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下令,将缴获的宋军衣甲、旗帜进行改制,去其宋字徽记,染以黑灰之色,辅以简单的红色镶边,形成北府军独特的、带着煞气的标识。他们不再刻意隐藏行踪,反而在一些被袭击的宋军哨卡、粮队必经之路旁,故意留下“北府军朱”的字样,或悬挂被处决的宋军军官首级,如同野兽用尿液标记领地,宣告着自己的存在。
同时,朱棣派出能言善辩、熟悉本地情况的老兵,伪装成商贩、流民,深入附近的山村、坞堡,甚至是小型城镇。他们的任务并非刺探军情,而是散播消息,传递一种声音:
“北府军,非匪非寇,乃抗宋义师!燕王殿下仁德,收纳四方豪杰,共抗暴宋!凡有血性男儿,不甘受宋狗欺压者,无论出身,携械来投,皆分田亩,共享粮饷!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起初,应者寥寥。江北百姓久经战乱,对任何武装力量都心怀恐惧与戒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府军不断成功袭击宋军、劫掠粮草的消息渐渐传开,尤其是他们对待俘获的宋军军官毫不留情、但对普通百姓却秋毫无犯(至少表面如此)的行事风格,开始让一些人心动。
第一个来投的,是一伙被宋军剿匪部队打散、逃入深山的本地土匪,约五六十人,衣衫褴褛,兵器粗劣。为首的名叫赵黑虎,满脸横肉,据说曾因宋军征粮逼死其父,与宋廷有血仇。
朱棣亲自接见了他们。他没有摆王爷架子,只是指着身后那些虽然疲惫却眼神凶悍的北府军老兵,对赵黑虎说:“看见了吗?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在这里,不论过往,只问敢不敢跟宋狗拼命,能不能服从军令!”
赵黑虎看着朱棣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又看了看周围那些煞气腾腾的老兵,一咬牙,单膝跪地:“俺赵黑虎,愿率弟兄们,投效燕王殿下!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好!”朱棣扶起他,当场宣布将其部编入北府军,赐酒肉犒赏。虽然这伙土匪战力堪忧,纪律涣散,但其对本地地形的熟悉和那股子亡命之气,正是北府军目前所需。
有了赵黑虎这个榜样,后续便顺利了许多。陆续有被打散的明军溃兵、不堪宋军苛捐杂税压迫的乡勇、甚至是一些活不下去的流民,抱着各种目的,前来投靠。北府军的人数,在短短半月内,竟从不足三百,悄然恢复到了近八百人!成分虽然复杂,良莠不齐,但那股求活的欲望和对宋军的仇恨,却是共通的。
朱棣深知,乌合之众难成大事。他采纳姚广孝的建议,对这些新附人员进行严格的整编和筛选。精锐悍勇者,补充进原有的战斗序列;熟悉地形、机敏过人者,编入斥候队;老实肯干、体力稍逊者,则负责营地建设、后勤杂役。同时,颁布了简明却严厉的军规:奸淫掳掠者,杀!临阵脱逃者,杀!不听号令者,杀!
他用缴获的物资保障基本供给,用不断的、针对宋军薄弱环节的小规模胜利来维持士气,更用自己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的态度,来凝聚人心。渐渐地,这支鱼龙混杂的队伍,开始有了一丝正规军的雏形,一种归属感和凝聚力,在血腥的磨砺中缓慢滋生。
这一日,朱棣接到斥候急报:一支约五百人的宋军队伍,押送着大量粮草,正从庐州府方向,沿着一条相对偏僻的官道,送往南线前线。由于其北线吃紧,这支运输队的护卫兵力明显不足,且多为征发的民夫辅兵。
机会!一个既能获取大量补给,又能进一步打击宋军士气、彰显北府军实力的机会!
朱棣立刻召集所有能战之兵,连同新附的赵黑虎等部,共计约七百人。
“目标,宋军粮队!地点,落鹰峡!”朱棣指着舆图上一处险要的峡谷,“赵黑虎,你带本部人马,及新附弟兄两百人,提前埋伏于峡谷两侧山崖,多备滚木礌石!”
“诺!”赵黑虎兴奋领命。
“其余精锐,随我堵住峡谷出口!此战,务求全歼,缴获所有粮草辎重!”
“诺!”
