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微震,像有心跳。
罗令的手还贴在门环上,残玉紧贴掌心,热度没有退,反而越烧越深。他没动,赵晓曼也没出声,两人在雪地里站了快十分钟,等那股震感从指尖传到肩胛,又缓缓沉下去。
“它还在运转。”他说。
赵晓曼低头看玉镯,蓝光仍在跳,数字忽高忽低,像是信号不良的计时器。她把声波仪从背包里拿出来,外壳上的胶带裂得更宽了,屏幕边缘泛着灰影。开机试了三次,才亮起。
“还能用。”她把设备翻过来,背面贴上罗令的残玉。玉的温度渗进主板,电路嗡地轻响,电池图标从红转黄。
罗令蹲下,从防水袋里取出备用摄像头,接上电源。镜头对准门环,画面传到平板上——青光浮动,门内村落轮廓若隐若现,但比昨晚模糊,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
“信号不稳。”赵晓曼调出频率图谱,声波仪显示共振值在18.3赫兹上下波动,偏差超过0.6。“得把祈雨歌调回来。”
她打开音频文件,手指在进度条上滑动,找到那段主旋律。播放键按下前,罗令伸手拦住。
“先连直播。”
他掏出卫星电话,拨通平台技术组。接通后只说一句:“推流准备,账号‘青山罗令’,权限开放高校考古联盟。”
电话那头愣了两秒:“现在?信号能撑住吗?”
“能撑多久算多久。”他挂了。
赵晓曼把AR同步模块接入直播后台,系统提示“设备低温,连接失败”。她拆开模块外壳,用保温贴裹住芯片,再把声波仪的热源导过去。屏幕闪了几下,终于跳出“已同步”。
“可以了。”她抬头。
罗令按下直播开启键。画面从雪地切到门环特写,标题自动弹出:“昆仑雪域,时空之门——实时见证文明起源”。
弹幕起初稀疏。
【这背景是特效吧?】
【昨天那个直升机是不是拍到了?】
【主播别玩玄学,拿点真东西出来】
赵晓曼戴上耳机,播放祈雨歌。音量调到0.3赫兹,刚好卡进门环的共振区间。青光骤然亮起,门内画面清晰了一瞬——一个先民正弯腰插秧,田埂边摆着陶罐,罐口刻着与青山村竹简相同的“禾”字。
弹幕停了半秒。
【等等,那个陶文……】
【良渚M24墓出土过一模一样的!】
【不是复刻,是同一套字体!】
罗令摘下手套,掌心旧伤对着镜头。血痂还没脱落,边缘泛红。他伸手按向门环,光流顺着纹路爬上来,缠住他的手指,画面瞬间高清。
【我靠,真动了!】
【伤和光同步反应,这做不了假】
【国内三所高校已接入直播流,正在比对符号系统】
赵晓曼切出分屏,连线考古系实验室。屏幕里,教授拿着放大镜对照门内画面与馆藏残片。
“编号LZ-097的陶片,右下角缺角形状完全吻合。”教授声音发抖,“这不是模仿,是同一批工匠的作品。这意味着,良渚文明的辐射范围,远超我们认知。”
弹幕炸开。
【东亚文明可能不是单一起源!】
【这是改写教科书级别的发现】
【我们正在看五千年前的直播?】
罗令没看屏幕,他盯着门内。时间流速变了,原本缓慢行走的先民突然加快动作,像快进的影像。玉镯上的数字跳到1:15,又猛地跌回1:8。
“不对。”赵晓曼抓起声波仪,“门内时间乱了。”
她迅速关闭AR增强,只保留基础影像传输。画面暗了一度,但稳定下来。门内的村落还在,但星河开始扭曲,像是被风吹皱的水面。
“得稳住。”罗令把残玉按在“卍”字结印中心,闭眼,低声念出族谱里的古越祷词。不是召唤,不是开启,是“守”。
门光微震,青色流转速度慢了下来。
【主播在念什么?】
【听不清,但音调和刚才的歌一样】
【是不是某种仪式语言?】
