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蝉鸣搅得人心烦,青石镇的老渡口却格外热闹。码头上堆满麻布袋,船工们赤着膀子喊着号子,岸边支起一溜竹棚,卖酸梅汤的、兜售蒲扇的小贩此起彼伏地吆喝。
人群里,十三岁的小满踮着脚张望,粗布短打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她攥紧腰间系着的布包,里面是母亲临终前留下的半块蓝印花布,边角还绣着朵歪斜的木棉花。“去渡口找云婆婆,她会教你织云的手艺。”母亲最后的话在耳边回响。
“小姑娘,要买糖画吗?”糖画摊前,白发苍苍的老匠人笑眯眯地问。小满刚要摇头,却见老人手腕轻抖,糖稀在石板上拉出银丝,眨眼间就勾勒出一朵会发光的云彩。“您是云婆婆?”小满脱口而出。
老人爽朗大笑,摘下草帽扇风:“老婆子我姓云倒是不假,不过织云的可不是我。”她朝对岸努努嘴,“真正的织云人住在云锦山,只是二十年来没人再见过她。”
暮色四合时,小满背着竹篓踏上山路。蝉声渐弱,林间弥漫着青苔的湿气。转过一道弯,忽见半山腰亮起暖黄的灯火,青瓦白墙的小院前,藤蔓上开着奇异的蓝花,花瓣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谁在外面?”门“吱呀”打开,走出个蒙着面纱的妇人,身着月白色长裙,衣袂间似有流云浮动。“我叫小满,想跟您学织云!”小满扑通跪下,将母亲留下的花布递过去,“这是我娘绣的,她说只有织云人才能看懂。”
妇人接过布料,面纱下的声音微微颤抖:“你母亲......是不是左手腕有颗朱砂痣?”见小满点头,妇人缓缓摘下面纱——她的面容竟和母亲画像上年轻时一模一样!
“我是你姨母。”妇人将小满搂进怀里,“当年我离家学织云术,却因一场意外再也无法下山。”她带着小满走进织云阁,整面墙的木架上摆满竹筒,里面装着各色丝线:朝霞红、暮雪白、雨过天青......最特别的是装在琉璃瓶里的银丝,竟会随着月光流转。
原来织云人能将天地灵气纺成丝线,织就掌管风雨的云帕。可二十年前,一场山崩阻断了云锦山的灵气,姨母耗尽灵力保住山民,自己却再也无法织出完整的云。
正当小满潜心学艺时,青石镇传来噩耗:连日暴雨引发山洪,老渡口危在旦夕。姨母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苍白的脸上泛起决然:“小满,带着我的银丝去救人!”
深夜,小满爬上镇口的望云塔。狂风卷着暴雨,她咬着牙将银丝抛向空中,学着姨母的样子捻诀:“风起云涌,听我号令!”银丝在空中化作万千光蝶,扑向翻滚的乌云。
突然,银丝光芒大盛,姨母的声音在风中响起:“当年我留下的灵气,都在你娘那半块花布里!”小满猛地撕开布包,木棉花图案竟化作金色流云,与银丝缠绕在一起。暴雨骤停,天边裂开一道霞光,新织就的云帕缓缓铺展开来,将洪水引向河道。
晨光初现时,小满回到云锦山。姨母的小院空无一人,只在织云阁留下半卷《织云秘录》和一筒永不褪色的银丝。后来,青石镇建起了云锦坊,小满用银丝织出的绸缎能映出四季风光。每当暴雨将至,人们总能看见年轻的织云姑娘立在塔顶,衣袂翻飞间,乌云化作甘霖,滋润着这片土地。而那首“云锦开,风雨来,银丝绕云天地裁”的童谣,也在镇上传唱了一代又一代。
人群里,十三岁的小满踮着脚张望,粗布短打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她攥紧腰间系着的布包,里面是母亲临终前留下的半块蓝印花布,边角还绣着朵歪斜的木棉花。“去渡口找云婆婆,她会教你织云的手艺。”母亲最后的话在耳边回响。
“小姑娘,要买糖画吗?”糖画摊前,白发苍苍的老匠人笑眯眯地问。小满刚要摇头,却见老人手腕轻抖,糖稀在石板上拉出银丝,眨眼间就勾勒出一朵会发光的云彩。“您是云婆婆?”小满脱口而出。
老人爽朗大笑,摘下草帽扇风:“老婆子我姓云倒是不假,不过织云的可不是我。”她朝对岸努努嘴,“真正的织云人住在云锦山,只是二十年来没人再见过她。”
暮色四合时,小满背着竹篓踏上山路。蝉声渐弱,林间弥漫着青苔的湿气。转过一道弯,忽见半山腰亮起暖黄的灯火,青瓦白墙的小院前,藤蔓上开着奇异的蓝花,花瓣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谁在外面?”门“吱呀”打开,走出个蒙着面纱的妇人,身着月白色长裙,衣袂间似有流云浮动。“我叫小满,想跟您学织云!”小满扑通跪下,将母亲留下的花布递过去,“这是我娘绣的,她说只有织云人才能看懂。”
妇人接过布料,面纱下的声音微微颤抖:“你母亲......是不是左手腕有颗朱砂痣?”见小满点头,妇人缓缓摘下面纱——她的面容竟和母亲画像上年轻时一模一样!
“我是你姨母。”妇人将小满搂进怀里,“当年我离家学织云术,却因一场意外再也无法下山。”她带着小满走进织云阁,整面墙的木架上摆满竹筒,里面装着各色丝线:朝霞红、暮雪白、雨过天青......最特别的是装在琉璃瓶里的银丝,竟会随着月光流转。
原来织云人能将天地灵气纺成丝线,织就掌管风雨的云帕。可二十年前,一场山崩阻断了云锦山的灵气,姨母耗尽灵力保住山民,自己却再也无法织出完整的云。
正当小满潜心学艺时,青石镇传来噩耗:连日暴雨引发山洪,老渡口危在旦夕。姨母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苍白的脸上泛起决然:“小满,带着我的银丝去救人!”
深夜,小满爬上镇口的望云塔。狂风卷着暴雨,她咬着牙将银丝抛向空中,学着姨母的样子捻诀:“风起云涌,听我号令!”银丝在空中化作万千光蝶,扑向翻滚的乌云。
突然,银丝光芒大盛,姨母的声音在风中响起:“当年我留下的灵气,都在你娘那半块花布里!”小满猛地撕开布包,木棉花图案竟化作金色流云,与银丝缠绕在一起。暴雨骤停,天边裂开一道霞光,新织就的云帕缓缓铺展开来,将洪水引向河道。
晨光初现时,小满回到云锦山。姨母的小院空无一人,只在织云阁留下半卷《织云秘录》和一筒永不褪色的银丝。后来,青石镇建起了云锦坊,小满用银丝织出的绸缎能映出四季风光。每当暴雨将至,人们总能看见年轻的织云姑娘立在塔顶,衣袂翻飞间,乌云化作甘霖,滋润着这片土地。而那首“云锦开,风雨来,银丝绕云天地裁”的童谣,也在镇上传唱了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