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四合院:开局踹飞傻猪,宝儿傻眼》

  当地运营商将继续维护这些设施,只需支付基础服务费用。

  华叶手机借此迅速打通全球销售渠道。

  华叶手机的销量增长带动了当地税收增加,因此山姆国和吉利国都积极支持华叶集团的发展。

  刘爱平的收入也随之不断攀升。

  随着新工厂陆续投产,手机月产量从最初的十万台快速增长至三十万台。

  最终稳定在每月五十万台的规模。

  这还不是华叶手机的最大产能。

  若订单激增,刘爱平可以让工人加班生产。

  通过全天候轮班作业,月产量还能再提升数十万台。

  华叶集团的工作待遇优厚: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双休,比其他工厂的12小时工作制轻松得多。

  员工收入更是高出普通工厂数倍。

  如此优厚的条件自然令人羡慕。

  尽管如此,每部手机仍能为刘爱平带来500美元净利润。

  按每月五十万台计算,纯利润达即使刘爱平完全放手不管,公司每年仍可稳定创造三十亿美元的巨额利润。

  四九城的大领导特意来电:小刘,有要事相商,方便来一趟吗?语气之客气,显然是遇到了棘手的事务需要刘爱平协助。大领导,事情紧急吗?如果不急,我安排完香江的事务就过去;若紧急,我现在就可以乘专机出发。刘爱平向来敬重大领导,从不敢怠慢。不算特别紧急,但事关重大,必须当面详谈。大领导沉吟道。明白,我会尽快处理这边事务,明天上午出发,下午三点前抵达。

  170工作交接

  一听说事关重大,刘爱平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明天就能赶到!

  大领导满意地称赞道:只要你能办好这件事,我肯定会给你争取不少好处!

  嘿嘿,那我先谢谢大领导了!刘爱平咧嘴一笑,心里十分畅快。

  能得到大领导的承诺,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如今刘爱平的资产愈发雄厚,真正需要的早已不是金钱,而是政策支持!

  尤其是开放性的政策——他的工厂规模不断扩大,香江的劳动力已经捉襟见肘。

  年轻工人更是紧缺,哪怕是几百万人,他也能消化得了!

  光是手机业务就需要几十万人,更别提即将投产的彩色电视机厂,专供出口的订单至少需要十几万工人!

  除此之外,刘爱平还计划进军电脑行业。

  在他的规划中,电脑才是未来的核心产业!

  技术专利早已准备就绪,系统空间里还储备着数万名全能人才,随时可以投入生产,确保高效率、高质量的产出。

  电脑工厂的用人需求更为庞大,涉及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加起来甚至可能突破百万!

  而且电脑定价高昂,将成为他收割海外财富的利器!当然,赚得越多,为国家创造的效益也越大。

  工人的收入能翻几番,无数家庭的生活水平也将显着提升。

  但这一切,都需要政策支持——必须得到大领导的亲自批准!

  抱着这样的期待,刘爱平迅速安排好了香江的事务。

  日常运营交给各部门主管处理,重要财务工作则全权交由妻子冉秋叶负责。

  身为最信任的人,冉秋叶掌管财政大权,刘爱平才能毫无后顾之忧。

  交接完毕后,他立即搭乘私人飞机,直奔四九城!

  再次踏入四九城,熟悉的街景依旧如昨。

  距离暑假结束仅过半年光景,整座城市仿佛被时光凝固。

  若非要找出变化,便是越来越多的窗户里透出了电视机的荧光。

  自从华龙电视机厂投产后,这台曾经的金贵物件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原先的奢侈消费品,如今只需咬咬牙就能搬回家。

  荧屏里的世界为人们打开了新天地——新闻频道传递八方资讯,农业科教节目惠及千家万户。

  这些缤纷的节目,为平淡生活添了几分别样色彩。

  街头一幕尤其吸引刘爱平的目光:某个梳着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男人,正握着手机大声嚷嚷:正忙着呢!回头再说!那部轻巧的华叶手机在他掌中灵巧转动,与笨重的诺基亚形成鲜明对比。

  在当下的龙国,能随手掏出三千美金买诺基亚的终究是少数。

  而国产的华叶手机凭着亲民价格和精巧设计,已成为新兴商贾们的掌中新宠。

  五千龙币的价位虽然仍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但对生意人来说,这确是笔划算的投资——无论是联络家人还是洽谈业务,都方便了许多。

  穿过渐次完善的通信网络覆盖区,刘爱平踱步向大领导府邸行去。

  沿途隐现的便衣警卫构筑起无形防线,将可疑人物隔绝在外。

  不过对刘爱平而言,这段路程格外顺畅——未及抵达,故人早已认出这位常客。

  车门一拉,刘爱平被径直带到了大领导家门前。

  走进客厅时,大领导早已等候多时。小刘,听说你在香江又闹出大动静?把外资巨头搞破产了?大领导笑吟吟地问道。

  虽心知肚明——他的情报网向来灵敏。

  这番问话,实则是给年轻人展露锋芒的机会。

  刘爱平会意,当即侃侃而谈。

  先将诺基亚捧上神坛,继而话锋陡转,用一部手机就让对方数十亿投资打了水漂。

  这般对比,更显手段高明。好!很好!大领导连连称赞,眼中满是赏识。

  忽而话锋一转:赚了这么多,可想过做些名垂青史的事?比如......让史册专为你留一页?