赵晓曼把祷词录音导入声波仪,频率分析图跳出来——与祈雨歌基频一致,但多出一段低频脉冲,像是心跳的回声。
“你念的每个字,都在共振。”她说。
罗令没答。他感觉到残玉的热度在扩散,不只是手,整块玉像成了活体,往他身体里送信息。符号、星轨、地脉走向,一股脑塞进来,他只能记,没法想。
门内,先民聚集到祭坛前。两人抬出一块完整的玉,另一人捧着星图卷轴。他们将玉举向夜空,光柱射出,直指北斗偏移点。片刻后,光分裂成三束,分别射向不同方位。
【那三道光……】
【一束对着长江下游,是良渚】
【一束往西南,像三星堆方向】
【还有一束……指向东南?青山村?】
弹幕刷得飞快。
赵晓曼突然抬头:“信号只剩八分多钟。”
罗令看平板,倒计时7:43,红色数字不断跳动。摄像头镜片开始结霜,他撕下一块保温贴,贴在镜头上,用手掌压住,体温慢慢化开冰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放一次祈雨歌。”他说。
“电量只剩15%。”她咬牙,“这一段放完,设备就停了。”
“放完整版。”
她按下播放。声波仪屏幕闪红,电流声滋滋作响,但频率稳住了。门环最后一次亮起,青光暴涨,门内画面定格——三道光束从玉中射出,穿透星河,落在大地三处。
直播画面同步投射出光路轨迹。
【我看见了!】
【不是传说,是真实存在的文明网络】
【他们把火种种下去了】
弹幕最后刷出一条:
“文明的根,我们看见了。”
信号断了。
屏幕黑了。
赵晓曼拔掉电源,把声波仪抱在怀里。风雪更大,摄像头彻底冻住,镜头裂了一道缝。
罗令还跪在门环前,手没拿开。残玉贴在“卍”字中心,光没灭,只是沉进了金属里,像被吞了进去。
玉镯上的蓝光也没消失。数字不再跳动,停在**1:6**,但指针微微震颤,像是随时会崩。
他慢慢收手,残玉离开门环的瞬间,整座山晃了一下。
雪坡传来撕裂声。
一道裂痕从门下延伸出去,足有二十米长,深不见底。风从缝里往上吹,带着腐土和金属锈的味道。
赵晓曼抓住他胳膊:“地动了。”
罗令回头,看向西侧山脊。直升机没再出现,但雪线上,有两道新鲜的车辙印,从远处绕过来,停在千米外的缓坡。
不是直升机。
是越野车。
车门打开,一个人影下车,穿着深色冲锋衣,手里拿着金属探测仪,正朝这边走。
罗令的手还贴在门环上,残玉紧贴掌心,热度没有退,反而越烧越深。他没动,赵晓曼也没出声,两人在雪地里站了快十分钟,等那股震感从指尖传到肩胛,又缓缓沉下去。
“它还在运转。”他说。
赵晓曼低头看玉镯,蓝光仍在跳,数字忽高忽低,像是信号不良的计时器。她把声波仪从背包里拿出来,外壳上的胶带裂得更宽了,屏幕边缘泛着灰影。开机试了三次,才亮起。
“还能用。”她把设备翻过来,背面贴上罗令的残玉。玉的温度渗进主板,电路嗡地轻响,电池图标从红转黄。
罗令蹲下,从防水袋里取出备用摄像头,接上电源。镜头对准门环,画面传到平板上——青光浮动,门内村落轮廓若隐若现,但比昨晚模糊,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
“信号不稳。”赵晓曼调出频率图谱,声波仪显示共振值在18.3赫兹上下波动,偏差超过0.6。“得把祈雨歌调回来。”
她打开音频文件,手指在进度条上滑动,找到那段主旋律。播放键按下前,罗令伸手拦住。
“先连直播。”
他掏出卫星电话,拨通平台技术组。接通后只说一句:“推流准备,账号‘青山罗令’,权限开放高校考古联盟。”
电话那头愣了两秒:“现在?信号能撑住吗?”
