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稳定的笋源,季知棠心中大定。回到家中,三人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备菜工作中。重复着昨日的步骤:处理肉类、卤制、和面醒面、烙饼皮、准备配菜…虽然劳累,但有了昨日的经验,效率高了许多。
日头西斜时,大部分准备工作已完成。季知棠直起酸痛的腰,看着灶房里码放整齐的食材,决定犒劳一下家人。
她捞出养在水缸里的那条鲫鱼,利落地刮鳞去内脏,清洗干净。锅中烧热少许猪油,将鲫鱼两面煎至金黄定型,然后加入滚烫的开水!大火猛煮,不过片刻,锅中的汤汁便翻滚成了诱人的奶白色。投入几块嫩豆腐,撒上姜片、葱结,转小火慢煨。很快,一锅汤色乳白、鲜香扑鼻的鲫鱼豆腐汤便成了。
接着,她洗净汪大婶硬塞过来的嫩荠菜,细细切碎。又将昨日买的年糕切成薄片。锅中放油烧热,先下入年糕片煎炒至两面微焦软糯,然后倒入荠菜碎,快速翻炒。荠菜特有的清香被热油激发出来,与年糕的米香完美融合。调入适量盐,一盘色泽碧绿、软糯鲜香的荠菜炒年糕就出锅了。这是鄞县一带春日里家家户户都爱的时令美味。
最后,将拌鸡架装盘。
简单的三样菜摆上桌:奶白的鱼汤氤氲着热气,碧绿的荠菜炒年糕散发着春日的清新,红亮的香辣鸡架则带来味蕾的刺激。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围坐桌旁,疲惫被食物的温暖渐渐驱散。
饭菜的香气中,院门吱呀一声,是季知舟回来了。他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和…一丝沉重?
“阿姐,”他走到季知棠面前,语气有些不好意思,又带着点期待,“今日我带去的卤肉卷,被几位同窗和夫子闻到了,他们都夸香得很。”他顿了顿,从怀中小心地掏出一张叠好的纸,“有十几位同窗,还有孙夫子,都想订明天的卤肉卷,这是名单和各自要的数。我怕记错,都写下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订单让何氏和季知蘅都愣住了。季知棠接过那张还带着体温的纸条,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和数量,这真是意外之喜,心头一暖,疲惫仿佛瞬间消散了大半。
一家人安静地吃完饭。收拾好碗筷,点起油灯。昏黄的光晕下,季知棠将那个沉甸甸的小木钱箱搬到了桌上。
“哗啦——” 她将里面的铜钱全部倒在桌上。黄澄澄、亮闪闪的一大堆,堆成了一座小山,在油灯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何氏、季知蘅的眼睛瞬间瞪大了!连沉稳的季知舟也微微吸了口气。他们虽然知道今天生意好,但亲眼看到这么多铜钱堆在一起,冲击力还是巨大的。
季知棠拿起一根细木棍,开始仔细地清点、分类。她的动作不疾不徐,神情专注。
“一文…两文…十文…一百文…五百文…七百文…八百文…九百文!” 最后一声报数,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喜悦,“一共九百文!”
“九百文!”何氏捂住了嘴,声音发颤。季知蘅更是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别急,”季知棠压下心头的激动,拿出一个小本子和秃头毛笔,“这是毛收入。我们还得算成本。”
她蘸了点水,在桌面上画着:
“昨日采购:面粉荞麦粉等粮食,九十四文;油盐酱醋调料,五十三文;汪大婶鸡蛋一百五十个,七十五文;胡家猪肉,七十八文;蔬菜豆干等,约四十文;车费,五文;炭块,十文;香料,五百文…合计约八百五十五文。”
“这次很多食材没有全部用完,比如面粉荞麦粉、调料、香料、鸡蛋这些,成本就算三百四十文。”
她在“九百文”下面划了一道横线,写上“三百四十文”,然后在旁边写下“五百六十文”。
“所以,”季知棠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明亮而务实的光芒,“今日收入,约五百六十文。”
“另外,今日采购补充明日所需:猪肉、鸡肉、豆制品、蔬菜…花费约一百九十文。”
“总计,今日结余三百七十文。”
“三百七十文!将近四百文!”何氏喃喃重复,眼眶瞬间红了。一天!就一天!三百文!这在她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数目!要知道,码头扛大包的壮劳力,一天累死累活,工钱也就一百文左右!她们娘几个,靠着女儿的手艺和一点小摊,一天就挣了三个壮劳力的工钱!
