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阁静室内,空气仿佛凝固。沈香香握着那卷已恢复冰凉的兽皮典籍,指尖却仍残留着方才那灼热与信息冲击带来的战栗。“巡天镜”、“守序者”、“序之本源”、“归墟之种”、“镜湖”……这些词汇如同沉重的烙印,刻在她的识海,也彻底颠覆了她对此方世界,对清虚宗,乃至对自身处境的认知。
玄玑真人并非简单的理念偏执或心术不正,他极可能是某个古老恐怖存在的“载体”或“合作者”!而自己,阴差阳错间,似乎触碰到了一个名为“守序者”的失落传承的边缘。那卷兽皮典籍,便是这传承的信物与指引。
危机感如同冰冷的蛇,缠绕上她的心脏。玄玑真人让她成长,是为了将她作为“药”或“工具”,若他察觉自己接触到了与之对抗的“守序者”传承,后果不堪设想。她必须更加小心,更加隐蔽地提升实力,并尽快找到典籍中提到的“镜湖”,那里或许藏着“序之本源”,也是破局的关键。
她将兽皮典籍中关于“心源映天术”的后续精要以及那段警告信息深深铭记,然后将典籍放回原处,抹去一切可能被追踪的痕迹。现在,她需要更多的信息,关于“镜湖”的信息。
沈香香没有立刻离开经阁,她装作继续查阅其他典籍,实则以“心源映天术”的映照之能,结合图书管理员的检索本能,开始在海量藏书中有意识地寻找与“镜”、“湖”、“本源”、“古老禁地”等关键词相关的蛛丝马迹。
她翻阅《清虚地理志》,查找宗门范围内所有湖泊水域的记录;她浏览《上古秘闻考》,搜寻可能与“镜”相关的传说遗迹;她甚至调阅了一些宗门前辈的游记手札,希望能找到不经意的提及。
过程缓慢而细致,如同大海捞针。大部分记载都平淡无奇,或是些众所周知的景点。但她没有放弃,“心源映天术”带来的独特视角,让她能敏锐地捕捉到文字背后可能隐藏的隐喻与能量痕迹。
终于,在一卷看似寻常的、记录初代掌门云游杂感的玉简中,她发现了一段语焉不详的描述:
“……见一湖,水平如镜,倒映星汉,然其下深不可测,灵机内敛,似有古阵封禁,吾观之良久,心有所感,未敢擅入,留待有缘。此地,于后山幽谷之极,云雾常锁,弟子勿近。”
后山幽谷之极!水平如镜,倒映星汉!灵机内敛,古阵封禁!
这描述,与兽皮典籍暗示的“镜湖”特征高度吻合!更重要的是,这卷玉简年代极为久远,若非她刻意寻找,几乎不会被注意。玄玑真人或许知道此地,但未必会想到她能如此精准地定位。
目标,锁定!
就在沈香香心潮澎湃,准备进一步规划如何前往后山幽谷探寻“镜湖”之时,灵魂链接那端,一直处于沉重死寂状态的云清玄,再次传来了异动!
这一次,并非痛苦的波动,也不是记忆碎片,而是一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仿佛随时会消散的意念低语,直接在她识海中响起:
“镜……湖……不可……去……”
沈香香浑身一震!云清玄知道镜湖?!而且他在警告她不要去?!
他的意识不是被魔念压制,处于重伤封闭状态吗?为何能传递出如此清晰的、带有明确指向的警告?是残存的理智在挣扎示警,还是……?
不待她细想,那低语再次响起,更加微弱,却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与……某种被强行抹除般的痛苦:
“封印……是……囚笼……亦是……保护……本源……已被……污染……”
“玄玑……师叔……他……早已……”
“快……逃……”
意念到此,如同被无形之手掐断,骤然消失。灵魂链接那端,重新归于一片令人心悸的、比之前更深沉的死寂,仿佛刚才那几句低语,耗尽了云清玄最后一丝清醒的力量。
沈香香僵在原地,背后瞬间被冷汗浸湿。
云清玄的警告,印证了她的猜测,却又带来了更深的恐惧与谜团。
镜湖的封印是囚笼?保护什么?序之本源已被污染?玄玑师叔早已什么?是早已被“归墟之种”控制?还是早已不是原本的他?
而最后那句“快逃”,充满了绝望与无力感,仿佛在云清玄的认知中,面对玄玑真人以及背后的存在,反抗是徒劳的,唯有逃离才有一线生机。
静室内,只剩下沈香香急促的呼吸声。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分析着这突如其来的警告。
云清玄的状态比她想象的更复杂。他并非完全失去意识,而是在与魔念和某种更深层的控制(或许就来自玄玑真人)进行着艰难的对抗。他能感知到外界,甚至能捕捉到她通过灵魂链接隐约接收到的关于“镜湖”的意念,并冒着极大的风险向她示警。
这警告,让她前往镜湖的决心产生了动摇。如果那里封印的是已被污染的本源,如果那是一个陷阱,她贸然前往,岂不是自投罗网?
但,若不前往镜湖,不寻找“序之本源”,她拿什么来对抗玄玑真人?拿什么来帮助云清玄?仅凭目前这点微末的“秩序之域”和尚未大成的“心源映天术”吗?
