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抽水泵-《重生六零:供销采购员的逆袭人生》

  “爹,您忘了大哥在哪儿上班了?”林卫家眨了眨眼。

  “大哥在机械厂啊!他们厂里肯定有那种淘汰下来的、或者坏了的旧水泵。

  大哥现在手艺好了,又是维修班的,让他修一修,指不定就能用。

  我去跟他们厂领导说说,按废铁价买回来,这不就成了?”

  林建国一听,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这……这能行吗?”

  “行不行,试试不就知道了。反正我现在就回县城,这事儿不能耽误。”

  林卫家是个急性子,想到就做。

  他也没在家里多待,喝了口水,转身又骑上车,顶着大太阳往县城赶。

  到了县城,他没有回供销社,而是直奔机械厂。

  他先去车间找到了大哥林卫东。

  林卫东正在机床上忙活着,看见弟弟满头大汗地跑来,吓了一跳。

  “三弟,出啥事了?”

  “哥,家里旱得厉害,急需个抽水泵救命。

  你们厂废品堆里,有没有那种淘汰下来的、稍微修修还能用的水泵?”

  林卫家开门见山地问。

  林卫东想了想,点了点头:“有倒是有。前几天刚从一个报废的车间里拆下来两台旧水泵。

  我看过,主体还没坏,就是叶轮有点磨损,都在废料库堆着呢。”

  “能修好不?”

  “只要有配件,我就能修!”林卫东自信地说道。

  “那就好办了!”林卫家一拍手。

  他拉着大哥,直接去了后勤科长马德彪的办公室。

  马德彪正在办公室里喝茶,看见林家两兄弟风风火火地进来,连忙放下茶杯。

  “卫家,卫东,咋了这是?”

  “马大伯,我有急事求您!”

  林卫家也没客气,把村里旱情和想买废旧水泵的事说了出来。

  “马大伯,这可是救我们全村人性命的大事。

  您看能不能行个方便,把那台废泵按废铁处理给我们?

  我出钱,绝不让厂里吃亏。”

  马德彪一听是这事儿,眉头都没皱一下。

  “我当多大点事儿呢!那破烂玩意儿堆在那也是生锈。

  既然是支援农业抗旱,这是好事啊!

  卫家,你也是为了乡亲们。

  这样,我做主了,你去废料库挑,挑好了去财务科交个废铁钱,开个出门条,直接拉走!”

  “谢谢马大伯!”林卫家和林卫东激动得连连道谢。

  有了马德彪的批条,事情办得异常顺利。

  林卫家交了几块钱,就把那旧水泵买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看林卫东的了。

  林卫东就像是见到了宝贝一样,围着那台锈迹斑斑的水泵转了好几圈。

  他也没回家,直接在车间里加起了班。

  找来工具,把水泵拆开,清洗零件,打磨叶轮,又去仓库找了还能用的旧轴承和密封圈换上。

  林卫家则在一旁给他打下手,递个扳手,擦个汗。

  一直忙活到半夜,随着林卫东把最后一颗螺丝拧紧,那台原本看着像废铁一样的水泵,重新焕发了生机。

  虽然外表还是有些旧,但里面的核心部件已经焕然一新。

  “试试?”林卫东擦了把脸上的油污,眼里闪着光。

  他接上电源,合上开关。

  “嗡——”

  电机发出一声低沉的轰鸣,叶轮飞快地旋转起来,虽然有点噪音,但运转平稳,劲头十足。

  “成了!”

  兄弟俩对视一眼,都笑了。

  第二天是周日,一大早,林卫家就去雇了一辆板车。

  除了水泵,他还从厂里的废料堆里翻出来一截弯头的铁管子,只有一两米长,刚好能做法兰接口用。

  那种长长的胶皮管子太金贵,供销社都没得卖,他们只能想别的土办法。

  这些东西加起来死沉死沉的,但兄弟俩推着车,脚下却像是踩着风火轮。

  回到柳树屯的时候,正是晌午。

  村里人都在树荫下歇晌,一个个没精打采的。

  当看到林家兄弟推着个大家伙回来时,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建国家的小子,这推的是啥铁疙瘩啊?”

  “这是抽水机!”林卫家大声地说。

  “专门弄回来给咱们村抗旱浇地的!”

  “抽水机?!”

  人群一下子炸了锅。

  这玩意儿大家伙儿只在公社见过,那可是稀罕物。

  林建国闻讯赶来,看着那台水泵,激动得手都在抖。

  “这……这真能出水?”

  “能不能,试试就知道了!”

  林卫东指挥着几个壮劳力,把水泵抬到了村北边的那个深水潭边上。

  这水潭是在个山坳里,离上面的庄稼地有好几丈高,平时挑水爬上爬下得累死人。

  因为没有长管子,林卫东先是看好了地势,指挥着大伙儿在深水潭上方的高坡上。

  顺着地垄挖了一条临时的土渠,一直通到地头。

  然后,他熟练地把那一小截铁管接在水泵的出水口上,调整角度,让管口斜斜地对着上方那条刚挖好的土渠口。

  因为村里没通电,林卫家还特意从厂里借了一台小型柴油机来带动水泵。

  随着林卫东用力一拉启动绳,“突突突”的柴油机声响彻了山谷。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那管子口。

  几秒钟后,铁管猛地一震。

  “哗啦——”

  一股白花花的水流,地从短管口喷涌而出,准确地冲进了高处的土沟里。

  顺着沟渠流向了干裂的田地!

  “出水了!出水了!”

  人群瞬间沸腾了。

  孩子们在水流边欢呼跳跃,大人们则激动得热泪盈眶。

  那清凉的水流顺着土沟迅速蔓延,滋润着那些快要枯死的庄稼。

  林卫家站在一旁,看着这欢腾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水泵一响,不仅仅是救了庄稼,更是救了人心。

  从那天起,那台“突突”作响的水泵,就成了柳树屯最动听的声音。

  林振邦也立马做了安排,组织社员们轮流看守机器、疏通渠道,按照地块的顺序,把这救命水引到每一亩集体的土地上。

  林家这一次可是为集体立了大功,虽然机器是他们弄来的.

  但他们没有半点私心,直接交给了队里统一调度。

  这一来,林家在村里的威望,那是彻底立住了。

  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高,社员们提起林建国一家,谁不竖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