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怎么会不知道常遇春?那是皇爷爷(朱标)最信任的将军,而且,皇爷爷的正妻常氏,就是常遇春的女儿!
这么算下来,常云溪和自己,还有着一层不远的裙带关系。
可他此刻扮的是书生“马愉”,不能暴露身份,只能强行压下心里的波澜,
装作惊讶的样子:“原来是常将军的后人!难怪姑娘武艺这么好,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常云溪看着他的反应,心里更确定了——他要是普通书生,听到“常遇春”的名字,只会更敬畏,不会像这样。
眼神里先闪过一丝熟悉,再装作惊讶。
但她没点破,只是笑了笑:“都是家里人教的,不算什么,比起爷爷当年,差远了。对了,还没问你叫什么?”
“我叫马愉,是去茂名参加乡试的书生。”
朱明远赶紧掩饰,指了指不远处的马车,“前面就快到镇上了,我送你去镇上找客栈吧,你一个人走,还是不安全。”
常云溪点了点头,没拒绝——
她确实有点怕再遇到劫匪,而且,跟这个“马愉”待在一起,她觉得很安心。
接下来的一路,俩人坐在马车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朱明远问她常家的事,她也不隐瞒,说爷爷当年如何征战沙场,说家里人如何教她武艺;
常云溪问他读书的事,他也跟她说起书里的故事,说起自己对百姓的想法。
聊到兴起时,常云溪还会拿出短剑,在马车外比划两下,动作利落,眼里满是光;
朱明远看着她的模样,心里竟渐渐暖了起来,连后背的伤口都不那么疼了。
到了茂名镇上,俩人要分开了——
朱明远要去客栈准备乡试,常云溪要去找亲戚。
分开前,常云溪把那个装金疮药的小瓷瓶塞给他:“你后背的伤口还没好,记得按时换药,别感染了。
以后要是有机会,咱们再见面。”
朱明远接过瓷瓶,指尖碰到她的手,温热的触感让他心里一慌,赶紧点头:“好,你也多注意安全,到了亲戚家,记得报个平安。”
看着常云溪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人群里,朱明远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个小瓷瓶,心里竟空落落的。
他摸了摸后背的伤口,又想起常云溪处理伤口时的模样,想起她打斗时的飒爽,想起她聊起爷爷时眼里的光,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以后我要娶亲,能不能娶像常云溪这样的姑娘?她会武艺,能保护自己,性子又坦荡,跟她在一起,肯定不会像跟那些京中贵女那样,满是算计。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他以后要继承皇位的,婚事哪能自己做主?可这个念头,却像生了根似的,在他心里扎了下来,再也抹不去。
“明远?明远你发什么呆呢?”
柳雨嫣的声音突然传来,把朱明远从回忆里拉了回来——
他抬头一看,朱允炆和柳雨嫣都坐在对面,正担忧地看着他,手里的小瓷瓶,不知何时被他攥在了手里。
朱明远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把小瓷瓶藏在袖口里,却还是被朱允炆看见了。
又看到地上的毛笔,弯下腰捡起来:“不小心打翻了!”
朱允炆皱了皱眉,问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还有,你刚才说的常姑娘,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好好说说,别漏了细节。”
朱明远看着双亲的眼神,心里的犹豫渐渐散去——
既然朱瞻基能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他为什么不能?
他深吸一口气,把去年在茂名路上遇到常云溪的事,从初见时的打斗,到一起赶路的聊天,再到分开时的约定,一字一句,全说了出来,连自己当时的心思,也没隐瞒。
“父王,母后,我知道我现在说这些不合适,我以后要继承皇位,婚事不能任性......”
