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有人起夜取水,湿脚印一路从洞外延伸进来,踩得几处青苔发黑。
龙弋顺着痕迹往回看,十米开外那片泥地还泛着潮气。
“每天六个人来回三趟,一趟二十分钟。”他自言自语,“两小时泡在水上,够挖三条战壕了。”
白露正把盐包重新扎紧,听见这话抬头:“你是说……咱们得省这个时间?”
“不是省时间。”龙弋站起身,目光落在堆在角落的几根粗竹竿上,“是让水自己走过来。”
唐芯立刻从警戒位蹦起来:“啥意思?你还能念咒把溪水喊来?”
“比念咒靠谱。”
龙弋走过去拍了拍其中一根竹子,“这玩意儿中空带节,打通了就是天然水管。咱们把它一截截连起来,从上游引水到洞口。”
裴千雅扶了扶背包带子:“能行吗?接头会不会漏水?”
“会漏。所以得封缝。树脂加热后当胶水用,我试过,粘石头都行。”
姚丽莎:“又要砍树又要烧火,听着就累。就不能等下雨多存点?”
“雨水收集量不到日常一半。”龙弋直接否了,“而且你喝惯了流动活水,再喝死水塘的,肠胃迟早闹罢工。”
“那你还嫌我们凌晨打水吵你?”唐芯嘀咕。
“吵不吵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想去砍竹子?”
蒋雨萌举手最快:“我去!我知道哪片竹林最老,前天采藤条时见过!”
“好。你和唐芯一组,找直径拳头以上、笔直少弯的老竹。每根三米长,砍下来留枝叶做标记。”
他又转向白露和姚丽莎:“你们负责劈断运回来。注意别砸到脚,也别把竹筒内部划伤。”
“那我呢?”裴千雅问。
“你坐镇洞口。”龙弋递给她一块炭条和半块旧布,“每段竹管编号登记,长度、接口方式都记清楚。以后坏了好修。”
“明白!”
队伍开始分头行动。
唐芯扛着工兵铲一路小跑:“我说姐们,你可别带我绕远啊!”
蒋雨萌指着地上隐约的痕迹:“跟着脚印走就行。你看,这些叶子被踩歪的方向,都是往南坡去的。”
果然没走十分钟,一片高耸竹林出现在眼前。竹竿粗壮挺拔,阳光穿过缝隙照在地上,像插满了竖琴弦。
“哇哦。”唐芯抡起铲子就准备砍,“这种尺寸,做个滑梯都够了。”
蒋雨萌一把拉住她:“等等!龙弋说了要‘三点支撑’,不然容易裂。”
“三点支撑?那不是爬石头用的?”
“他说所有受力动作都能套。”蒋雨萌模仿着龙弋的姿势,“一脚踩稳,一手扶杆,另一手发力——你看!”
“咔”的一声,第一根竹子应声而倒。
“嘿!还真没裂!”唐芯乐了,“看来冷面教官也不是只会凶人。”
另一边,白露和姚丽莎正拖着一根竹筒往回走。
“你悠着点。”白露提醒,“别蹭破皮,内壁刮花了影响水流。”
“我都懂。”姚丽莎喘着气,“你说龙弋咋知道这么多?竹子也能当水管使?”
“特种兵课程里有‘野外工程基础’。”白露解释,“他们连雪地都能搭桥,何况几根竹子。”
回到洞口,龙弋已经开始测试首段通路。
他把一根竹筒竖起来,从顶端倒进半瓢水。水顺着流下,但在第二个竹节处卡住了。
“节隔太厚。”他摸了摸内壁,“得打通。”
他拆下工兵铲的尖头部分,架在火堆上加热。几分钟后,红热的金属被缓缓推进竹节中心。
“滋啦”一声,焦味升起,一个小孔被烫穿。
“再来一圈。”龙弋旋转着加热部位,慢慢扩大孔径,直到两端贯通。
“厉害啊!”唐芯凑近看,“这算不算自制电钻?”
