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被监视的生活-《男人没有钱权,就别谈尊严》

  地铁口的风裹着凌晨六点的凉意,周明远把冲锋衣拉链往上拽了半寸,遮住下半张脸。他没直接回家,而是拐进了附近一家24小时便利店。

  玻璃门开合时叮咚一声,像是某种倒计时开始。

  他走到冷饮柜前,随手拿了瓶矿泉水,标签上那串条形码模糊得像是被水泡过。他没多想,转身结账时扫了一眼收银员的脸——陌生面孔,昨天不是这个班。

  这不该是值得留意的细节,但他现在连呼吸都带着计算感。

  走出店门,他故意放慢脚步,绕到巷子背面,贴着墙根观察刚才那辆停在路口的车。车牌蒙着灰,挡风玻璃反光里隐约有金属光泽,像是摄像头正在转动。

  他低头看了眼手机,GpS定位图标正疯狂跳动,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萤火虫。

  这不是巧合。

  他掏出比价表翻了几页,纸张边缘已经卷曲得像是被火烧过。指尖摩挲着某一行字迹,那是昨天才圈出来的“x系列·实验体维护费”。价格波动曲线和转账时间完全吻合,但背后的数据模型……他知道有人能预测他的行为路径。

  系统没有提示危机等级上升,但“人际关系恶化”指标悄然涨了0.7%。

  这不是情绪值,这是实打实的风险系数。

  他把比价表塞回内袋,右手食指无意识地敲了两下大腿。这动作以前是他谈判前的信号,现在成了某种自我确认的方式。

  回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拔掉路由器插头。

  屋里安静得像海底,连冰箱运转声都被隔音棉吸了个干净。他拉开窗帘一角,楼下街口站着个穿灰色夹克的男人,手里拎着一袋包子,视线却始终锁定在他窗户方向。

  他不动声色地关窗,转身走向书桌。

  比价表摊开,他用三支钢笔分别标出三个时间段:早、中、晚。每支笔颜色不同,代表不同的行动路线。红的是常规路线,蓝的是备用方案,绿的是假目标。

  他闭眼随机选了一支,睁开后是绿色。

  今天不骑电驴,不走主路,不去常去的早餐铺。

  他换掉原本计划中的黑色外套,挑了件藏青色的,袖口烫伤疤痕刚好被盖住。出门前,他顺手把U盘插进电脑,快速浏览了一遍李文斌给的交易记录。

  文件名是“q-01至q-05”,打开后内容却像是被加密过,部分数据被替换成了乱码。但他在q-03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时间戳,比正常记录快了整整三分钟。

  这说明什么?

  要么是系统延迟,要么是人为干预。

  他合上笔记本,把U盘放进内袋最深处。

  出了小区,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奔地铁站,而是绕道穿过一条老旧的商业街。沿街店铺还没开门,只有几家早餐铺冒着热气。

  他走进一家面馆,点了碗牛肉面,坐下后特意背对门口。

  镜子里映出街口的灰色夹克男人,正站在十米外假装看招工启事。

  周明远低头搅动汤面,油花碎成一圈圈涟漪。他从口袋摸出一支钢笔,在餐巾纸上画出几个坐标点,分别是早餐铺、地铁口、公司楼下的便利店。

  然后他划掉其中两个,剩下那个——公司楼下的便利店。

  这是个陷阱,但他要看看是谁设的局。

  吃完面,他没走原路,而是绕进小巷,从后门上了公交。车上人不多,他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余光瞥见后面一辆电动车跟得很紧。

  他下车后立刻钻进地下通道,转了两圈甩掉尾巴,再换乘另一班地铁。

  全程没人说话,也没人靠近他超过五秒。

  但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某个看不见的屏幕上播放。

  中午吃饭时,他在公司楼下便利店买了瓶矿泉水。

  瓶身上的条形码再次引起注意,扫描失败。他没当场拆穿,只是默默记下编号。

  回到办公室,他借口上厕所,躲进卫生间隔间,用随身携带的小工具撬开瓶盖。里面藏着一枚微型芯片,表面刻着一组字母:m-09。

  他瞳孔微缩。

  这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代号。上次在仓库,系统短暂显示过一次“m-09”,当时以为是误读。

  现在看来,这可能是某个监控节点的身份标识。

  他把芯片塞进裤兜,冲了水,走出来时正好撞上行政部的王姐。

  “哎哟,小周,你脸色不太好啊。”她笑着递来一张纸巾,“是不是最近太累了?”

