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二十一年的春天。
当来自漠北的王庭电报将那份勘探报告呈递到御前时,整个大明帝国的权力中枢,都被一种混合着狂喜与野心的炽热情绪所笼罩。
“……臣赵武谨奏: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我‘西风’勘探队于楚河支流,野马滩之地,掘地三丈,得见黑褐色粘稠油状物涌出,其势虽缓,然连绵不绝,气味刺鼻,遇火则燃,焰高烟浓。经随队格物学员初步检验,断定此乃陆尚书所言‘石油’无疑!其下必蕴藏丰饶油脉!此乃天赐大明之‘黑金’,强邦固本之基石!……”
乾清宫内,弘治帝手持电文,反复阅看。
他抬头看向侍立一旁的太子朱厚照和刚刚被急召入宫的陆仁,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陆卿,照儿,此物……果真如你等所言,有如此大用?”
朱厚照早已激动得满脸通红,抢先答道:“父皇!千真万确!陆师傅早已阐明,此石油,非仅助燃,其能效远超煤炭!可驱动更强劲之机器,可提炼出照亮黑夜之‘煤油’,可制成铺路之‘沥青’,更能炼制出威力无匹之新式火药、甚至未来驱动无需蒸汽之‘内燃机’!此乃工业之血,帝国未来之命脉所在!”
陆仁相对沉稳,但眼中亦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躬身补充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不虚。
石油之战略价值,确远超目前所知之任何单一资源。
美洲金银可富国,而此物,则可强兵、兴业、利交通,从根本上提升国力。野马滩油田之发现,意义不亚于拿下整个漠北草原。我大明必须不惜代价,将其牢牢掌控在手!”
“不惜代价……”弘治帝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目光掠过墙上那幅巨大的舆图,落在了那片广袤而陌生的西域之地。他深吸一口气,帝王决断顷刻下达:“传旨!召国务院总理大臣、副总理大臣,国防、工商、财政、外交、格物发展总局主事,即刻文华殿议事!”
文华殿内,气氛热烈而凝重。
新成立的国务院体系,在此刻展现出了远超旧六部衙门的反应速度与协同能力。
陆仁作为格物发展总局掌舵人兼副总理大臣,首先阐述了石油的巨大潜力和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开采方面,需设计更高效的钻井机械,而非目前人力挖掘;运输方面,路途遥远,罐装驼运效率低下且危险,长远之计,必须依靠铁路!提炼更是关键,需格物院化学所立刻着手研究分馏技术,分离出不同用途的产物。臣建议,立即成立‘石油事务筹备处’,统筹一切相关事宜。”
新任工商部尚书立刻附议:“陆公所言极是。此乃新兴巨大产业,工商部必当全力配合,规划产业链,制定标准,管理未来之石油贸易。”
国防部尚书则面色严肃:“陛下,野马滩远在漠西,地处强敌环伺之域。叶尔羌前番受挫,岂会甘心?欲保油脉,必建坚城,驻强军!臣请立即论证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或类似军事重镇之可行性,并调拨新式火炮、步枪,强化该地防卫。”
交通运输部尚书则指着地图,雄心勃勃:“铁路!必须将铁路修过去!京津线、京宣线已近尾声,当立即规划‘陇西线’,一路向西,直至玉门,未来更要延伸至西域!唯有铁路,方能将石油源源不断运回中枢,支撑帝国伟业!”
全国兴修铁路的热潮,因为石油的发现,被注入了更强大的动力和更明确的方向。
财政部尚书则开始核算这庞大计划所需的惊天花费,眉头紧锁,但眼神坚定,显然明白这笔投资的意义。
弘治帝高坐其上,听着臣子们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的奏对,心中激荡。
这才是他想要的朝廷,一个能够精准捕捉机遇、高效应对挑战的朝廷!他当即拍板:成立由陆仁亲自挂帅的“石油事务筹备处”,拥有跨部门协调之权,工商、国防、交通、格物、财政各部需全力配合,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务必尽快拿出开采、运输、提炼、应用的全套方案并付诸实施!
