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睛一亮,觉得这咕嘟冒泡的锅子看起来就热闹暖和,很适合今天这场合。但一看价格,最便宜的羊杂锅也要四十五文,足足是他三日的饭钱了。
想到自己那点微薄薪水还得攒下来赡养老母,平日只有偶尔打牙祭才舍得去季家速食店解解馋,他不禁犹豫起来。偷偷瞄了小娘子的母亲和媒人一眼,又看看对面低着头的姑娘,心里挣扎了片刻,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问了问三位娘子有没有什么忌口。
得知都不忌口后,小娘子还挺爱吃内脏,他松了口气,随即起身去传菜区替大家点菜,沿着传送带缓步挑选:一份油亮的红烧肉、一份糖醋排骨、一份小炒鸡,还有绝不能少的醋溜白菜。
后厨里,季知棠收到了订单,一看是苏木点的,还是相亲宴,不由会心一笑。
羊杂锅味道重,最简单的处理就是做成辣底,既能压住膻味,吃起来又痛快。她立刻动手,架上炒锅,放入少量菜籽油,烧至五成热,下入茱萸粉和花椒粒,小火慢炒出浓郁的辣香和麻味,接着放入姜末、蒜末爆香,顿时一股辛香刺鼻的味道窜起,勾得人口舌生津。
她将腌制好的羊杂条倒入锅中,大火快速翻炒,让每一根羊杂都均匀地裹上辣味和香料。然后倒入提前熬好的雪白骨汤,加少许盐调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让滋味慢慢融合。最后加入切好的白菜块,白菜最能吸味解腻,煮到软烂入味。临出锅前,撒上一把切碎的青蒜苗,增香提色。
很快,姚小星和元宝便将菜肴陆续端了上来。尤其是那个咕嘟咕嘟冒着滚烫热气的羊杂锅,连同下面燃着红红炭火的小炉子一起被端上桌时,那汹涌的热气和霸道浓烈的香气瞬间就吸引了全桌人的注意。
“这……这是什么?”小娘子母亲有些迟疑地看着那红油翻滚的锅子。
苏木连忙介绍,有点磕巴:“婶子,张婆婆,李、李娘子,这是这店新出的锅子,叫……叫羊杂锅。我、我也没吃过,但季家店的东西,从、从来没有难吃的!天冷,吃这个暖和!”他努力想表现得自然些,却更显得紧张。
媒人看着锅里那些羊肚、羊肠,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觉得这东西似乎有些上不了台面。但那香气实在诱人,她忍不住拿起勺子舀了一小碗汤,吹了吹,小心地尝了一口。
汤汁入口,先是微微的麻,接着是醇厚的辣,然后才是羊杂特有的鲜美和骨汤的浓香,几种味道层次分明却又融合得恰到好处,喝下去整个人从喉咙到胃里都暖了起来。
“咦?这汤……倒是不错。”媒人有些意外地评价道,又夹起一块羊肚尝了尝,处理得极其干净,毫无异味,嚼劲十足,裹满了汤汁,越嚼越香。
小娘子母亲见状也试着尝了尝,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
那年轻娘子在李母的示意下,也小口地尝了尝汤,辣得她微微吐了吐舌头,脸颊更红了些,却忍不住又舀了一勺。她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白菜,吹了又吹,送入口中,白菜软烂清甜,吸饱了鲜辣的汤汁,味道好极了。
苏木见她们开始动筷,心里松了口气,自己也放开吃起来。他吃得香,额头上很快冒出汗珠,却也没忘了照顾对方,笨拙地给小娘子母亲和李娘子添汤,把红烧肉和糖醋排骨往她们那边推。
媒人一边吃着,一边开始了例行公事般的试探:“苏衙役在县衙当差也有些年头了吧?不知俸禄几何?家中还有些什么人?对未来可有什么打算?”
