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大秦:我的老婆是华阳公主》

  据传韩弩射程可达六百步,一步折合半米,即约三百多米。

  而此时的秦弩,无论在威力还是射程上,均已不逊于韩弩。

  韩国以韩弩闻名,因此接下来的灭韩之战,也将是秦弩与韩弩之间的一场较量。

  蒙宇与内史腾一同巡视了弩兵军营,士兵们正接受着严格的训练。

  蒙宇认真观察了一阵,发现弩箭威力极大。

  这种弩的射程,大致与韩弩相近,约为三四百米。

  不过,秦弩一次最多只能发射两到三箭;而蒙宇前一日得到的秦连弩,却能够连续发射十支弩箭。

  倘若全军将秦弩更换为这种秦连弩,秦军的战斗力必将大幅提升。

  于是,蒙宇命令独孤求败将那台秦连弩运至弩兵军营中。

  “将军,这是何物?”

  内史腾好奇地询问。

  “这是我在秦弩基础上改进设计的连弩,我称它为‘秦连弩’。”

  蒙宇解释道。

  “秦连弩?”

  内史腾愣了一下,接着问道:“它和秦弩有什么不同?”

  “秦弩一次能发射几支箭?”

  蒙宇反问。

  “最多三支。”

  内史腾答道。

  “而这台秦连弩,可以连续射出十支弩箭。”

  蒙宇郑重说道。

  “ ** 十支?”

  内史腾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大为震撼。

  “秦连弩不仅可 ** 十箭,威力和射程也都有显着提升。”

  蒙宇继续说明。

  “实在惊人!”

  内史腾难掩震惊,对蒙宇深感敬佩。

  “原以为将军只擅领军,不料对机关之术也如此精通。

  昔日我在咸阳为官时,便听闻将军是百年难遇的少年奇才,起初我尚存疑虑,今日才信服不已。”

  内史腾由衷说道。

  蒙宇随即亲自演示秦连弩,只见十支弩箭接连射出,尽数钉在军营六百米外的一棵大树树干上,树干被击得粉碎,巨树轰然倒塌。

  “威力竟如此惊人!”

  内史腾大吃一惊。

  秦弩射程仅三四百米,而秦连弩竟能达到六百米,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军营中的弩兵们也纷纷惊叹,秦连弩的威力远超秦弩,令人震撼。

  “内史腾,你认为秦连弩与韩弩相比如何?”

  蒙宇问道。

  “将军,秦连弩在威力和射程上都远胜韩弩,韩弩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内史腾回答。

  “好,你立即在武隧城中招募能工巧匠,我要在开战之前,让秦军全面装备秦连弩。”

  蒙宇向内史腾下达指令,并将秦连弩的结构图纸交给他。

  内史腾接过图纸,只见上面布满了符号与数字,如读天书,一时感到茫然不解。

  “将军,恕我直言,这份图纸太过复杂,恐怕工匠们难以理解。”

  内史腾坦言道。

  “那就找个能看懂的人。”

  蒙宇回应。

  “能看懂的人?您是说……公输家族?”

  内史腾稍作迟疑,立刻想到了秦国境内那个声名显赫的机关术世家。

  公输家族,以精通霸道机关术而闻名。

  这一代的掌门人,正是公输仇。

  传闻他对机关术的造诣,已近乎公输家族的祖师——公输班大师。

  尽管秦连弩的设计图极为繁复,但公输家族之人定能解读。

  “传令公输家族,即刻派人前来武隧。”

  蒙宇下令。

  “遵命。”

  内史腾领命,随即派兵前往咸阳城。

  公输家族便居于咸阳城内。

  连日来,内史腾一直在招募工匠。

  短短数日,已在武隧城召集了数百名匠人。

  这些工匠中,有木匠、铁匠、石匠,但凡手艺尚可者,皆被招至麾下。

  数日后,公输家族终于派人抵达武隧。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掌门人公输仇本人。

  营帐中,蒙宇见到了公输仇。

  他是一位秃顶驼背的老者,眉须皆白。

  右臂如常,左臂却是一只机关手,双脚亦为机关所制。

  “公输仇,拜见冠军侯!”

  见到蒙宇,公输仇当即恭敬行礼。

  “没想到公输掌门会亲自前来。”

  蒙宇说道。

  蒙宇原以为公输家族只会派一名普通弟子前来,未料掌门亲至。

  “侯爷有用得着公输家族之处,我等自当全力相助。

  派他人来,老夫放心不下,故而亲自前来。”

  公输仇轻抚花白长须,淡然一笑。

  “灭韩之后,我必上报大王,为你记一大功。”

  蒙宇承诺。

  “多谢侯爷。”

  公输仇闻言大喜,笑容满面。

  “不知秦连弩图纸在何处?可否让老夫一观。”

  公输仇问道。

  “这就是秦连弩的图纸。”

  蒙宇取出图纸,递与公输仇。

  公输仇接过图纸,仔细端详。

  阅读过程中,他神色变幻不定,时而凝重,时而沉思,时而惊讶,最终化为震撼。

  “这秦连弩的设计,实在精妙绝伦,堪称鬼斧神工。”

  公输仇由衷赞叹。

  秦连弩的精妙构造令公输仇赞叹不已。

  “这秦连弩可是侯爷亲自设计的?”