“能撑多久算多久。”他挂了。
赵晓曼把AR同步模块接入直播后台,系统提示“设备低温,连接失败”。她拆开模块外壳,用保温贴裹住芯片,再把声波仪的热源导过去。屏幕闪了几下,终于跳出“已同步”。
“可以了。”她抬头。
罗令按下直播开启键。画面从雪地切到门环特写,标题自动弹出:“昆仑雪域,时空之门——实时见证文明起源”。
弹幕起初稀疏。
【这背景是特效吧?】
【昨天那个直升机是不是拍到了?】
【主播别玩玄学,拿点真东西出来】
赵晓曼戴上耳机,播放祈雨歌。音量调到0.3赫兹,刚好卡进门环的共振区间。青光骤然亮起,门内画面清晰了一瞬——一个先民正弯腰插秧,田埂边摆着陶罐,罐口刻着与青山村竹简相同的“禾”字。
弹幕停了半秒。
【等等,那个陶文……】
【良渚M24墓出土过一模一样的!】
【不是复刻,是同一套字体!】
罗令摘下手套,掌心旧伤对着镜头。血痂还没脱落,边缘泛红。他伸手按向门环,光流顺着纹路爬上来,缠住他的手指,画面瞬间高清。
【我靠,真动了!】
【伤和光同步反应,这做不了假】
【国内三所高校已接入直播流,正在比对符号系统】
赵晓曼切出分屏,连线考古系实验室。屏幕里,教授拿着放大镜对照门内画面与馆藏残片。
“编号LZ-097的陶片,右下角缺角形状完全吻合。”教授声音发抖,“这不是模仿,是同一批工匠的作品。这意味着,良渚文明的辐射范围,远超我们认知。”
弹幕炸开。
【东亚文明可能不是单一起源!】
【这是改写教科书级别的发现】
【我们正在看五千年前的直播?】
罗令没看屏幕,他盯着门内。时间流速变了,原本缓慢行走的先民突然加快动作,像快进的影像。玉镯上的数字跳到1:15,又猛地跌回1:8。
“不对。”赵晓曼抓起声波仪,“门内时间乱了。”
她迅速关闭AR增强,只保留基础影像传输。画面暗了一度,但稳定下来。门内的村落还在,但星河开始扭曲,像是被风吹皱的水面。
“得稳住。”罗令把残玉按在“卍”字结印中心,闭眼,低声念出族谱里的古越祷词。不是召唤,不是开启,是“守”。
门光微震,青色流转速度慢了下来。
【主播在念什么?】
【听不清,但音调和刚才的歌一样】
【是不是某种仪式语言?】
赵晓曼把祷词录音导入声波仪,频率分析图跳出来——与祈雨歌基频一致,但多出一段低频脉冲,像是心跳的回声。
“你念的每个字,都在共振。”她说。
罗令没答。他感觉到残玉的热度在扩散,不只是手,整块玉像成了活体,往他身体里送信息。符号、星轨、地脉走向,一股脑塞进来,他只能记,没法想。
门内,先民聚集到祭坛前。两人抬出一块完整的玉,另一人捧着星图卷轴。他们将玉举向夜空,光柱射出,直指北斗偏移点。片刻后,光分裂成三束,分别射向不同方位。
【那三道光……】
【一束对着长江下游,是良渚】
【一束往西南,像三星堆方向】
【还有一束……指向东南?青山村?】
弹幕刷得飞快。
赵晓曼突然抬头:“信号只剩八分多钟。”
罗令看平板,倒计时7:43,红色数字不断跳动。摄像头镜片开始结霜,他撕下一块保温贴,贴在镜头上,用手掌压住,体温慢慢化开冰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放一次祈雨歌。”他说。
“电量只剩15%。”她咬牙,“这一段放完,设备就停了。”
“放完整版。”
她按下播放。声波仪屏幕闪红,电流声滋滋作响,但频率稳住了。门环最后一次亮起,青光暴涨,门内画面定格——三道光束从玉中射出,穿透星河,落在大地三处。
直播画面同步投射出光路轨迹。
【我看见了!】
【不是传说,是真实存在的文明网络】
【他们把火种种下去了】
弹幕最后刷出一条:
“文明的根,我们看见了。”
信号断了。
屏幕黑了。
赵晓曼拔掉电源,把声波仪抱在怀里。风雪更大,摄像头彻底冻住,镜头裂了一道缝。
罗令还跪在门环前,手没拿开。残玉贴在“卍”字中心,光没灭,只是沉进了金属里,像被吞了进去。
玉镯上的蓝光也没消失。数字不再跳动,停在**1:6**,但指针微微震颤,像是随时会崩。
他慢慢收手,残玉离开门环的瞬间,整座山晃了一下。
雪坡传来撕裂声。
一道裂痕从门下延伸出去,足有二十米长,深不见底。风从缝里往上吹,带着腐土和金属锈的味道。
赵晓曼抓住他胳膊:“地动了。”
罗令回头,看向西侧山脊。直升机没再出现,但雪线上,有两道新鲜的车辙印,从远处绕过来,停在千米外的缓坡。
不是直升机。
是越野车。
车门打开,一个人影下车,穿着深色冲锋衣,手里拿着金属探测仪,正朝这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