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湾的老井台边,立着只老木桶。桶帮是松木的,被水泡得发黑,桶底用铜箍箍着,是村东头老杨家传了六辈的物件。这木桶怪得很——你要是心善,打水时轻飘飘的,桶里的水还带着股甜味;你要是心黑,刚把桶放进井里就往下沉,能把胳膊拽得生疼。
守着木桶的是个豁牙老汉,姓杨,大伙儿都喊他木桶爷。老汉的裤脚总沾着井台的泥,手上的老茧比桶帮的木纹还深,每天天不亮就去井台打水,说木桶撞井壁是在跟他打招呼。他有个孙女叫水妞,九岁,扎着条麻花辫,辫梢系着蓝布条,最爱提着木桶去浇菜,说桶里晃悠的水是会跳舞的银珠子。
村西头有个地主叫钱扒皮,总惦记着这口井。他听说老木桶打过的水浇地,庄稼能多收三成,好几次想把井圈占为己有,都被水妞用扁担赶跑了,嘴里喊:想霸占老井,木桶爷不答应!
开春那会儿,天旱得厉害,井里的水见了底。钱扒皮让人把井台围起来,说这井是我家祖上传的,要按瓢卖水,一瓢水两文钱。有个瞎眼婆婆来打水,掏遍口袋只有一文钱,钱扒皮一脚把水桶踢翻:一文钱?只够舔口井壁的泥!
水妞躲在槐树后看见,气得直攥拳头。趁钱扒皮的家丁来打水,偷偷把老木桶往井边一放。家丁刚把桶放进井里,突然叫了一声——木桶像坠了铅块,带着他的手往井里沉,差点把人拽下去。桶里的水泼出来,正好浇在钱扒皮的新布鞋上,湿了个透。
邪门了!钱扒皮跺着脚骂。水妞蹲在井台后偷笑,看见老木桶在井里晃悠,桶底的铜箍闪着光,像是在瞪他。村长老烟袋拄着拐杖过来,瞅着钱扒皮的湿鞋,又看了看井里的木桶,慢悠悠说:扒皮啊,井是全村人的命根子,独占不得。钱扒皮的脸紫得像茄子,悻悻地让人拆了围栏。
木桶爷捞上木桶,往桶帮上泼了点井水,笑着说:这老伙计,认人得很。
入夏时,山里暴发山洪,冲毁了村里的菜地。钱扒皮的菜园子也没幸免,他急得直转圈,说再这么下去,秋天得喝西北风。木桶爷看着急,把老木桶往井里放了三回,又把桶里的水往菜地里泼,说让井水沾沾地气。
怪得很,被木桶水浇过的菜地,没过几天竟冒出了新芽,比没冲毁的长得还旺。钱扒皮看得直咋舌,也想来借老木桶,却不好意思开口。水妞看他蹲在井边唉声叹气,偷偷把木桶递过去:钱老爷,我爷让你用。钱扒皮红着脸接过去,浇完地送回来时,还拎了袋新磨的面粉,说:杨大哥,谢......谢了。
秋天收红薯时,木桶爷突然咳得直不起腰,痰里带着血丝。郎中说是常年喝井水受了寒,得用老红糖炖生姜。水妞急得直掉泪,钱扒皮提着两斤红薯来看望,挠着头说:我去县城见过西洋的止咳药,就是贵得吓人......
当天夜里,水妞抱着老木桶,用布擦桶帮上的泥:木桶木桶,救救爷爷吧,我以后天天给你洗铜箍,不让它生锈。眼泪掉在桶里,顺着桶缝渗了进去。第二天一早,她发现桶底的铜箍下卡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块老红糖,还带着股松木的香味。
钱扒皮一看就咋舌:这是陈年红糖!能换半车药!他自告奋勇陪着水妞去县城,把家里的红薯卖了,买回了止咳药。木桶爷喝了红糖姜茶,咳嗽竟慢慢好了,又能拎着木桶去井台打水了。
这事过后,老木桶成了蛤蟆湾的宝贝。谁家娶媳妇,来借木桶打桶喜水,说能日子甘甜;谁家生小孩,用木桶里的水给孩子洗澡,说能长命百岁。钱扒皮也改了性子,把家里的余粮分给穷人,还总来帮木桶爷修井台,说:这木桶教会我,太抠门了,连桶水都不待见你。
后来木桶爷活到九十七岁,在一个挑水的清晨安详地走了,水妞接过了那只老木桶。她嫁了个种粮的后生,生了个儿子叫。小家伙刚会走路,就爱抱着小木桶往井边跑,敲着桶底,老木桶也跟着在井里响,像是在跟他对歌。
如今那只老木桶还立在蛤蟆湾的井台上,桶帮被水泡得越发温润,铜箍擦得锃亮。路过的外乡人要是问起这木桶的来历,水妞就会笑着说:哪有啥来历?它呀,就像咱村的人心,看着粗笨,却分得清好歹,你对它实诚,它就给你甜水喝;你要是藏坏心眼,它可不就给你点苦头尝尝?
