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败家子-《逆贼竟是我自己》

  扈成玉在京都潇潇洒洒,出了门还是一贯作风。

  扈赏春是有点溺爱她,但不会拿她的将来来开玩笑。

  “那都是你自己的钱?”他还是问了出来。

  谢依水点头,她手上的可不就是她自己的钱。

  “我不是那个意思。”

  谢依水莞尔一笑,“你竟然能读懂我的潜台词。”她只是点了一下头,但他下意识就觉出她的未尽之言。

  潜……台词?

  好怪的词句,“什么意思?潜在的词句意思?表心下暗喻或暗语?”

  搁这做阅读理解呢!

  “家里有人惯会经商吗?或者说祖上有人会经营吗?”谢依水朝扈通明问道。

  扈通明看了眼周围,他小心地点了点头。母亲曾说过,其祖父经营有方,小有所成。而后她的父亲、他们的祖父继承了不少家财,母亲作为独女又并入嫁妆全部继承。

  所以他们家之前,虽然父亲官位不显,但私底下的供应做派,都是不缺钱财的。

  扈通明小心翼翼地解释着这一切,这些东西都还是母亲病危时和他具陈的。听说扈玄感都不知情。

  母亲道大哥早早定了亲,而他一直没个着落,今后若是孤寡,记得要牢牢抱住三娘大腿,在她身边混口饭吃。“明儿,三娘是你亲姊,她手握大财肯定不会饿死你的。不要和你父亲生气,也不用拘束,做自己吧,做明儿觉得开心的事儿。”

  孤寡就孤寡了,做一个快乐的孤寡老人也不错!

  “……”

  那时的母亲似乎总有预感,话里话外就是即将要见到三娘的意思。

  当时他只觉得是母亲要下去见,现在想想,是母亲预感她会回来。

  “说话就说话,搞这么神秘干什么?”谢依水瞅着头要埋下桌案的某人,她似乎也被传染,小声回道。

  扈通明挡着唇,“不好招摇。母亲说了,这种祖辈的事情时日久远,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多了不好,被有心人听见了更不好。

  扈赏春寒门之流,家里尚且可以。这样的身世背景做官够清白,也够稳妥。

  而一个商贾后代的妻子,哪怕其上头的败家子父亲,已经为她的身世渡上了一点坎坷。但落到她手里的不菲资财,一旦被窥见,还是会引发层出不穷的问题。

  大家都不富裕,偏你身世一般,家里却有滋有味。时下小人都是披着羊皮的狼,说不好谁会做背后捅刀的事。

  因而母亲让他们这些人都平常心,不要夸张,不要炫耀,就当个普普通通的富四代即可。

  后面的话,谢依水要不是耳目好,都以为是蚊子在嗡鸣。

  左露华颇有远见,思之甚远。谢依水挺佩服的,家有巨财而不显,甚至京都里的很多人都认为扈赏春就是一个什么都没有,自己一步步爬上来的‘卑微’小官。

  现在小官变大官,穷人乍富,他如今泼洒出去的钱财都是‘同流合污’的‘把柄’或‘证明’。

  既将财富过了明路,又将假把柄亲自递了出去。

  所有人都满意,而他的位置则日益稳固。

  一个‘可拿捏’的户部二把手,在某些人看来,不过是给他们占位置尔。

  平衡术,为官道,谢依水窥见冰山一角。

  扈通明说出来后,对谢依水早前的问题也有了答案。他正色道:“你是说那些钱都是你赚来的?”

  怎么可能,家里都没一个经商脑袋,她怎么会有?

  “你没听过祖父的故事吗?”

  败家子?

  谢依水夹了口红烧肉,大肉管饱,体力才能好。“什么?”

  扈通明似乎在犹豫,话头是他引起的,现在制止不说似乎有点装模作样。“我跟你说,你别跟别人说。”开头语警告,八卦登场。

  谢依水摆手,“我是那种人吗?”快说快说!

  手里的筷子戳了下麦饭,扈通明眼珠子滴溜地转。“母亲说本来她拿的应该更多,但被祖父败散了一部分。”

  这样的消息传出来,何止母亲,哪怕是外人听了都觉得很可惜。

  祖父从曾祖那里继承了不少,就是没继承些什么经营的头脑。偏祖父不信邪,非要去试。

  然后试散了三之有二的资财。

  三分之二!!

  谢依水心下震撼,这下还有谁敢说她败家。区区几千两,和这些金山银山比,洒洒水好吧。

  好好的祖父,原本可以享乐,偏要去奋斗。差点把曾祖父给气得从地下刨坟出来教子了吧…

  “因此,祖父败家子的名头响彻雨州。”但也因为这个名头,母亲在祖父逝世后顺利出嫁,期间并没有什么族亲或不长眼的人来找麻烦。

  “雨州?”谢依水将就这八卦干了两碗饭,“以前他们生活在雨州?”雨州在九州之东南,距京都腹地何止千山万水。

  只是南边水网纵横,行船更便利。

  水利发达,商贸往来频繁,机会也更多。

  扈通明点头,“后来搬到了北上一点的望州,母亲那边还有些族亲生活于此。”具体可以从曾祖父那一代溯起,是祖父的兄弟姐妹们。

  不过这些年来陆陆续续走了很多人,现在和他们家走得最近的,是祖父幼弟的那一支。

  “小祖父,也可以称小爷爷,去岁年初走的。走的时候父亲还感慨,当年能在祖父离世后顺利和母亲完婚,多亏了小爷爷帮忙。”扈通明想起扈赏春的话也挺唏嘘的。“当年母亲孤身一人,血亲凋零,如不是小爷爷心正,替母亲扛下了外面的压力,母亲也带不走那些物什。”

  人总是贪心不足,留下一样就总觉得还有另一样更好的在别人手里。母亲坚毅不屈、寸步不让,小爷爷一力鼎之。是谓大恩。

  “平日年节我们和望州的叔伯多有往来,上次书信听说你回来,他们还邀你去望州游玩。”

  还有这回事?

  扈通明往后一靠,“这些书信多是由我来回复,然后父亲看过无误才会寄出。”家里人都有正经事,所以老头给他找点事情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