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至,新春即来。
谢依水忽然道:“又是一年冬。”冬去春来,如此便是她在这个世界待的第二个春节了。
“今年咱们怕是不能一起守岁迎新春了。”扈长宁原先在青州,一直就想着宁致遥能调任到离京都近点的地方。现在近是近了,趁着冰河未冻出行,她们北上归京时间都花不了多少。
但她还是回不去。
离家的信号仿佛从她嫁人伊始就已经吹响了,因而今后的很多年,她都无法达成所愿。
说心里话,扈长宁希望谢依水能留下来过年。
然事实是,绝对不可能的。
来年大婚,今岁年节势必有很多门户会上门拜访。见不见另说,谢依水却不能不在京都经营。
所以……三娘什么时候走啊?即使我很不舍,但还是要亲自问一问你的归期。
谢依水:“明天吧。”
冷不丁的回话,令表情严肃的扈长宁都忍不住扭头闭目叹笑。
唇畔的笑意都没有消散,扈长宁纠集着眉心,“莫说顽笑话。”她很认真地问的,被她这么一回复,那些伤春悲秋都被抛到了崇州的海域附近。
谢依水想了想,给出了“三日后”的确切答案。
“三日。”扈长宁嘴里过了这几个字,不短不长,正好能让她做些准备。
遥望墙角飞檐,扈长宁畅想将来。“希望有一天,咱们能吃一场真正的团圆饭。”所有活着的人都在,所有人都在。
谢依水默默地听着,过了许久,她才点了点头。
“会的。”生命的尽头就是一场盛大的团圆。
活着的人好好活,已故的人……被人思念着也不曾远去。
谢依水认真地看着扈长宁,“你的愿望会成真的!”
活了几十年,扈长宁仿佛在今日听到了她最想听到的话。她眼含热泪,倏而看向天际,“真好。”
烧烤局随着夜色的降临,愈发地热闹了起来。
小儿追逐玩闹,扈通明跟着小儿在后头强行加入一起热闹。在场的所有人都像身处烟火一般,在这个短暂的夜晚热烈地燃烧了一回。
没有人扫兴,没有人受伤,没有人挨冻,也没有人被饿着。
至于燃烧过后的寂静,那就是夜晚的常态了。
落寞?
拥有过就值得永远怀念,没人有空落寞。
三日匆匆而过,属于柳三娘的专项考核也终于到来。
谢依水同其会面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你很好!跟我走吧。”
柳三娘觉得这有点歧义的话有点过分动听了,都没细想。
“好!”
调研知行县的政治、经济、民生,她动员了自己手头上的一切,最后才交出了一份相对令女郎满意的答卷。
她竭尽全力,就是要去京都的。
女郎是未来的离王妃,她今后势必要培植属于她自己的势力。
考校以民生基础为核心,明眼是往幕僚那一处走的。
幕僚啊,柳三娘激动得都要说不出话了,她也能当幕僚吗?
柳三娘没工夫想王妃为什么也需要幕僚,反正有机会她就上。
千古功名无她份,区区幕僚还不成?
