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山路-《河葬》

  天还没亮,阿青就摇醒了他们。洞里很暗,只有灶膛里余烬的一点红光。

  “走了。”她往包袱里塞着干粮,“天一亮他们就该搜山了。”

  小栓睡得迷糊,陈渡给他穿好衣服。孩子的额头有点烫,可能是昨天吓着了。

  出洞时,外面下着细雨。山路很滑,阿青在前面带路,脚步轻快。陈渡背着小栓跟在后面,深一脚浅一脚。

  “哥,俺自己走。”小栓在他背上挣扎。

  “别动。”陈渡把他往上托了托。

  山路越来越陡,雾气弥漫。能见度很低,几步外就看不见人。阿青不时停下来等他们,眼神警惕地扫视四周。

  “还要走多久?”陈渡喘着气问。

  “到下一个落脚点。”阿青说,“晌午能到。”

  小栓在陈渡背上睡着了,呼吸吹着他的脖子。陈渡能感觉到孩子的体温,烫得吓人。

  雨渐渐大了,山路成了泥浆。陈渡的草鞋陷在泥里,拔出来时带起一大坨泥巴。阿青折了根树枝给他当拐杖。

  “坚持住。”她说,“前面有户人家,能歇脚。”

  果然,转过一个山坳,看见几间茅屋。炊烟袅袅,有鸡在院子里啄食。

  阿青在篱笆外学了三声布谷鸟叫。屋里出来个老汉,看见他们,点了点头。

  “进来吧。”老汉说,“热水烧好了。”

  屋里很简陋,但干净。老汉的妻子端来姜汤,又给小栓擦了身子。老两口话不多,但很周到。

  “这孩子发烧了。”老妇人摸摸小栓的额头,“得吃剂药。”

  老汉去院里采了几味草药,熬成浓浓的一碗。药很苦,小栓喝得直皱眉头。

  “睡一觉就好了。”老妇人把他安置在里屋的床上。

  陈渡和阿青在灶间烤火。衣服都湿透了,冒着热气。

  “这是什么地方?”陈渡问。

  “老赵家,自己人。”阿青往灶里添了根柴,“你们在这歇一天,明天再走。”

  下午,雨停了。陈渡帮老汉修篱笆,阿青和老妇人一起做饭。小栓睡了一觉,烧退了些,能坐起来喝粥了。

  “爷爷,这是哪?”他问老汉。

  “赵家坳。”老汉说,“再往南就是福建了。”

  夜里,陈渡睡不着,坐在门槛上看月亮。山里的月亮很亮,照得院子如同白昼。阿青走过来,递给他一个烤红薯。

  “吃点东西。”

  “谢谢。”陈渡接过红薯,烫得在两手间倒来倒去。

  “明天要过封锁线。”阿青说,“袁首辅的人在各个路口都设了卡。”

  陈渡的心沉了下去:“那怎么办?”

  “走山路。”阿青指了指远处的山峦,“翻过那座山,就出了他们的搜查范围。”

  红薯很甜,但陈渡吃得没滋味。

  第二天天没亮,他们就出发了。老赵给了他们一些干粮和草药,老妇人给小栓做了双新布鞋。

  “保重。”老赵在门口挥手。

  山路比昨天的更难走。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路,要抓着藤蔓才能上去。小栓走不动,陈渡就背他一段。

  “哥,放俺下来吧。”小栓看着陈渡满头的汗。

  “没事。”

  阿青走在前面,像只灵巧的山羊。她总能在看似无路的地方找到落脚点。

  中午,他们在一条溪边歇脚。溪水很清,能看见水底的石头。小栓把脚泡在水里,舒服地叹了口气。

  “还有多远?”陈渡问。

  “翻过这个山头。”阿青指着前面,“山下有个镇子,我们在那歇脚。”

  休息片刻,继续赶路。山坡很陡,有些地方要手脚并用。小栓努力自己走,但摔了好几跤。

  “拉着哥的手。”陈渡说。

  太阳偏西时,他们到了山顶。站在这里能看见山下的镇子,青瓦白墙,炊烟袅袅。

  “那就是了。”阿青说。

  下山的路好走些。快到镇子时,阿青让他们在树林里等着,自己先去探路。

  小栓累坏了,靠着一棵树睡着了。陈渡检查了他的脚,又磨出了新泡。

  过了一会儿,阿青回来了。

  “镇上有官兵。”她神色凝重,“得绕过去。”

  他们沿着镇子外围走,穿过一片稻田。稻子熟了,金灿灿的。有农人在收割,看见他们,都直起腰来看。

  “别抬头。”阿青低声说。

  绕到镇子南边,看见一条官道。路上车马很多,尘土飞扬。

  “在这等着。”阿青说,“我去找辆车。”

  她消失在人群中。陈渡和小栓躲在路旁的沟里,能听见过往行人的说话声。

  “听说北边打得更凶了。”

  “可不是,运河上都漂着尸首。”

  “这世道......”

  小栓紧张地抓住陈渡的手。陈渡能感觉到他在发抖。

  过了一会儿,阿青赶着一辆驴车回来了。

  “上车。”她说,“就说是我弟弟,去外婆家。”

  驴车很破,走起来吱吱呀呀的。小栓靠在陈渡身上,很快就睡着了。

  官道上设了卡,有官兵在盘查。阿青掏出路引,赔着笑:

  “官爷,带弟弟去外婆家。”

  官兵看了看路引,又打量了一下陈渡和小栓。

  “下车检查。”

  陈渡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小栓也醒了,紧张地看着官兵。

  就在这时,后面传来一阵喧哗。有辆马车翻了,堵住了路。官兵骂骂咧咧地过去处理。

  “快走。”阿青低声说,一甩鞭子。

  驴车吱吱呀呀地过了关卡。走出很远,还能听见后面的吵闹声。

  傍晚时分,他们到了一个小村庄。阿青把驴车赶进一个院子,有个妇人迎出来。

  “来了?”妇人看了看陈渡和小栓,“进屋吧。”

  屋里点着油灯,饭菜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米饭,炒青菜,还有一碗蒸蛋。

  “吃吧。”妇人把蒸蛋推到小栓面前,“看把孩子饿的。”

  小栓看看陈渡,见哥哥点头,才拿起勺子。

  饭后,妇人安排他们住下。房间很小,但干净。小栓累坏了,倒头就睡。

  陈渡却睡不着,坐在窗前发呆。月光很好,照得院子亮堂堂的。能听见虫鸣,还有远处的狗吠。

  阿青走进来,递给他一碗药茶。

  “喝了好好睡一觉。”她说,“明天还要赶路。”

  “阿青,”陈渡突然问,“我们到底要去哪?”

  阿青沉默了一会儿:“去找顾老。”

  “顾老在哪?”

  “在南边。”阿青说,“一个安全的地方。”

  “我爹呢?他是不是还活着?”

  阿青看着窗外的月亮:“有些事,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她吹熄了灯。黑暗中,陈渡听着小栓均匀的呼吸声,久久不能入睡。

  顾老,爹,还有那个紫檀木匣......这一切到底有什么联系?

  月光从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鸡叫声,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