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明月楼之约-《神象镇狱:从凡尘到仙穹》

  第二百五十章 明月楼之约

  午时的阳光,透过雕花的木窗,在“望月轩”光洁如镜的金丝楠木地板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轩内燃着淡淡的檀香,烟气袅袅,如云如雾,与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喧嚣隔绝开来,自成一方静谧天地。

  明月楼,天风城最高的建筑,亦是最为雅致昂贵的去处。而这顶层的“望月轩”,更是寻常人连窥探其内景都是一种奢望的存在。

  杨奇在青衣侍女的引导下,踏入此间。他依旧是一身简单的青色布衣,与这满室奢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他步履从容,神色平静,那双深邃的眼眸扫过轩内布局,并无半分局促或惊叹,仿佛眼前玉器古玩、名家字画,与寻常草木并无区别。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窗前那道背对着他的窈窕身影上。

  楚清秋今日未着宫装,仅以一袭月白色的素雅长裙裹身,青丝如瀑,仅用一根简单的白玉簪子松松挽起少许,余下垂落腰际。她正临窗而立,俯瞰着下方鳞次栉比的建筑与如蚁的人流。阳光勾勒出她完美的侧脸轮廓,脖颈修长白皙,气质清冷孤绝,宛如一株沐浴在月华下的雪莲,遗世而独立。

  仅仅是这样一个背影,便已占尽了这满室的风华。

  引领杨奇的侍女悄然退下,并轻轻带上了房门。

  似乎是听到了身后的动静,楚清秋缓缓转过身来。

  霎时间,仿佛整个“望月轩”都明亮了几分。她的容貌,较之昨日远观,更为清晰,也更为震撼。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琼鼻挺翘,唇色淡樱。她的美,并非那种咄咄逼人的艳丽,而是一种清冽、纯净,带着疏离感,却又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尤其那双眼睛,清澈宛若山间寒潭,洞彻人心,此刻正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审视与探究,落在杨奇身上。

  “杨公子,准时赴约,清秋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她开口,声音清越,如同玉石相击,虽说着客套话,语气却依旧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波动。

  杨奇拱手,不卑不亢:“楚小姐相邀,是杨某的荣幸。”

  楚清秋微微颔首,素手轻抬,指向临窗的一张紫檀木雕花桌案:“杨公子,请坐。”

  两人相对而坐。桌上早已备好了香茗,白玉茶盏中,汤色清碧,几片嫩绿的茶叶在其中缓缓舒展,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光是闻着,便觉神清气爽,显然非是凡品。

  “这是‘云雾灵茶’,采自三千里外云梦大泽深处的灵山之上,三年方得一回,有静心凝神,滋养真气之效。杨公子不妨一试。” 楚清秋淡淡道,自己却并未动手,只是静静地看着杨奇。

  杨奇端起茶盏,轻嗅其香,随即浅啜一口。茶汤入口微苦,旋即化为甘醇,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喉咙滑下,随即散入四肢百骸,竟让他体内那十枚巨象微粒都似乎活跃了一丝,真元的运转也顺畅了半分。

  “好茶。”他由衷赞道,放下茶盏,“多谢楚小姐款待。”

  楚清秋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讶异。这云雾灵茶蕴含灵气,寻常先天武者饮用,至少需要运功片刻方能化解其中灵韵,而眼前这少年,竟似浑然无事,仿佛只是喝了一口普通的茶水。这份根基与肉身强度,果然非同一般。

  “茶是好茶,但也需懂茶之人品评。” 楚清秋语气依旧平淡,“杨公子觉得此茶如何?”

  杨奇迎上她探究的目光,坦然道:“茶蕴灵机,乃滋养之物。然外力终是辅助,修行根本,还在自身。” 他这话,既是评价茶,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会因为任何外物的诱惑而迷失根本。

  楚清秋闻言,清冷的眸子里终于掠过一丝极淡的欣赏。“杨公子见识不凡,一语中的。看来,公子的崛起,绝非侥幸。”

  她话锋微转,不再绕圈子:“昨日生死台,公子拳破金钟,神威凛凛,令人印象深刻。恕清秋冒昧,公子所修功法,刚猛霸道,力贯千钧,似乎…并非杨家祖传之功,亦非天风城乃至这周边数城任何已知传承。”

  她的目光锐利起来,如同冰锥,直刺杨奇内心:“不知公子,师承何处?或者说,有何奇遇?”

  来了!

  杨奇心中早有准备。神象镇狱劲的特性太过明显,根本瞒不过有心人,尤其是楚清秋这等身份和眼力的人。他面色不变,平静道:“楚小姐慧眼。杨某确实偶得前辈遗泽,方能有所寸进。至于具体为何,请恕杨某不便透露。修行之人,各有缘法,亦各有隐秘。”

  他这番话,既承认了有机缘,又堵死了进一步追问的可能,合情合理。

  楚清秋盯着他看了片刻,见他眼神坦然,并无丝毫闪烁,知道追问不出更多,便也不再强求。她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白玉杯盏,语气恢复了之前的清冷:“公子不必多心,清秋并非觊觎你的传承。只是好奇,是何等功法,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让一个…嗯,让公子脱胎换骨。”

  她原本想说的或许是“让一个原本资质平平之人”,但话到嘴边又改了口,算是保留了分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杨奇淡淡道,“功法是船,能渡人过河,但最终能行多远,看的还是船上的人。”

  楚清秋微微颔首:“此言有理。那么,公子可知,你脚下的这条河,通往何方?而你这艘…与众不同的船,又是否已做好了迎接更大风浪的准备?”

