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血色顿河-《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

  中亚的草原如同一幅碧绿的画卷,逐渐在大明北路偏师的身后展开。随着队伍的不断前进,眼前的景致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逐渐被辽阔的东欧平原所取代,顿河宛如一条银色的缎带,蜿蜒穿过丰茂的草场,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然而,这片土地的宁静早已被打破。大明燕王朱棣率领着一支以骑兵为主、辅以精锐火铳手的机动军团,如同一把锐利的尖刀,深深地刺入了这片陌生的地域。这支虎狼之师在连日的急行军中展现出了惊人的耐力和速度,同时,几场针对游牧部落的清扫战更是让他们的刀锋愈发锋利。

  朱棣身披一袭玄甲,外罩赤色蟠龙战袍,威风凛凛地立马于一处高岗之上。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锐利,扫视着顿河对岸的情况。在那里,一座规模颇为可观的土木混合结构城堡赫然矗立,扼守着渡口要道,城墙高大而坚固,给人一种难以逾越的感觉。城墙上人影绰绰,旗帜飘扬,那旗帜上的图案并非以往所见的任何部落图腾,而是一弯新月与星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报——燕王殿下!”伴随着一声高呼,一名斥候如流星般疾驰而来,他的身影在滚滚烟尘中若隐若现。眨眼间,斥候便已抵达朱棣面前,只见他一个飞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启禀燕王殿下,属下已探明,对岸城堡乃奥斯曼帝国东部边境重镇,守军约万人,其主力为苏丹亲兵,名为‘耶尼切里’。这些士兵装备精良,悍勇异常,而且……大量配备了火绳枪!”

  “奥斯曼?耶尼切里?”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的光芒。他对这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并不陌生,早在之前的零星战报和商人传闻中,他就曾听闻过奥斯曼帝国的赫赫威名。据说,这个帝国的军队兵锋正盛,其势力范围甚至已经威胁到了欧罗巴的腹地。

  然而,朱棣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路西进,竟然会如此直接地撞上这个硬茬子。尤其是当他听到“火绳枪”这三个字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他深知这种来自泰西的火器威力巨大,但究竟与大明的火铳相比如何,他还未曾亲眼见识过。

  “火绳枪……”朱棣低声沉吟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后,他嘴角突然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朗声道:“好啊!本王正愁没机会见识一下这泰西之火器的厉害呢!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备战!今日,本王定要踏平此城,让那奥斯曼苏丹知道,我大明龙旗所指之处,便是天威降临之地!”

  没有劝降,没有试探,战争的序幕在明军震天的战鼓声中拉开。朱棣用兵,向来崇尚进攻,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毁敌人。

  首先发言的是明军随军携带的轻型野战炮以及大量装备的单兵火铳。明军阵前硝烟弥漫,炮声、铳声如同爆豆般响起!弹丸如同雨点般砸向对岸的城堡城墙和垛口。

  几乎在同一时间,城堡上的奥斯曼守军也开火了!耶尼切里军团果然名不虚传,他们装备的土耳其火绳枪射程和精度都相当不错,而且训练有素。密集的枪声从城头响起,白色的硝烟升腾。铅弹呼啸着飞过顿河,落入明军阵中!

  “噗噗噗!”

  不断有明军士兵中弹倒地,即便有盔甲防护,在近距离被火绳枪命中,也非死即伤。这是明军西征以来,首次在远程火力上遇到势均力敌甚至略占下风的对手!

  “盾牌!举盾!”前线军官嘶声呐喊。明军步兵迅速举起大型橹盾,抵挡飞来的铅弹。火铳手则躲在盾后装填,寻找机会还击。双方隔着顿河,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而残酷的火器对射!河面上空,子弹交错飞过,不断有双方士兵中弹殒命,鲜血染红了河岸。

  朱棣在后方看得真切,眉头微皱。对方火器之犀利,确实出乎意料,尤其是其火绳枪的射程和稳定性,似乎比明军现役的部分火铳还要稍胜一筹。硬拼远程火力,即便能胜,损失也必然惨重。

  “不能这么耗下去!”朱棣当机立断,“神机营火铳手继续压制城头火力!骑兵两翼迂回,寻找浅滩渡河!步兵准备强行架设浮桥!工兵呢?给老子用火药炸开他们那段看起来最旧的木栅城墙!”