落鹰峡,如其名,两侧山势陡峭,官道从中蜿蜒穿过,是一处绝佳的伏击地点。
当那支长长的宋军粮队缓缓进入峡谷时,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死亡已经张开了罗网。
“放!”
随着朱棣一声令下,峡谷两侧,滚木礌石如同雨点般落下!瞬间就将粮队砸得人仰马翻,队形大乱!
“杀——!”朱棣亲率主力,从峡谷出口方向猛冲出来,如同猛虎下山,直扑混乱的宋军!
战斗几乎没有悬念。护卫的宋军本就兵力薄弱,又遭突袭,瞬间崩溃。民夫们更是四散奔逃。北府军士兵如同饿狼扑食,迅速解决了残余抵抗,然后疯狂地扑向那些满载粮食的大车!
此役,北府军以极小的代价,全歼宋军护卫队,俘获民夫上百,缴获粮草无数,以及大量箭矢兵器!
当朱棣站在落鹰峡口,看着麾下士兵兴高采烈地搬运着战利品,看着那些被俘的民夫在威逼利诱下,部分选择加入,部分被释放,他心中豪气顿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不再是那个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逃亡王爷,他是一支正在崛起的、令曹彬寝食难安的力量的统帅!
“传令,打出北府军大旗,将这些粮食,分出一部分,就近送往那些对我们表示过善意的村庄!”朱棣对姚广孝道。他要的,不仅是军队的壮大,更是民心的归附。
姚广孝含笑点头:“将军已得立足之本。接下来,当图进取矣。”
北府军的旗帜,终于在江北的土地上,猎猎作响。而朱棣的目光,已然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他知道,与曹彬,与王翦,甚至与那西边的大唐,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落鹰峡大捷,如同一块投入已然不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波澜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北府军的黑红战旗,不再只是山林间的幽灵标记,而是成了实实在在能歼灭宋军、劫掠粮草、甚至开始影响地方民心的强悍存在。
缴获的粮草大大缓解了北府军的生存压力,更重要的是,那几十车辎重中,竟有数车是宋军储备的硝石、硫磺等火器原料!这对于几乎失去所有重装备的北府军而言,无疑是久旱甘霖。
“天助我也!”朱棣看着那些粗糙却分量十足的火药原料,眼中精光四射。他立刻下令,将所有随军的工匠集中起来,由姚广孝统一协调,利用这些原料,加紧赶制简易的轰天雷、火药包以及…更多的“燕京铳刺”所需弹药。
“将军,有了这些,下次再碰上宋狗的乌龟阵,定叫他们尝尝天雷地火的滋味!”一名原神机营的老工匠兴奋地禀报。
朱棣点头,但他更清楚,武器之利,终是外物。北府军真正的根基,在于这股被他凝聚起来的、悍不畏死的人心,以及…不断扩大的影响。
随着落鹰峡战果的传播,以及北府军有意分粮予民的举动,前来投靠者更是络绎不绝。除了溃兵、土匪,甚至开始有一些小型的地方豪强武装,在权衡利弊后,选择带着部曲田客,举族来附。北府军的规模,如同滚雪球般,迅速膨胀至一千五百余人,虽然战力依旧参差不齐,但声势已绝非昔日可比。
庐州府,宋军江北大营。
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落鹰峡粮队被全歼的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让曹彬的忍耐达到了极限。帅帐内,将领们噤若寒蝉,看着主座上脸色铁青的曹彬。
“五百护军,上万石粮草…就在我江北腹地,被朱棣那千余乌合之众,杀得片甲不留!”曹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冰碴子,刮过每个人的耳膜,“诸位,可还有脸面自称大宋精锐?”
众将羞愧低头。
“大帅,朱棣匪焰日炽,已成心腹大患!若再不能剿除,恐江北各地豪强皆生异心,届时内外交困,局面将不可收拾啊!”一员将领痛心疾首道。
“末将愿领兵五千,不,三千!定将朱棣首级献于帐下!”另一员悍将出列请命。
曹彬缓缓摇头,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舆图上那代表北府军活动区域的、已被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山区。
“朱棣已成气候,据险而守,飘忽不定。大军进剿,如同拳头打跳蚤,徒耗兵力,且易为其所乘。”他顿了顿,手指重重敲在落鹰峡的位置,“但,不能再任由他如此肆无忌惮下去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传令!命水师加强对江面封锁,绝不允许南岸一兵一卒、一粮一草过江接应朱棣!命各部,收缩外围据点,集中兵力于主要城邑、交通枢纽,构筑坚垒,看他朱棣还能抢谁!”