  他接过纸巾,手指轻轻捏了捏对方手腕——脉搏频率异常。

  他没说什么,点头离开。

  晚上回家路上,他换了三次交通工具,最终在一处废弃工地下车。

  夜风吹得铁皮棚屋吱呀作响,他靠着墙角蹲下,掏出比价表翻到最后一页。

  那张泛黄的纸边缘果然多了几道细痕,像是被人偷偷打开过。他眯起眼,用指甲刮了刮痕迹,发现上面残留着某种粉末。

  他凑近嗅了嗅——是磁粉。

  这意味着有人试图通过磁场感应获取信息。

  他冷笑一声,把比价表合上,塞进防水袋,再放进背包夹层。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没敢开机,而是取出SIm卡槽,用钢笔尖挑出卡针,轻轻弹飞出去。

  远处草丛里传来一声轻微的电子嗡鸣,像是接收器突然失灵。

  他嘴角勾起一个冷笑。

  原来你们是靠信号追踪的。

  他起身拍了拍裤子,朝着相反方向走去。

  身后那辆黑色轿车依旧尾随,但车灯闪烁频率变了,像是临时调整了跟踪策略。

  他没回头,只是一边走一边用钢笔在手臂上写下两个字:

  冷静

  深夜,他坐在书桌前,把今天所有异常事件按时间线排列。

  灰色夹克男、矿泉水芯片、m-09标识、磁粉痕迹、出租车司机绕路、便利店员工脉搏异常……

  每一个细节单独看都没问题,但拼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监视网络。

  他拿起比价表,用红色钢笔圈出三个关键词:

  数据模型、轨迹预测、身份识别

  他盯着这三个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下一秒,系统界面突然闪烁了一下,结算进度条卡在98%,迟迟无法完成。

  他皱眉,伸手碰了碰屏幕,界面竟然微微发热,像是某种设备启动前的预热。

  他收回手,深吸一口气。

  这不是系统故障。

  这是……干扰。

  他抬头看向窗外,夜色浓得化不开,远处楼宇灯光像是某种代码在跳动。

  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他们不仅在监视他。

  还在……学习他。

  他站起身,走到衣柜前,拉开抽屉,从最底层拿出一件旧外套。

  那是母亲留下的嫁衣,暗红色,袖口绣着一朵银杏叶。

  他轻轻抚摸布料,指尖触到某个凸起点。

  他用剪刀小心挑开,掉出一枚微型芯片,表面写着一行字:

  “青铜时代不是典故,是警告。”

  他握紧芯片,眼神沉了下来。

  监视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以为你在破局,其实只是他们在收集更多数据。

  他必须打破这个闭环。

  而第一步,就是让他们失去预测能力。

  他拿起三支钢笔,闭眼随机抽出一支。

  蓝色。

  意味着明天他将启用备用路线,彻底脱离既定轨迹。

  他把比价表重新装好,锁进抽屉,转身走向阳台。

  夜风吹得他冲锋衣猎猎作响。

  他低头看了眼左臂疤痕,那里隐隐有些发烫,像是某种感应装置被激活。

  他没去管它,而是从口袋摸出那枚芯片,轻轻一捏。

  咔嚓。

  金属碎屑落进掌心,像一场无声的宣战。

  他抬头看向夜空,星星稀疏,月光被云层遮住大半。

  他轻声说了一句:

  “你们不是唯一懂算法的人。”

  说完,他转身回屋,关上阳台门。

  最后一盏灯熄灭时,楼下街口的灰色夹克男人也悄然消失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