“算烧火棍升级版。”龙弋把通好的竹筒递给裴千雅,“编号A1,长度三米整,接口已处理。”
裴千雅认真记下,又拿炭条在竹身上写了标记。
接下来几小时,众人轮番上阵。有人砍竹,有人搬运,有人记录,龙弋则全程把控质量。
最难的是密封。最初用湿泥糊缝,一试水就渗;改用草灰混合树脂,效果也不理想。
最后龙弋干脆把树脂加热成半流体,用小木片均匀涂抹在接头处,再缠上烤软的藤条加固。
“这叫双层防漏。”他拍拍成品,“能扛住瀑布冲。”
中午过后,第一批十节管道组装完成,总长约三十米。
龙弋带着唐芯和蒋雨萌前往溪流上游勘测路线。
他观察地形:“不能从平地引。得找高差。水往低处流,但要有压力才能走得远。”
最终选定一处三米高的小瀑布边缘作为取水口。
“这儿水流稳定,落差够。而且石头多,方便固定支架。”
下午三点,主干管线开始铺设。
众人沿着斜坡一字排开,接力传递竹管。
龙弋亲自在关键节点调整角度,确保每段都有轻微倾斜。
最后一节接上时,所有人屏住呼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龙弋松开取水口的临时堵头。
一秒,两秒……
水流先是缓慢渗入第一节,接着顺着坡度加速,哗啦啦穿过每一节竹筒,最终从末端喷出,落入洞口外挖好的石槽中!
“来了!真的来了!”蒋雨萌跳起来拍手,“它自己走来了!”
姚丽莎顾不上擦汗,立刻蹲下伸手接了一捧:“干净得很!比我早上洗脸那桶还清!”
白露掏出小瓶开始测算流量:“按这速度,一小时大约能积半桶,够日常用了。”
裴千雅拿着本子核对数据:“A1到A10全部正常,只有B3接口有轻微渗水,已标记待处理。”
唐芯直接把脑袋凑过去喝水:“甜的!比矿泉水还好喝!”
龙弋检查水流稳定性:“那是心理作用。不过确实省事了。以后取水不用走远,洗漱、做饭、存备用都方便。”
“那你是不是该给这系统起个名?”姚丽莎笑着问,“‘龙王供水工程’怎么样?”
龙弋走到石壁前,用刀尖刻下一道横线:“叫它‘一号生命线’就行。今天开始每日测水量,记在这里。”
白露拿出布片更新用水分配方案。
姚丽莎悄悄用树叶折了个小杯,装了半杯水放在干燥岩台上晾晒——她想试试能不能晒出自己的“太阳茶”。
唐芯抱着木矛守在管线旁:“谁敢来咬我的水管,我就咬回去。”
蒋雨萌发现石槽边不知何时飞来两只小鸟,低头饮水后扑棱着翅膀飞走。
“它们也学会来打水了。”她轻声说。
龙弋蹲在槽边,伸手探了探水流速度。
水温清凉,流速稳定。
他在石壁刻线旁又加了个小钩,表示今日无异常。
然后站起身,望向林间小径。
那里有一串新鲜脚印,正朝着水源方向延伸。
龙弋顺着痕迹往回看,十米开外那片泥地还泛着潮气。
“每天六个人来回三趟,一趟二十分钟。”他自言自语,“两小时泡在水上,够挖三条战壕了。”
白露正把盐包重新扎紧,听见这话抬头:“你是说……咱们得省这个时间?”
“不是省时间。”龙弋站起身,目光落在堆在角落的几根粗竹竿上,“是让水自己走过来。”
唐芯立刻从警戒位蹦起来:“啥意思?你还能念咒把溪水喊来?”
“比念咒靠谱。”
龙弋走过去拍了拍其中一根竹子,“这玩意儿中空带节,打通了就是天然水管。咱们把它一截截连起来,从上游引水到洞口。”
裴千雅扶了扶背包带子:“能行吗?接头会不会漏水?”
“会漏。所以得封缝。树脂加热后当胶水用,我试过,粘石头都行。”
姚丽莎:“又要砍树又要烧火,听着就累。就不能等下雨多存点?”
“雨水收集量不到日常一半。”龙弋直接否了,“而且你喝惯了流动活水,再喝死水塘的,肠胃迟早闹罢工。”
“那你还嫌我们凌晨打水吵你?”唐芯嘀咕。
“吵不吵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想去砍竹子?”
蒋雨萌举手最快:“我去!我知道哪片竹林最老,前天采藤条时见过!”
“好。你和唐芯一组,找直径拳头以上、笔直少弯的老竹。每根三米长,砍下来留枝叶做标记。”
他又转向白露和姚丽莎:“你们负责劈断运回来。注意别砸到脚,也别把竹筒内部划伤。”
“那我呢?”裴千雅问。
“你坐镇洞口。”龙弋递给她一块炭条和半块旧布,“每段竹管编号登记,长度、接口方式都记清楚。以后坏了好修。”
“明白!”
队伍开始分头行动。
唐芯扛着工兵铲一路小跑:“我说姐们,你可别带我绕远啊!”
蒋雨萌指着地上隐约的痕迹:“跟着脚印走就行。你看,这些叶子被踩歪的方向,都是往南坡去的。”
果然没走十分钟,一片高耸竹林出现在眼前。竹竿粗壮挺拔,阳光穿过缝隙照在地上,像插满了竖琴弦。
“哇哦。”唐芯抡起铲子就准备砍,“这种尺寸,做个滑梯都够了。”
蒋雨萌一把拉住她:“等等!龙弋说了要‘三点支撑’,不然容易裂。”
“三点支撑?那不是爬石头用的?”
