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道:“皇上得知您健在,恨不得插翅飞上五台山来。他在宫里又是悲伤,又是喜欢,说要上山来。但臣恐怕误了大事,劝说皇上别来。”
皇帝和尚微微点头:“你果然聪明,分得清轻重,他自是不能来。一旦真来了,这里也就再无宁日。”
韦小宝道:“臣当时劝皇上别来,也是考虑圣驾出巡惊天动地,到了这里,自然也就无法再隐瞒消息,那就真坏了太上皇清修。现在看消息还是泄露了。”
皇帝和尚愁眉道:“那将军觉得:这便如何是好?”
韦小宝道:“若您想要的是参禅清修,臣尊重您决定,换个地方清修便可。”
皇帝和尚道:“有理,若不换地方,除了这里变成皇宫内院外,也让他……心念五台山,管不好江山,换了地方谁也不知道,便等于彻底出家,如今得知端敬皇后的消息,又知道他任命了你这么出色的盛京将军,我最后家事已了,心里无家就是出家了。”
正在这时玉林走了进来,沉声道:“世间冤业须当化解,一味躲避,终是不了。既有因,便有果,业既随身,终身是业。”
皇帝和尚当即对玉林跪拜道:“是,师父教训得是,弟子明白了。”
韦小宝不禁大怒,但身为盛京将军,眼见皇帝和尚都跪在地上,也只得硬着头皮跪地等着,在心里把这笔账记在玉林秃驴头上。
玉林斜眼看韦小宝一眼,再道:“行痴,你从前的孽缘要找你,便让他们都来找。我佛慈悲,普渡众生,他们怨你、恨你、要杀,你便反躬自省,想想自己让他们怨,让他们恨,让他们杀你的因。你避开来,业因仍在,倘若派人杀了他们,积累的恶业,就更加深重了。”
皇帝和尚醍醐灌顶的姿态,眼神也迷离了,虔诚的道:“是,听师父教诲。”
“……”
韦小宝很无奈,要不是当着老皇帝的面,很想把这傻逼老登一脚踢飞。
玉林续道:“至于西藏喇嘛要捉你去,那是他们在造恶业,意欲以你为质,挟制当今皇帝,此乃虐害百姓天下,自也不能由他们胡来。”
皇帝和尚道:“便请师父指点,该如何渡劫。”
玉林大师闭眼合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若注定要去这段孽缘,躲来躲去,总归不是办法,若他们再来,你我便自焚于清凉寺前,彻底了去这段孽缘。”
说完,玉林刻意看了韦小宝一眼。
韦小宝就此不说话了,知道玉林提及自焚,甚至就是在“将军”了。
韦小宝相信:如果自己退一步不插手,相反玉林大师会躲的。
但重新找清修之地这事,现在摆明了必须由玉林大师安排,不能是别人安排。
从这里看,只以控制欲论的话,这老秃驴也和洪安通差不多了。
是倒是越落后,越封建,民智越低的情况下,越容易滋生各种邪教,即使后世的文明社会也有很多无处不在的邪教思维。
韦小宝也就理解了,玉林看过来的时候微微点头,意思是:这里你说了算了……
出来,回到清凉寺的客住厢房。
不及休息,外面有脚步声起,却是玉林老和尚也进来了。
玉林微微一笑道:“辛苦将军了,这边的事不用你管了,回去跟皇上说,不用再来五台山来扰他清修,就算来,也找不到,他不在五台山了。”
果断,是韦小宝意料中的安排,只要不逼他就有缓和。
随后玉林又拿出一本四十二章经、以及一封老皇帝的亲笔信,递给韦小宝:“他让你把这经书和信带回去,并跟皇上说:天下事当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能给中原苍生造福那是最好,若不行,那从哪里来,就退回哪里去。”
翻开,只见皇帝和尚在首页批注了四个字:永不加赋。
韦小宝心说你懂个屁,不加税的话,哪来的钱养你家八旗子弟,真不加,现在起最多七十年清朝必然完蛋。
亏得你有个好孙子雍正,打破传统,在士绅身上加了税,才得以让你们延续了十三皇朝。你都当和尚了,还要假装做皇帝是专业的?
就这水平的话,真让你个霍乱之源脱离了这五指山的镇压,回到皇宫,必然是天下黎民之灾难。
想着,又听玉林大师道:“将军为何看着这四字时,神情如此古怪?”
韦小宝收好经书,岔开问:“接下来,你们会去哪里隐藏清修?”
“佛曰,不可说也。”玉林大师合十道。
韦小宝道:“我不是想打听,我是不放心‘唐僧’这么转移,想派人秘密护送。”
玉林摇头道:“不用将军操心了,皆因澄光方丈就是十八罗汉之一。最早前,五台山来了些陌生行脚商,那时起就引起了老衲注意,为策安全,早已去信请少林十八罗汉僧来护法转移、定不教邪魔外道以皇帝和尚之安危,去祸害天下苍生!”