朱明远说完,眼里满是忐忑,“可我真的忘不了常云溪,她跟京里的姑娘不一样,她坦荡、飒爽,还会武艺,
我想跟她在一起,就像瞻基堂弟跟沈姑娘那样,不凭别的,只凭心意。”
东宫的屋子瞬间静了下来。
朱允炆看着儿子眼里的坦诚,心里竟没半点意外,反倒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当年他“原主”也想寻个心意相通的人,却因为身份,只能接受安排。
他沉默了片刻,伸手拍了拍朱明远的肩膀,语气竟格外温和:“傻孩子,你以为父王会反对?”
朱明远咬了咬唇,把当年常氏的事,一字一句说给朱允炆和柳雨嫣听,声音里带着点难掩的沉重:“父王,母后,孙儿也是后来听宫里老人说的——
当年皇爷爷(朱标)在世时,常氏奶奶怀着孕,吕氏奶奶天天往她宫里跑,每次都带满桌的大鱼大肉,说‘妹妹怀着皇长孙,得多补补,才能让孩子壮实’。
常氏奶奶本就性子实诚,又念着同为妃嫔的情分,没多想,就天天陪着吃。
可谁知道,吕氏奶奶打的是坏主意!
怀孕的人哪能这么补?胎儿长得太快,到了生产那天,常氏奶奶疼了整整一天一夜,宫里头的稳婆换了三个,都没能把孩子生下来。
那时候哪有什么剖腹的法子,只能靠女子自己硬扛,到最后,常氏奶奶拼尽了力气,还是没能撑过去,落了个一尸两命的下场。
而吕氏奶奶,没过多久就顺利生下了孩子,后来还借着这事,慢慢占了东宫的位置。”
这话一出,东宫的屋子瞬间静了下来,连油灯燃烧的“噼啪”声都格外清晰。
柳雨嫣手里的茶碗“哐当”一声放在桌上,眼里满是怒意,
声音都有些发颤:“这个吕氏!真是心狠手辣!常遇春将军当年为了大明朝,抛头颅洒热血,他的女儿却落得这么个下场,太可怜了!”
朱允炆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指尖攥着椅扶手,指节都泛了白——
他虽没亲眼见过当年的事,却也听父皇(朱标)生前提过,说常氏性子温顺,是个难得的好女子,可惜命薄......
这么算下来,常云溪和自己,还有着一层不远的裙带关系。
可他此刻扮的是书生“马愉”,不能暴露身份,只能强行压下心里的波澜,
装作惊讶的样子:“原来是常将军的后人!难怪姑娘武艺这么好,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常云溪看着他的反应,心里更确定了——他要是普通书生,听到“常遇春”的名字,只会更敬畏,不会像这样。
眼神里先闪过一丝熟悉,再装作惊讶。
但她没点破,只是笑了笑:“都是家里人教的,不算什么,比起爷爷当年,差远了。对了,还没问你叫什么?”
“我叫马愉,是去茂名参加乡试的书生。”
朱明远赶紧掩饰,指了指不远处的马车,“前面就快到镇上了,我送你去镇上找客栈吧,你一个人走,还是不安全。”
常云溪点了点头,没拒绝——
她确实有点怕再遇到劫匪,而且,跟这个“马愉”待在一起,她觉得很安心。
接下来的一路,俩人坐在马车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朱明远问她常家的事,她也不隐瞒,说爷爷当年如何征战沙场,说家里人如何教她武艺;
常云溪问他读书的事,他也跟她说起书里的故事,说起自己对百姓的想法。
聊到兴起时,常云溪还会拿出短剑,在马车外比划两下,动作利落,眼里满是光;
朱明远看着她的模样,心里竟渐渐暖了起来,连后背的伤口都不那么疼了。
到了茂名镇上,俩人要分开了——
朱明远要去客栈准备乡试,常云溪要去找亲戚。
分开前,常云溪把那个装金疮药的小瓷瓶塞给他:“你后背的伤口还没好,记得按时换药,别感染了。
以后要是有机会,咱们再见面。”
朱明远接过瓷瓶,指尖碰到她的手,温热的触感让他心里一慌,赶紧点头:“好,你也多注意安全,到了亲戚家,记得报个平安。”
看着常云溪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人群里,朱明远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个小瓷瓶,心里竟空落落的。
他摸了摸后背的伤口,又想起常云溪处理伤口时的模样,想起她打斗时的飒爽,想起她聊起爷爷时眼里的光,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以后我要娶亲,能不能娶像常云溪这样的姑娘?她会武艺,能保护自己,性子又坦荡,跟她在一起,肯定不会像跟那些京中贵女那样,满是算计。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他以后要继承皇位的,婚事哪能自己做主?可这个念头,却像生了根似的,在他心里扎了下来,再也抹不去。
“明远?明远你发什么呆呢?”