季知蘅也听懂了,小脸兴奋得通红:“阿姐好厉害!我们发财了!”
季知棠看着家人激动欣喜的模样,心中也涌起暖流,但她的头脑却异常清醒。她用木棍轻轻敲了敲桌面,将大家的注意力拉回来。
“别高兴得太早。”她的声音沉稳下来,“我们还有债没还清。”
她蘸水,在桌面上写下:
“小叔季森:三两银子(3000文)。”
“舅舅胡家:十两银子(文)。”
“其他邻里亲戚零碎:二两银子(2000文)。”
”舟哥儿束修:二两银子(2000文)。“
“总计:十七两银子(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串长长的数字,像一块巨石,瞬间压在了刚刚升腾的喜悦之上。何氏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季知蘅也安静下来。
“这还只是眼前的债。”季知棠继续道,目光扫过家人,“我们不可能永远这样每天来回奔波。舟哥儿读书辛苦,路上就要耗掉三个时辰。母亲和蘅姐儿也吃不消。我想着,等生意稳定些,就把铺子后院收拾出来,我们搬过去住。”
她顿了顿,在桌上划出新的条目:
“铺子后院三间房,需要简单修缮、粉刷,至少隔出厨房和住人的地方,置办必须的床铺桌椅锅灶…这林林总总,没有十两银子下不来。”
又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十两!一万文!
季知棠看着桌面上代表债务和未来开销的数字,声音清晰而凝重:
“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还要净挣还债的一万七千文加上搬家安顿的一万文,总计两万七千文。按每天净赚四百文算…”她快速心算,“大约需要…六十七天。”
六十七天!两个多月!而且这还是在每天都能像今天一样火爆、每天都能净赚四百文的前提下!现实哪有这么理想?
饭桌上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沉重。三百七十文的喜悦被巨大的债务和未来开销冲淡了许多。
季知棠没有说出她心底更深一层的忧虑:季知舟日后若要走科举之路,束修、笔墨纸砚、赶考盘缠…那才是真正的吞金巨兽。现在提这些,只会给弟弟增添无谓的压力。
“阿姐,”一直沉默的季知舟忽然开口,打破了沉寂,“既然卤肉卷每日能卖的数量有限,毕竟码头早市人流高峰就那一阵,我们白天其余时间,是不是可以再做点别的吃食来卖?多一份收入,就能早一天还清债务,早一天搬去镇上。”
季知棠眼睛一亮,看向弟弟的目光充满了赞赏。这正是她心中盘旋的想法!她正愁如何开口引导,没想到弟弟先提了出来。
“舟哥儿说得对!”何氏也反应过来,连忙附和,“白天铺子空着也是空着,要是能做点别的卖…”
季知蘅也用力点头:“阿姐做的什么都好吃!肯定有人买!”
季知棠的目光缓缓扫过家人充满期盼的脸,最后落在了桌上那盘还剩下一小半的、红亮诱人的拌鸡架上。
鸡架…成本低廉,滋味浓烈,制作相对简单,易于携带…
上次去舅舅家肉摊上就有不少人被香味吸引,而且这算是凉菜,可以买回去当下酒菜或者配饭吃,和当前卤肉卷买卖也不冲突。
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迅速成型,越来越清晰。
她嘴角慢慢勾起一个笃定的弧度,手指轻轻点了点那盘鸡架:
“好!那我们就…再添一样!拌鸡架!”
季知舟眼睛里闪过一丝兴奋:“阿姐,这主意好!这鸡架味道独特,那些码头上的工人,干完活累了,买上一份,喝上两口小酒,肯定舒坦。而且咱们可以提前做好,用油纸包好,方便他们带走。”
何氏也笑着点头:“是呀,这拌鸡架看着就让人有食欲。咱们还可以在卤肉卷再弄个架子,让路过的人都能闻到香味,这样还怕没人买吗?”
