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别院考核-《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

  三日时间,在杨凡全心投入的备战中,转瞬即逝。

  这三日,他几乎足不出户,除了必要的打坐调息,维持伤势稳定和灵力运转外,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反复揣摩《基础阵法图解》与《低阶符箓制法精要》中的精义,尤其是那些涉及符文结构联动、能量流转细微控制以及非常规破解思路的部分。他深知,青霖宗符堂执事主持的考核,绝非陈锋那般随口问答所能比拟,必然涉及实际动手能力与临场应变。

  期间,那枚考核玉牌在第二日傍晚时分,果然如陈锋所言,表面灵光流转,浮现出一行清晰的小字:“明日辰时三刻,城西青霖别院,甲字叁号考殿。”

  字迹显现片刻后便悄然隐去,玉牌恢复原状。

  辰时三刻,正是清晨灵气最为活跃纯净之时,也是大多数修士精神状态最佳的时刻。选择这个时间点考核,可见安排之考究。

  考核当日,杨凡早早起身。他换上了一身干净的青色布袍,这是最常见的散修服饰,不显眼,也不会失礼。仔细检查了自身状态,确认灵力平稳,神识清明,将可能用到的符笔、灵墨以及几样常用的破禁工具放入一个普通的储物袋中,这才出门,朝着城西方向而去。

  青霖别院位于黑岩城西区,靠近内城城墙,占地面积颇广,高墙深院,气势森严。与驿馆的实用风格不同,别院更显庄重古朴,门口有气息凝厚的弟子守卫,查验极为严格。

  出示考核玉牌后,杨凡被一名面无表情的执事弟子引领着,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标有“甲叁”字样的殿宇前。殿门紧闭,门前已聚集了十余名修士,有男有女,修为多在练气后期,从七八层到圆满不等,个个气息不俗,眼神中带着或紧张、或自信、或审视的光芒。

  杨凡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他低调地站在人群边缘,目光快速扫过众人,心中默默评估。这些应该都是此次参与考核的符师或阵法师,看衣着气质,有散修,也有小家族出身者,甚至可能混杂着一些宗门外围子弟。竞争,显然比预想的还要激烈一些。

  他收敛气息,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普通的练气八层散修,沉默地等待着。

  辰时三刻刚到,殿门无声无息地滑开。一名身着青霖宗执事服饰、面容古板、眼神锐利如鹰隼的老者站在门内。他目光如电,扫过门外众人,一股筑基期修士特有的灵压若有若无地弥漫开来,让原本有些嘈杂的门口瞬间安静下来。

  “老夫吴道源,符堂执事。今日考核,由我主持。”老者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考核分两部分,笔试与实操。按顺序入内,各寻位置,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违者立即取消资格。”

  众人心中一凛,纷纷肃容点头。

  在吴执事的示意下,众人鱼贯而入。殿内空间开阔,摆放着数十张独立的石制案台,案台之间有简单的隔断,彼此无法窥视。每张案台上,都已放置好一枚空白玉简,一支特制的符笔,一小碟闪烁着微弱灵光的通用灵墨,以及几张质地普通的符纸。

  杨凡按照指引,找到一处靠后的位置坐下。案台冰凉,环境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檀香,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神收敛。

  “第一部分,笔试。限时一炷香。”吴执事的声音再次响起,同时殿门缓缓关闭,内部阵法启动,将外界彻底隔绝。他屈指一弹,一炷细长的安神香在殿前香炉中点燃,青烟袅袅。

  “将你们对以下问题的理解,刻录于玉简之中。”吴执事言简意赅,随即,一道灵光自他袖中射出,在空中化作数十道细小的流光,精准地落入每个考生面前的玉简之上。

  玉简微微一颤,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题目。

  杨凡凝神看去,题目果然比陈锋所问更加深入和系统。不仅有基础的符文辨析(如辨析三种功能相近但结构迥异的“坚固”类符文优劣及应用场景),阵法原理阐述(如论述“迷踪阵”与“困阵”在能量节点分布上的核心差异),更有数道结合遗迹探索可能遇到情况的实战推演题:

  “若遇一复合型警戒禁制,由‘锐金感应’与‘地脉扰动’符文嵌套而成,触发后同时引发物理攻击与神识冲击,如何以最低灵力消耗、最快速度使其暂时失效,并安全通过?”

