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僵局与吐槽:“守业比创业难?”-《帝王串串烧》

  局势陷入了僵持。伯益占据着法理和道德的优势,以及蒲坂中央的行政资源,但影响力难以有效延伸到边缘地区,且缺乏强有力的武力支撑。启则拥有广泛的下层支持、逐渐膨胀的武力以及灵活的手段,但缺乏法统上的名分,暂时还不敢直接攻击蒲坂。

  这种僵持,对双方的耐心和资源都是巨大的消耗。

  启的营地里,虽然士气高涨,但后勤压力巨大。养活越来越多投靠过来的人手,需要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启常常为了这些琐事忙得焦头烂额。

  这日,好不容易又从一个摇摆部落那里“协商”(半强制)来一批粮草,启看着账目(结绳记录和刻符木板),忍不住对身边的心腹抱怨:

  “以前跟着父王治水,虽然辛苦,但目标明确,就是挖通河道,拦住洪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现在倒好……”他揉了揉太阳穴,“天天跟算账、扯皮、吵架打交道!安抚了这个,又得防着那个!伯益那边动不动就拿‘古制’、‘大义’来压人,打又不能放开打,谈又谈不拢!真是憋屈!”

  心腹连忙附和:“少主说的是!这守业……确实比创业还难!创业时大家一无所有,拼就是了。现在有了基业,反而束手束脚,生怕打烂了坛坛罐罐。”

  “何止是束手束脚!”启没好气地说,“简直就是戴着镣铐跳舞!我爸打下了这偌大江山,难道就没给我留点‘股份’?没点‘创始人特权’?现在倒好,按伯益他们的规矩来,我这‘最大股东的儿子’还得跟那个‘技术高管’抢位置,还得讲什么‘禅让流程’!真是岂有此理!”

  另一个负责与外部落联络的官员也吐槽:“是啊少主,那些部落首领,一个个滑头得很!嘴上说支持我们,真要他们出人出粮的时候,就开始哭穷,要么就说要‘观望风向’!比洪水还难搞!至少洪水来了你知道它要往哪冲!”

  启叹了口气,望着远方蒲坂的方向:“父王啊父王,您倒是轻松了,留下这么个烂摊子……您当年疏通江河,如今儿臣要疏通的,可是人心和欲望的洪流啊。这难度,可比龙门山大多了。”

  话虽如此抱怨,但启的眼神却越发坚定。他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只能走下去,直到彻底掌控这条名为“天下”的大河。

  【跨时空吐槽互动】

  雍正帝: 深有同感!朕当年继位,天天批阅奏折到深夜,还得防着兄弟大臣们搞鬼!创业的皇帝苦,守业的皇帝……更苦!@康熙,皇阿玛,您可把儿臣坑苦了!

  乾隆帝: @雍正 皇阿玛息怒!儿臣觉得守业不难啊?你看咱大清……(开始嘚瑟)

  崇祯帝: @乾隆 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来试试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大臣摸鱼的感觉?守业?业都快没了!朕的江山啊!(痛哭)

  现代企业二代接班人: 太真实了!家族企业接班最难了!老臣不服,规矩僵化,外部虎视眈眈,内部还有一堆元老指手画脚!想改革?阻力重重!不想改革?等死!启少主,咱们太难了!

  禹(灵魂状态): 唉,傻孩子,治水疏堵结合,管事又何尝不是?一味强攻不可取,迂回渗透才是王道……看来为父暗示得还是不够明显啊。

  启(本尊): 抱怨归抱怨,活还得干。来人!再去催催东夷那边的铜料!打仗……呃,自卫,需要好兵器!(迅速切换回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