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旧戏楼里的直播江湖-《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

  暮色中的青石板路泛着微光,李阿婆佝偻着背,第三次绕过贴满拆迁通告的戏楼。戏楼门楣上的彩绘早已斑驳,褪色的福满堂匾额在风里吱呀摇晃,却依然固执地守着这条老街最后的体面。

  阿婆,您又来看戏楼啦?年轻的外卖员小王把电动车停在台阶下,头盔上的水珠顺着护目镜往下淌。他刚送完单,衣服还沾着雨水和饭菜香。

  李阿婆摸着雕花的门柱,布满老年斑的手微微颤抖:四十年前,我就是在这台上演的《牡丹亭》。那时候台下坐得满满当当,喝彩声能传到三条街外......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挖掘机的轰鸣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拆迁队第二天就进驻了。头戴安全帽的张队长站在戏楼前,正和开发商代表比划着图纸。突然,人群里冲出个穿汉服的姑娘,红着眼眶喊道:不能拆!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姑娘叫林小满,是个戏曲主播。她每天在戏楼里直播唱曲,直播间ID青衣小当家已经有了五万粉丝。此刻她举着手机,镜头里挤满了刷屏的保护古戏楼。

  姑娘,我们手续齐全。张队长掏出文件,语气却软了些,再说这楼年久失修,上个月还塌了半面墙。

  围观的老街坊们骚动起来。退休教师陈叔翻出泛黄的报纸:当年梅兰芳大师来这里演过《贵妃醉酒》,这可是文化瑰宝!菜市场卖豆腐的周婶也跟着吆喝:拆了戏楼,我们跳广场舞都没地儿!

  僵持不下时,戴着金丝眼镜的苏文远挤了进来。他是文化局新来的干部,刚毕业的大学生。苏文远举起平板电脑:各位别急,我们正在制定修缮方案。但目前资金缺口太大......

  人群再次陷入沉默。林小满突然灵机一动:要不我们直播筹款?让网友们一起守护戏楼!她当场架起补光灯,水袖翻飞唱了段《锁麟囊》,直播间的打赏瞬间刷屏。

  这个提议得到了苏文远的支持。他连夜联系专家做预算,发现修缮至少需要五十万。老街坊们自发组成护楼队,李阿婆翻出珍藏的戏服,陈叔义务当起讲解员,就连外卖员小王也利用接单间隙帮忙宣传。

  直播首夜就掀起热潮。林小满穿着李阿婆的旧戏服,在残破的戏台上演绎经典唱段。镜头扫过台下白发苍苍的观众,弹幕突然安静下来,满屏都是。

  第三天,意外出现了。某短视频平台的网红机车少女阿雅突然现身直播间。她摘下酷炫的头盔,露出利落的短发:我小时候总跟着爷爷来听戏,这戏楼承载了太多回忆。说着当场捐出十万,还号召粉丝一起助力。

  资金逐渐凑齐,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施工队发现戏楼地基严重下沉,传统修缮工艺濒临失传。苏文远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一位隐居的老匠人。老人摸着梁柱上的雕花,老泪纵横: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修古戏楼......

  三个月后,戏楼重新开放。飞檐斗拱焕然一新,彩绘在阳光下绚丽夺目。首场演出那天,李阿婆颤巍巍地登上戏台,唱起了封存四十年的《牡丹亭》。台下坐着白发的老街坊、举着手机直播的年轻人,还有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戏迷。

  外卖员小王在人群里穿梭送水,头盔上别着护楼志愿者的徽章。林小满的直播间涌进二十万观众,弹幕里飘着各色祝福。苏文远看着热闹的场景,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计划——把戏楼打造成传统文化体验基地。

  暮色再次降临,戏楼的灯笼次第亮起。李阿婆望着匾额上重新描金的福满堂,喃喃自语:老伙计,咱们赶上好时候了。晚风拂过雕花木窗,恍惚间,似乎又听见了四十年前的喝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