柳三娘才不信。
一声令下,柳三娘亲送女郎上车马。
车马将行之前,谢依水对柳三娘道:“房子的事儿不用处理,你们到时候直接在城门口等我就是。”会有人去处理的。
柳三娘无有不应,“好。”
车马消失于眼前,柳三娘紧紧抱着橘义不放。“成了,我们成了。”
橘义大柳三娘几岁,和柳三娘一起长大,互相看着对方成长。
此情此景,没人会不动容。
橘义也紧紧抱着对方,“事业,女郎也要有自己的事业了。”这话说出来都跟做梦似的。
“若是家里人知道了,他们肯定会为女郎高兴的。”
柳三娘忽然想到自己要真正的远行了,壮志将酬的喜悦与远行离乡的愁思互相交织。
“我突然好想家,好想他们啊。”
橘义点头又摇头,思绪同样混乱的她,嘴里最后只蹦出了两个字:“别想。”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谢依水终于踏上了返京的路程。
也没踏多久吧,毕竟是坐船北上,马上就都是水路了。
扈长宁和宁致遥都来送他们,孩子被带出来一会儿,而后被塞回了车马里。
“天气冷,我又不希望他们错过今日。”扈长宁鼻尖不知是被冻红的还是鼻酸给揉红的。“这是他们送给姨母和舅舅的礼物,收下吧。”
谢依水看着小木匣,双手接过。“告诉他们,我很喜欢。”虽然还未知悉,但肯定是喜欢的。
心意到了,欢喜也就到了。
扈长宁不喜欢分别,人生却多次在离别中辗转。
“三娘,二郎,珍重!珍重!珍重!”说完扈长宁眼角划过一滴泪,闪得极快,当事人可能都没注意到。
温热的指尖触碰上扈长宁的眼角,宁致遥仿佛只是随手一擦,而后对谢依水道:“岳父一路艰险归京,届时肯定有很多心里话想对我们说。我们做子女的不在近前尽孝,已是愧对亲长。若有需要,还请三娘、二郎开口直言。”
谢依水抽抽嘴角,你小子就差将‘互通有无’刻在脸上了,这是生怕他们再将他给落下。
摆摆手,“放心。”
扈通明少见的认真,“会开口的。”
宁致遥:“……”你就一边玩去吧。
水波荡漾,船开舟渡,依人远去。
扈长宁被人揽在怀中,久久不能回神。
“来得快,去得快,像是做了一场美梦。”美好短暂,时光易逝,不过倏而,眼前就只剩下回味了。
宁致遥知道这家人就跟糖葫芦似的,一吃吃一串,分也分不开。
他无法离开扈长宁,正如扈长宁无法和扈氏断绝关系,捏捏她的臂膀,“大家各奔前程,是好事。”
忙起来多好啊,起码证明大家还有命,还有将来。
二人目送客船归于渺小,而后才移步上马车。
上去后,扈长宁才看到两个孩子手里都捏着一个质朴的荷包。
荷包口小肚子大,一看就很能装。
“这是?”
宁安雨举着东西,“姨母方才让重言姐姐给的,说是等她走了才能打开。”
扈长宁顿了顿,“那你们都看了吗?”
“看了。”宁安雨上交给母亲,“都是银票。”
小问晴见状也双手举着荷包,“银票。”
谢依水忽然道:“又是一年冬。”冬去春来,如此便是她在这个世界待的第二个春节了。
“今年咱们怕是不能一起守岁迎新春了。”扈长宁原先在青州,一直就想着宁致遥能调任到离京都近点的地方。现在近是近了,趁着冰河未冻出行,她们北上归京时间都花不了多少。
但她还是回不去。
离家的信号仿佛从她嫁人伊始就已经吹响了,因而今后的很多年,她都无法达成所愿。
说心里话,扈长宁希望谢依水能留下来过年。
然事实是,绝对不可能的。
来年大婚,今岁年节势必有很多门户会上门拜访。见不见另说,谢依水却不能不在京都经营。
所以……三娘什么时候走啊?即使我很不舍,但还是要亲自问一问你的归期。
谢依水:“明天吧。”
冷不丁的回话,令表情严肃的扈长宁都忍不住扭头闭目叹笑。
唇畔的笑意都没有消散,扈长宁纠集着眉心,“莫说顽笑话。”她很认真地问的,被她这么一回复,那些伤春悲秋都被抛到了崇州的海域附近。
谢依水想了想,给出了“三日后”的确切答案。
“三日。”扈长宁嘴里过了这几个字,不短不长,正好能让她做些准备。
遥望墙角飞檐,扈长宁畅想将来。“希望有一天,咱们能吃一场真正的团圆饭。”所有活着的人都在,所有人都在。
谢依水默默地听着,过了许久,她才点了点头。
“会的。”生命的尽头就是一场盛大的团圆。
活着的人好好活,已故的人……被人思念着也不曾远去。
谢依水认真地看着扈长宁,“你的愿望会成真的!”
活了几十年,扈长宁仿佛在今日听到了她最想听到的话。她眼含热泪,倏而看向天际,“真好。”
烧烤局随着夜色的降临,愈发地热闹了起来。
小儿追逐玩闹,扈通明跟着小儿在后头强行加入一起热闹。在场的所有人都像身处烟火一般,在这个短暂的夜晚热烈地燃烧了一回。
没有人扫兴,没有人受伤,没有人挨冻,也没有人被饿着。
至于燃烧过后的寂静,那就是夜晚的常态了。
落寞?