就在大明这架战争机器因为注入“黑金”燃料而开始轰鸣加速之时,西域的棋局,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叶尔羌汗国的阿卜杜拉·米尔扎王子败退回师后,并未受到汗廷的严厉斥责。
相反,他带回来的关于明军恐怖火器的描述,以及他们对那“黑色臭水”异乎寻常的重视,引起了叶尔羌上层,尤其是那位雄心勃勃的汗王赛义德的深思。
“他们不远万里,派出一支如此精锐的小队,难道只是为了寻找那种点燃后臭气熏天的黑水?”赛义德汗捻着胡须,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这黑水,必定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巨大秘密和价值。”
很快,通过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甚至是一些被收买的、往来于大明边境的游牧部落民,关于大明极度重视“石油”,并称之为“工业之血”、“黑色黄金”的零星信息,被拼凑起来,传回了叶尔羌宫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他们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全部含义,但“黄金”二字,足以点燃任何统治者的贪婪。
硬抢看来代价太大,那么,是否可以控制源头,或者……借此勒索呢?
不久,一支打着友好通商旗号的叶尔羌使团,携带着骏马、玉石和地毯,抵达了漠北王庭,求见大明蒙古布政使王阳明与巡抚巴尔斯博罗特。
王庭大帐内,气氛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叶尔羌使臣言辞谦恭,对之前的“误会”表示歉意,并表达了希望与大明永结盟好、互通贸易的意愿。但话锋一转,便提及:“……听闻天朝上国,对那野马滩的黑色泉水颇有兴趣。此地虽荒僻,却恰在我叶尔羌汗国庇护之下的一些部落草场范围内。我汗王仁慈,愿与上国共享此地之利,只是……这归属与开采之权,还需细细商议才是。”
这近乎赤裸的敲诈,让陪同接见的几位明军将领面露怒色。
王阳明却神色不动,只是将目光投向了身旁的巴尔斯博罗特。
巴尔斯博罗特心领神会,他如今身着大明绯袍,气度沉稳,用流利的蒙古语(叶尔羌使臣亦通晓)淡然回应:“尊使此言差矣。野马滩乃无主之地,向来是各部游牧之所,何来‘庇护’之说?我大明勘探队发现此物,乃天意所归。至于开采……此乃工部格物院之事务,自有法度。若贵国诚心通商,我大明欢迎之至,丝绸、茶叶、瓷器,乃至一些精巧器物,皆可交易。然若欲以此等虚无之‘归属’为由,行要挟之实,恐非友邦之道。”
他顿了顿,语气转而带上了一丝意味深长:“况且,我听闻天山以北,准噶尔部近来颇为活跃,对贵国西部牧场,似乎也颇有‘兴趣’。贵国汗王难道不觉得,与我大明这样一个强大的邻居保持友好,远比为了些许黑水而交恶,更为明智吗?”
巴尔斯博罗特巧妙地将压力抛回,并点出了叶尔羌汗国西面的潜在威胁,暗示大明可以成为他们的助力,也可能成为他们的噩梦。这便是他作为“蒙古巡抚”的价值——利用对草原和中亚局势的了解,进行分化瓦解和利益捆绑。
叶尔羌使臣脸色微变,显然被戳中了心事,谈判暂时陷入了僵局。
消息传回北京,朝堂之上,对此的反应出现了微妙的分歧。
一部分保守派官员,尤其是些翰林清流,立刻上疏:“陛下!西域蛮荒之地,得之不足以富国,守之反耗国力。为一不知效用几何之‘黑水’,与强邻构衅,非圣王之道。不若效仿前朝,许其朝贡,赐以金帛,令其自守,我大明可专事内政改革,方为持重之策。”
而改革派和格物派官员则据理力争:“荒谬!石油之利,关乎国运百年!岂能因畏难而弃之?叶尔羌撮尔小邦,畏威而不怀德。前番战败,方有此番试探。若我示弱,彼必得寸进尺!当以强硬姿态,令其知我大明志在必得之决心!必要时,当以王师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王阳明与巴尔斯博罗特巡抚所言甚是,” 一位国防部官员附和道,“西域并非铁板一块,叶尔羌亦有敌手。我大明可效仿汉武旧事,远交近攻,联络乌兹别克、哈萨克等部,共分其势。甚至……若其冥顽不灵,我不介意将这西域大地,尽数纳入大明版图,设州立县,永镇西陲!占为己有,方是长久之计!”
