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舆论的刀刃-《离婚后我一夜暴富》

  几天后,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风暴,毫无征兆地席卷了各大社交平台和新闻门户网站。

  一则题为《坚强母亲携病儿泣血寻亲:商界精英程述,岂能忘恩负义?》的独家专访,被数家有影响力的媒体同步发布。报道中,艾米·陈身着素衣,未施粉黛,面对镜头时眼眶泛红,言辞恳切却又带着恰到好处的克制,将一个独自抚养重病儿子、如今走投无路只得寻求孩子生父帮助的“坚强母亲”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她并未过多指责程述,反而多次表示“理解学长的难处”和“或许他也有苦衷”,但话语间不经意流露的细节——如“当年短暂的婚姻”、“他离开后才发现怀孕”、“独自在异国他乡生下并抚养孩子”——却更具杀伤力。她反复强调:“我不求别的,只希望念轩能活下去,他能认这个孩子,给孩子一个治疗的机会。”

  专访视频被精心剪辑,突出了艾米的柔弱、程念轩苍白瘦弱的面部特写、以及诊断书上冰冷的医学术语。幕后推手显然深谙传播之道,大量渲染情绪、突出对立、激发同情的水军评论和“正义路人”迅速占据热评:

  “孩子太可怜了!虎毒不食子啊!”

  “看着人模狗样的,没想到这么冷血!”

  “那可是他亲儿子,有病都不管?还是人吗?”

  “听说他现在傍着芳华集团的女总裁呢,是怕影响自己的富贵生活吧?”

  “王芳知道自己在外面有个这么大的‘儿子’吗?这女人也挺惨的。”

  舆论的矛头,最初集中在程述的“薄情寡义”和“逃避责任”上。但很快,在无形之手的引导下,火力开始向王芳和芳华集团蔓延。

  一些所谓的“知情人士”开始爆料,暗示王芳“手段强硬”、“控制欲极强”,可能正是她阻止程述认回亲生骨肉。更有甚者,将矛头指向芳华集团的企业形象,质疑一个“连高管家庭责任感都如此缺失”的企业,其社会责任感与商业信誉是否值得信赖。

  “程述疑抛妻弃子”的相关词条迅速冲上热搜榜前列,连带“芳华集团”、“王芳”等关键词也热度飙升。集团公关部的电话瞬间被打爆,邮箱里塞满了媒体询问和部分激进网民的谴责信。

  “王总,舆论对我们很不利。” 周悦 拿着平板,面色凝重地向王芳汇报,“对方准备充分,节奏带得很快,现在很多合作方也打来电话,委婉询问情况。”

  王芳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繁华的景象,脸色平静,但握着杯子的手指微微收紧。她早已预料到对方会有后手,只是没想到来得如此迅猛、如此狠辣。

  “不用回应。”王芳转过身,声音冷静,“现在任何回应都会被过度解读,落入对方的节奏。让公关部密切关注舆情动态,收集所有不实信息和恶意引导的证据,尤其是那些明显有水军操纵痕迹的。”

  “那程总那边……” 周悦 有些迟疑。

  “他需要时间处理自己的问题。”王芳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对外,一切如常。通知下去,下午的高管例会照常举行,所有项目进度不得受影响。”

  “是。” 周悦 点头,正要离开,又忍不住回头,“王总,那些说您……”

  王芳抬手制止了她,眼神锐利:“周悦,记住,我们真正的对手,藏在后面。这些噪音,伤不了根本,但会干扰判断。做好我们该做的事。”

  周悦 深吸一口气,应声退下。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但王芳能感觉到,无形的刀刃正从四面八方飞来,试图切割她的家庭、她的事业、她的名誉。公众的道德审判与私人情感的矛盾,此刻以一种极具破坏力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压向她和程述,以及他们刚刚稳定下来的“情感共同体”。

  她拿起手机,屏幕上是一家四口(她、程述、沈墨、念安)不久前在公园的合影,笑容灿烂。她的目光在程述脸上停留片刻,最终,没有拨出那个电话。

  他此刻,想必正承受着比她更直接的煎熬。她选择相信他能处理好,而她自己,必须先稳住芳华这艘大船的航向。风暴已至,她必须成为那个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