拥有过就值得永远怀念,没人有空落寞。
三日匆匆而过,属于柳三娘的专项考核也终于到来。
谢依水同其会面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你很好!跟我走吧。”
柳三娘觉得这有点歧义的话有点过分动听了,都没细想。
“好!”
调研知行县的政治、经济、民生,她动员了自己手头上的一切,最后才交出了一份相对令女郎满意的答卷。
她竭尽全力,就是要去京都的。
女郎是未来的离王妃,她今后势必要培植属于她自己的势力。
考校以民生基础为核心,明眼是往幕僚那一处走的。
幕僚啊,柳三娘激动得都要说不出话了,她也能当幕僚吗?
柳三娘没工夫想王妃为什么也需要幕僚,反正有机会她就上。
千古功名无她份,区区幕僚还不成?
柳三娘才不信。
一声令下,柳三娘亲送女郎上车马。
车马将行之前,谢依水对柳三娘道:“房子的事儿不用处理,你们到时候直接在城门口等我就是。”会有人去处理的。
柳三娘无有不应,“好。”
车马消失于眼前,柳三娘紧紧抱着橘义不放。“成了,我们成了。”
橘义大柳三娘几岁,和柳三娘一起长大,互相看着对方成长。
此情此景,没人会不动容。
橘义也紧紧抱着对方,“事业,女郎也要有自己的事业了。”这话说出来都跟做梦似的。
“若是家里人知道了,他们肯定会为女郎高兴的。”
柳三娘忽然想到自己要真正的远行了,壮志将酬的喜悦与远行离乡的愁思互相交织。
“我突然好想家,好想他们啊。”
橘义点头又摇头,思绪同样混乱的她,嘴里最后只蹦出了两个字:“别想。”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谢依水终于踏上了返京的路程。
也没踏多久吧,毕竟是坐船北上,马上就都是水路了。
扈长宁和宁致遥都来送他们,孩子被带出来一会儿,而后被塞回了车马里。
“天气冷,我又不希望他们错过今日。”扈长宁鼻尖不知是被冻红的还是鼻酸给揉红的。“这是他们送给姨母和舅舅的礼物,收下吧。”
谢依水看着小木匣,双手接过。“告诉他们,我很喜欢。”虽然还未知悉,但肯定是喜欢的。
心意到了,欢喜也就到了。
扈长宁不喜欢分别,人生却多次在离别中辗转。
“三娘,二郎,珍重!珍重!珍重!”说完扈长宁眼角划过一滴泪,闪得极快,当事人可能都没注意到。
温热的指尖触碰上扈长宁的眼角,宁致遥仿佛只是随手一擦,而后对谢依水道:“岳父一路艰险归京,届时肯定有很多心里话想对我们说。我们做子女的不在近前尽孝,已是愧对亲长。若有需要,还请三娘、二郎开口直言。”
谢依水抽抽嘴角,你小子就差将‘互通有无’刻在脸上了,这是生怕他们再将他给落下。
摆摆手,“放心。”
扈通明少见的认真,“会开口的。”
宁致遥:“……”你就一边玩去吧。
水波荡漾,船开舟渡,依人远去。
扈长宁被人揽在怀中,久久不能回神。
“来得快,去得快,像是做了一场美梦。”美好短暂,时光易逝,不过倏而,眼前就只剩下回味了。
宁致遥知道这家人就跟糖葫芦似的,一吃吃一串,分也分不开。
他无法离开扈长宁,正如扈长宁无法和扈氏断绝关系,捏捏她的臂膀,“大家各奔前程,是好事。”
忙起来多好啊,起码证明大家还有命,还有将来。
二人目送客船归于渺小,而后才移步上马车。
上去后,扈长宁才看到两个孩子手里都捏着一个质朴的荷包。
荷包口小肚子大,一看就很能装。
“这是?”
宁安雨举着东西,“姨母方才让重言姐姐给的,说是等她走了才能打开。”
扈长宁顿了顿,“那你们都看了吗?”
“看了。”宁安雨上交给母亲,“都是银票。”
小问晴见状也双手举着荷包,“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