  公输仇询问道。

  “正是。”

  蒙宇颔首。

  “此弩深得霸道机关术之精髓,不曾想侯爷对此道也如此精通,老夫自愧不如。”

  公输仇由衷赞叹。

  公输仇对蒙宇深感钦佩,这秦连弩的设计,连他自己都难以企及。

  “我对机关术不过略知皮毛。”

  蒙宇语气淡然。

  “侯爷过谦了。

  若您这般造诣只算略知皮毛,那天下便无人敢称精通机关术了。”

  公输仇连忙道。

  “依你看,能否按图纸将秦连弩制作出来?”

  蒙宇问道。

  “能,当然能!”

  “只要图纸在手,这世上就没有公输家族造不出的机关。”

  公输仇言语间充满自豪。

  “我需要一千架秦连弩,大致需要多少时日?”

  蒙宇继续问道。

  “至少需一个多月。”

  公输仇答道。

  “好,便给你这些时日。”

  蒙宇点头。

  “遵命。”

  公输仇应道。

  自那日起,公输仇便率领招募来的工匠日夜赶制秦连弩。

  与此同时,蒙宇每日在军营操练士卒,为征韩之战做准备。

  在公输仇带领下,工匠们昼夜不停地赶工,历时月余,终于将一千架秦连弩全部制成。

  秦连弩作为重型弩箭,在战场上不宜过量配备,否则会影响行军速度与机动性。

  七万秦军配备一千架正为合适。

  这一千架秦连弩,威力堪比往昔万架秦弩。

  考虑到弩箭储备有限,仅能供应一千架秦连弩使用。

  若数量再多,弩箭便不敷使用。

  至此,一千架秦连弩尽数列装秦军。

  两日后,七万秦军完成集结!

  军中包括两万骑兵,每万骑编为一个方阵,由一名万夫长统率,两个骑兵方阵位列全军最前。

  骑兵之后是三万步兵,每万步卒编为一个方阵,共三个方阵,各由一名万夫长统领。

  步兵阵后是一万 ** 兵。

  其中弓箭手与弩箭手各五千人。

  这些 ** 兵皆属远程打击兵种,由一名万夫长统一指挥。

  队伍末端是车兵,数量也超过一万人,由一名万夫长统率。

  车兵职责广泛,既负责运送攻城车、攻城塔楼、井栏等各类攻城器械,也承担帐篷、粮草与各类军需物资的运输任务。

  车兵又被称为车御。

  虽然他们不直接决定战局胜负,但对整支军队而言,却至关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七万将士全数集结完毕!

  士兵队列齐整,神情庄重,肃杀之气直贯苍穹。

  “你们皆是我大秦的热血男儿,今日我们将开启一场神圣之战,此为大秦一统天下的起点,也是大秦荣耀的开端!”

  “我们将共同书写一段壮丽史诗!”

  “你们是这段辉煌的见证者,也是缔造者,你们的名字必被历史铭记,功业永世流传!”

  蒙宇策马立于七万大军面前,声音洪亮,激越的语调响彻整座军营,传入每一位将士耳中。

  蒙宇的话语令全体士兵热血奔涌,心潮激荡,人人皆欲即刻奔赴沙场,奋勇杀敌。

  “今日,我军兵锋所指——南阳!”

  “冲向前去,夺下此城,扬我大秦雄威!”

  蒙宇运起真气发声,声如雷霆,遍传四野。

  “冲向前去,夺下此城,扬我大秦雄威!”

  此时每一名士兵的斗志皆被点燃,胸中热血翻涌,豪情满溢。

  在蒙宇的激励下,一股属于老秦人的骄傲油然升起。

  生为秦人,为秦而生,为秦而战,为秦赴死,誓为秦国争霸天下!

  “唱大秦战歌!”

  蒙宇高声下令。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七万秦军将士神情庄严,激昂高唱秦军战歌,声震原野,响彻云霄。

  这首战歌承载着秦国一段悲壮往事,身为老秦人,无人能忘那段历史。

  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嫡子嬴渠梁于秦献公灵前继位,史称秦孝公。

  彼时秦国已陷于重重围困之绝境,物资耗尽,兵源枯竭,国力衰微。

  秦孝公亲手刻下国耻碑,以血染字,立于宫门之外,立誓推行变法以强秦。

  秦孝公广召天下贤士,六国学子,纷纷入秦为官。

  卫鞅向秦孝公阐述治国理念,凭借法家学说赢得赏识。

  秦孝公任命卫鞅为丞相,二人携手推行变法长达二十年。

  卫鞅出任相国后,颁布禁令杜绝私斗,古老的秦部族在蜕变阵痛中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