季知蘅在一旁听得手舞足蹈:“我要帮阿姐做鸡架,我要让大家都吃到阿姐做的美味。”
季知棠看着家人积极的样子,心里暖烘烘的。“那好,咱们就这么定了。”
日头西斜时,大部分准备工作已完成。季知棠直起酸痛的腰,看着灶房里码放整齐的食材,决定犒劳一下家人。
她捞出养在水缸里的那条鲫鱼,利落地刮鳞去内脏,清洗干净。锅中烧热少许猪油,将鲫鱼两面煎至金黄定型,然后加入滚烫的开水!大火猛煮,不过片刻,锅中的汤汁便翻滚成了诱人的奶白色。投入几块嫩豆腐,撒上姜片、葱结,转小火慢煨。很快,一锅汤色乳白、鲜香扑鼻的鲫鱼豆腐汤便成了。
接着,她洗净汪大婶硬塞过来的嫩荠菜,细细切碎。又将昨日买的年糕切成薄片。锅中放油烧热,先下入年糕片煎炒至两面微焦软糯,然后倒入荠菜碎,快速翻炒。荠菜特有的清香被热油激发出来,与年糕的米香完美融合。调入适量盐,一盘色泽碧绿、软糯鲜香的荠菜炒年糕就出锅了。这是鄞县一带春日里家家户户都爱的时令美味。
最后,将拌鸡架装盘。
简单的三样菜摆上桌:奶白的鱼汤氤氲着热气,碧绿的荠菜炒年糕散发着春日的清新,红亮的香辣鸡架则带来味蕾的刺激。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围坐桌旁,疲惫被食物的温暖渐渐驱散。
饭菜的香气中,院门吱呀一声,是季知舟回来了。他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和…一丝沉重?
“阿姐,”他走到季知棠面前,语气有些不好意思,又带着点期待,“今日我带去的卤肉卷,被几位同窗和夫子闻到了,他们都夸香得很。”他顿了顿,从怀中小心地掏出一张叠好的纸,“有十几位同窗,还有孙夫子,都想订明天的卤肉卷,这是名单和各自要的数。我怕记错,都写下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订单让何氏和季知蘅都愣住了。季知棠接过那张还带着体温的纸条,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和数量,这真是意外之喜,心头一暖,疲惫仿佛瞬间消散了大半。
一家人安静地吃完饭。收拾好碗筷,点起油灯。昏黄的光晕下,季知棠将那个沉甸甸的小木钱箱搬到了桌上。
“哗啦——” 她将里面的铜钱全部倒在桌上。黄澄澄、亮闪闪的一大堆,堆成了一座小山,在油灯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何氏、季知蘅的眼睛瞬间瞪大了!连沉稳的季知舟也微微吸了口气。他们虽然知道今天生意好,但亲眼看到这么多铜钱堆在一起,冲击力还是巨大的。
季知棠拿起一根细木棍,开始仔细地清点、分类。她的动作不疾不徐,神情专注。
“一文…两文…十文…一百文…五百文…七百文…八百文…九百文!” 最后一声报数,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喜悦,“一共九百文!”
“九百文!”何氏捂住了嘴,声音发颤。季知蘅更是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别急,”季知棠压下心头的激动,拿出一个小本子和秃头毛笔,“这是毛收入。我们还得算成本。”
她蘸了点水,在桌面上画着:
“昨日采购:面粉荞麦粉等粮食,九十四文;油盐酱醋调料,五十三文;汪大婶鸡蛋一百五十个,七十五文;胡家猪肉,七十八文;蔬菜豆干等,约四十文;车费,五文;炭块,十文;香料,五百文…合计约八百五十五文。”
“这次很多食材没有全部用完,比如面粉荞麦粉、调料、香料、鸡蛋这些,成本就算三百四十文。”
她在“九百文”下面划了一道横线,写上“三百四十文”,然后在旁边写下“五百六十文”。
“所以,”季知棠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明亮而务实的光芒,“今日收入,约五百六十文。”
“另外,今日采购补充明日所需:猪肉、鸡肉、豆制品、蔬菜…花费约一百九十文。”
“总计,今日结余三百七十文。”
“三百七十文!将近四百文!”何氏喃喃重复,眼眶瞬间红了。一天!就一天!三百文!这在她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数目!要知道,码头扛大包的壮劳力,一天累死累活,工钱也就一百文左右!她们娘几个,靠着女儿的手艺和一点小摊,一天就挣了三个壮劳力的工钱!
