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如同在冰面上刻下的细痕,浅淡却真实存在。林焰在谢云深默许的缝隙间,艰难地呼吸着。那幅被他用浓重色彩覆盖的画,依旧立在画室角落,像一枚沉默的勋章,也像一道尚未愈合的伤口。
他开始更频繁地待在画室。并非为了完成什么作品,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宣告——这里,是他暂时可以脱离钢琴、脱离谢云深直接凝视的喘息之地。他会长时间地调色,在废弃的画布上涂抹,或者只是对着窗外发呆,任由松节油的气味将自己包裹。
这天下午,他心血来潮,翻出了一套蒙尘的笔墨纸砚。那是周叔不知何时备下的,或许是为了迎合谢云深可能突发的、对东方古典意趣的兴致,却一直闲置着。
林焰不会国画,但他认得墨。那种纯粹的、无法被任何颜色调和的黑,吸引了他。
他研墨,看着清水渐渐被浓稠的墨色吞噬,散发出一种沉静古朴的气息。然后,他拿起一支兼毫笔,蘸饱了墨,在一张生宣纸上,随意地挥洒。
没有章法,没有意象。只是凭着本能,让浓淡不一的墨迹在吸水性极强的宣纸上晕染、扩散,形成各种偶然的、不可复制的形态。有的地方浓黑如夜,有的地方淡如远山,边缘毛茸茸的,带着呼吸般的渗透感。
这过程莫名地让他感到平静。相比于油画颜料的浓烈和覆盖性,水墨的浸润与不可控,带着一种东方式的、顺应自然的哲学,暂时抚平了他内心的焦躁。
他画得专注,连谢云深何时进来的都未察觉。
直到男人的身影投落在宣纸上,林焰才猛地一惊,笔尖一顿,一滴浓墨猝不及防地滴落在画纸中央,迅速晕开成一团醒目的污迹。
他下意识地蹙眉,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以及作品被毁的懊恼。
谢云深没有在意那滴意外的墨点,他的目光落在那些恣意晕染的墨迹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怎么想起弄这个?”
林焰放下笔,语气平淡:“随便试试。”
谢云深走近,俯身仔细看着宣纸上的墨痕。他看得认真,仿佛在解读某种神秘的符码。良久,他伸出手指,虚虚点着那团因为林焰受惊而滴落的、最浓重的墨迹周围,那由浓到淡、层层晕开的痕迹。
“这里,”他声音低沉,“倒是比你在钢琴上刻意营造的‘愤怒’,更有力量。”
林焰心头一震,蓦地抬头看他。
谢云深也正看着他,眼神深邃,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他早就看穿了他那些在琴键上精心编排的“情绪表演”。
“水墨有趣,”谢云深直起身,语气听不出褒贬,“它的美在于‘偶然’与‘留白’。用力过猛,反而失了韵味。”他像是在点评画,又像是在说着别的。
他的目光转向林焰因为握笔而沾染了些许墨汁的手指,忽然道:“手伸出来。”
林焰迟疑了一下,依言伸出右手。指尖和指腹染着几处黑墨,与他苍白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
谢云深从旁边拿起一块干净的湿毛巾,没有递给林焰,而是自然地握住他的手腕,另一只手用毛巾,仔细地、一点点地擦拭他指尖的墨迹。
他的动作很轻,很慢,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耐心。温热的毛巾擦拭过微凉的皮肤,墨迹渐渐褪去,露出原本的肤色。
林焰僵硬地站着,手腕被谢云深握着,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掌心的温度和力道。这触碰不带有情欲的意味,更像是一种……清理和归位。将他从短暂的、脱离掌控的“墨趣”中,重新擦拭干净,带回他应该在的位置。
这无声的动作,比任何言语的警告都更具压迫感。
“好了。”谢云深松开他的手,将染了墨的毛巾丢在一旁。他看了看林焰恢复干净的手指,又看了看宣纸上那团醒目的墨渍,淡淡道:“这幅,就留在这里吧。”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画室。
林焰独自站在原地,低头看着自己干净的手指,上面仿佛还残留着湿毛巾的温度和谢云深指尖的触感。
那幅被意外墨点“毁掉”的宣纸,静静地铺在画案上。谢云深让它留下,是什么意思?是觉得这偶然的“破坏”也有价值?还是将它视为一次失败的、需要被铭记的试探?
