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嘴里的黄金比例,这糖油粑粑绝了!-《特厨探店:开局神级味蕾,锤爆黑》

  陈元还没来得及开口,直播间的弹幕已经替他表达了所有的渴望。

  【啊啊啊!金黄金黄的!光看这个颜色就顶不住了!】

  【这油光,这色泽,一看就是老师傅的手艺,火候绝了!】

  【元哥别愣着了,快吃啊!我的口水已经淹了三部手机了!】

  “来了来了。”陈元笑着从江语希手里接过那个温热的纸盒,一股混合着糯米、焦糖和清油的香气,纯粹又霸道,直接钻进了鼻腔。

  盒子里静静躺着几个金黄圆润的小饼,表面裹着一层晶莹剔透的糖浆,在夜市的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每个粑粑中间都有一个浅浅的凹陷,像是小巧的酒窝,里面盛着一点点浓稠的糖汁。

  “老板娘说,这个得趁热吃,用竹签戳着,一口一个才过瘾。”丁晓曼在一旁充当解说员,献宝似的递过来几根竹签。

  陈元拿起一根,轻轻戳向其中一个糖油粑粑。

  竹签尖端先是感受到了一层薄脆的阻力,是糖衣凝固后的那层外壳。紧接着,阻力消失,竹签毫无凝滞地戳了进去,触感温热而柔软,仿佛陷入了一团云朵里。

  他没有立刻放进嘴里,而是先放在鼻尖下闻了闻。

  没有多余的杂味,只有纯粹的糯米香、菜籽油的清香和蔗糖熬煮后的焦香。三种味道简单质朴,却又融合得天衣无缝。

  “各位,我先替你们尝尝。”陈元对着镜头说了一句,然后将整个糖油粑粑送入口中。

  入口的瞬间,牙齿首先突破了那层薄脆的糖衣,发出了“咔嚓”一声极其细微的脆响,清脆得让人头皮发麻。

  紧接着,是内里滚烫而软糯的粑粑本体。它不像年糕那么有嚼劲,也不像汤圆那么软烂,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奇妙口感,温润、绵密,带着糯米独有的清甜。

  随着咀嚼,那层被咬碎的糖衣迅速融化,恰到好处的甜味瞬间包裹住整个舌尖,却甜而不腻,没有丝毫齁人的感觉。

  【卧槽!看元哥这享受的表情,我就知道味道对了!】

  【隔着屏幕我都听到了那声脆响!太馋人了!这谁顶得住啊!】

  【元哥!别光顾着自己吃,给句痛快话,到底怎么样!】

  陈元闭着眼睛回味了足足五秒,这才缓缓睁开,对着镜头认真地说道:“好吃,非常好吃。”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同时默默启动了【火候之眼】。

  眼前的小世界瞬间被数据流覆盖。

  【湘味小厨·糖油粑粑】

  【食材:特级糯米粉、一级菜籽油、优级蔗糖。】

  【油温控制:初炸165°C,复炸180°C,误差±2°C。】

  【糖浆熬制:115°C,呈琥珀色,挂浆均匀。】

  【综合评价:92分。一份将火候与用料平衡到极致的街头小吃,看似简单,实则功力深厚。】

  九十二分!

  陈元心中都泛起一丝波澜。一个街边小摊的评分,竟然比昨天那家颇具规模的土菜馆的招牌菜还要高出不少。

  高手在民间,这句话果然不假。

  “这东西,看着简单,其实门道都在火候里。”

  “首先是外壳。”陈元指了指手里剩下的一个,“你们看这个颜色,金黄透亮,没有一丝焦黑。这说明炸的油温和时间都控制得妙到毫巅。我敢断定,这是复炸了两次。第一次用低温炸熟定型,让里面熟透;第二次再用高温快炸,不仅是为了上色,更是为了把多余的油逼出来,形成这层酥脆的外壳。”

  直播间的弹幕瞬间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更猛烈的惊叹。

  【卧槽!专业!元哥讲的我口水流得更厉害了!】

  【原来炸个粑粑还有这么多讲究?我一直以为扔油锅里炸熟就行了!】

  【听君一席话,白吃十年粑粑!我以前吃的都是啥玩意儿!】

  张雪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她虽然不懂厨艺,但陈元的分析总能让她清晰地明白这东西“为什么好吃”。

  “其次,是内里。”陈元又戳开一个,向镜头展示内部的组织,“软糯,但是不粘牙。这说明糯米粉的品质很好,而且和面的水温、比例都找得极准。最关键的,”他将镜头拉近,“是这个甜度。”

  “它的甜味不是浮在表面的,而是渗透进去的。糖浆熬得恰到好处,既有甜味,又带着一丝焦糖的香气,完美中和了油炸可能带来的一点油腻感。多一分则齁,少一分则寡。这个老板娘,是个真正的高手。”

  陈元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语气中带着对同行的敬意。

  江语希和丁晓曼在一旁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她们刚刚光顾着喊好吃了,现在听陈元这么一分析,才发现一个小小的糖油粑粑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的学问。

  “太厉害了……”江语希满眼都是小星星,崇拜地看着陈元,“陈元哥,你以后能不能也教我做这个?”

  “没问题。”陈元笑了笑,正要答应。

  张雪却突然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发现新大陆的兴奋:“我好像……也找到了一个狠角色。”

  她指着不远处一个同样排着长队的摊位,那摊位前烟雾缭绕,一股极其复杂又霸道的味道,正若有若无地飘了过来。

  “不过……这个味道,你们可能需要一点心理准备。”

  陈元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古朴的招牌上写着三个大字——老长沙。

  招牌下面,一口滋滋作响的大油锅旁,一个神情专注的大叔,正将一块块黑不溜秋的东西夹进碗里,再浇上鲜红的辣油和蒜蓉。

  那味道,是臭豆腐独有的“芬芳”。

  直播间的弹幕瞬间分裂,评论区如同战场。

  【啊啊啊!是臭豆腐!我的命都是它给的!】

  【来了来了!这才是长沙美食的灵魂!闻着臭吃着香!】

  【呃……这味道也太上头了,我感觉我的手机都有味儿了。】

  【前方生化武器警告!非战斗人员请立即佩戴防毒面具!】

  陈元看着那升腾的烟火气和那股霸道的味道,非但没有皱眉,反而眼神一亮,嘴角扬起一抹饶有兴致的弧度。

  对于一个厨师来说,这种极具争议性的风味,往往意味着极致的味觉体验。

  “走,去看看。”他果断地说道,“真正的美食,有时候就藏在这些最有争议的味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