“他说所有受力动作都能套。”蒋雨萌模仿着龙弋的姿势,“一脚踩稳,一手扶杆,另一手发力——你看!”
“咔”的一声,第一根竹子应声而倒。
“嘿!还真没裂!”唐芯乐了,“看来冷面教官也不是只会凶人。”
另一边,白露和姚丽莎正拖着一根竹筒往回走。
“你悠着点。”白露提醒,“别蹭破皮,内壁刮花了影响水流。”
“我都懂。”姚丽莎喘着气,“你说龙弋咋知道这么多?竹子也能当水管使?”
“特种兵课程里有‘野外工程基础’。”白露解释,“他们连雪地都能搭桥,何况几根竹子。”
回到洞口,龙弋已经开始测试首段通路。
他把一根竹筒竖起来,从顶端倒进半瓢水。水顺着流下,但在第二个竹节处卡住了。
“节隔太厚。”他摸了摸内壁,“得打通。”
他拆下工兵铲的尖头部分,架在火堆上加热。几分钟后,红热的金属被缓缓推进竹节中心。
“滋啦”一声,焦味升起,一个小孔被烫穿。
“再来一圈。”龙弋旋转着加热部位,慢慢扩大孔径,直到两端贯通。
“厉害啊!”唐芯凑近看,“这算不算自制电钻?”
“算烧火棍升级版。”龙弋把通好的竹筒递给裴千雅,“编号A1,长度三米整,接口已处理。”
裴千雅认真记下,又拿炭条在竹身上写了标记。
接下来几小时,众人轮番上阵。有人砍竹,有人搬运,有人记录,龙弋则全程把控质量。
最难的是密封。最初用湿泥糊缝,一试水就渗;改用草灰混合树脂,效果也不理想。
最后龙弋干脆把树脂加热成半流体,用小木片均匀涂抹在接头处,再缠上烤软的藤条加固。
“这叫双层防漏。”他拍拍成品,“能扛住瀑布冲。”
中午过后,第一批十节管道组装完成,总长约三十米。
龙弋带着唐芯和蒋雨萌前往溪流上游勘测路线。
他观察地形:“不能从平地引。得找高差。水往低处流,但要有压力才能走得远。”
最终选定一处三米高的小瀑布边缘作为取水口。
“这儿水流稳定,落差够。而且石头多,方便固定支架。”
下午三点,主干管线开始铺设。
众人沿着斜坡一字排开,接力传递竹管。
龙弋亲自在关键节点调整角度,确保每段都有轻微倾斜。
最后一节接上时,所有人屏住呼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龙弋松开取水口的临时堵头。
一秒,两秒……
水流先是缓慢渗入第一节,接着顺着坡度加速,哗啦啦穿过每一节竹筒,最终从末端喷出,落入洞口外挖好的石槽中!
“来了!真的来了!”蒋雨萌跳起来拍手,“它自己走来了!”
姚丽莎顾不上擦汗,立刻蹲下伸手接了一捧:“干净得很!比我早上洗脸那桶还清!”
白露掏出小瓶开始测算流量:“按这速度,一小时大约能积半桶,够日常用了。”
裴千雅拿着本子核对数据:“A1到A10全部正常,只有B3接口有轻微渗水,已标记待处理。”
唐芯直接把脑袋凑过去喝水:“甜的!比矿泉水还好喝!”
龙弋检查水流稳定性:“那是心理作用。不过确实省事了。以后取水不用走远,洗漱、做饭、存备用都方便。”
“那你是不是该给这系统起个名?”姚丽莎笑着问,“‘龙王供水工程’怎么样?”
龙弋走到石壁前,用刀尖刻下一道横线:“叫它‘一号生命线’就行。今天开始每日测水量,记在这里。”
白露拿出布片更新用水分配方案。
姚丽莎悄悄用树叶折了个小杯,装了半杯水放在干燥岩台上晾晒——她想试试能不能晒出自己的“太阳茶”。
唐芯抱着木矛守在管线旁:“谁敢来咬我的水管,我就咬回去。”
蒋雨萌发现石槽边不知何时飞来两只小鸟,低头饮水后扑棱着翅膀飞走。
“它们也学会来打水了。”她轻声说。
龙弋蹲在槽边,伸手探了探水流速度。
水温清凉,流速稳定。
他在石壁刻线旁又加了个小钩,表示今日无异常。
然后站起身,望向林间小径。
那里有一串新鲜脚印,正朝着水源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