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大饼子-《逆贼竟是我自己》

  “老人家为何不去赈灾点用饭?”大家都去了,留他一人,难不成还是故意留下来守着院子的?

  老者坐在矮凳上老脸一黑,“脚疼。”

  朴实无华的理由,在场的人顿时抬眼望天。

  谢依水看了下对方的脚,没有看到什么包裹痕迹,也无明显旧伤。

  “陈年旧疾?”如此一切就说得通了。

  老者点头,“蛮久。”

  他小时候开始就这样了,若不是周围的邻居都挺好,素日里对他照顾有加,灾难来临时还背着他逃难。

  如若不然……他早死了八百回了。

  “他们应该有提议要带您过去吃饭吧?但您拒绝了。”谢依水语气笃定,仿佛过往之事多有窥见。

  老者耸耸肩,那又咋了。

  对方救他一命,难不成还要人家天天背着他去用饭?

  赈灾点都是要自己去的,代领易生祸端。

  县衙人手就那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对这些行动不利的人也多有保障。

  但这已经很好了,起码大家都吃上了。

  老实说他自己走也能走,就是得提前好半天,待他走回来,一日里的第二餐就开始了。

  他没想过要在赈灾点住下,他有家,他能活,他怎么都能活。

  虽然他做不了其他的事儿,但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他胡老三的农耕技术数一数二。

  然而事实是,这儿十里八乡都是渔民。临岸靠地吃饭的,真的不多。

  “所以您都吃些什么?”谢依水没多问他的心路历程,眼下正午,正是吃饭的时候。

  老者白了一下眼,两手互往袖口塞。“菜饼。”

  菜饼,顾名思义,就是有菜的饼子。

  然而当老者小心翼翼地从一陶罐里掏出菜饼时,谢依水对着这一坨土黄色的东西真的辨认无能。

  确认不是从地里捏的土坨坨,然后就拿来吃了?

  谢依水没有嫌弃,表情里多是怀疑。

  她只是真心诚意地怀疑这个菜饼的含菜量以及…嗯,含饼量。

  老者压根没有要分给他们的意思,这菜饼是活着野菜和麦糠夹杂着一些粗粮一起搓出来的。

  他忙活了好久才搓出来五个,这里乌泱泱近十人,他不够分的。

  对啊,五个分十人,他还算一人呢。

  这怎么分呢?

  老者浑浊的视线不断在菜饼和谢依水身上犹疑,但家里还不容易来客,让客人空腹而归,是大失礼。

  人可不能饿肚子,客人也不能饿着肚子从自家离去。

  思来想去,饼子被碎成好几瓣。他嗫喏道:“吃、吧。”

  重言是一直皱着眉头观对方的动作,老者矮小瘦弱,东西分给他们,家里的存货肯定马上就被清空了。

  她一言不发紧盯女郎动作,只见女郎信手一捏,她还未能出言阻止,女郎的指尖便多了一块可疑的菜饼。

  谢依水对吃食相对谨慎,但今日的菜饼,即使有毒,毒都比饼贵。

  身边的人令行禁止,谢依水不发话,他们都不敢随意插嘴。

  但眼下的情况不同,张守在女郎送入口之前先吞了一块。

  对此谢依水没说什么,只是面不改色地将饼子送入口中,而后机械咀嚼。

  味道还行,没有想象中的怪异,就是干巴,喇嗓子。

  况且,老者送的水都喝了,她不认为这饼子能翻出什么花样。

  老者希冀的视线向谢依水投去,如何?味道?

  谢依水点点头,倏而展颜,“能吃。”

  可能是实话有点伤人,老人家又白了一眼。什么能吃,是很好吃吧。贵人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傻眼了吧。

  但谢依水不知从哪儿掏出一小包袱,包袱打开,都是干干净净的白面饼子。

  芜湖!

  老者当下的发言足足扩充至三个字。“大饼子!”

  身后的护卫在谢依水伸手时,便将随身的干粮取下。

  他们经常远行,所以习惯了不管去哪儿都多带一些食水。

  所以身上有干粮也是常事。

  谢依水将饼子送给他,指着他手里的罐子,换不换?

  老者抱着罐子的手紧了紧,他指了下谢依水的包袱,“一个?”一个大饼子换他的菜饼吗?

  如此对方亏了。

  一个大饼子那也是精面做出来的干粮,和菜饼比,菜饼就跟从地里刨出来的一样。

  哎呀,这群人刚才看到他刨地,不会以为他在捏菜饼吧。

  菜饼:???流言蜚语总是这样地无情鞭挞攻击。

  它就知道,这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谢依水将所有的都给他,“我有几个问题,不知老人家能否仔细回答?”

  一堆大饼不能让世界变好,但能让老人家知无不言。

  老者整肃点头,“女郎若有话要问,但说无妨!只要是老朽知道的,老朽定一一告知,绝无隐瞒。”

  言语流畅,意境清晰,思维通达,口音标准。

  大饼子的功效——包治百病啊!!

  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更不会有免费的大饼子。

  老者知道这些人是来打听事情的,他一开始装不善言辞就是怕招惹麻烦。

  但这些人看到他的处境后面容并无不耐,甚至愈发和煦时……他知道!这些人有恶意,但恶意并不针对小百姓。

  越是弱势的群体越能辨别善恶,他不良于行的日子那么久,是人是鬼是妖是魔,他虽然分不清,但也能瞎说个大概。

  一个举止得体,护卫在侧的女郎,应该不会利用一个‘小童’做什么。

  谢依水问了周边的人家,以及当地的民俗风物,从当地特色出发,她逐渐了解到观合县的官员处事风格。

  大概就是,挤牙膏。

  不主动不拒绝,不滥用也不搞实际。

  橡皮泥一样的上官,平时是好的,遇到灾厄就不够看了。

  “那你们赈灾点的食水正常吗?”

  老人家啃着饼子,生怕手慢无,“什么叫正常?”或者说,什么才叫不正常?

  有饭吃算正常吗?那就是正常的。

  谢依水给出标准,“粥食有少半米粒,干粮能半饱。”

  “我去过一次,那时候是这样的。后面的……”他拧着牙用力啃食饼子,扯下一角后,“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