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大秦:我的老婆是华阳公主》

  食神居二楼,蒙宇临窗而坐,望着楼下在寒风中颤抖的人群,心中思忖:待来年,该将棉花引入并推广了。

  这些人均是食神居的忠实拥趸,推广棉花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份回馈。

  红薯的推广解决了众多人的温饱问题,而棉花的推广则将助人们抵御严寒,安稳度过寒冬。

  衣、食、住、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红薯代表“食”

  棉花则关乎“衣”

  无论推广红薯还是棉花,皆为造福百姓之举。

  房间内除蒙宇外,焰灵姬静立其侧。

  蒙宇正在等人。

  片刻后,一辆马车停在了食神居火锅酒楼门前。

  “她们来了!”

  马车映入眼帘,蒙宇起身与焰灵姬一同离开房间,走下二楼——他们等候的人到了。

  火锅店外人潮涌动,排队的人们纷纷好奇地注视那辆马车。

  只见一位绝色女子从车上款款而下。

  众人眼前一亮,不觉惊艳。

  但紧接着,又一位姿容不输前者的女子步下马车。

  随后,第三位、第四位……一位接着一位。

  一个个倾国倾城、风华各异的女子接连从同一辆马车中走出。

  众人目瞪口呆,呼吸为之一窒。

  这些女子各有其美,难分高下。

  其中几位,在咸阳城中早已闻名,如紫兰轩之主紫女、大秦医馆的念端与其弟子端木蓉。

  亦有几张陌生却同样动人的面孔,如雪女、弄玉。

  蒙宇与焰灵姬走出店门,众人纷纷行礼招呼,蒙宇微微颔首回应。

  “你们来了。”

  他含笑开口。

  今日火锅店开张,他特地邀了几位好友前来品尝。

  紫女、弄玉、雪女、念端、端木蓉、红瑜——皆已到场。

  因火锅店开业热闹,紫兰轩今日稍显冷清,紫女便交代其他姐妹照看生意,带着弄玉与红瑜前来赴约。

  “请各位进店吧。”

  蒙宇说道。

  众人正要入内,又有一辆华美马车驶来,停在了门前。

  蒙宇、焰灵姬与紫女等人不由驻足望去。

  只见一位丽人自车中走出。

  “又来一位美人?”

  排队的人们暗自惊叹。

  随后,一位气质高贵、容貌明丽的少女轻盈下车。

  紧接着,一位十五六岁、娇美灵秀的少女也随之现身。

  最后又有两名风韵不俗的美妇人相继下车。

  蒙宇含笑迎上前去。

  来者正是嬴元曼、焱妃、芈涟、胡夫人与胡美人。

  这次火锅宴聚,他自然也请了自己的两位妻子——嬴元曼与焱妃前来。

  芈涟之所以会来,是因为嬴元曼的邀请。

  两人情同姐妹,有这样的热闹场合,嬴元曼当然不会忘了带上芈涟。

  胡夫人与胡美人则是一同陪伴焱妃和嬴元曼前来的。

  “走,一起去尝尝火锅。”

  蒙宇走上前,一手揽过嬴元曼,一手拥着焱妃,左拥右抱,迈步踏进火锅酒楼。

  紫女、焰灵姬、雪女、芈涟等人紧随其后,也纷纷进入酒楼。

  见到蒙宇身边围绕着一众美貌女子,不少在排队的人都投来艳羡的目光。

  蒙宇身边的美女不仅数量多,而且个个容貌出众,令人羡慕不已。

  蒙宇带着这群女子上了二楼的雅间。

  房间里已经摆好两种火锅:一种是九宫格锅,一种是鸳鸯锅。

  蒙宇简单为大家介绍了两种火锅的吃法,众人便依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锅底。

  九宫格火锅根据火力不同,将锅底分成三个区域:

  中间格火力最猛,适合烫毛肚、鸭肠这类快熟的食材;

  旁边格火力适中,适合煮肉丸、藕片等需稍煮的菜品;

  四角格则文火慢煮,适合焖烧脑花、鸭血这类需要入味的食材。

  另外,九宫格也方便每个人看管自己放下去的食材,不易被别人夹走。

  最终,蒙宇、嬴元曼、焱妃、紫女、焰灵姬、雪女、芈涟围坐在九宫格火锅那一桌。

  念端、端木蓉、胡夫人、胡美人、弄玉、明珠夫人、红瑜则选了鸳鸯锅那一桌。

  桌上摆满了一碟碟的菜:白菜、土豆片、藕片、香菇、豆腐等各类蔬菜,

  还有鸭血、毛肚、猪肉片、羊肉片等荤菜。

  蒙宇对大家说:“喜欢什么,就夹什么下锅。”

  众人闻言,纷纷动手,将自己爱吃的菜倒入锅中,

  随即开始享受这顿火锅盛宴。

  众人首次尝试如此新奇的用餐方式,不仅新鲜独特,味道也十分美妙。

  除了蒙宇,在场所有人都是头一回品尝火锅,却已深深为之着迷。

  念端、雪女和端木蓉尤其如此。

  自从在食神居尝过美食之后,她们觉得从前在燕国吃的饭菜简直难以下咽。

  咸阳城,真可谓是美食的天堂。

  她们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也愈发深厚。

  痛快!

  实在痛快!

  冬日享用火锅,一个“爽”

  字怎能道尽!