这样也好。
韦小宝自己的利益决定了:也不能让小老皇帝见面。因为当初牛逼吹大了,说是老皇帝挑选了进宫做卧底的。
这事要是穿帮,包括太后老婆、也怕是在宫里混不下去了。
“那天下苍生,就有老玉林大师了。”
就此两个老奸巨猾的“公公”,相互心照不宣投鼠忌器,达成了默契……
皇帝和尚微微点头:“你果然聪明,分得清轻重,他自是不能来。一旦真来了,这里也就再无宁日。”
韦小宝道:“臣当时劝皇上别来,也是考虑圣驾出巡惊天动地,到了这里,自然也就无法再隐瞒消息,那就真坏了太上皇清修。现在看消息还是泄露了。”
皇帝和尚愁眉道:“那将军觉得:这便如何是好?”
韦小宝道:“若您想要的是参禅清修,臣尊重您决定,换个地方清修便可。”
皇帝和尚道:“有理,若不换地方,除了这里变成皇宫内院外,也让他……心念五台山,管不好江山,换了地方谁也不知道,便等于彻底出家,如今得知端敬皇后的消息,又知道他任命了你这么出色的盛京将军,我最后家事已了,心里无家就是出家了。”
正在这时玉林走了进来,沉声道:“世间冤业须当化解,一味躲避,终是不了。既有因,便有果,业既随身,终身是业。”
皇帝和尚当即对玉林跪拜道:“是,师父教训得是,弟子明白了。”
韦小宝不禁大怒,但身为盛京将军,眼见皇帝和尚都跪在地上,也只得硬着头皮跪地等着,在心里把这笔账记在玉林秃驴头上。
玉林斜眼看韦小宝一眼,再道:“行痴,你从前的孽缘要找你,便让他们都来找。我佛慈悲,普渡众生,他们怨你、恨你、要杀,你便反躬自省,想想自己让他们怨,让他们恨,让他们杀你的因。你避开来,业因仍在,倘若派人杀了他们,积累的恶业,就更加深重了。”
皇帝和尚醍醐灌顶的姿态,眼神也迷离了,虔诚的道:“是,听师父教诲。”
“……”
韦小宝很无奈,要不是当着老皇帝的面,很想把这傻逼老登一脚踢飞。
玉林续道:“至于西藏喇嘛要捉你去,那是他们在造恶业,意欲以你为质,挟制当今皇帝,此乃虐害百姓天下,自也不能由他们胡来。”
皇帝和尚道:“便请师父指点,该如何渡劫。”
玉林大师闭眼合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若注定要去这段孽缘,躲来躲去,总归不是办法,若他们再来,你我便自焚于清凉寺前,彻底了去这段孽缘。”
说完,玉林刻意看了韦小宝一眼。
韦小宝就此不说话了,知道玉林提及自焚,甚至就是在“将军”了。
韦小宝相信:如果自己退一步不插手,相反玉林大师会躲的。
但重新找清修之地这事,现在摆明了必须由玉林大师安排,不能是别人安排。
从这里看,只以控制欲论的话,这老秃驴也和洪安通差不多了。
是倒是越落后,越封建,民智越低的情况下,越容易滋生各种邪教,即使后世的文明社会也有很多无处不在的邪教思维。
韦小宝也就理解了,玉林看过来的时候微微点头,意思是:这里你说了算了……
出来,回到清凉寺的客住厢房。
不及休息,外面有脚步声起,却是玉林老和尚也进来了。
玉林微微一笑道:“辛苦将军了,这边的事不用你管了,回去跟皇上说,不用再来五台山来扰他清修,就算来,也找不到,他不在五台山了。”
果断,是韦小宝意料中的安排,只要不逼他就有缓和。
随后玉林又拿出一本四十二章经、以及一封老皇帝的亲笔信,递给韦小宝:“他让你把这经书和信带回去,并跟皇上说:天下事当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能给中原苍生造福那是最好,若不行,那从哪里来,就退回哪里去。”
翻开,只见皇帝和尚在首页批注了四个字:永不加赋。
韦小宝心说你懂个屁,不加税的话,哪来的钱养你家八旗子弟,真不加,现在起最多七十年清朝必然完蛋。
亏得你有个好孙子雍正,打破传统,在士绅身上加了税,才得以让你们延续了十三皇朝。你都当和尚了,还要假装做皇帝是专业的?
就这水平的话,真让你个霍乱之源脱离了这五指山的镇压,回到皇宫,必然是天下黎民之灾难。
想着,又听玉林大师道:“将军为何看着这四字时,神情如此古怪?”
韦小宝收好经书,岔开问:“接下来,你们会去哪里隐藏清修?”
“佛曰,不可说也。”玉林大师合十道。
韦小宝道:“我不是想打听,我是不放心‘唐僧’这么转移,想派人秘密护送。”
玉林摇头道:“不用将军操心了,皆因澄光方丈就是十八罗汉之一。最早前,五台山来了些陌生行脚商,那时起就引起了老衲注意,为策安全,早已去信请少林十八罗汉僧来护法转移、定不教邪魔外道以皇帝和尚之安危,去祸害天下苍生!”
这样也好。
韦小宝自己的利益决定了:也不能让小老皇帝见面。因为当初牛逼吹大了,说是老皇帝挑选了进宫做卧底的。
这事要是穿帮,包括太后老婆、也怕是在宫里混不下去了。
“那天下苍生,就有老玉林大师了。”
就此两个老奸巨猾的“公公”,相互心照不宣投鼠忌器,达成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