这是要将北府军困死在山区,同时坚壁清野,断绝其外部补给来源。
同时,朱棣派出能言善辩、熟悉本地情况的老兵,伪装成商贩、流民,深入附近的山村、坞堡,甚至是小型城镇。他们的任务并非刺探军情,而是散播消息,传递一种声音:
“北府军,非匪非寇,乃抗宋义师!燕王殿下仁德,收纳四方豪杰,共抗暴宋!凡有血性男儿,不甘受宋狗欺压者,无论出身,携械来投,皆分田亩,共享粮饷!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起初,应者寥寥。江北百姓久经战乱,对任何武装力量都心怀恐惧与戒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府军不断成功袭击宋军、劫掠粮草的消息渐渐传开,尤其是他们对待俘获的宋军军官毫不留情、但对普通百姓却秋毫无犯(至少表面如此)的行事风格,开始让一些人心动。
第一个来投的,是一伙被宋军剿匪部队打散、逃入深山的本地土匪,约五六十人,衣衫褴褛,兵器粗劣。为首的名叫赵黑虎,满脸横肉,据说曾因宋军征粮逼死其父,与宋廷有血仇。
朱棣亲自接见了他们。他没有摆王爷架子,只是指着身后那些虽然疲惫却眼神凶悍的北府军老兵,对赵黑虎说:“看见了吗?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在这里,不论过往,只问敢不敢跟宋狗拼命,能不能服从军令!”
赵黑虎看着朱棣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又看了看周围那些煞气腾腾的老兵,一咬牙,单膝跪地:“俺赵黑虎,愿率弟兄们,投效燕王殿下!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好!”朱棣扶起他,当场宣布将其部编入北府军,赐酒肉犒赏。虽然这伙土匪战力堪忧,纪律涣散,但其对本地地形的熟悉和那股子亡命之气,正是北府军目前所需。
有了赵黑虎这个榜样,后续便顺利了许多。陆续有被打散的明军溃兵、不堪宋军苛捐杂税压迫的乡勇、甚至是一些活不下去的流民,抱着各种目的,前来投靠。北府军的人数,在短短半月内,竟从不足三百,悄然恢复到了近八百人!成分虽然复杂,良莠不齐,但那股求活的欲望和对宋军的仇恨,却是共通的。
朱棣深知,乌合之众难成大事。他采纳姚广孝的建议,对这些新附人员进行严格的整编和筛选。精锐悍勇者,补充进原有的战斗序列;熟悉地形、机敏过人者,编入斥候队;老实肯干、体力稍逊者,则负责营地建设、后勤杂役。同时,颁布了简明却严厉的军规:奸淫掳掠者,杀!临阵脱逃者,杀!不听号令者,杀!
他用缴获的物资保障基本供给,用不断的、针对宋军薄弱环节的小规模胜利来维持士气,更用自己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的态度,来凝聚人心。渐渐地,这支鱼龙混杂的队伍,开始有了一丝正规军的雏形,一种归属感和凝聚力,在血腥的磨砺中缓慢滋生。
这一日,朱棣接到斥候急报:一支约五百人的宋军队伍,押送着大量粮草,正从庐州府方向,沿着一条相对偏僻的官道,送往南线前线。由于其北线吃紧,这支运输队的护卫兵力明显不足,且多为征发的民夫辅兵。
机会!一个既能获取大量补给,又能进一步打击宋军士气、彰显北府军实力的机会!
朱棣立刻召集所有能战之兵,连同新附的赵黑虎等部,共计约七百人。
“目标,宋军粮队!地点,落鹰峡!”朱棣指着舆图上一处险要的峡谷,“赵黑虎,你带本部人马,及新附弟兄两百人,提前埋伏于峡谷两侧山崖,多备滚木礌石!”
“诺!”赵黑虎兴奋领命。
“其余精锐,随我堵住峡谷出口!此战,务求全歼,缴获所有粮草辎重!”
“诺!”
落鹰峡,如其名,两侧山势陡峭,官道从中蜿蜒穿过,是一处绝佳的伏击地点。
当那支长长的宋军粮队缓缓进入峡谷时,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死亡已经张开了罗网。
“放!”