这后一番带着赤裸扩张野心的话,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却也点燃了许多武将和激进派官员眼中的火焰。
弘治帝高坐龙椅,静听争论。他心中天平早已倾斜。
陆仁和朱厚照早已用无数数据和推演,让他明白了石油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他看了一眼身旁因为激动而身体微微前倾的太子,又看了一眼沉稳如山、目光却异常坚定的陆仁,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传遍大殿:
“石油,乃天赐大明之物,于国于民,利益无穷。朕意已决,西域之利,不可轻弃。然亦不急于一时刀兵相向。着外交部、国防部,会同王阳明、巴尔斯博罗特,全权负责与叶尔羌之交涉。原则有三:一,野马滩主权在我,不容置疑;二,可允其在一定规则下参与贸易,共享部分商业利益,以示天朝宽仁;三,若其执意阻挠,或心存歹意……”
弘治帝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带着帝王的冷酷与决绝:“则授权前线,相机决断,以雷霆手段,扫清障碍!朕,不介意在西域,再设一个‘西域布政使司’!”
圣意已决,基调定下。强硬,但留有外交转圜空间,底线清晰,且做好了最坏的军事准备。
与此同时,在格物发展总局下属的石油事务筹备处内,一场技术攻坚战的序幕也已经拉开。
陆仁亲自坐镇,召集了机械、化学、矿冶、土木等各领域的精英学员和工匠。
“诸位,”陆仁指着一块画满了草图的黑板,“我们面临三大难关:钻探、运输、提炼。”
“钻探方面,人力挖掘效率太低,必须设计机械钻机。”一位机械所的学员指着自己设计的草图,“我们设想,利用大型蒸汽机作为动力,通过齿轮组和连杆,驱动沉重的钻头冲击地层。同时,需要解决井壁加固和出水……不,出油后的引导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运输方面,铁路是最终解决方案,但修过去需要时间。”沈默派来的商会代表提出,“在此之前,我们可以设计专用的铁皮油罐,用骆驼和马队运输,虽然量小,但可解燃眉之急。同时,格物院能否研究一种更轻便、密封更好的临时储油容器?”
“最关键的还是提炼。”化学所的负责人眉头紧锁,“原油成分复杂,直接燃烧烟大味臭,利用率低。必须将其‘分家’。根据陆尚书提出的‘分馏’原理,我们正在设计一种大型的、带有冷却盘管的密闭铁罐。通过加热原油,收集不同温度下冷凝出来的液体,期望能得到更清亮、燃烧更好的‘煤油’,以及可能更轻、更容易燃烧的‘汽油’,还有残留的重油……”
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彻夜不熄。
学员们围着巨大的蒸馏罐模型激烈讨论,计算着温度、压力、管道口径。工匠们在工棚里敲打着各种金属构件,试验着密封材料。
失败是家常便饭,一次小小的泄漏就可能引发火灾,但没有人退缩。他们都知道,手中摆弄的这黑色粘稠液体,承载着帝国怎样的未来。
而在遥远的西域,王阳明在接到朝廷旨意后,与巴尔斯博罗特进行了一次深谈。
“伯安兄,朝廷之意已明,恩威并施。然叶尔羌未必肯轻易就范。”巴尔斯博罗特分析道。
王阳明目光深邃,望向西方:“彼辈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前番小挫,不足令其胆寒。欲使其真正忌惮,需让其知晓,我大明不仅有利器,更有洞察其腹心之能,斩断其手足之力。”
他铺开一张西域草图,手指点向几个关键节点:“光靠使团往来,远远不够。当广布耳目,织就情报之网。可遴选机警忠诚之士,或扮商贾,或充僧侣,甚至混入其部落之中。其山川险隘、兵力部署、部族恩怨、粮草囤积……一切详情,皆需探明。”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冰冷的杀伐之气:“若其首领明智,许以商利,共分丝路之饶,则暂且相安无事。若其冥顽不灵,妄图以这‘黑金’为筹码,要挟天朝……” 王阳明的手指重重按在叶尔羌王庭所在的大致位置,“……那我大明王师,不介意循着这张情报之网,直捣黄龙,将这西域万里疆土,尽数化为陛下之新省!本来想和气生财,奈何彼等自寻死路!”
