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重大决策靠“玄学”:啃甲骨的企业文化-《帝王串串烧》

  如果说频繁迁都让员工(百姓)和中层管理(官吏)们疲于奔命,那么商朝集团的决策机制,则更让后世的管理学家们大跌眼镜——重大决策,几乎全靠“啃甲骨”!

  在商朝,“董事会”开会流程通常是这样的: 议题:今年对某方国用兵,吉否? 流程:

  1. 贞人(巫师,兼任首席数据官CDO?)请出精心准备的龟甲或牛肩胛骨。

  2. 贞人刻上问题:“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其足年?”“王午征夷方,其有佑?”

  3. 举行仪式,用烧红的木棍灼烧甲骨背面。

  4. “噗嗤”一声,甲骨出现裂纹(兆象)。

  5. 贞人和高管(有时包括董事长本人)一起围观的裂纹,根据其形状、走向进行解读。

  6. 贞人宣布神谕:“大王,此兆显示,大吉!可出兵!”“此兆不吉,恐有灾祸,宜缓行。”

  7. 董事长拍板:“善!按老天爷说的办!”/“再烧一块看看!”

  于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千万人生的决策,就在这噼啪作响的灼烧声中确定了。

  这种“甲骨文决策系统”渗透到了商朝管理的方方面面:

  · 战略决策:打仗、迁都、祭祀

  · 人事任命:封官、派使

  · 生产经营:农业收成、狩猎收获

  · 日常生活:王妃生育、牙疼治病、今晚会不会下雨……

  简直到了“不问鬼神问甲骨”的地步。

  烧烤台上的帝王们对此展开了激烈讨论。

  秦始皇:“荒谬!国之大事,岂能决于龟壳裂纹?当依法度,依形势而定!”(法家思想代表) 汉武帝:“祭祀鬼神乃巩固统治之需,然具体政事若皆如此……未免儿戏。朕虽求仙,但打仗还得靠卫霍!” 唐太宗:“可兼听之,不可偏信之。民意、军情、国力,此乃根本。龟甲之兆,或可参考,用以安定人心,岂能为主?” 宋真宗(小声嘀咕):“朕觉得挺好啊……天书祥瑞什么的……”(被寇准瞪了一眼后缩了回去) 明世宗嘉靖帝(修仙爱好者)深表认同:“然也!天人感应,玄妙非常!商朝先贤,实乃吾辈知音!”(沉迷炼丹无法自拔)

  而商朝的董事长们对此却深信不疑。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局限,鬼神观念浓厚;另一方面,这种“神谕”决策也巧妙地将责任转移给了“上天”。决策成功了,是董事长英明,得到了上天指引;决策失败了,那是贞人解读有误,或者上天降下的考验,董事长责任相对较小。

  汤董事长晚年时,甚至曾私下对伊尹吐槽:“有时候吧,也觉得老这么烧不是个事儿……但没办法,大家都信这个。而且……有时候选择困难症犯了,让老天爷决定,省心!”

  伊尹:“……主上圣明。”(内心OS:所以我才要努力把各种分析工作做在前面,让烧出来的结果尽量看起来合理啊!)

  “啃甲骨”作为商朝最核心、最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虽然在我们看来充满玄学色彩,但在当时,它确实是一套运行了数百年的、有效的(或者说大家都能接受的)决策和管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