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困局共商与破局之道-《美食守护者:陈洋的奇妙冒险之旅》

  夜色深沉,陈洋的出租屋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窗外,未来面馆的霓虹灯依旧刺眼,像是在嘲笑着他们的困境。

  王强烦躁地在狭小的房间里踱步,木质地板被他踩得吱呀作响。一天少了将近四成的客人!再这样下去,咱们非得被对面那帮孙子挤垮不可!

  林晓雨坐在唯一的椅子上,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屏幕上显示着今天收集的数据。不仅仅是客流量的问题。我观察了一下,流失的主要是年轻白领和学生群体,这些人正好是消费主力,也是社交媒体上最活跃的人群。

  陈洋靠在灶台边,手里无意识地摩挲着【灵韵炒锅】残片。这块古老的厨具今晚格外安静,仿佛也在思考着对策。

  洋哥,你说句话啊!王强停下脚步,焦急地看着陈洋,咱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陈洋抬起头,目光扫过两位伙伴。王强眼中的焦躁,林晓雨眉间的忧虑,他都看在眼里。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他们三个人的共同事业。

  陈洋指了指地上的几个垫子,我们好好商量一下。

  三人围坐在地上,中间摆着一壶刚泡好的茶。袅袅茶香稍稍驱散了空气中的凝重。

  强子,你先说说你的想法。陈洋给每人倒了一杯茶。

  王强一口饮尽杯中的茶,像是要借这股热劲壮胆:要我说,咱们就跟他们干!他们不是快吗?咱们也提速!我算过了,要是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出餐速度能再快两分钟!

  还有,他越说越激动,他们不是有机器人吗?咱们也弄点新花样!我认识一个做全息投影的朋友,可以在咱们摊位上搞点光影效果,看着就高科技!

  林晓雨轻轻摇头:强子,你的想法很好,但我们不能跟着对方的节奏走。拼速度,我们永远拼不过全自动化的机器。拼科技,我们的预算连他们的零头都不到。

  她调出电脑上的数据分析图:你看,未来面馆的单日营销预算就超过我们一个月的营业额。硬碰硬,我们毫无胜算。

  那你说怎么办?王强有些泄气地抓了抓头发。

  林晓雨转向陈洋:我认为,我们的出路不在于模仿,而在于强化自己的独特性。未来面馆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而我们提供的是有温度的服务。这是他们永远无法复制的优势。

  陈洋静静听着,手指在茶杯边缘轻轻划动。通过【真相之舌】的敏锐感知,他能够品出茶叶中每一丝味道的变化,就像此刻他正在品味着两位伙伴话语中的深意。

  王强的建议虽然冲动,但代表了一种不甘示弱的血性。林晓雨的分析冷静理性,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你们都说得对。陈洋终于开口,我们要反击,但不能盲目。

  他站起身,从抽屉里取出一块豆腐。这是郑老伯今天刚送来的,质地细腻,豆香浓郁。

  你们看这块豆腐。陈洋将豆腐放在案板上,在未来面馆,它可能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标准化产品。但在我们这里......

  他拿起厨刀,手腕轻转。在【灵犀手】的精妙控制下,刀刃在豆腐上轻盈地游走,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沙沙声。

  几分钟后,当陈洋将豆腐轻轻放入清水中时,那些细如发丝的豆腐丝如同云雾般在水中缓缓散开。

  ......它可以变成这样。

  王强和林晓雨都看呆了。即使不是第一次见,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依然让人震撼。

  这就是我们的答案。陈洋擦净双手,目光坚定,他们追求快,我们就追求精。他们提供标准化,我们就提供独特性。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

  第一,推出限量高端菜品。我将正式推出【文思豆腐羹】,每日限量五份,仅接受提前预定。价格定在188元一份。

  多少?王强差点跳起来,一碗豆腐羹卖188?有人买吗?

  会的。林晓雨立即明白了陈洋的用意,这不是在卖食物,是在卖技艺,卖体验。这相当于在快餐店里开了一家米其林餐厅,定位完全不同。

  陈洋点头:没错。这道菜不仅要展示刀工,更要体现心境。每一份都需要我全心投入,无法量产,这正是科技无法替代的价值。

  第二,他继续说,我们要开店。

  这次连林晓雨都有些意外:现在?在这个节骨眼上?

  正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才更要开。陈洋的目光扫过窗外对面的霓虹,摊位有亲切感,但局限性太大。我们需要一个能让食客安心坐下来,慢慢品味的地方。

  王强兴奋地搓着手:开店好!我早就想有个正经门面了!找店面的事包在我身上!

  等等,林晓雨保持着冷静,开店需要资金,需要装修,需要办理各种手续。我们现在的情况......

  资金我来想办法。陈洋打断她,我还有些积蓄。店面不需要大,但一定要有特色。强子,你去找店面的时候注意几点:第一,离夜市不能太远;第二,面积不用大,三十平左右就够了;第三,最好带个小院子或者露台。

  王强拿出手机认真记下:明白!我明天就开始找!

  林晓雨也开始进入状态:如果真要开店,品牌形象要重新设计。店名还叫逍遥面馆,但要有新的logo和视觉系统。店内可以设置一个展示区,展示郑老伯制作豆腐的过程,还有我们其他食材供应商的故事。

  她越说越兴奋:这不仅仅是一个面馆,这应该是一个传递美食文化的空间!

  陈洋欣赏地看着林晓雨:宣传方面就交给你了。文思豆腐羹的推出要好好策划,不仅要吸引美食爱好者,更要让更多人理解传统手艺的价值。

  没问题!林晓雨已经开始在电脑上敲打策划案,我可以联系几个美食圈的KoL,还可以策划一个手艺的温度主题摄影展,就在新店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