季知蘅也听懂了,小脸兴奋得通红:“阿姐好厉害!我们发财了!”
季知棠看着家人激动欣喜的模样,心中也涌起暖流,但她的头脑却异常清醒。她用木棍轻轻敲了敲桌面,将大家的注意力拉回来。
“别高兴得太早。”她的声音沉稳下来,“我们还有债没还清。”
她蘸水,在桌面上写下:
“小叔季森:三两银子(3000文)。”
“舅舅胡家:十两银子(文)。”
“其他邻里亲戚零碎:二两银子(2000文)。”
”舟哥儿束修:二两银子(2000文)。“
“总计:十七两银子(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串长长的数字,像一块巨石,瞬间压在了刚刚升腾的喜悦之上。何氏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季知蘅也安静下来。
“这还只是眼前的债。”季知棠继续道,目光扫过家人,“我们不可能永远这样每天来回奔波。舟哥儿读书辛苦,路上就要耗掉三个时辰。母亲和蘅姐儿也吃不消。我想着,等生意稳定些,就把铺子后院收拾出来,我们搬过去住。”
她顿了顿,在桌上划出新的条目:
“铺子后院三间房,需要简单修缮、粉刷,至少隔出厨房和住人的地方,置办必须的床铺桌椅锅灶…这林林总总,没有十两银子下不来。”
又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十两!一万文!
季知棠看着桌面上代表债务和未来开销的数字,声音清晰而凝重:
“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还要净挣还债的一万七千文加上搬家安顿的一万文,总计两万七千文。按每天净赚四百文算…”她快速心算,“大约需要…六十七天。”
六十七天!两个多月!而且这还是在每天都能像今天一样火爆、每天都能净赚四百文的前提下!现实哪有这么理想?
饭桌上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沉重。三百七十文的喜悦被巨大的债务和未来开销冲淡了许多。
季知棠没有说出她心底更深一层的忧虑:季知舟日后若要走科举之路,束修、笔墨纸砚、赶考盘缠…那才是真正的吞金巨兽。现在提这些,只会给弟弟增添无谓的压力。
“阿姐,”一直沉默的季知舟忽然开口,打破了沉寂,“既然卤肉卷每日能卖的数量有限,毕竟码头早市人流高峰就那一阵,我们白天其余时间,是不是可以再做点别的吃食来卖?多一份收入,就能早一天还清债务,早一天搬去镇上。”
季知棠眼睛一亮,看向弟弟的目光充满了赞赏。这正是她心中盘旋的想法!她正愁如何开口引导,没想到弟弟先提了出来。
“舟哥儿说得对!”何氏也反应过来,连忙附和,“白天铺子空着也是空着,要是能做点别的卖…”
季知蘅也用力点头:“阿姐做的什么都好吃!肯定有人买!”
季知棠的目光缓缓扫过家人充满期盼的脸,最后落在了桌上那盘还剩下一小半的、红亮诱人的拌鸡架上。
鸡架…成本低廉,滋味浓烈,制作相对简单,易于携带…
上次去舅舅家肉摊上就有不少人被香味吸引,而且这算是凉菜,可以买回去当下酒菜或者配饭吃,和当前卤肉卷买卖也不冲突。
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迅速成型,越来越清晰。
她嘴角慢慢勾起一个笃定的弧度,手指轻轻点了点那盘鸡架:
“好!那我们就…再添一样!拌鸡架!”
季知舟眼睛里闪过一丝兴奋:“阿姐,这主意好!这鸡架味道独特,那些码头上的工人,干完活累了,买上一份,喝上两口小酒,肯定舒坦。而且咱们可以提前做好,用油纸包好,方便他们带走。”
何氏也笑着点头:“是呀,这拌鸡架看着就让人有食欲。咱们还可以在卤肉卷再弄个架子,让路过的人都能闻到香味,这样还怕没人买吗?”
季知蘅在一旁听得手舞足蹈:“我要帮阿姐做鸡架,我要让大家都吃到阿姐做的美味。”
季知棠看着家人积极的样子,心里暖烘烘的。“那好,咱们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