  这话分量极重!惊得刘爱平心头狂跳。

  青史留名?专享一页?古时王侯也不过寥寥数语!

  您折煞我了!他连连摆手,留个姓名已是万幸,哪敢妄想独占一页?

  过谦了。大领导轻拍他肩膀,你当得起。

  “你这些年的成就一件比一件了不起!说是凭一己之力推动整个龙国科技进步也不为过!”

  “若能将这份才能用于更宏大的事业,惠及天下苍生,你必将名垂青史!”

  大领导说到此处时,目光骤然熠熠生辉。

  刘爱平眼中同样燃起炽热光芒。

  青史留名——这确实令他心驰神往。

  人生在世,谁不愿成就千古流芳的伟业?

  年少读史时,那些彪炳史册的英雄豪杰就令他钦慕不已。

  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岂能错失?

  “请您直言!无论需要我做什么,我必竭尽全力!纵使不为己身,亦在所不辞!”

  此刻的刘爱平胸中热血沸腾。

  无论是为万世之名,还是为家国苍生,他都愿奋力一搏。

  更何况他的财富早已堆积如山。

  若能造福黎民百姓,何乐而不为?

  “好!好!小刘果然深明大义!比起那些滞留海外者,你才是真正的栋梁!”

  大领导目光慈蔼如视子侄,郑重道:“有项重任欲托付于你......”

  此后三天两夜,刘爱平与大领导闭门密谈。

  他们所议之事,关乎国运兴衰。

  纵使国际风云变幻,亦不及此番谈话之万一。

  离开时,刘爱平只觉肩头重担千钧。

  “刘总,大领导有何指示?”

  秘书小周好奇探问。

  “天机不可泄露。”

  刘爱平神秘一笑,挥手道:“即刻启程赴市!”

  “市?那个毗邻香江的贫困地区?”

  小周满脸诧异:“那里要啥没啥,连像样的公路都没有......”

  “废话少说!”

  刘爱平厉声打断:“立刻安排专机!越快越好!”

  \\市的上空,一架私人飞机正急速飞驰。

  机舱内,刘爱平望着窗外远去的云层,心思早已飘向即将抵达的地方。

  此时的 \\市还是一片荒凉,远比想象中更加落后。

  这里没有后世的繁华模样,甚至连小渔村的影子都看不到。

  距离最近的小渔村也有数百里之遥,居民几乎无人外出谋生。

  小渔村的人尚且懂得去香江打工,赚些钱养家糊口。

  可 \\市的人们,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生活贫瘠到只能依赖海里捕捉的鱼勉强果腹。

  没有工厂,没有资源,没有特色产业——这里几乎一无所有。

  唯一的优势,或许只剩下濒临海洋的地理位置。

  刘爱平此行肩负大领导的重托。

  任务简单却艰巨——建设 \\市!

  若问建设的标准?

  必须达到媲美山姆国新约市的水平!

  “这担子,可真不轻啊……”

  走下飞机时,刘爱平叹息一声,目光所及尽是荒芜贫瘠。

  要把这片穷乡僻壤打造成国际大都市?

  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大领导的命令不容拒绝。

  更何况,为了确保他能顺利开展工作,大领导甚至亲自致电 \\市各级负责人,严令全力配合,不计代价!

  这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机遇。

  若能圆满完成,他的地位必将水涨船高!

  想到这里,刘爱平眼神坚定,握紧了拳头。

  “不就是个 \\市吗?拼了!”

  “几百亿美金砸下去,还能建不出一个世界级城市?”

  “新约市算什么?在龙国的土地上,我绝对能打造比它更辉煌的奇迹!”

  此刻,他已斗志昂扬,准备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书写新的传奇。

  刘爱平抵达后,市的主要领导团队立即热情接待了他。

  “刘总您好,我是市的一把手,!”

  一位精神矍铄的男子走上前,看上去约五十岁左右,正是市的负责人。

  他身旁的几位同僚也相继做了自我介绍,无一不是市有分量的领导。

  然而,他们的衣着却令刘爱平大为意外——

  衣服是粗布缝制的,补丁重重叠叠,看起来极为破旧。

  要不是周围站着不少警卫,刘爱平甚至怀疑眼前这群人的身份。

  “各位……请恕我直言!”

  犹豫片刻,刘爱平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我很好奇,你们的衣服怎么这么破?咱们这可是第一次见面,谈的又是大项目,可你们这身打扮……实在是……”

  他话说一半,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