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产品定位-《70年代,我在长白山下当知青》

  哈尔滨军区招待所的房间里,台灯洒下温暖的光晕。

  陈卫东伏在书桌前,神情专注,笔尖在稿纸上沙沙作响,将脑海中那个属于未来的厨房革命,一点点转化为1978年可能被理解和实现的详尽方案……

  他不仅写下了下午与孙副校长探讨的战略框架,更深入细节,勾勒出“东方巨龙”微波炉从品牌到设计的每一个惊艳之处。

  当陈卫东写下最后一个字,放下笔,窗外已是华灯初上。

  他看着这份凝聚了超越时代智慧的报告,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今晚,或许就是“中国智造”在国际舞台上一次石破天惊的起点。

  ……

  在哈尔滨一家颇具格调的老字号国营餐馆包间里,气氛热烈。

  精致的东北菜摆满了桌面,但三人的注意力显然都不在美食上。

  孙副校长做东,周厂长作陪,主角却是最年轻的陈卫东。

  “来,卫东,周厂长不是外人,你把你的想法,再详细说说……”孙副校长抿了一口酒,切入正题。

  周厂长立刻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期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虽然他有些怀疑陈卫东的年龄,但他绝不怀疑哈工大的招牌!

  不管如何,他的厂子太需要这样一个机会了……

  陈卫东从容地点点头,从随身携带的军绿色挎包里,拿出了那份墨迹未干的报告。

  “老师,周厂长,这是我下午整理的一份关于新型出口微波炉的初步可行性报告,有些想法还不成熟,请两位斧正。”

  他将报告副本分别递给二人。

  周厂长几乎是双手接过,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孙副校长则显得沉稳许多,但翻阅的速度也不慢。

  随着阅读的深入,包间里只剩下纸张翻动和轻微的呼吸声。

  周厂长的脸色从期待变为震惊,再到难以置信的狂喜,手指甚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孙副校长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如此系统、详尽且充满颠覆性想法的方案,眼中也是异彩连连。

  “东方巨龙…Eastern Dragon…ED-MATIC!”周厂长喃喃地念着报告上的品牌名,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陈卫东,

  “陈专家!这名字起得太好了!有气势,有中国特色,洋文也好记!比我们原来想的什么‘红星’、‘北方’强太多了!”

  陈卫东微微一笑,开始引导话题:“名字只是第一步。”

  “周厂长,孙老师,请看我后面关于设计和功能的构想。”

  “我认为,咱们要想在国际市场一炮打响,光靠低价是不够的,必须在外观和用户体验上实现跨越!”

  他指向报告中设计部分的铅笔素描草图:

  “我们计划彻底摒弃目前微波炉那种笨重、工业感强的设计。”

  “采用流线型圆角,珍珠白或奶油色的主体颜色,搭配高品质工程塑料的前面板……让它看起来不像一个冰冷的工具,而像一颗点缀现代厨房的‘明珠’!”

  “妙啊!”周厂长一拍大腿,“这想法绝了!咱们的工人老师傅就知道把铁壳子敲方正,从来没想过微波炉还能做得这么…这么漂亮!”

  孙副校长也频频点头:“美观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要素!卫东这个设计理念,直接对标了国际一流产品的工业设计思路,甚至更有前瞻性!”

  陈卫东继续投下重磅炸弹:“而在控制面板上,我们计划进行一场革命!”

  “我打算用LED数字显示屏,替代模糊的机械指针;用平整、易清洁的薄膜触摸按键,替代凸起的机械按钮。”

  “LED?薄膜按键?”周厂长倒吸一口凉气,“陈专家,这…这成本会不会太高了?技术我们能搞定吗?”

  他厂里现在连生产个简单的定时器都费劲!

  孙副校长接过话头,语气沉稳而充满力量:“老周,眼光要放长远!这正是我们哈工大可以发力的地方!”

  “显示技术和微电子控制,是我们无线电系和自动控制系的强项。”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开创一个时代!就要用别人没有的,或者不敢用的技术,才能一鸣惊人!”

  他看向陈卫东,“卫东,你继续,说说功能的革新,我看报告里提到的‘一键美食’非常有意思。”

  陈卫东心领神会,知道孙副校长这是在为技术攻关定调子,也是在安抚周厂长。

  他详细解释道:“是的,‘一键美食’自动程序是我们最大的卖点,也是技术核心!其原理是利用一颗微处理器芯片……”

  他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简单说,就是给微波炉装上一个‘大脑’。”

  “我们预先将加热爆米花、热饮料、解冻冷冻食品、烤土豆等常见需求的最佳时间和功率组合,写成程序,固化在这个‘大脑’里。”

  他一边说,一边在报告上指给两人看:“用户使用时,完全不需要懂什么功率、时间……”

  “如果他想热杯牛奶,只需要把杯子放进去,然后按下这个标着‘BEVERAGE’的按键!剩下的,微波炉会自动完成,绝不会沸腾溢出。”

  “如果他想吃爆米花,就按‘POPCORN’键,微波炉会自动匹配最佳方案……”

  “我们要把微波炉从一个需要专业知识的‘加热工具’,变成一个简单听话的‘智能厨伴’!”

  “智能厨伴…智能厨伴…”周厂长反复咀嚼着这个词,眼睛越来越亮,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我的老天爷!这…这想法神了!”

  “这要是做出来,那些外国佬还不得抢疯了?谁还用他们那破旋钮,猜来猜去啊!”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产品在欧美超市被抢购一空的场景,激动得满脸通红。

  孙副校长同样心潮澎湃,但他更冷静地看到了关键:“核心就是这个微处理器芯片,以及相应的控制程序和传感器。这部分,将是学校攻关小组的首要任务!”

  “老周,你们厂要做的,是配合我们,把机械结构、腔体、磁控管安装、模具开发这些硬件基础打牢靠!”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周厂长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孙校长,陈专家,你们指哪儿,我们厂就打哪儿!”

  “这个项目,要人给人,要设备…我想办法调设备!砸锅卖铁也把这个项目搞起来!”

  气氛到了这里,已经无比热烈。

  陈卫东适时地抛出了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成本与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