苏木放下筷子,坐直了身子,老老实实甚至有些笨拙地回答:“回张婆婆,在县衙五年了。月俸……月俸二两银子,加上些贴补,差不多二两半。家里……家里就我和我娘。爹去得早,娘把我拉扯大不容易。以后……以后肯定要好好孝顺娘。至于打算……就、就好好当差,争取……争取以后能升个班头什么的……”
他顿了顿,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补充道,“若是……若是成了家,俸禄自然都交给、交给家里娘子掌管。”
他的回答毫无花哨,甚至有些憨直,却透着一股真诚和责任感。小娘子母亲在一旁听着,眼中既有心酸也有欣慰。
那年轻娘子低头吃着糖醋排骨,酸甜适口,外酥里嫩,她小声对母亲说:“娘,这个排骨好吃。”声音虽小,却隐约透出一丝对环境和眼前人的接受。
季知棠在后厨门口远远看着这一桌,脸上带着笑意。她招来季知蘅,低声嘱咐了几句。
等到苏木那边吃得差不多了,喊结账时,季知蘅蹦蹦跳跳地拿着算盘过去,小嘴叭叭地算着账:“羊杂锅四十五文,红烧肉二十文,糖醋排骨二十文,小炒鸡十五文,醋溜白菜五文,四份米饭八文,一共是一百一十三文,苏木哥哥给一百一十文就好啦!”
她一边收钱,一边眨着大眼睛,状似无意地对那几位娘子说:“苏木哥哥可是我们这儿常来的客人,为人最是爽直热心,大家伙们都夸他实在呢!”
苏木被她说得不好意思,挠着头憨笑。
结完账,送三位娘子出门时,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媒人脸上笑容真切了些,对苏木道:“苏衙役今日费心了。”小娘子母亲不知低声对女儿说了句什么,那年轻娘子轻轻点了点头,离去时,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站在店门口的苏木。
苏木送走她们,独自站在冷风里,望着马车远去,脸上表情似喜似忧,有些怔忡。
季知棠走出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打趣道:“怎么样,苏大哥?我们季家的羊杂锅,没给你掉链子吧?”
苏木回过神来,脸上腾地红了,憨憨地笑了笑:“多、多谢季娘子……东西好吃……就是、就是不知道人家瞧不瞧得上我……”
“放心吧,”季知棠笑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你还这么实在。”她指了指店里,“进去喝碗热汤再回吧,请你的。”
苏木憨厚地摇摇头,道了谢,揣着心事,慢慢朝县衙的方向走了。
想到自己那点微薄薪水还得攒下来赡养老母,平日只有偶尔打牙祭才舍得去季家速食店解解馋,他不禁犹豫起来。偷偷瞄了小娘子的母亲和媒人一眼,又看看对面低着头的姑娘,心里挣扎了片刻,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问了问三位娘子有没有什么忌口。
得知都不忌口后,小娘子还挺爱吃内脏,他松了口气,随即起身去传菜区替大家点菜,沿着传送带缓步挑选:一份油亮的红烧肉、一份糖醋排骨、一份小炒鸡,还有绝不能少的醋溜白菜。
后厨里,季知棠收到了订单,一看是苏木点的,还是相亲宴,不由会心一笑。
羊杂锅味道重,最简单的处理就是做成辣底,既能压住膻味,吃起来又痛快。她立刻动手,架上炒锅,放入少量菜籽油,烧至五成热,下入茱萸粉和花椒粒,小火慢炒出浓郁的辣香和麻味,接着放入姜末、蒜末爆香,顿时一股辛香刺鼻的味道窜起,勾得人口舌生津。
她将腌制好的羊杂条倒入锅中,大火快速翻炒,让每一根羊杂都均匀地裹上辣味和香料。然后倒入提前熬好的雪白骨汤,加少许盐调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让滋味慢慢融合。最后加入切好的白菜块,白菜最能吸味解腻,煮到软烂入味。临出锅前,撒上一把切碎的青蒜苗,增香提色。
很快,姚小星和元宝便将菜肴陆续端了上来。尤其是那个咕嘟咕嘟冒着滚烫热气的羊杂锅,连同下面燃着红红炭火的小炉子一起被端上桌时,那汹涌的热气和霸道浓烈的香气瞬间就吸引了全桌人的注意。
“这……这是什么?”小娘子母亲有些迟疑地看着那红油翻滚的锅子。
