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陵县城内寻了间尚算干净的客舍,邓安三人仔细洗漱了一番,换上了较为体面的衣物,洗去了近一月奔波的仆仆风尘。
邓安对着铜镜整理衣冠,虽仍是游方士的装扮,但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眉宇间那份属于上位者的从容与穿越者的独特气质也愈发明显。
向客舍掌柜打听了太守府的位置,三人便径直前往。
太守府位于城内相对安静的区域,府邸不算奢华,门庭也略显冷清,只有两名持戟兵士把守,与襄阳、南阳那些高门大户的气派相去甚远。
邓安在府门前站定,心里想了一下。
若直接亮出“袁术使者”的身份,在这刘表的地盘上,恐怕立刻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警惕,甚至可能被拒之门外,或者消息走漏,徒增麻烦。
他上前一步,对守门兵士拱手,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劳烦通禀刘太守,就言——后将军麾下,征南中郎将,郎陵邓安,邓元逸,特来拜会。”
他没有提“使者”二字,而是报出了自己的官职称谓和名字。
这样既点明了与袁术的隶属关系,又显得更像是同僚或下属的私人拜访,而非正式的外交使节,可以减少一些官方层面的敏感度。
那兵士显然听过邓安的名头,脸上瞬间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
邓安?那个诗惊洛阳、斩杀董旻、如今在豫南名声鹊起的邓安?他怎么突然跑到这荆南偏远之地来了?而且是在袁术与荆州关系如此微妙的时刻?兵士不敢怠慢,说了声“将军稍候”,便匆匆入内通报。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
很快,一名管家模样的老者便快步而出,恭敬地将邓安三人引入府内。
府内陈设颇为简朴,回廊庭院打扫得干净整洁,却并无多少奢靡之气,透露出主人或许并非追求享乐之人。
在正堂之中,邓安见到了此行的目标——零陵太守刘度。
刘度年约四旬,面容清癯,蓄着短须,穿着寻常的太守官服,眼神温和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他见到邓安,起身相迎,脸上挂着官场上常见的客气笑容,但并未显得过分热情。
“不知邓中郎将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刘度拱手寒暄,目光飞快地扫过邓安以及他身后气度不凡的秦琼和仙风道骨的公孙胜。
“刘太守客气了,是邓某冒昧打扰才是。” 邓安笑着还礼。
刘度挥手示意左右侍从退下,堂内只剩下他们四人。他显然也深知邓安身份敏感,不愿让外人知晓此次会面。
待闲杂人等都离开后,他才重新落座,看似随意地问道:
“邓中郎将少年英雄,名动天下。昔日洛阳殿上七步成诗,才惊四座;后又阵斩国贼董旻,扬我汉室声威,刘某虽僻处零陵,亦久仰大名,心向往之。
不知中郎将此番莅临我这偏僻小郡,所为何事?可是后将军有何吩咐?”
他先是一番恰到好处的“商业互吹”,既捧了邓安,又不失身份,随后便将话题引向了正题,语气平和,却带着试探。
邓安心中暗赞,这刘度果然是个谨慎的老官僚,说话滴水不漏。他微微一笑,决定也先绕个圈子:
“刘太守过誉了,些许虚名,不足挂齿。倒是太守治理零陵,保境安民,使此地在这乱世中独得一份宁静祥和,方是真正的大功德,邓某佩服。”
他也回敬了一顶高帽,随即话锋微转。
“实不相瞒,邓某此番南下,乃是奉后将军之命,往荆南处置一些军务。途径宝地,听闻刘太守贤名,特来拜会,也是想向太守请教一番这荆南的风土人情,以便日后行事,能更贴合地方实际。”
他没有立刻抛出游说的核心目的,而是将姿态放低,以“请教”、“路过拜访”为名,先缓和气氛,观察刘度的反应。同时,他也想借此了解一下零陵乃至荆南的实际情况。
刘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面色不变,依旧客气地笑道。
“原来如此。中郎将有心了。零陵地僻民贫,比不得中原繁盛,唯有山水尚可一观。至于风土人情嘛……”
他开始不痛不痒地介绍起零陵的物产、民俗,言语间充满了官方式的套话,显然并不打算深入交流实质性问题。
邓安一边听着,一边与秦琼、公孙胜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这刘度比他们预想的还要谨慎,想要打开局面,恐怕没那么容易。