  窗外白雪覆盖,室内热气升腾,鲜明的对比更添意趣。

  众人围坐吃火锅,气氛欢乐融洽,宛如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这并非他们首次聚餐,却是最尽兴的一次。

  一边吃着火锅,喝着红酒,一边欣赏雪景,这般感受实在难以言喻。

  这次聚会每个人都吃得心满意足。

  酒足饭饱后,大家陆续登上马车,离开了火锅酒楼。

  自那天起,火锅酒楼名声大噪。

  食神居的老主顾们纷纷前来尝鲜,酒楼生意异常红火。

  不少达官贵人和富商巨贾也慕名而来,专程体验火锅。

  一时间,这家火锅酒楼风头无两,成为咸阳城人气最旺的食府。

  天气日渐寒冷,火锅酒楼的生意却越发兴旺。

  火锅驱寒暖身,深受人们喜爱。

  这天,一队人马包围了火锅酒楼,禁止任何客人靠近。

  周围百姓远远观望,心中惊疑,纷纷猜测发生了什么事。

  在影密卫的护送下,两辆豪华马车一前一后缓缓驶来,停在火锅酒楼门前。

  影密卫首领章邯与剑圣盖聂随侍在首辆马车左右。

  蒙宇早已恭敬地候在酒楼门前。

  这时,一位身穿锦袍、神态威严的年轻男子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王上。”

  蒙宇躬身行礼。

  此人正是秦王嬴政。

  “此处非王宫,不必多礼。”

  嬴政语气平静。

  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在一位少女的搀扶下也走下马车。

  她们是嬴元曼和她的母亲郑夫人。

  自从嬴元曼品尝过火锅,便向郑夫人极力称赞其美味。

  郑夫人又将此事告知秦王嬴政。

  于是这天,嬴政便带她们一同前来品尝火锅。

  这时,第二辆马车里走出了三位少年。

  前面两人是长公子扶苏与二公子将闾。

  最后一个少年约莫十一二岁,看上去天真烂漫,双眼尤为特别——右眼如金珀,左眼似冰蓝,十分独特。

  这正是十八世子胡亥。

  胡亥虽为庶子,却深得秦王嬴政的宠爱。

  因此,这次来火锅酒楼,嬴政也带上了他。

  “姐夫好!”

  扶苏、将闾与胡亥齐声向蒙宇问好。

  因嬴元曼年长于他们,按礼他们皆称蒙宇为姐夫。

  “我带他们来尝尝火锅。”

  嬴政语气平静。

  “王上请!”

  蒙宇恭敬地将嬴政与郑夫人请入酒楼,随后扶苏、嬴元曼、将闾和胡亥也一同进入。

  远处围观的人群隐约猜到来者身份——能让冠军侯如此恭敬相迎、阵仗如此之大,咸阳城中唯有一人。

  秦王嬴政!

  想到竟是秦王亲临火锅酒楼,众人心中震撼不已。

  二楼大厅中,一张九宫格火锅已备好。

  嬴政、郑夫人、蒙宇、嬴元曼、扶苏、将闾与胡亥围坐在火锅四周。

  此前,蒙宇已向大家讲解了火锅的吃法。

  “今日是家宴,不必拘礼,想吃什么便吃什么。”

  嬴政开口道。

  于是众人纷纷举箸,将喜欢的菜肉放入自己面前的格子中。

  “美味!”

  “寡人尝遍佳肴,如此新颖的吃法,倒是头一回。”

  嬴政尝了一口,对这火锅赞不绝口。

  郑夫人、扶苏与将闾也纷纷称赞。

  众人吃得津津有味。

  席间,蒙宇起身暂离,片刻后捧着两个锦盒归来。

  “王上、母后,臣为您们准备了两件礼物。”

  蒙宇说道。

  “哦?是何礼物?”

  郑夫人饶有兴致地问。

  “如今天寒,臣特献上两件棉衣,可御严寒。”

  蒙宇打开锦盒,里面各置一件棉衣。

  “棉衣?”

  嬴政、郑夫人、扶苏、将闾与胡亥皆露疑惑——他们从未听过此物。

  “父王、母后,这棉衣十分暖和。”

  嬴元曼在一旁说道。

  嬴元曼早已换上棉衣棉裤,自然深知棉衣御寒之效。

  外头天寒地冻,她身着棉衣竟觉暖意融融,几欲出汗。

  蒙宇取出两件棉衣,一为女款,一为男款,尺寸恰好适合嬴政与郑夫人穿着。

  郑夫人伸手轻抚棉衣,只觉比寻常衣物厚实许多,触感柔软,暖意盈盈。

  “此衣以何物制成?”

  郑夫人询问道。

  “乃是用一种名为棉花的作物所制。”

  蒙宇答道。

  “棉花?”

  嬴政微怔,“寡人从未闻此作物?”

  “此物尚未传入秦国,乃西方所产。

  棉花不仅可制棉衣棉裤,亦可制成棉被。”

  蒙宇解释道。

  “棉被与锦被相比,孰更御寒?”

  嬴政又问。

  “棉被御寒之效,十倍于锦被。”

  蒙宇从容应答。

  闻言,嬴政、郑夫人与扶苏等人皆露惊容。

  蒙宇既敢在嬴政面前如此断言,必非虚言。

  众人惊叹棉被御寒之效竟如此卓着。

  “你府中可有棉被?”

  嬴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