苏木连忙介绍,有点磕巴:“婶子,张婆婆,李、李娘子,这是这店新出的锅子,叫……叫羊杂锅。我、我也没吃过,但季家店的东西,从、从来没有难吃的!天冷,吃这个暖和!”他努力想表现得自然些,却更显得紧张。
媒人看着锅里那些羊肚、羊肠,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觉得这东西似乎有些上不了台面。但那香气实在诱人,她忍不住拿起勺子舀了一小碗汤,吹了吹,小心地尝了一口。
汤汁入口,先是微微的麻,接着是醇厚的辣,然后才是羊杂特有的鲜美和骨汤的浓香,几种味道层次分明却又融合得恰到好处,喝下去整个人从喉咙到胃里都暖了起来。
“咦?这汤……倒是不错。”媒人有些意外地评价道,又夹起一块羊肚尝了尝,处理得极其干净,毫无异味,嚼劲十足,裹满了汤汁,越嚼越香。
小娘子母亲见状也试着尝了尝,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
那年轻娘子在李母的示意下,也小口地尝了尝汤,辣得她微微吐了吐舌头,脸颊更红了些,却忍不住又舀了一勺。她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白菜,吹了又吹,送入口中,白菜软烂清甜,吸饱了鲜辣的汤汁,味道好极了。
苏木见她们开始动筷,心里松了口气,自己也放开吃起来。他吃得香,额头上很快冒出汗珠,却也没忘了照顾对方,笨拙地给小娘子母亲和李娘子添汤,把红烧肉和糖醋排骨往她们那边推。
媒人一边吃着,一边开始了例行公事般的试探:“苏衙役在县衙当差也有些年头了吧?不知俸禄几何?家中还有些什么人?对未来可有什么打算?”
苏木放下筷子,坐直了身子,老老实实甚至有些笨拙地回答:“回张婆婆,在县衙五年了。月俸……月俸二两银子,加上些贴补,差不多二两半。家里……家里就我和我娘。爹去得早,娘把我拉扯大不容易。以后……以后肯定要好好孝顺娘。至于打算……就、就好好当差,争取……争取以后能升个班头什么的……”
他顿了顿,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补充道,“若是……若是成了家,俸禄自然都交给、交给家里娘子掌管。”
他的回答毫无花哨,甚至有些憨直,却透着一股真诚和责任感。小娘子母亲在一旁听着,眼中既有心酸也有欣慰。
那年轻娘子低头吃着糖醋排骨,酸甜适口,外酥里嫩,她小声对母亲说:“娘,这个排骨好吃。”声音虽小,却隐约透出一丝对环境和眼前人的接受。
季知棠在后厨门口远远看着这一桌,脸上带着笑意。她招来季知蘅,低声嘱咐了几句。
等到苏木那边吃得差不多了,喊结账时,季知蘅蹦蹦跳跳地拿着算盘过去,小嘴叭叭地算着账:“羊杂锅四十五文,红烧肉二十文,糖醋排骨二十文,小炒鸡十五文,醋溜白菜五文,四份米饭八文,一共是一百一十三文,苏木哥哥给一百一十文就好啦!”
她一边收钱,一边眨着大眼睛,状似无意地对那几位娘子说:“苏木哥哥可是我们这儿常来的客人,为人最是爽直热心,大家伙们都夸他实在呢!”
苏木被她说得不好意思,挠着头憨笑。
结完账,送三位娘子出门时,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媒人脸上笑容真切了些,对苏木道:“苏衙役今日费心了。”小娘子母亲不知低声对女儿说了句什么,那年轻娘子轻轻点了点头,离去时,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站在店门口的苏木。
苏木送走她们,独自站在冷风里,望着马车远去,脸上表情似喜似忧,有些怔忡。
季知棠走出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打趣道:“怎么样,苏大哥?我们季家的羊杂锅,没给你掉链子吧?”
苏木回过神来,脸上腾地红了,憨憨地笑了笑:“多、多谢季娘子……东西好吃……就是、就是不知道人家瞧不瞧得上我……”
“放心吧,”季知棠笑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你还这么实在。”她指了指店里,“进去喝碗热汤再回吧,请你的。”
苏木憨厚地摇摇头,道了谢,揣着心事,慢慢朝县衙的方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