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危机骤临与绝境僵持-《美食守护者:陈洋的奇妙冒险之旅》

  两天时间,在一种山雨欲来的紧绷感中悄然流逝。

  “逍遥面馆”依旧客似云来,但核心三人组的心都悬着。王强几乎住在了店里,反复核对每一份文件,擦拭每一寸灶台,连油烟净化器的螺丝都亲手拧紧了三遍。林晓雨则时刻监控着网络舆情,预演着各种可能的公关话术。陈洋表面最为平静,依旧在灶台前挥洒汗水,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次翻炒,心神都分了一缕在门口的风铃上。

  第三天上午十点,早市刚过,午市未至的短暂空闲期。店门被推开,风铃急促地响起。

  进来了五六个人,统一的制服,胸前别着工作证。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戴着金丝眼镜、面色白皙的男人,眼神里有一种长期居于管理岗位形成的、习惯性审视的味道。他身后跟着的,有拿着文件夹记录的女性工作人员,也有提着银色检测箱、一脸技术范儿的工程师。

  该来的,终究来了。

  店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零星几个还在喝汤的顾客停下了动作,好奇地张望。在后厨门口的王强,心脏猛地一缩,随即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热情而不失稳重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各位领导好,欢迎莅临检查指导!”王强的声音洪亮,刻意让整个店面都能听到,“我是本店的副经理王强,我们陈老板正在后厨准备食材,马上出来。”

  为首的眼镜男微微颔,表情没有任何松动,公事公办地亮出证件:“我们是区环保局与城市管理局联合检查小组。我姓张,副科长。接到群众实名反映,你们‘逍遥面馆’存在排烟系统排放不达标,影响周边市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问题。现依法进行现场检查,请你们配合。”

  他的声音不高,但字句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官方腔调,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店内略显沉闷的空气里。

  “实名反映?”王强心里冷笑,面上却愈发恭敬,“绝对配合!张科长,我们开店至今,一直把环境卫生和合规经营放在首位。这是我们从开店以来,所有环保设备的采购合同、发票、产品合格证、环评备案文件,以及每一天、每一次的设备清洗、维护记录,都在这里了,请您过目。”

  他回身从柜台下抱出早就准备好的、分类清晰、装订整齐的几大本文件册,双手递了过去。

  张科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没料到一家小面馆的准备如此充分。他示意身后的女记录员接过,随手翻看起来。纸张哗哗作响,记录上的日期、事项、责任人签字,一目了然,连贯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与此同时,另外两名技术检测人员已经熟门熟路地径直走向后厨。陈洋此时也擦着手从里面走出来,对张科长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安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平静地看着检测人员操作那些精密的便携仪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前台,张科长翻阅文件的速度慢了下来,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后厨,检测人员反复测量、记录,低声交流着。

  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店内弥漫。排队开始形成的顾客们交头接耳,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

  “搞什么啊?检查这么久?”

  “不会是真有什么问题吧?我还等着吃他家的招牌牛肉面呢。”

  “我看悬,这阵仗不小……”

  林晓雨悄悄拿出手机,开始录制现场视频,同时也留意着周围是否有可疑的、试图带节奏的人。

  终于,后厨的检测人员走了出来,在张科长耳边低声汇报。张科长的脸色变得有些微妙,他清了清嗓子,面向陈洋和王强,声音比刚才更沉了几分:

  “陈老板,王经理。经过我们初步检查和资料核实,你们店的日常维护记录确实比较完整,现有的排烟设备运转也基本正常。”

  王强心里刚松半口气,就听到了那个关键的“但是”。

  “但是,”张科长话锋一转,语气加重,“根据我们技术人员现场检测,你们油烟排放物的浓度,虽然符合旧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但数值非常接近上月刚刚发布并实施的新标准临界值。按照新的法规精神和管理要求,你们现有的设备,已经属于潜在超标风险源。”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陈洋和王强:“为了彻底消除环境污染隐患,保障周边市民的健康权益,我们现在正式向你们提出要求:立即停业,对排烟系统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改造。必须在通过我们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验收,确认排放浓度稳定低于新标准值之后,方可恢复营业。”

  “停业?!”王强的声音猛地拔高,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这明确的判决,一股血性还是直冲脑门,“张科长!这……这新标准什么时候出来的?我们的设备买了还不到两个月,当时还是市面上最好的!这政策变化,我们小本生意怎么跟得上啊!”

  “政策法规的发布和传导需要过程,但作为经营主体,及时关注并遵守最新规定,是你们的责任和义务。”张科长的语气没有任何转圜余地,仿佛在宣读一份早已拟好的判决书,“必须停业整改。请你们配合,否则我们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排队的人群彻底骚动起来。

  “要关门了?”

  “我就说嘛,肯定有问题!”

  “可惜了,味道是真不错……”

  “快拍下来发朋友圈!”

  一些原本排队的人开始离开,负面情绪像瘟疫一样开始扩散。王强急得眼睛都红了,拳头攥得死死的,看向陈洋。林晓雨也屏住了呼吸,手中的手机握得更紧。

  陈洋的心沉了下去。他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对方果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精准地利用了政策更新的时间差和技术细节。硬顶肯定不行,但接受停业,对初创品牌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他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争取时间,是当场申请行政复议,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