随着朱棣一声令下,峡谷两侧,滚木礌石如同雨点般落下!瞬间就将粮队砸得人仰马翻,队形大乱!
“杀——!”朱棣亲率主力,从峡谷出口方向猛冲出来,如同猛虎下山,直扑混乱的宋军!
战斗几乎没有悬念。护卫的宋军本就兵力薄弱,又遭突袭,瞬间崩溃。民夫们更是四散奔逃。北府军士兵如同饿狼扑食,迅速解决了残余抵抗,然后疯狂地扑向那些满载粮食的大车!
此役,北府军以极小的代价,全歼宋军护卫队,俘获民夫上百,缴获粮草无数,以及大量箭矢兵器!
当朱棣站在落鹰峡口,看着麾下士兵兴高采烈地搬运着战利品,看着那些被俘的民夫在威逼利诱下,部分选择加入,部分被释放,他心中豪气顿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不再是那个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逃亡王爷,他是一支正在崛起的、令曹彬寝食难安的力量的统帅!
“传令,打出北府军大旗,将这些粮食,分出一部分,就近送往那些对我们表示过善意的村庄!”朱棣对姚广孝道。他要的,不仅是军队的壮大,更是民心的归附。
姚广孝含笑点头:“将军已得立足之本。接下来,当图进取矣。”
北府军的旗帜,终于在江北的土地上,猎猎作响。而朱棣的目光,已然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他知道,与曹彬,与王翦,甚至与那西边的大唐,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落鹰峡大捷,如同一块投入已然不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波澜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北府军的黑红战旗,不再只是山林间的幽灵标记,而是成了实实在在能歼灭宋军、劫掠粮草、甚至开始影响地方民心的强悍存在。
缴获的粮草大大缓解了北府军的生存压力,更重要的是,那几十车辎重中,竟有数车是宋军储备的硝石、硫磺等火器原料!这对于几乎失去所有重装备的北府军而言,无疑是久旱甘霖。
“天助我也!”朱棣看着那些粗糙却分量十足的火药原料,眼中精光四射。他立刻下令,将所有随军的工匠集中起来,由姚广孝统一协调,利用这些原料,加紧赶制简易的轰天雷、火药包以及…更多的“燕京铳刺”所需弹药。
“将军,有了这些,下次再碰上宋狗的乌龟阵,定叫他们尝尝天雷地火的滋味!”一名原神机营的老工匠兴奋地禀报。
朱棣点头,但他更清楚,武器之利,终是外物。北府军真正的根基,在于这股被他凝聚起来的、悍不畏死的人心,以及…不断扩大的影响。
随着落鹰峡战果的传播,以及北府军有意分粮予民的举动,前来投靠者更是络绎不绝。除了溃兵、土匪,甚至开始有一些小型的地方豪强武装,在权衡利弊后,选择带着部曲田客,举族来附。北府军的规模,如同滚雪球般,迅速膨胀至一千五百余人,虽然战力依旧参差不齐,但声势已绝非昔日可比。
庐州府,宋军江北大营。
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落鹰峡粮队被全歼的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让曹彬的忍耐达到了极限。帅帐内,将领们噤若寒蝉,看着主座上脸色铁青的曹彬。
“五百护军,上万石粮草…就在我江北腹地,被朱棣那千余乌合之众,杀得片甲不留!”曹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冰碴子,刮过每个人的耳膜,“诸位,可还有脸面自称大宋精锐?”
众将羞愧低头。
“大帅,朱棣匪焰日炽,已成心腹大患!若再不能剿除,恐江北各地豪强皆生异心,届时内外交困,局面将不可收拾啊!”一员将领痛心疾首道。
“末将愿领兵五千,不,三千!定将朱棣首级献于帐下!”另一员悍将出列请命。
曹彬缓缓摇头,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舆图上那代表北府军活动区域的、已被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山区。
“朱棣已成气候,据险而守,飘忽不定。大军进剿,如同拳头打跳蚤,徒耗兵力,且易为其所乘。”他顿了顿,手指重重敲在落鹰峡的位置,“但,不能再任由他如此肆无忌惮下去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传令!命水师加强对江面封锁,绝不允许南岸一兵一卒、一粮一草过江接应朱棣!命各部,收缩外围据点,集中兵力于主要城邑、交通枢纽,构筑坚垒,看他朱棣还能抢谁!”
这是要将北府军困死在山区,同时坚壁清野,断绝其外部补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