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帝君归隐,静观人道自浮沉-《见证盘古开天后,退休岩神想摸鱼》

  人皇飞升的震撼,依旧在每一个亲眼目睹的族人心中激荡。

  他们长久地跪拜着,对着那片空无一物的天空,表达着最崇高的敬意。人族三皇,自此尽归圣地火云洞,永远地镇压着人族气运。

  ……

  东海之滨,磐岩境万古如一。

  潮声依旧,海风依旧。

  钟离缓缓行至洞府前,看着那无垠蔚蓝,感受着那份独属于此地的宁静。

  他没有急于进入尘歌壶,只是静静地在这崖边,坐了三日三夜。

  三日后,他拂袖起身,他又恢复了那个悠闲自在的退休人士。

  壶中世界,早已非昔日可比。

  仙山连绵,灵气化雾,溪流潺潺,奇花异草遍地,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不远处一片竹林里, 传来了清脆剑鸣与少年们的呼喝之声。

  “怀瑾!你这懒麒麟,剑招软绵绵的,没吃饭吗!”一声清脆娇喝响起,一道火红色身影如同燃烧的流星,瞬间突进到青衣少年面前,手中木剑之上隐隐附着着一层南明离火,毫不留情地刺向对方。

  怀瑾打了个哈欠,脸上满是慵懒,面对这凌厉一击,他只是随意地侧了侧身子,手中木剑后发先至,以一个刁钻角度,轻轻点在了灼华手腕上。

  “哎哟!”灼华吃痛,木剑脱手飞出。

  “灼华,你的剑太急了。”怀瑾依旧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点评道,“杀气有余,章法不足。”

  “要你管!”灼华揉着手腕,不服气地哼了一声。

  而在另一边,身形高大、面容冷峻的玄铮,正手持一柄黑沉沉的玄铁重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基础的劈、砍、刺、撩。他每一次挥动,都沉稳如山,引得周围空间都发出轻微嗡鸣。

  在他对面,一个身着金色羽衣的少年,正抱着双臂,一脸不耐地看着。正是那调整好心态的金乌,陆压。

  “我说玄铮,你这练法也太笨了!”陆压撇了撇嘴,“要我说,管他什么招式,一口太阳真火烧过去,不就完了?”

  玄铮没有理他,依旧专注地重复着自己动作。他牢牢记着师父的话:“汝为龙族,当有镇压四海之厚重,而非蛟蟒之轻浮。万千变化,皆始于一。这一剑,你何时能劈出磐石之意,何时才算入门。”

  钟离身影悄然出现在了竹林边缘。他看着这几个性格迥异、却都已褪去幼时懵懂,初具少年英姿的幼崽们,眼中满是笑意。

  他没有出声打扰,而是信步走向了壶中世界最高的那座山。

  山巅之上,一座朴素竹制小筑静静矗立,雅致清幽,牌匾上以凌厉剑意刻着“青萍小筑”四字,这是通天分神在壶中世界的休憩之所。

  此刻,小筑大门紧闭,隔绝了内外。钟离知道,通天本体,早已回归了三十三天外的圣人道场,留在此处的,不过是一具处理俗务、陪伴挚友的分神罢了。而此刻,连这具分神,似乎也已入定多时。

  圣人修行,动辄以元会计量,人间百年,于他们不过是弹指一瞬。

  钟离在小筑前驻足片刻,便转身离去。

  他来到自己常待的凉亭,随手一挥,一面由水汽凝聚而成的镜子,凭空出现。镜中,画面流转,映出的正是人间景象。

  镜中,岁月流转,百年光阴,不过是水镜之上一圈涟漪。

  轩辕之孙颛顼,在万民的拥戴下,登上了首领之位。

  他性情沉静,继承了轩辕的智慧,颁布的第一道法令,便是重定人神之分。他设立官职,掌管祭祀,将以往散乱于各部落的祭神之权,尽数收归于首领一人。

  非经首领准许,不得私自祭天,凡人与仙神沟通,有了秩序约束的通道。此举,极大地削弱了各路散仙精怪对人族内部事务的干涉,让人族真正开始以人的律法而非神的意志来治理自身。

  自此,追求仙道者隐于山水之间,神仙术法成为坊间奇谈。唯有武道,从军营中走出来,成为强健体魄、延年益寿的第一选择。

  在颛顼之后,帝喾、尧、舜等贤明君主,相继执掌人族权柄。他们制定历法,教化万民,开创了禅让之制,使得人族文明,在这段和平的岁月里,得到了空前发展。

  最终,大禹治水,定鼎九州,建立了人族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

  夏传数百年,又为商汤所代。

  镜中,商朝都城繁华鼎盛,车水马龙,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就在此时,几道身影从不远处跑了过来,正是结束了晨练的玄铮四人。

  “师父!”玄铮恭敬地行礼。

  “老爷!”灼华、怀瑾和陆压也乖巧地喊道。

  “都练完了?”钟离温和地问道。

  “练完了!”灼华抢着回答,她凑到水镜前,好奇地看着里面的人间景象,“老爷,这就是人族王朝吗?看上去好热闹啊!”

