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宝剑为柬,师道初开-《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两日后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洛阳城的屋檐染成金红色。

  邓安刚结束宫中的值守,回到邓氏食肆,便见一个挺拔如松的身影已然静立在店堂之中,正是王越。

  他没有带杜夔,独自前来,显然目的明确。

  “王先生!”邓安连忙上前见礼,心中带着些许忐忑,也不知自己打造的剑能否入这位剑术大师的法眼。

  王越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地落在邓安身上,开门见山道:“邓小友,你前日所言宝剑,可已铸成?”

  “幸不辱命。”

  邓安深吸一口气,从后堂取出一柄带鞘长剑。

  剑鞘是临时找来的普通木鞘,但当他握住剑柄,缓缓将剑身抽出时,一抹异于寻常铁器的、更加深沉内敛的寒光瞬间流淌出来。

  剑身并非完全笔直,带着邓安凭借记忆模仿的、极其细微的弧度,更利于劈砍。

  刃口经过他反复的冷锻和精细打磨,在夕阳下看去,竟隐隐有一条白色的锻打纹理,虽远不及真正名刃的华丽,但在这个时代,已是惊世骇俗!

  王越原本平静的眼神,在剑身完全出鞘的刹那,骤然收缩!

  他一步上前,几乎是夺一般接过长剑,手指小心翼翼地拂过剑身,感受着那异乎寻常的平滑与隐隐传来的森然之气。

  他屈指一弹,剑身发出一声清越悠长、远超普通环首刀的嗡鸣!

  “这……这铁质?!”王越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他行走天下,见过的名刃不在少数,但手中这柄剑,其材质的均匀致密、刃口的锋利与韧性兼具的感觉,都远超他的认知!这绝非寻常工匠所能为!

  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邓安,那眼神中充满了极致的震惊与审视:“此剑……你如何铸得?!这绝非当下任何已知的锻铁之术!”

  邓安早有准备,依旧搬出那套说辞:“小子偶得前人残卷,依其上只言片语,反复试验,侥幸略有小成。其中关窍,在于控火、锻打次数与淬火时机,细节繁杂,一时难以尽述。”

  他将功劳推给虚无的“前人”,既解释了来源,又保留了核心秘密。

  王越死死盯着邓安,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一个十二岁的孩童,拥有惊世诗才也就罢了,竟还能掌握如此鬼斧神工的铸剑技艺?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天才”的范畴,近乎妖孽!

  但手中的宝剑是实实在在的,那超越时代的工艺做不得假。

  回想起邓安之前的言谈举止,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机变,以及在董卓麾下看似得势实则如履薄冰的处境……

  或许,此子真非常人?

  或许,他并非如外界传言那般,是甘愿依附董卓的谄媚之徒?

  他献上的那份“投名状”,其中是否真有隐情?

  种种念头在王越心中飞速闪过。

  他看着邓安那双清澈而带着期盼的眼睛,再感受着手中这柄堪称艺术品的宝剑,心中那座因为固有印象而筑起的高墙,终于开始松动、崩塌。

  良久,王越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手腕一抖,长剑挽了个漂亮的剑花,精准无误地归入鞘中,发出“咔”的一声轻响。

  “此剑,王某收下了。”王越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看向邓安的目光已与往日截然不同,少了几分疏离与不屑,多了几分凝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他顿了顿,看着邓安,缓缓道:“你既有此向学之心,更有此……天赋异禀。若你愿吃苦,王某……便破例,收下你这个弟子。”

  邓安闻言,心中狂喜!他等待这一刻太久了!

  他立刻后退一步,整理衣冠,对着王越,恭恭敬敬地行了三拜大礼,朗声道:“弟子邓安,拜见师父!”

  这一次,他没有用“先生”的敬称,而是直接用了“师父”,表明了自己正式拜师的态度。

  王越受了邓安的全礼,这才上前一步,将他扶起,神色严肃:“既入我门,当守规矩。剑者,凶器也,亦为君子之器。

  习剑先习德,持剑需持心。若你日后持技为恶,休怪王某剑下无情!”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绝不敢恃强凌弱,为非作歹!”邓安郑重承诺。

  王越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他既是性子冷清之人,既然收了徒,便直接开始履行师父的职责。

  “今日,便传你基础。”

  王越将长剑放在一旁,负手而立,身姿如岳,“剑道之基,在于身、步、眼、手、气。身要正,步要稳,眼要明,手要疾,气要沉。我先教你站桩与最基本的握剑、刺击之法。”

  说罢,他便在食肆的后院中,一丝不苟地示范起来,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得极为严格。

  邓安收敛心神,全神贯注地模仿、学习。

  他知道,这不仅是他提升自身武力、在这乱世多一份自保能力的机会,更是与王越这位顶尖剑客建立牢固关系的开始。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夜幕降临。

  邓氏食肆的后院中,一大一小两道身影在渐起的星光下,一个悉心传授,一个刻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