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向着西域笼罩而去。
帝国的意志,伴随着对“黑色黄金”的渴望,化作了外交的博弈、技术的攻坚和隐秘战线上的无声渗透。
西域的棋局,因为石油的出现,已然升级。
大明,这位新入局的棋手,正以强大的国力、先进的技术和坚定的决心,准备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落下决定命运的一子。
当来自漠北的王庭电报将那份勘探报告呈递到御前时,整个大明帝国的权力中枢,都被一种混合着狂喜与野心的炽热情绪所笼罩。
“……臣赵武谨奏: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我‘西风’勘探队于楚河支流,野马滩之地,掘地三丈,得见黑褐色粘稠油状物涌出,其势虽缓,然连绵不绝,气味刺鼻,遇火则燃,焰高烟浓。经随队格物学员初步检验,断定此乃陆尚书所言‘石油’无疑!其下必蕴藏丰饶油脉!此乃天赐大明之‘黑金’,强邦固本之基石!……”
乾清宫内,弘治帝手持电文,反复阅看。
他抬头看向侍立一旁的太子朱厚照和刚刚被急召入宫的陆仁,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陆卿,照儿,此物……果真如你等所言,有如此大用?”
朱厚照早已激动得满脸通红,抢先答道:“父皇!千真万确!陆师傅早已阐明,此石油,非仅助燃,其能效远超煤炭!可驱动更强劲之机器,可提炼出照亮黑夜之‘煤油’,可制成铺路之‘沥青’,更能炼制出威力无匹之新式火药、甚至未来驱动无需蒸汽之‘内燃机’!此乃工业之血,帝国未来之命脉所在!”
陆仁相对沉稳,但眼中亦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躬身补充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不虚。
石油之战略价值,确远超目前所知之任何单一资源。
美洲金银可富国,而此物,则可强兵、兴业、利交通,从根本上提升国力。野马滩油田之发现,意义不亚于拿下整个漠北草原。我大明必须不惜代价,将其牢牢掌控在手!”
“不惜代价……”弘治帝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目光掠过墙上那幅巨大的舆图,落在了那片广袤而陌生的西域之地。他深吸一口气,帝王决断顷刻下达:“传旨!召国务院总理大臣、副总理大臣,国防、工商、财政、外交、格物发展总局主事,即刻文华殿议事!”
文华殿内,气氛热烈而凝重。
新成立的国务院体系,在此刻展现出了远超旧六部衙门的反应速度与协同能力。
陆仁作为格物发展总局掌舵人兼副总理大臣,首先阐述了石油的巨大潜力和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开采方面,需设计更高效的钻井机械,而非目前人力挖掘;运输方面,路途遥远,罐装驼运效率低下且危险,长远之计,必须依靠铁路!提炼更是关键,需格物院化学所立刻着手研究分馏技术,分离出不同用途的产物。臣建议,立即成立‘石油事务筹备处’,统筹一切相关事宜。”
新任工商部尚书立刻附议:“陆公所言极是。此乃新兴巨大产业,工商部必当全力配合,规划产业链,制定标准,管理未来之石油贸易。”
国防部尚书则面色严肃:“陛下,野马滩远在漠西,地处强敌环伺之域。叶尔羌前番受挫,岂会甘心?欲保油脉,必建坚城,驻强军!臣请立即论证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或类似军事重镇之可行性,并调拨新式火炮、步枪,强化该地防卫。”
交通运输部尚书则指着地图,雄心勃勃:“铁路!必须将铁路修过去!京津线、京宣线已近尾声,当立即规划‘陇西线’,一路向西,直至玉门,未来更要延伸至西域!唯有铁路,方能将石油源源不断运回中枢,支撑帝国伟业!”
全国兴修铁路的热潮,因为石油的发现,被注入了更强大的动力和更明确的方向。
财政部尚书则开始核算这庞大计划所需的惊天花费,眉头紧锁,但眼神坚定,显然明白这笔投资的意义。
弘治帝高坐其上,听着臣子们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的奏对,心中激荡。
这才是他想要的朝廷,一个能够精准捕捉机遇、高效应对挑战的朝廷!他当即拍板:成立由陆仁亲自挂帅的“石油事务筹备处”,拥有跨部门协调之权,工商、国防、交通、格物、财政各部需全力配合,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务必尽快拿出开采、运输、提炼、应用的全套方案并付诸实施!
