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昆仑山巅,四友论道-《见证盘古开天后,退休岩神想摸鱼》

  昆仑山巅,云海翻腾。

  四人并未进入那庄严肃穆的玉虚宫大殿,而是在通天的引领下,来到了一处悬于绝壁之上的露天道台。

  道台由整块的昆仑白玉雕琢而成,下方是深不见底的云海,前方则正对着日出东方的无垠天际。坐于此处,仿佛伸手便可摘星揽月,胸中自生一股“与天地同游”的浩然之气。

  “大哥与二哥正在闭关,参悟道祖所讲的准圣妙法,我等便在此处,不打扰他们清修。”通天笑着解释,随手一挥,石桌石凳便已化生而出,其上清茶灵果,一应俱全。

  这里的氛围,比玉虚宫少了几分规矩,多了几分逍遥,正合他与钟离等人的心性。

  伏羲盘膝而坐,引昆仑清圣之气入体,调养着因百年推演而耗损的元神,苍白的脸上渐渐恢复了一丝血色。女娲则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云卷云舒,不时发出一两声轻快的赞叹。

  而通天,却没了那份东道主的悠闲。

  他为众人斟满茶,自己却无心品茗。他时而抬头望向那因周天星斗大阵功成而变得愈发明亮的星空,时而又低头沉思,眉宇间萦绕着一股既兴奋又困惑的复杂神情。

  终于,他还是忍不住了,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唯一气定神闲、仿佛万事不萦于心的钟离。

  “道友,”通天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此番见了那周天星斗大阵,我心中愈发觉得,我之道,也需有一阵,方能立足于这洪荒天地。”

  “我之道,与那妖族之道,截然不同。”

  他站起身,走到道台边缘,负手而立,任由山巅的罡风吹拂着他的青色道袍。

  “帝俊之阵,以秩序为骨,以规矩为笼,将亿万妖神化为运转阵法的死物。此阵虽强,却失了生机,失了灵性。是一座……死阵。”

  他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显然是对那座大阵,有了自己深刻的见解。

  “我心中之阵,当如我之道,在于‘截’,在于‘生’!”他眼中爆发出璀璨的神采,“它当是一方可以自我演化的世界!阵中万物,皆可是阵眼,皆可是变化之源!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可引动大阵之威!”

  这番宏论,让一旁静养的伏羲都缓缓睁开了双眼,露出了惊异之色。

  以一方世界为阵,以万物之心为引?这等构想,简直是闻所未闻,超脱了洪荒至今所有的阵法理念!

  然而,在畅想了这番宏伟蓝图之后,通天眼中的神采,却又迅速地化为了一丝苦恼。

  “构想虽好,却如空中楼阁,无根无基。”他转过身,苦笑道:“我不知该以何物,来承载这一方‘阵法世界’;更不知,该立下何等规则,才能让这万物之心,在阵中和谐共生,而非相互冲突,引火自焚。”

  听完通天的困惑,刚刚恢复了几分元气的伏羲,不由得长叹一声,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感同身受的疲惫。

  “上清道友,你所思所想,已触及‘创造’领域,其难度,远非推演一阵可比。”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百年推演后的深刻体悟,“我此番推演周天星斗,方知‘秩序’二字,何其艰难。”

  “那周天星辰,每一颗都有其独立的意志与轨迹。欲将其纳入同一阵图,便如同驯服亿万头太古凶兽,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反噬。帝俊之阵之所以‘死’,非是他不想‘活’,而是以他妖族之力,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若要如你所想,赋予阵中万物自由,那其间的变数,将呈几何倍数增长,恐怕……连天道都难以演算。”

  伏羲从术数与秩序的角度,指出了通天构想中,那近乎于不可能实现的难度。

  这让通天眉头皱得更深了。

  就在此时,一直安静聆听的女娲,忽然歪了歪头,用一种清脆的声音,问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通天道兄,你说的那个阵,听起来……好像叔父的那个‘壶’呀?”

  一语惊醒梦中人!

  通天与伏羲同时浑身一震,猛地将目光投向了钟离!

  是啊!

  尘歌壶!

  那自成一方天地,可容纳万物,甚至能让生灵在其中繁衍、演化的神奇法宝!那不正是通天心中,那个“阵法世界”最完美的载体吗?!

  通天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他看着钟离,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渴望与激动!

  钟离看着三人那齐刷刷看过来的目光,终于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那块作为茶宠的石制小龙,拿了起来,轻轻地放在了石桌的中央。

  “我的‘壶’,其根基,并非空间,亦非法则。”

  他看着众人,平静地开口。

  “是‘契约’。”

  “契约?”这一次,连伏羲和女娲,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不错。”钟离点了点头,他伸出手指,轻轻点了一下那石龙的头部。

  “伏羲,你推演阵图,欲以‘秩序’统御混乱。然,秩序从何而来?秩序的本质,便是一份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契约’。它规定了星辰的轨迹,也赋予了星辰安稳运行的权利。”

  他又看向通天。

  “通天,你欲求‘生机’与‘变数’。可,生机若无方向,则只会如洪水猛兽,肆意泛滥。故而,‘契约’便是那为无尽生机,勘定的河道。它不限制水的奔流,只规定了水奔流的方向。在河道之内,万物皆可自由变化,此为‘活’的秩序。”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女娲的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温和的笑意。

  “女娲,你之道在于‘造化’。而‘创造’一个生灵,本身便是与这个生灵,立下了第一份‘契约’。你赋予它生命,它便要遵循你赋予它的本能。这便是‘创造’的根基。”

  钟离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如同最深刻的大道纶音,清晰地传入了三人的心海之中!

  他的“契约”之道,竟如同一条金色的丝线,将伏羲的“秩序”、通天的“生机”、女娲的“造化”,这三种截然不同的大道,完美地串联在了一起!

  并为他们,指明了一条通往各自大道更高境界的、清晰无比的道路!

  轰——!!!

  通天、伏羲、女娲三人的脑海之中,同时如同有亿万道惊雷炸响!

  他们三人,脸色瞬间变得无比精彩!

  伏羲那双疲惫的眼中,爆发出恍然大悟的璀璨光芒!他喃喃自语:“原来如此……秩序的根基,是共识……”

  女娲更是双眼发亮,她看着自己手中的葫芦藤,心中那关于“创造”的懵懂念头,仿佛瞬间被点燃,变得清晰无比!

  而通天,更是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浑身剧震!他呆呆地看着钟离,嘴唇微微颤抖,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狂喜!

  河道!

  是河道!

  他终于明白了!

  他之前所有的困惑,所有的迷茫,都在钟离这短短的几句话中,被彻底点破!

  他要立的,不是一个禁锢万物的牢笼,也不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混乱世界!

  他要立的,是一份“大道契约”!一份以“截取一线生机”为总纲的至高规则!

  凡入阵者,皆需遵守此契约!而在契约的框架之内,他们可以尽情地演化,尽情地寻求自己的道!

  “我……我明白了……”

  通天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更带着一种大彻大悟后的、难以言喻的畅快!

  “我明白了!!!”

  他仰天长啸,一股冲霄的剑意,从他天灵盖中喷薄而出,直入云霄,将天边的云海,都搅出了一个巨大的漩涡!

  他的道心,在这一刻圆满了!

  那通往准圣境界的最后一道瓶颈,在这昆仑山巅,在这场酣畅淋漓的论道之后,悄然间应声而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