他走到画案前,看着那团浓黑的墨迹。它破坏了之前墨迹晕染的节奏,突兀,刺眼。
就像他这个人,突兀地闯入了谢云深秩序井然的世界。
也像谢云深之于他,是生命中无法抹去、浓重而压抑的存在。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已经干涸的墨迹,触感粗糙。
谢云深在告诉他,他可以有自己的“墨趣”,可以有偶尔的“失控”,但最终,他会被清理干净,所有偏离的痕迹,都会在他的掌控下被修正或定义。
而留下的那团墨迹,既是允许,也是警示。
林焰收回手,眼神重新变得沉静。
他明白了。
这场博弈,远比他想象的更为精细和残酷。
它发生在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触碰,甚至在一滴偶然滴落的墨汁里。
他转身,不再看那幅画。
试探需要继续,但他必须找到更无形、更难以被“擦拭”掉的方式。
他开始更频繁地待在画室。并非为了完成什么作品,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宣告——这里,是他暂时可以脱离钢琴、脱离谢云深直接凝视的喘息之地。他会长时间地调色,在废弃的画布上涂抹,或者只是对着窗外发呆,任由松节油的气味将自己包裹。
这天下午,他心血来潮,翻出了一套蒙尘的笔墨纸砚。那是周叔不知何时备下的,或许是为了迎合谢云深可能突发的、对东方古典意趣的兴致,却一直闲置着。
林焰不会国画,但他认得墨。那种纯粹的、无法被任何颜色调和的黑,吸引了他。
他研墨,看着清水渐渐被浓稠的墨色吞噬,散发出一种沉静古朴的气息。然后,他拿起一支兼毫笔,蘸饱了墨,在一张生宣纸上,随意地挥洒。
没有章法,没有意象。只是凭着本能,让浓淡不一的墨迹在吸水性极强的宣纸上晕染、扩散,形成各种偶然的、不可复制的形态。有的地方浓黑如夜,有的地方淡如远山,边缘毛茸茸的,带着呼吸般的渗透感。
这过程莫名地让他感到平静。相比于油画颜料的浓烈和覆盖性,水墨的浸润与不可控,带着一种东方式的、顺应自然的哲学,暂时抚平了他内心的焦躁。
他画得专注,连谢云深何时进来的都未察觉。
直到男人的身影投落在宣纸上,林焰才猛地一惊,笔尖一顿,一滴浓墨猝不及防地滴落在画纸中央,迅速晕开成一团醒目的污迹。
他下意识地蹙眉,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以及作品被毁的懊恼。
谢云深没有在意那滴意外的墨点,他的目光落在那些恣意晕染的墨迹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怎么想起弄这个?”
林焰放下笔,语气平淡:“随便试试。”
谢云深走近,俯身仔细看着宣纸上的墨痕。他看得认真,仿佛在解读某种神秘的符码。良久,他伸出手指,虚虚点着那团因为林焰受惊而滴落的、最浓重的墨迹周围,那由浓到淡、层层晕开的痕迹。
“这里,”他声音低沉,“倒是比你在钢琴上刻意营造的‘愤怒’,更有力量。”
林焰心头一震,蓦地抬头看他。
谢云深也正看着他,眼神深邃,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他早就看穿了他那些在琴键上精心编排的“情绪表演”。
“水墨有趣,”谢云深直起身,语气听不出褒贬,“它的美在于‘偶然’与‘留白’。用力过猛,反而失了韵味。”他像是在点评画,又像是在说着别的。
他的目光转向林焰因为握笔而沾染了些许墨汁的手指,忽然道:“手伸出来。”
林焰迟疑了一下,依言伸出右手。指尖和指腹染着几处黑墨,与他苍白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
谢云深从旁边拿起一块干净的湿毛巾,没有递给林焰,而是自然地握住他的手腕,另一只手用毛巾,仔细地、一点点地擦拭他指尖的墨迹。
他的动作很轻,很慢,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耐心。温热的毛巾擦拭过微凉的皮肤,墨迹渐渐褪去,露出原本的肤色。
林焰僵硬地站着,手腕被谢云深握着,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掌心的温度和力道。这触碰不带有情欲的意味,更像是一种……清理和归位。将他从短暂的、脱离掌控的“墨趣”中,重新擦拭干净,带回他应该在的位置。
这无声的动作,比任何言语的警告都更具压迫感。
“好了。”谢云深松开他的手,将染了墨的毛巾丢在一旁。他看了看林焰恢复干净的手指,又看了看宣纸上那团醒目的墨渍,淡淡道:“这幅,就留在这里吧。”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画室。
林焰独自站在原地,低头看着自己干净的手指,上面仿佛还残留着湿毛巾的温度和谢云深指尖的触感。
那幅被意外墨点“毁掉”的宣纸,静静地铺在画案上。谢云深让它留下,是什么意思?是觉得这偶然的“破坏”也有价值?还是将它视为一次失败的、需要被铭记的试探?
他走到画案前,看着那团浓黑的墨迹。它破坏了之前墨迹晕染的节奏,突兀,刺眼。
就像他这个人,突兀地闯入了谢云深秩序井然的世界。
也像谢云深之于他,是生命中无法抹去、浓重而压抑的存在。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已经干涸的墨迹,触感粗糙。
谢云深在告诉他,他可以有自己的“墨趣”,可以有偶尔的“失控”,但最终,他会被清理干净,所有偏离的痕迹,都会在他的掌控下被修正或定义。
而留下的那团墨迹,既是允许,也是警示。
林焰收回手,眼神重新变得沉静。
他明白了。
这场博弈,远比他想象的更为精细和残酷。
它发生在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触碰,甚至在一滴偶然滴落的墨汁里。
他转身,不再看那幅画。
试探需要继续,但他必须找到更无形、更难以被“擦拭”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