柳雨嫣的声音突然传来,把朱明远从回忆里拉了回来——
他抬头一看,朱允炆和柳雨嫣都坐在对面,正担忧地看着他,手里的小瓷瓶,不知何时被他攥在了手里。
朱明远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把小瓷瓶藏在袖口里,却还是被朱允炆看见了。
又看到地上的毛笔,弯下腰捡起来:“不小心打翻了!”
朱允炆皱了皱眉,问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还有,你刚才说的常姑娘,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好好说说,别漏了细节。”
朱明远看着双亲的眼神,心里的犹豫渐渐散去——
既然朱瞻基能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他为什么不能?
他深吸一口气,把去年在茂名路上遇到常云溪的事,从初见时的打斗,到一起赶路的聊天,再到分开时的约定,一字一句,全说了出来,连自己当时的心思,也没隐瞒。
“父王,母后,我知道我现在说这些不合适,我以后要继承皇位,婚事不能任性......”
朱明远说完,眼里满是忐忑,“可我真的忘不了常云溪,她跟京里的姑娘不一样,她坦荡、飒爽,还会武艺,
我想跟她在一起,就像瞻基堂弟跟沈姑娘那样,不凭别的,只凭心意。”
东宫的屋子瞬间静了下来。
朱允炆看着儿子眼里的坦诚,心里竟没半点意外,反倒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当年他“原主”也想寻个心意相通的人,却因为身份,只能接受安排。
他沉默了片刻,伸手拍了拍朱明远的肩膀,语气竟格外温和:“傻孩子,你以为父王会反对?”
朱明远咬了咬唇,把当年常氏的事,一字一句说给朱允炆和柳雨嫣听,声音里带着点难掩的沉重:“父王,母后,孙儿也是后来听宫里老人说的——
当年皇爷爷(朱标)在世时,常氏奶奶怀着孕,吕氏奶奶天天往她宫里跑,每次都带满桌的大鱼大肉,说‘妹妹怀着皇长孙,得多补补,才能让孩子壮实’。
常氏奶奶本就性子实诚,又念着同为妃嫔的情分,没多想,就天天陪着吃。
可谁知道,吕氏奶奶打的是坏主意!
怀孕的人哪能这么补?胎儿长得太快,到了生产那天,常氏奶奶疼了整整一天一夜,宫里头的稳婆换了三个,都没能把孩子生下来。
那时候哪有什么剖腹的法子,只能靠女子自己硬扛,到最后,常氏奶奶拼尽了力气,还是没能撑过去,落了个一尸两命的下场。
而吕氏奶奶,没过多久就顺利生下了孩子,后来还借着这事,慢慢占了东宫的位置。”
这话一出,东宫的屋子瞬间静了下来,连油灯燃烧的“噼啪”声都格外清晰。
柳雨嫣手里的茶碗“哐当”一声放在桌上,眼里满是怒意,
声音都有些发颤:“这个吕氏!真是心狠手辣!常遇春将军当年为了大明朝,抛头颅洒热血,他的女儿却落得这么个下场,太可怜了!”
朱允炆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指尖攥着椅扶手,指节都泛了白——
他虽没亲眼见过当年的事,却也听父皇(朱标)生前提过,说常氏性子温顺,是个难得的好女子,可惜命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