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牛棚里的旧铡刀有脾气-《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

  黄牛屯的老饲养员王大爷家,牛棚墙角立着把旧铡刀。刀身是老铁打的,刃口虽有豁口却依旧锋利,木柄被磨得油光锃亮,是王家传了三代的物件。这铡刀怪得很——你要是诚心铡草,它轻得像片叶子,草段切得匀匀实实;你要是偷懒耍滑,它沉得像块生铁,还专往你手背上蹭。

  守着铡刀的是王大爷的孙子小石头,十五岁,黑黢黢的脸蛋上总沾着草屑,手上的茧子比木柄的纹路还深。每天天不亮,他就扛着铡刀去牛棚,说铡刀响是在跟牛儿们道早安。他有个小跟班叫狗剩,七岁,总爱蹲在铡刀旁捡草节,说铡刀落下时会吐金光。

  村西头有个懒汉叫刘二,总惦记着这铡刀。他听说老铡刀铡过的草料,牛吃了上膘快,好几次想借去铡铡自家的麦秸,都被狗剩抱着腿不让,嘴里喊:想借铡刀偷懒,牛会踢你!

  开春那会儿,草料紧俏,刘二想省点力气,把没铡碎的麦秸直接喂牛,还故意往草里掺土块,说让牛多啃啃磨牙。有天他牵着牛去河边饮水,刚松开缰绳,牛突然尥蹶子,一蹄子踹在他屁股上。哎哟!刘二疼得直蹦,回头看见牛正用鼻子拱地上的土块,像是在发脾气。

  小石头蹲在牛棚后墙根偷笑,看见刘二瘸着腿来借铡刀,故意把铡刀往他面前挪了挪。刘二刚想说还是王大爷的铡刀好使,突然地吸了口凉气——铡刀不知咋的往下滑了寸许,刃口擦着他的手背过去,惊出层冷汗。他的脸腾地红了,拎着空草筐就走,小石头摸着铡刀的木柄笑,铡刀合了下,像是在跟他击掌。

  没过几天,刘二的牛就瘦得皮包骨,干活没力气,被村长老烟袋数落了顿:喂牛跟待人一样,得实在!刘二红着脸来求小石头,想借铡刀铡草料。小石头摆摆手:拿去吧,牛是好牛,别亏了它。

  入夏时,村里闹起了牛瘟,好几头牛都病倒了。刘二的牛也没能幸免,耷拉着脑袋不吃不喝。他急得直转圈,说再这么下去,秋耕都没人手。小石头看着急,把铡刀刷得干干净净,往草里掺了些艾草、苍术和花椒,用老铡刀铡得粉碎,给病牛喂下去。

  说也奇怪,吃了这草料的牛,第二天就摇着尾巴去吃草了。刘二看得直咋舌,也想学样,却发现自家的破铡刀铡过的草料,牛闻都不闻,还往外吐。狗剩笑得直拍大腿:刘二叔,你那铡刀没灵性!

  刘二红着脸来讨草料,小石头让狗剩装了半筐给他,说:先救牛要紧。他用完送回来时,扛来一捆新割的嫩草,说:石头,这草没掺土,给你家牛改善伙食。

  秋天打谷时,王大爷突然咳得直不起腰,痰里带着草末。郎中说是常年铡草吸了太多草灰,得用冰糖炖雪梨。小石头急得直掉泪,刘二提着两斤新谷来看望,挠着头说:我去镇上见过好药,就是贵得很......

  当天夜里,小石头抱着铡刀,用布擦刀身上的草汁:铡刀铡刀,救救爷爷吧,我以后天天给你磨刃,不让你生锈。眼泪掉在木柄上,顺着纹路流进缝隙里。第二天一早,他发现木柄的裂缝里卡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块老冰糖,黄澄澄的,还沾着根干草。

  刘二一看就咋舌:这是陈年冰糖!能润嗓子!他自告奋勇陪着小石头去镇上,把新谷卖了,买回了止咳药。王大爷喝了冰糖雪梨水,咳嗽竟慢慢好了,又能坐在牛棚边看小石头铡草了。

  这事过后,老铡刀成了黄牛屯的宝贝。谁家买了新牛,来借铡刀铡回草料,说能让牛听话;谁家盖牛棚,用铡刀的木屑混在泥里,说能防虫。刘二也改了性子,每天天不亮就去割草,铡得碎碎的喂牛,说:这铡刀教会我,对牲口都不能糊弄,何况对人?

  如今那把旧铡刀还立在黄牛屯的牛棚里,刀身被磨得越发亮堂,木柄换了新的,却还留着原来的弧度。路过的外乡人要是问起这铡刀的来历,小石头就会笑着说:哪有啥来历?它呀,就像咱屯的牛,看着倔,心里有数,你对它好,它就给你使劲;你要是糊弄它,它可不就给你点厉害瞧瞧?

  刘二后来成了村里的饲养员,牛棚里总摆着个小铡刀模型,谁来借牛都要讲段老铡刀的故事,末了加句:做人啊,得像这铡刀,一刀是一刀的实在,才能铡出好日子。

  风一吹,牛棚的干草响,铡刀偶尔被风吹得动,听得人心里踏实——那是老物件在说,过日子就像铡草,得实打实下力气,才能喂饱日子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