机遇与风险并存,希望与绝望交织。
她缓缓站起身,目光透过窗棂,望向宗门深处那被云雾笼罩的后山方向。眼神中的犹豫渐渐被坚定取代。
云清玄让她逃,可她又能逃到哪里去?任务在身,羁绊已深,更何况,她骨子里那份属于“图书管理员”与“秩序构筑者”的执着,不允许她就这样放弃。
镜湖,必须去。但如何去,何时去,需要从长计议,需要更多的准备,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她感觉到,与玄玑真人之间那层虚伪的平静,恐怕维持不了多久了。
玄玑真人并非简单的理念偏执或心术不正,他极可能是某个古老恐怖存在的“载体”或“合作者”!而自己,阴差阳错间,似乎触碰到了一个名为“守序者”的失落传承的边缘。那卷兽皮典籍,便是这传承的信物与指引。
危机感如同冰冷的蛇,缠绕上她的心脏。玄玑真人让她成长,是为了将她作为“药”或“工具”,若他察觉自己接触到了与之对抗的“守序者”传承,后果不堪设想。她必须更加小心,更加隐蔽地提升实力,并尽快找到典籍中提到的“镜湖”,那里或许藏着“序之本源”,也是破局的关键。
她将兽皮典籍中关于“心源映天术”的后续精要以及那段警告信息深深铭记,然后将典籍放回原处,抹去一切可能被追踪的痕迹。现在,她需要更多的信息,关于“镜湖”的信息。
沈香香没有立刻离开经阁,她装作继续查阅其他典籍,实则以“心源映天术”的映照之能,结合图书管理员的检索本能,开始在海量藏书中有意识地寻找与“镜”、“湖”、“本源”、“古老禁地”等关键词相关的蛛丝马迹。
她翻阅《清虚地理志》,查找宗门范围内所有湖泊水域的记录;她浏览《上古秘闻考》,搜寻可能与“镜”相关的传说遗迹;她甚至调阅了一些宗门前辈的游记手札,希望能找到不经意的提及。
过程缓慢而细致,如同大海捞针。大部分记载都平淡无奇,或是些众所周知的景点。但她没有放弃,“心源映天术”带来的独特视角,让她能敏锐地捕捉到文字背后可能隐藏的隐喻与能量痕迹。
终于,在一卷看似寻常的、记录初代掌门云游杂感的玉简中,她发现了一段语焉不详的描述:
“……见一湖,水平如镜,倒映星汉,然其下深不可测,灵机内敛,似有古阵封禁,吾观之良久,心有所感,未敢擅入,留待有缘。此地,于后山幽谷之极,云雾常锁,弟子勿近。”
后山幽谷之极!水平如镜,倒映星汉!灵机内敛,古阵封禁!
这描述,与兽皮典籍暗示的“镜湖”特征高度吻合!更重要的是,这卷玉简年代极为久远,若非她刻意寻找,几乎不会被注意。玄玑真人或许知道此地,但未必会想到她能如此精准地定位。
目标,锁定!
就在沈香香心潮澎湃,准备进一步规划如何前往后山幽谷探寻“镜湖”之时,灵魂链接那端,一直处于沉重死寂状态的云清玄,再次传来了异动!
这一次,并非痛苦的波动,也不是记忆碎片,而是一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仿佛随时会消散的意念低语,直接在她识海中响起:
“镜……湖……不可……去……”
沈香香浑身一震!云清玄知道镜湖?!而且他在警告她不要去?!
他的意识不是被魔念压制,处于重伤封闭状态吗?为何能传递出如此清晰的、带有明确指向的警告?是残存的理智在挣扎示警,还是……?
不待她细想,那低语再次响起,更加微弱,却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与……某种被强行抹除般的痛苦:
“封印……是……囚笼……亦是……保护……本源……已被……污染……”
“玄玑……师叔……他……早已……”
“快……逃……”
意念到此,如同被无形之手掐断,骤然消失。灵魂链接那端,重新归于一片令人心悸的、比之前更深沉的死寂,仿佛刚才那几句低语,耗尽了云清玄最后一丝清醒的力量。
沈香香僵在原地,背后瞬间被冷汗浸湿。
云清玄的警告,印证了她的猜测,却又带来了更深的恐惧与谜团。
镜湖的封印是囚笼?保护什么?序之本源已被污染?玄玑师叔早已什么?是早已被“归墟之种”控制?还是早已不是原本的他?
而最后那句“快逃”,充满了绝望与无力感,仿佛在云清玄的认知中,面对玄玑真人以及背后的存在,反抗是徒劳的,唯有逃离才有一线生机。
静室内,只剩下沈香香急促的呼吸声。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分析着这突如其来的警告。
云清玄的状态比她想象的更复杂。他并非完全失去意识,而是在与魔念和某种更深层的控制(或许就来自玄玑真人)进行着艰难的对抗。他能感知到外界,甚至能捕捉到她通过灵魂链接隐约接收到的关于“镜湖”的意念,并冒着极大的风险向她示警。
这警告,让她前往镜湖的决心产生了动摇。如果那里封印的是已被污染的本源,如果那是一个陷阱,她贸然前往,岂不是自投罗网?
但,若不前往镜湖,不寻找“序之本源”,她拿什么来对抗玄玑真人?拿什么来帮助云清玄?仅凭目前这点微末的“秩序之域”和尚未大成的“心源映天术”吗?
机遇与风险并存,希望与绝望交织。
她缓缓站起身,目光透过窗棂,望向宗门深处那被云雾笼罩的后山方向。眼神中的犹豫渐渐被坚定取代。
云清玄让她逃,可她又能逃到哪里去?任务在身,羁绊已深,更何况,她骨子里那份属于“图书管理员”与“秩序构筑者”的执着,不允许她就这样放弃。
镜湖,必须去。但如何去,何时去,需要从长计议,需要更多的准备,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她感觉到,与玄玑真人之间那层虚伪的平静,恐怕维持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