就在大明这架战争机器因为注入“黑金”燃料而开始轰鸣加速之时,西域的棋局,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叶尔羌汗国的阿卜杜拉·米尔扎王子败退回师后,并未受到汗廷的严厉斥责。
相反,他带回来的关于明军恐怖火器的描述,以及他们对那“黑色臭水”异乎寻常的重视,引起了叶尔羌上层,尤其是那位雄心勃勃的汗王赛义德的深思。
“他们不远万里,派出一支如此精锐的小队,难道只是为了寻找那种点燃后臭气熏天的黑水?”赛义德汗捻着胡须,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这黑水,必定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巨大秘密和价值。”
很快,通过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甚至是一些被收买的、往来于大明边境的游牧部落民,关于大明极度重视“石油”,并称之为“工业之血”、“黑色黄金”的零星信息,被拼凑起来,传回了叶尔羌宫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他们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全部含义,但“黄金”二字,足以点燃任何统治者的贪婪。
硬抢看来代价太大,那么,是否可以控制源头,或者……借此勒索呢?
不久,一支打着友好通商旗号的叶尔羌使团,携带着骏马、玉石和地毯,抵达了漠北王庭,求见大明蒙古布政使王阳明与巡抚巴尔斯博罗特。
王庭大帐内,气氛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叶尔羌使臣言辞谦恭,对之前的“误会”表示歉意,并表达了希望与大明永结盟好、互通贸易的意愿。但话锋一转,便提及:“……听闻天朝上国,对那野马滩的黑色泉水颇有兴趣。此地虽荒僻,却恰在我叶尔羌汗国庇护之下的一些部落草场范围内。我汗王仁慈,愿与上国共享此地之利,只是……这归属与开采之权,还需细细商议才是。”
这近乎赤裸的敲诈,让陪同接见的几位明军将领面露怒色。
王阳明却神色不动,只是将目光投向了身旁的巴尔斯博罗特。
巴尔斯博罗特心领神会,他如今身着大明绯袍,气度沉稳,用流利的蒙古语(叶尔羌使臣亦通晓)淡然回应:“尊使此言差矣。野马滩乃无主之地,向来是各部游牧之所,何来‘庇护’之说?我大明勘探队发现此物,乃天意所归。至于开采……此乃工部格物院之事务,自有法度。若贵国诚心通商,我大明欢迎之至,丝绸、茶叶、瓷器,乃至一些精巧器物,皆可交易。然若欲以此等虚无之‘归属’为由,行要挟之实,恐非友邦之道。”
他顿了顿,语气转而带上了一丝意味深长:“况且,我听闻天山以北,准噶尔部近来颇为活跃,对贵国西部牧场,似乎也颇有‘兴趣’。贵国汗王难道不觉得,与我大明这样一个强大的邻居保持友好,远比为了些许黑水而交恶,更为明智吗?”
巴尔斯博罗特巧妙地将压力抛回,并点出了叶尔羌汗国西面的潜在威胁,暗示大明可以成为他们的助力,也可能成为他们的噩梦。这便是他作为“蒙古巡抚”的价值——利用对草原和中亚局势的了解,进行分化瓦解和利益捆绑。
叶尔羌使臣脸色微变,显然被戳中了心事,谈判暂时陷入了僵局。
消息传回北京,朝堂之上,对此的反应出现了微妙的分歧。
一部分保守派官员,尤其是些翰林清流,立刻上疏:“陛下!西域蛮荒之地,得之不足以富国,守之反耗国力。为一不知效用几何之‘黑水’,与强邻构衅,非圣王之道。不若效仿前朝,许其朝贡,赐以金帛,令其自守,我大明可专事内政改革,方为持重之策。”
而改革派和格物派官员则据理力争:“荒谬!石油之利,关乎国运百年!岂能因畏难而弃之?叶尔羌撮尔小邦,畏威而不怀德。前番战败,方有此番试探。若我示弱,彼必得寸进尺!当以强硬姿态,令其知我大明志在必得之决心!必要时,当以王师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王阳明与巴尔斯博罗特巡抚所言甚是,” 一位国防部官员附和道,“西域并非铁板一块,叶尔羌亦有敌手。我大明可效仿汉武旧事,远交近攻,联络乌兹别克、哈萨克等部,共分其势。甚至……若其冥顽不灵,我不介意将这西域大地,尽数纳入大明版图,设州立县,永镇西陲!占为己有,方是长久之计!”