钱扒皮后来把地分给了佃户,自己开了家杂货铺,柜台上总摆着个小木桶模型,谁来买东西都要讲段木桶的故事,末了加句:做人啊,得像这木桶,能装水,更能装良心,这样才站得稳。
风一吹,井台边的杨树叶响,老木桶偶尔被风吹得撞井壁,听得人心里踏实——那是老物件在说,不管啥时候,人心得像井水,清亮亮的才好。
守着木桶的是个豁牙老汉,姓杨,大伙儿都喊他木桶爷。老汉的裤脚总沾着井台的泥,手上的老茧比桶帮的木纹还深,每天天不亮就去井台打水,说木桶撞井壁是在跟他打招呼。他有个孙女叫水妞,九岁,扎着条麻花辫,辫梢系着蓝布条,最爱提着木桶去浇菜,说桶里晃悠的水是会跳舞的银珠子。
村西头有个地主叫钱扒皮,总惦记着这口井。他听说老木桶打过的水浇地,庄稼能多收三成,好几次想把井圈占为己有,都被水妞用扁担赶跑了,嘴里喊:想霸占老井,木桶爷不答应!
开春那会儿,天旱得厉害,井里的水见了底。钱扒皮让人把井台围起来,说这井是我家祖上传的,要按瓢卖水,一瓢水两文钱。有个瞎眼婆婆来打水,掏遍口袋只有一文钱,钱扒皮一脚把水桶踢翻:一文钱?只够舔口井壁的泥!
水妞躲在槐树后看见,气得直攥拳头。趁钱扒皮的家丁来打水,偷偷把老木桶往井边一放。家丁刚把桶放进井里,突然叫了一声——木桶像坠了铅块,带着他的手往井里沉,差点把人拽下去。桶里的水泼出来,正好浇在钱扒皮的新布鞋上,湿了个透。
邪门了!钱扒皮跺着脚骂。水妞蹲在井台后偷笑,看见老木桶在井里晃悠,桶底的铜箍闪着光,像是在瞪他。村长老烟袋拄着拐杖过来,瞅着钱扒皮的湿鞋,又看了看井里的木桶,慢悠悠说:扒皮啊,井是全村人的命根子,独占不得。钱扒皮的脸紫得像茄子,悻悻地让人拆了围栏。
木桶爷捞上木桶,往桶帮上泼了点井水,笑着说:这老伙计,认人得很。
入夏时,山里暴发山洪,冲毁了村里的菜地。钱扒皮的菜园子也没幸免,他急得直转圈,说再这么下去,秋天得喝西北风。木桶爷看着急,把老木桶往井里放了三回,又把桶里的水往菜地里泼,说让井水沾沾地气。
怪得很,被木桶水浇过的菜地,没过几天竟冒出了新芽,比没冲毁的长得还旺。钱扒皮看得直咋舌,也想来借老木桶,却不好意思开口。水妞看他蹲在井边唉声叹气,偷偷把木桶递过去:钱老爷,我爷让你用。钱扒皮红着脸接过去,浇完地送回来时,还拎了袋新磨的面粉,说:杨大哥,谢......谢了。
秋天收红薯时,木桶爷突然咳得直不起腰,痰里带着血丝。郎中说是常年喝井水受了寒,得用老红糖炖生姜。水妞急得直掉泪,钱扒皮提着两斤红薯来看望,挠着头说:我去县城见过西洋的止咳药,就是贵得吓人......
当天夜里,水妞抱着老木桶,用布擦桶帮上的泥:木桶木桶,救救爷爷吧,我以后天天给你洗铜箍,不让它生锈。眼泪掉在桶里,顺着桶缝渗了进去。第二天一早,她发现桶底的铜箍下卡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块老红糖,还带着股松木的香味。
钱扒皮一看就咋舌:这是陈年红糖!能换半车药!他自告奋勇陪着水妞去县城,把家里的红薯卖了,买回了止咳药。木桶爷喝了红糖姜茶,咳嗽竟慢慢好了,又能拎着木桶去井台打水了。
这事过后,老木桶成了蛤蟆湾的宝贝。谁家娶媳妇,来借木桶打桶喜水,说能日子甘甜;谁家生小孩,用木桶里的水给孩子洗澡,说能长命百岁。钱扒皮也改了性子,把家里的余粮分给穷人,还总来帮木桶爷修井台,说:这木桶教会我,太抠门了,连桶水都不待见你。
后来木桶爷活到九十七岁,在一个挑水的清晨安详地走了,水妞接过了那只老木桶。她嫁了个种粮的后生,生了个儿子叫。小家伙刚会走路,就爱抱着小木桶往井边跑,敲着桶底,老木桶也跟着在井里响,像是在跟他对歌。
如今那只老木桶还立在蛤蟆湾的井台上,桶帮被水泡得越发温润,铜箍擦得锃亮。路过的外乡人要是问起这木桶的来历,水妞就会笑着说:哪有啥来历?它呀,就像咱村的人心,看着粗笨,却分得清好歹,你对它实诚,它就给你甜水喝;你要是藏坏心眼,它可不就给你点苦头尝尝?
钱扒皮后来把地分给了佃户,自己开了家杂货铺,柜台上总摆着个小木桶模型,谁来买东西都要讲段木桶的故事,末了加句:做人啊,得像这木桶,能装水,更能装良心,这样才站得稳。
风一吹,井台边的杨树叶响,老木桶偶尔被风吹得撞井壁,听得人心里踏实——那是老物件在说,不管啥时候,人心得像井水,清亮亮的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