邓安对着铜镜整理衣冠,虽仍是游方士的装扮,但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眉宇间那份属于上位者的从容与穿越者的独特气质也愈发明显。
向客舍掌柜打听了太守府的位置,三人便径直前往。
太守府位于城内相对安静的区域,府邸不算奢华,门庭也略显冷清,只有两名持戟兵士把守,与襄阳、南阳那些高门大户的气派相去甚远。
邓安在府门前站定,心里想了一下。
若直接亮出“袁术使者”的身份,在这刘表的地盘上,恐怕立刻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警惕,甚至可能被拒之门外,或者消息走漏,徒增麻烦。
他上前一步,对守门兵士拱手,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劳烦通禀刘太守,就言——后将军麾下,征南中郎将,郎陵邓安,邓元逸,特来拜会。”
他没有提“使者”二字,而是报出了自己的官职称谓和名字。
这样既点明了与袁术的隶属关系,又显得更像是同僚或下属的私人拜访,而非正式的外交使节,可以减少一些官方层面的敏感度。
那兵士显然听过邓安的名头,脸上瞬间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
邓安?那个诗惊洛阳、斩杀董旻、如今在豫南名声鹊起的邓安?他怎么突然跑到这荆南偏远之地来了?而且是在袁术与荆州关系如此微妙的时刻?兵士不敢怠慢,说了声“将军稍候”,便匆匆入内通报。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
很快,一名管家模样的老者便快步而出,恭敬地将邓安三人引入府内。
府内陈设颇为简朴,回廊庭院打扫得干净整洁,却并无多少奢靡之气,透露出主人或许并非追求享乐之人。
在正堂之中,邓安见到了此行的目标——零陵太守刘度。
刘度年约四旬,面容清癯,蓄着短须,穿着寻常的太守官服,眼神温和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他见到邓安,起身相迎,脸上挂着官场上常见的客气笑容,但并未显得过分热情。
“不知邓中郎将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刘度拱手寒暄,目光飞快地扫过邓安以及他身后气度不凡的秦琼和仙风道骨的公孙胜。
“刘太守客气了,是邓某冒昧打扰才是。” 邓安笑着还礼。
刘度挥手示意左右侍从退下,堂内只剩下他们四人。他显然也深知邓安身份敏感,不愿让外人知晓此次会面。
待闲杂人等都离开后,他才重新落座,看似随意地问道:
“邓中郎将少年英雄,名动天下。昔日洛阳殿上七步成诗,才惊四座;后又阵斩国贼董旻,扬我汉室声威,刘某虽僻处零陵,亦久仰大名,心向往之。
不知中郎将此番莅临我这偏僻小郡,所为何事?可是后将军有何吩咐?”
他先是一番恰到好处的“商业互吹”,既捧了邓安,又不失身份,随后便将话题引向了正题,语气平和,却带着试探。
邓安心中暗赞,这刘度果然是个谨慎的老官僚,说话滴水不漏。他微微一笑,决定也先绕个圈子:
“刘太守过誉了,些许虚名,不足挂齿。倒是太守治理零陵,保境安民,使此地在这乱世中独得一份宁静祥和,方是真正的大功德,邓某佩服。”
他也回敬了一顶高帽,随即话锋微转。
“实不相瞒,邓某此番南下,乃是奉后将军之命,往荆南处置一些军务。途径宝地,听闻刘太守贤名,特来拜会,也是想向太守请教一番这荆南的风土人情,以便日后行事,能更贴合地方实际。”
他没有立刻抛出游说的核心目的,而是将姿态放低,以“请教”、“路过拜访”为名,先缓和气氛,观察刘度的反应。同时,他也想借此了解一下零陵乃至荆南的实际情况。
刘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面色不变,依旧客气地笑道。
“原来如此。中郎将有心了。零陵地僻民贫,比不得中原繁盛,唯有山水尚可一观。至于风土人情嘛……”
他开始不痛不痒地介绍起零陵的物产、民俗,言语间充满了官方式的套话,显然并不打算深入交流实质性问题。
邓安一边听着,一边与秦琼、公孙胜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这刘度比他们预想的还要谨慎,想要打开局面,恐怕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