  她不等杨奇回答,继续道:“天风城,不过是苍云国边陲一隅,资源贫瘠,传承有限。公子如今虽名动全城,但放眼整个苍云国,乃至更为浩瀚的修真界,先天修为,不过是刚刚起步。公子身怀异宝…或者说,身负奇异功法,犹如稚子怀金行于闹市,短期内或可凭借锋芒震慑宵小,但时间一长,必会引来真正的窥视者。”

  她的话语如同冰水,泼洒在杨奇心头,虽然冷酷,却是现实。杨奇沉默着,他知道楚清秋说的是事实。杨战天的隐忍,赵家的不甘,还有其他潜在的势力…神象镇狱劲的秘密,不可能永远隐瞒。

  “楚小姐有何指教?”杨奇直接问道。

  楚清秋放下杯盏,玉指在桌面上轻轻一点:“指教不敢当。只是给公子指一条路,亦是履行我城主府维护一方安宁的职责。”

  她手腕一翻,一枚巴掌大小,通体青色,温润如玉的令牌出现在她掌心。令牌正面刻着缭绕的云气,云气中隐现一座巍峨山峦的轮廓,背面则是一个铁画银钩的“青”字。

  “此乃青云宗外门弟子接引令。”楚清秋将令牌推向杨奇,“持此令,可免去入门初试,直接参与三月之后,青云宗在本区域的外门弟子最终选拔。以公子之能,通过选拔,拜入青云宗,当无悬念。”

  杨奇目光落在令牌之上,心中微动。青云宗,苍云国三大修真宗门之一,正是他下一步的目标。雷烈长老的邀请尚属口头,而这枚令牌,则是实实在在的凭证。楚清秋此举,无疑是为他铺平了道路,节省了大量时间。

  “楚小姐为何帮我?”杨奇没有立即去接令牌,而是看着楚清秋的眼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在这利益交织的修真世界。

  楚清秋似乎早就料到他有此一问,神色不变:“原因有三。”

  “其一,如我方才所言,你身怀隐秘,留在天风城,迟早会引出风波,不利于城池稳定。送你入青云宗,对城主府而言,是解决一个潜在麻烦的最佳方式。”

  “其二,我欣赏你的潜力。投资一个有潜力的天才,对于城主府,对于…我而言,都是一笔值得的买卖。他日你若在青云宗有所成就,这份香火情谊,或许能有所回报。”

  “其三,”她顿了顿,清冷的目光中似乎多了一丝别样的意味,“我个人,对你有些好奇。我想看看,你这艘‘与众不同的船’,驶入更广阔的大海后,究竟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她的话语坦诚得近乎直接,将利益、投资与个人兴趣剖析得明明白白,反而让人生不出恶感。

  杨奇沉吟片刻。楚清秋的理由很充分,也符合逻辑。对他而言,这确实是一条康庄大道。他伸出手,接过了那枚尚带着一丝冰凉体温的青色令牌。

  “多谢楚小姐。”他将令牌收起,郑重道,“这份人情,杨某记下了。”

  见杨奇收下令牌,楚清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语气也缓和了些许:“青云宗内,并非净土。宗门之内,派系林立,竞争之残酷,远非天风城可比。那里天才云集,背景深厚者不知凡几。你虽天赋异禀,但入门之后,仍需谨言慎行,步步为营。”

  “此外,”她补充道,“关于你的功法,在拥有足够自保之力前,最好还是多加遮掩。青云宗内能人辈出,眼力毒辣者不在少数,莫要轻易显露根本。”

  这番提点,已是超出了单纯的投资范畴,带上了几分善意。

  “杨某明白,多谢楚小姐提醒。”杨奇点头。他自然懂得藏拙的道理。

  正事谈完,轩内的气氛似乎不再那么紧绷。两人又随意交谈了几句,多是楚清秋介绍一些青云宗及周边修真界的常识,杨奇则静静聆听,偶尔发问。

  窗外日头微微西斜,将两人的影子拉长。

  杨奇知道,该告辞了。他站起身,再次拱手:“楚小姐,今日之约,杨某获益良多。他日若有所成,必不忘今日之情。”

  楚清秋也站起身,清冷的容颜在斜阳余晖中,仿佛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暖色,少了几分疏离,多了些许真实感。“望你前程似锦。他日青云之上,或许还有再见之期。”

  杨奇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望着他消失在门后的挺拔背影,楚清秋久久未动。她缓步再次走到窗边,俯瞰着下方那个逐渐融入人流、毫不起眼的青色身影。

  “身负洪荒气息的骨符…神象镇狱劲…杨奇…”她低声轻语,清冷的眸子里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搅动风云者,或许真的即将出现。只希望,你莫要过早夭折才好。这片沉寂已久的天地,也该有些新的变化了…”

  一席话语,一枚令牌,一次看似交易却又暗藏机锋的会面。明月楼之约,如同一道分水岭,悄然划定了杨奇人生的新阶段。天风城的舞台已然落幕,而青云宗,那片更广阔、更危险、也更精彩的天地,正伴随着西斜的落日,向他敞开了大门。潜龙,终将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