这后一番带着赤裸扩张野心的话,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却也点燃了许多武将和激进派官员眼中的火焰。
弘治帝高坐龙椅,静听争论。他心中天平早已倾斜。
陆仁和朱厚照早已用无数数据和推演,让他明白了石油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他看了一眼身旁因为激动而身体微微前倾的太子,又看了一眼沉稳如山、目光却异常坚定的陆仁,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传遍大殿:
“石油,乃天赐大明之物,于国于民,利益无穷。朕意已决,西域之利,不可轻弃。然亦不急于一时刀兵相向。着外交部、国防部,会同王阳明、巴尔斯博罗特,全权负责与叶尔羌之交涉。原则有三:一,野马滩主权在我,不容置疑;二,可允其在一定规则下参与贸易,共享部分商业利益,以示天朝宽仁;三,若其执意阻挠,或心存歹意……”
弘治帝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带着帝王的冷酷与决绝:“则授权前线,相机决断,以雷霆手段,扫清障碍!朕,不介意在西域,再设一个‘西域布政使司’!”
圣意已决,基调定下。强硬,但留有外交转圜空间,底线清晰,且做好了最坏的军事准备。
与此同时,在格物发展总局下属的石油事务筹备处内,一场技术攻坚战的序幕也已经拉开。
陆仁亲自坐镇,召集了机械、化学、矿冶、土木等各领域的精英学员和工匠。
“诸位,”陆仁指着一块画满了草图的黑板,“我们面临三大难关:钻探、运输、提炼。”
“钻探方面,人力挖掘效率太低,必须设计机械钻机。”一位机械所的学员指着自己设计的草图,“我们设想,利用大型蒸汽机作为动力,通过齿轮组和连杆,驱动沉重的钻头冲击地层。同时,需要解决井壁加固和出水……不,出油后的引导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运输方面,铁路是最终解决方案,但修过去需要时间。”沈默派来的商会代表提出,“在此之前,我们可以设计专用的铁皮油罐,用骆驼和马队运输,虽然量小,但可解燃眉之急。同时,格物院能否研究一种更轻便、密封更好的临时储油容器?”
“最关键的还是提炼。”化学所的负责人眉头紧锁,“原油成分复杂,直接燃烧烟大味臭,利用率低。必须将其‘分家’。根据陆尚书提出的‘分馏’原理,我们正在设计一种大型的、带有冷却盘管的密闭铁罐。通过加热原油,收集不同温度下冷凝出来的液体,期望能得到更清亮、燃烧更好的‘煤油’,以及可能更轻、更容易燃烧的‘汽油’,还有残留的重油……”
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彻夜不熄。
学员们围着巨大的蒸馏罐模型激烈讨论,计算着温度、压力、管道口径。工匠们在工棚里敲打着各种金属构件,试验着密封材料。
失败是家常便饭,一次小小的泄漏就可能引发火灾,但没有人退缩。他们都知道,手中摆弄的这黑色粘稠液体,承载着帝国怎样的未来。
而在遥远的西域,王阳明在接到朝廷旨意后,与巴尔斯博罗特进行了一次深谈。
“伯安兄,朝廷之意已明,恩威并施。然叶尔羌未必肯轻易就范。”巴尔斯博罗特分析道。
王阳明目光深邃,望向西方:“彼辈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前番小挫,不足令其胆寒。欲使其真正忌惮,需让其知晓,我大明不仅有利器,更有洞察其腹心之能,斩断其手足之力。”
他铺开一张西域草图,手指点向几个关键节点:“光靠使团往来,远远不够。当广布耳目,织就情报之网。可遴选机警忠诚之士,或扮商贾,或充僧侣,甚至混入其部落之中。其山川险隘、兵力部署、部族恩怨、粮草囤积……一切详情,皆需探明。”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冰冷的杀伐之气:“若其首领明智,许以商利,共分丝路之饶,则暂且相安无事。若其冥顽不灵,妄图以这‘黑金’为筹码,要挟天朝……” 王阳明的手指重重按在叶尔羌王庭所在的大致位置,“……那我大明王师,不介意循着这张情报之网,直捣黄龙,将这西域万里疆土,尽数化为陛下之新省!本来想和气生财,奈何彼等自寻死路!”
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向着西域笼罩而去。
帝国的意志,伴随着对“黑色黄金”的渴望,化作了外交的博弈、技术的攻坚和隐秘战线上的无声渗透。
西域的棋局,因为石油的出现,已然升级。
大明,这位新入局的棋手,正以强大的国力、先进的技术和坚定的决心,准备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落下决定命运的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