  “一处上古修士洞府入口,设有‘五行轮转封印’,需按特定顺序激发五行灵力方可开启。然年代久远,水行与火行阵基已损,能量失衡,强行按原顺序激发恐致封印崩溃。试提出至少两种应急开启思路,并分析其风险。”

  这些题目,不仅考验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更考验应变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对符文阵法本质的理解深度。绝非死记硬背所能应对。

  杨凡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神识沉入玉简之中。他并未急于作答,而是先将所有题目快速浏览一遍,心中已有腹稿。得益于黑铁片传承带来的高屋建瓴般的视角,以及自身多次险死还生的实战经验,这些看似棘手的问题,在他脑中迅速被拆解、分析。

  他拿起那支符笔,此笔笔杆冰凉,笔尖是以某种妖兽鬃毛制成,对灵力传导极为敏感。他屏息凝神,将精纯的灵力缓缓注入笔尖,开始在玉简上刻画起来。

  他的动作不快,但极其稳定,每一笔落下,都带着他对符文阵道的独特理解。他没有完全照搬《基础阵法图解》上的标准答案,而是在遵循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野路子的巧思。比如在回答那道复合警戒禁制题目时,他除了给出常规的“寻找能量交汇薄弱点进行干扰”的方法外,还额外提出了一种更为取巧的思路——“利用‘锐金感应’符文对特定频率灵力波动的敏感性,模拟其触发前的稳定状态,欺骗禁制,使其误判为未触发状态,从而安全通过”。这种思路,需要对符文特性有极其敏锐的感知和强大的灵力微操能力,风险也更高,但一旦成功,效率远超常规方法。

  时间在笔尖与玉简的细微摩擦声中悄然流逝。当那柱安神香燃烧殆尽,最后一缕青烟散去时,吴执事的声音准时响起:“时间到,停笔。”

  众人纷纷放下符笔,神色各异,有的自信满满,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则面露遗憾。

  玉简被无形之力收回,飞到吴执事面前悬浮。他看都未看,大袖一挥,所有玉简消失不见。

  “第二部分,实操。”吴执事面无表情,声音依旧冰冷,“第一项,绘制‘破障符’一张。材料自取,限时半个时辰。要求:符文结构完整,灵力流转通畅,符成需有‘破邪驱妄’之灵韵。”

  破障符,中阶偏下的符箓,主要用于破解低阶幻术、迷障,对灵力掌控和“破邪”意境的领悟要求不低。这对于大多数学徒级别的符师来说,已是不小的挑战。

  案台上光芒一闪,出现了绘制破障符所需的特定材料:一张品质尚可的“清心符纸”,一小瓶专门调制的“破邪灵墨”。

  杨凡并未立刻动手。他先是拿起符纸,指尖轻轻摩挲,感受其材质与灵气亲和度;又揭开墨瓶,嗅了嗅那带着淡淡檀香与锐金气息的墨韵。脑海中,《低阶符箓制法精要》中关于破障符的每一个细节,以及他自身对“破邪”意境的理解,迅速流淌而过。

  “破障之要,在于心正意锐,灵力需如利剑出鞘,一往无前,却又不能失之躁进,需精准控制其爆发节点……”

  他闭上眼,默默调整呼吸与心绪,将自身状态调整到最佳。片刻后,他猛然睁眼,眼神锐利如刀,再无半分犹豫。

  执笔,蘸墨。

  笔尖触及符纸的瞬间,他体内的灵力如同找到了宣泄口,却又被强大的神识精准地约束着,沿着笔尖,缓缓注入符纸之中。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手腕极其稳定,笔走龙蛇间,一道道蕴含着“破邪”意境的符文轨迹在符纸上迅速成型。

  灵力在符文中流转,发出细微的嗡鸣。他全神贯注,心神完全沉浸在笔下的方寸之间,外界的一切仿佛都已消失。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灵墨与符纸的融合,感受到自身灵力在符文结构中的奔腾与凝聚,感受到那“破邪”之意正随着他的笔锋,一点点烙印在符纸深处。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丝毫停顿或犹豫。当最后一笔勾勒完成,整个符文骤然亮起一道纯净的白光,随即灵光内敛,符纸之上,一道复杂而玄妙的符箓已然成型,线条流畅,灵韵盎然,隐隐散发着一股破除虚妄的气息。

  成了!而且品质……接近中品!

  杨凡轻轻放下符笔,额角隐隐见汗,神识消耗不小,但心中却是一片平静。他对自己这次的发挥颇为满意。

  他抬眼快速扫了一下四周,发现已有数人失败,符纸化为了灰烬或灵光溃散,正满脸懊恼。也有几人刚刚完成,符箓灵光强弱不一。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吴执事的声音再次响起,宣布第一项实操结束。他目光扫过全场,在几个完成度较高的考生案台上略微停留,当看到杨凡案台上那张灵韵内蕴的破障符时,古板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但眼神似乎微不可察地凝滞了那么一瞬。

  “第二项实操。”吴执事没有给众人喘息的机会,直接指向大殿一侧,“那里有一座残缺的一阶‘小须弥幻阵’。你们的任务,是在一炷香内,进入阵中,找出并修复至少三处破损的符文节点,使其恢复基本运转。无法完成者,或超时者,淘汰。”

  众人顺着指引看去,只见大殿角落处,一片区域被朦胧的灵光笼罩,内部景象扭曲变幻,正是那幻阵所在。

  考核,进入了最关键,也最考验综合能力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