  陆压也凑了过来,指着镜中天空那轮显得有些无力的太阳,撇嘴道:“这太阳也太弱了,光芒还没我一成的太阳真火亮。”

  钟离笑了笑,没有反驳。

  他指着镜中,那商朝都城上方云层中,一片金碧辉煌、却又显得空旷死寂的宫殿。

  “那里,是新天庭。”

  画面一转,镜中出现了昊天与瑶池那张充满了憋屈与愤怒的脸。

  “咦?”灼华眨了眨眼,“他们是谁?为什么看上去这么不高兴?”

  钟离缓缓说道:“他叫昊天,是道祖新敕封的三界主宰,天庭的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陆压嗤笑一声,“就他?看上去还没我父皇当年威风呢。当个头头,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钟离呷了一口茶,平静地解释道:“因为,他虽有其名,却无其实。那些真正的强者,大多是圣人门徒,自恃身份,根本不将他放在眼里。天庭,如今不过是个空架子罢了。”

  他看着眼前这四个对外界充满了好奇的少年,心中一动。

  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莫名的意味。

  “你们……”他目光扫过玄铮、灼华、怀瑾、陆压四人,“或许,也该是时候,出去看看了。”

  话音落下,钟离沉入了自己识海。在那里,鸿蒙宝珠正静静悬浮,与往日不同的是,此刻的它,表面流淌着一层肉眼可见的功德之气。

  自女娲造人起,至三皇治世,再到五帝德化天下,他身为“人族守护神”虽未曾主动索取,但人道气运的回馈,却如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汇入鸿蒙珠之内。

  如今,这颗珠子积攒的能量,已然达到了一个顶峰,那回归提瓦特的坐标,在珠内前所未有地清晰起来。

  是时候了。进行一次闭关,为那跨越世界做好准备。

  然而……

  他抬起眼,看着面前四个正因“可以出去”而双眼放光的少年,心中不禁升起一丝为人长辈的担忧。

  眼下商朝虽看似平和,实则山雨欲来风满楼,封神大劫已然在暗中酝酿。

  这四个孩子,一个是祖龙血脉,一个是凤凰后裔,一个是麒麟瑞兽,还有一个是妖族太子,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他们神通不弱,心性却如一张白纸,就这么放出去,怕不是要被那些精于算计的仙神当枪使,或是自己捅出天大篓子。

  必须找个稳重可靠之人,代为照看。

  通天分神在闭关,不妥。女娲为天道圣人,不好常扰。

  思来想去,一个敦厚长者形象,浮现在钟离脑海。

  镇元子。

  神念一动,一道讯息便已跨越了无尽空间,抵达了万寿山五庄观。

  “镇元道友,吾有一事想拜托你与红云。”

  正在人参果树下静坐的镇元子微微一怔,随即大喜,连忙以神念回应:“天尊言重了!但有差遣,贫道万死不辞!”

  钟离将自己欲闭关,但膝下几个顽劣晚辈想入世游历,恐他们惹是生非,想请他代为照看一二的想法和盘托出。

  镇元子闻言,抚须大笑:“天尊何须如此客气!红云经常在我耳边提及几位,莫说照看,便是住在贫道这五庄观也无妨!正巧,这商朝人间繁华,贫道亦有心一观,便由我带着他们走一遭,天尊尽可安心闭关!”

  有了镇元子的承诺,钟离彻底放下心来。

  他收回神念,看着面前四个一脸期待的少年,点了点头,终于松口。

  “你们想去人间,我允了。”

  “哇!太好啦!”灼华第一个欢呼起来。

  “不过,”钟离话锋一转,“你们不得单独行动。出去之后,先前往万寿山五庄观,拜见镇元子大仙。此番游历,一切皆需听从镇元大仙安排,不得任性妄为,更不可随意显露真身,与人争斗,可明白?”

  玄铮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弟子明白。”

  灼华和怀瑾对视一眼,虽然觉得多了个“管家”有些不自由,但能出去玩总是好的,也乖巧地应了下来。

  唯有陆压,撇了撇嘴,“天尊……天尊,我,我想去看哥哥!”

  “可,五庄观红云也在,你们可分为两路。待日后再汇合,一同游历。切莫惹事,去吧。”

  钟离挥了挥手,一条空间通道在四人面前缓缓打开。

  少年们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期待与憧憬,互相推搡着,踏入了通道之中。

  看着他们消失的背影,钟离缓缓站起身。他没有再去看那面水镜,而是转身,向着尘歌壶深处、那片专为他闭关而设的混沌空间,缓步走去。

  是时候,去研究一下回家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