  命令被迅速执行。明军骑兵分为两股,如同两条游龙,沿着河岸向下游疾驰,寻找渡河点。步兵则在盾牌和火铳的掩护下,冒着城头倾泻的弹雨和零星射下的箭矢,开始利用预先准备好的材料架设浮桥,场面惨烈,每前进一步都有人倒下。

  而对朱棣命令反应最快的,是一支特殊的工兵小队。他们携带捆扎好的火药包,利用地形掩护,悄然潜行至一段看似年久失修的木质城墙下。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那段城墙在爆炸中剧烈晃动,木屑纷飞,被炸开了一个不小的缺口!

  “城墙破了!杀进去!”明军将士发出震天的怒吼!

  就在这时,下游也传来消息,骑兵找到了可涉渡的浅滩,已经开始强渡顿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城堡内的奥斯曼守军顿时压力倍增!耶尼切里军团虽然精锐,但面对明军多路并进的凶猛攻势,也开始有些捉襟见肘。守将试图分兵堵住城墙缺口,又要防备渡河的明军骑兵,阵脚渐乱。

  朱棣看准时机,拔出战刀,直指对岸:“全军压上!先登城者,赏千金!官升三级!”

  主帅亲临战线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明军士气大振,如同潮水般涌过刚刚架设好的浮桥,冲向那个被炸开的缺口!渡河的骑兵也从侧翼发起了冲锋!

  最残酷的城墙争夺战开始了!缺口处,明军士兵与耶尼切里士兵短兵相接!火铳来不及装填,便成了烧火棍,双方用弯刀、战斧、长矛进行着最原始的搏杀!耶尼切里士兵果然悍勇,他们高喊着宗教口号,死战不退,往往身中数刀仍能挥刀砍杀。但明军同样骁勇,而且人数占据优势,如同无穷无尽的浪潮,不断冲击着防线。

  朱棣亲率精锐卫队,也从浮桥冲过顿河,加入了战团!他武艺高强,刀法凌厉,接连劈翻数名耶尼切里士兵,所向披靡!主将的勇猛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终于,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明军彻底冲垮了缺口处的防御,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城堡内部。巷战随之展开,但失去城墙依托的奥斯曼守军,败局已定。

  战斗持续到日落时分,城堡内的喊杀声渐渐平息。城头飘扬的新月旗被砍倒,换上了大明燕王的旗帜。城内尸横遍野,大部分是守军的尸体,也包括不少明军将士的遗体。朱棣下令,按照惯例,清理战场,不留活口。

  站在残破的城墙上,朱棣看着缴获的数百支制作精良的土耳其火绳枪,以及俘虏的少数工匠,对身旁的副将道:“将此枪连同工匠,立刻快马送回金陵,呈报父皇!告知父皇,奥斯曼火器,确有独到之处,尤以其火绳枪为甚!请父皇定夺!”

  他眺望着西方更广阔的土地,目光灼灼。击败一个边境要塞只是开始,与奥斯曼这个庞然大物的全面碰撞,恐怕才刚刚揭开序幕。而火器,在这场决定东西方命运的较量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明的科技吞噬之路,又添上了一块重要的拼图。

  欧罗巴的心脏地带,昔日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内,烽烟四起,哀鸿遍野。李靖大军如同犁庭扫穴,一路势如破竹,沿途诸多公国、伯国或是望风而降,或是被碾为齑粉,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唐军的兵锋,最终指向了那个在精神上统治了西方近千年的中心——教皇国,罗马城。

  此时的罗马,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与威严,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末日降临般的恐慌。城墙之上,临时征召的民兵面如土色,握着长矛的手在不住颤抖。城内,祈祷声、哭喊声、争抢声不绝于耳。教皇本人,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了与他的城共存亡,尽管这更像是一种绝望的仪式感。

  李靖并没有急于发动总攻。他命令大军将罗马城团团围住,然后,将缴获并已熟练运用的数十门法军、神罗火炮,推到了阵前,对准了那座千年古城的城墙。

  没有劝降,没有通牒。对于这些信奉异神、非我族类的蛮夷,按照《封禅之约》,唯有彻底的毁灭。

  “目标,正门及两侧城墙,持续轰击,直至坍塌。”李靖的命令简洁而冷酷。

  “轰隆——!轰隆——!轰隆——!”

  地动山摇的炮击开始了!铸铁的炮弹带着毁灭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撞击在罗马古老而坚固的石墙上!砖石崩塌,灰尘冲天而起!城墙上的守军被震得东倒西歪,碎石飞溅中夹杂着残肢断臂。任何试图在城头组织防御的行为,都会招致更密集的炮火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