防守。

  行动!陈远低喝一声。

  四人分为两组。李铁柱带一人潜向水源地,陈远带另一人摸向粮仓区域。

  李铁柱小组顺利摸到石潭上游,将大量刺鼻的辣椒巴豆粉倒入溪水,看着浑浊的溪流缓缓流向潭中。

  与此同时,陈远小组利用钩索,艰难地攀上崖壁,潜入那片守卫森严的木屋区。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特有的霉味,陈远心中一定,找对地方了!他们躲过一队巡逻兵,悄无声息地摸到最大的那座木屋后墙。透过木板缝隙,能看到里面堆积如山的麻袋。

  就是这里!

  陈远示意同伴警戒,自己迅速将火油泼洒在木屋背阴处的墙根和堆积的杂物上。他动作极快,布置了一个延时引火装置——用一根缓慢阴燃的、浸过火油的粗麻绳作为引信,连接火油区。

  就在他们准备撤离时,意外发生了!

  一个起夜的土匪迷迷糊糊转到屋后,正好撞见收拢火油罐的同伴!

  谁?!那土匪瞬间惊醒,刚要大喊,陈远的同伴已如猎豹般扑上,捂住他的嘴,短刃毫不犹豫地刺入其心口。尸体软倒,但倒地时碰倒了一个空罐子,发出一声脆响!

  什么声音?!

  后面有动静!

  巡逻队被惊动了!杂乱的脚步声和呼喝声迅速逼近。

  被发现了!走!陈远低喝,和同伴毫不犹豫地冲向崖边。

  身后传来土匪的怒吼和兵刃出鞘的声音。几支箭矢地钉在他们身后的木板上。

  快!发信号!陈远对同伴喊道。

  同伴掏出竹哨,奋力吹响。尖锐的哨音划破山寨的喧嚣。

  与此同时,陈远回身,将手中准备好的燃烧瓶奋力扔向那泼洒了火油的区域!

  轰!火焰猛地窜起,迅速沿着火油蔓延,吞噬了粮仓的木墙!

  走水了!粮仓走水了!

  快救火!

  整个山寨后方瞬间大乱!

  而就在这时,寨外西侧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李铁柱带领的接应分队准时开始佯攻。东面也传来了王五小组的骚扰性箭矢。

  中计了!官军打进来了!土匪们惊慌失措,根本分不清虚实。

  陈远和同伴利用钩索迅速滑下崖壁,与从水源地返回的李铁柱小组汇合。四人头也不回地沿着预定的小路向山下狂奔。

  身后,黑风岭上火光渐起,混乱的呐喊声、救火的嘈杂声远远传来。东侧山口的佯攻声势也更加浩大。

  四人一路狂奔,与接应的赵老根汇合,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先生,粮仓是点着了,水源也动了手脚。李铁柱喘着气汇报,西边的弟兄们喊得很卖力,应该把土匪唬住了。

  陈远望着黑风岭方向升起的浓烟,脸上没有任何喜悦。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清理痕迹,立即返回山谷。他沉声下令,铁柱,派两个机灵的弟兄去哨卡附近盯着,看张把总那边什么反应。

  他必须立即返回军营,面对张把总的质疑,同时为山谷里那六十多号弟兄,谋一条真正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