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全忠,你终于来了!”
赶跑了李茂贞,此刻的朱温,便是整个长安城的英雄!
李晔甚至带着满朝文武,亲自出皇城迎接。
“陛下,臣救驾来迟,让陛下受惊了,还请陛下责罚!”
朱温一脸愧疚地说道,说话时,还故意将自己肩膀上的伤势展露出来。
“全忠,你受伤了!”
李晔大惊。
眼下,朱温可是他眼中大唐最后一个能打的忠臣,他可不能有事。
“快,快去请御医!”
李晔急忙催促身边的小宦官,随即亲自牵着朱温的手,将其带进了皇城。
“全忠,你快给朕说说,你是如何击败岐王那个叛徒的。”
……
“朱温入长安城了么?咱们的天子,还真是倒霉啊!”
秦一帆搂着何皇后笑着说道。
闻言,何皇后满是不解,道:“朱全忠此人忠于李唐皇室,王爷为何如此说?”
“全忠么?”
轻笑一声,秦一帆随即摇了摇头说道:“很多东西啊,等靠时间来证明。”
说着,秦一帆在何皇后羞怯的目光中……
“怎么可能,我怀孕了!”
何皇后脸色微微有些发白,她记得,自己明明每次都用宫廷秘法,将体内的东西逼出来,却没想到,居然还是……
“不行,我必须回到长安城!”
当即,何皇后便找到秦一帆,说明自己要回长安城。
“这样啊,行吧,记住你的身份,我会派人盯着你的。”
秦一帆说道。
“知道了!”
何皇后此刻心情很乱,他不想打掉腹中的孩子,就必须尽快赶回长安城。
只有这样,她腹中的孩子,才能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孩子,就算你一辈子也没办法知道自己的爹是谁,但至少,也可以快乐的长大!”
马车上,何皇后轻轻抚摸自己平坦的小腹,脸上露出一抹母性的光辉。
她没有想过,让自己这个孩子去争夺皇位。
毕竟,她已经对不起李晔了,也不可能颠覆李唐皇室的血脉。
至于皇位,有她的长子李裕去争夺就够了。
……
“天子,终于要降生了!”
就在何皇后回到长安城之后,藏兵谷之中,不良帅看着面前的卦象,脸上露出一抹激动之色。
他等待了三百年,再次等待了一位有机会中兴盛唐的天子!
在这三百年里,不良帅经历了太多。
贞观之治、武周之乱、开元盛世以及安史之乱之后的盛唐转衰。
三百年,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执念,那就是,能够再次开启贞观盛世、万邦来朝的天子。
如今,终于等来了!
很快,长安城的消息传来,何皇后再次孕育了天子的子嗣。
“就是这个孩子!”
不良帅双眼放光,他知道,自己等待的这个孩子就是何皇后肚子里的孩子。
而且,根据他种种卦象表明,这个孩子将会将大唐推向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
“不过,玉不琢不成器,玄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良帅不想再重蹈玄宗时的错误。
“朱温,希望你不要让本帅失望,昭宗,不需要坐在那个位置太久!”
不良帅,忠于李唐皇室。
不过,他真正忠臣的不是某一个皇帝,而是当年太宗开辟的大唐盛世。
若是一个李唐皇帝,会阻碍大唐再次复兴,他不介意,利用自己布下的棋子,去将那个皇帝推下去。
很显然,无论是唐僖宗还是当今的唐昭宗,都是不合格的。
而且,有过唐玄宗的教训,不良帅也不希望看到,一个不合格的大唐皇帝,一直坐在那个位置上。
特别是,真正的中兴之主即将诞生的时候。
毕竟,一旦皇帝坐在那个位置太久,就越是不想放弃手上的权利。
而中兴之主想要真正接替那个位置,便需要老皇帝从那个位置上下来。
两日之后,孟婆收到一封飞鸽传书。
看着信上的内容,孟婆知道,不良帅的计划,要开始了。
不过,在执行不良帅的计划之前,孟婆还是先用海东青给秦一帆发了一封书信过去。
……
“陛下,还请封臣为梁王!”
坐在龙椅之上的李晔,看着下方请旨的大唐最后一个忠臣,心脏微微一缩。
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上一个当着朝臣向自己要王位的,是岐王李茂贞。
那时候,李茂贞在朝堂上嚣张无比,就连他这个皇帝的命令也不听。
“全忠,你……”
李晔小心地开口,他是真怕,朱温成为另一个李茂贞。
“陛下!”
不等李晔将话说完,便听得一名大臣直接打断道:“陛下,臣觉得,以朱大人之功劳,有资格封王。”
“是啊,有功不赏,乃是大忌,就连那李茂贞都被封为岐王,若是朱大人不能封王,恐怕很难让天下人信服!”
又有一名大臣开口说道。
“陛下!”
就在满朝文武纷纷附和之时,宰相崔胤一脸严肃地说道:“臣觉得,王爵不能随意封赏,此事,还待认真商榷!”
看着崔胤,朱温双眼微微一眯。
自从进入长安城之后,他依靠手上的实力,结交了不少朝臣。
而很大大臣,都十分乐意与这位大唐新贵交好。
唯独出自五姓七望的那些大臣,对朱温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家伙不太感冒。
其中,宰相崔胤便是这些人的领头人。
“呵,大概是时间过去太久了,这些人忘了,我朱温是靠什么起家的!”
朱温冷笑道。
要知道,他可是跟着黄巢起义才开始起势的。
那时候,他杀的那些五姓七望的家伙,可一点不比其他起义军少。
“只是,如今成了唐臣,这些家伙就以为,我朱温的刀不利了?”
心中冷笑,而在下朝之后,朱温第一时间便是叫来了自己的大儿子朱友珪。
“友珪,朝堂上有几个人不太听话,今晚,你带人去,让那几个家伙彻底闭嘴!”
朱温冷声道。
“是,父亲!”
朱友珪没有一点拒绝的意思。
他很清楚,这是自己父亲封王的关键时刻。
只要朱温能够封王,他也就有了一丝未来继承王位的可能。
一想到这里,就连朱友珪也忍不住有些兴奋起来。
要知道,他一直畏惧又向往的秦王,也仅仅只是一位王!
赶跑了李茂贞,此刻的朱温,便是整个长安城的英雄!
李晔甚至带着满朝文武,亲自出皇城迎接。
“陛下,臣救驾来迟,让陛下受惊了,还请陛下责罚!”
朱温一脸愧疚地说道,说话时,还故意将自己肩膀上的伤势展露出来。
“全忠,你受伤了!”
李晔大惊。
眼下,朱温可是他眼中大唐最后一个能打的忠臣,他可不能有事。
“快,快去请御医!”
李晔急忙催促身边的小宦官,随即亲自牵着朱温的手,将其带进了皇城。
“全忠,你快给朕说说,你是如何击败岐王那个叛徒的。”
……
“朱温入长安城了么?咱们的天子,还真是倒霉啊!”
秦一帆搂着何皇后笑着说道。
闻言,何皇后满是不解,道:“朱全忠此人忠于李唐皇室,王爷为何如此说?”
“全忠么?”
轻笑一声,秦一帆随即摇了摇头说道:“很多东西啊,等靠时间来证明。”
说着,秦一帆在何皇后羞怯的目光中……
“怎么可能,我怀孕了!”
何皇后脸色微微有些发白,她记得,自己明明每次都用宫廷秘法,将体内的东西逼出来,却没想到,居然还是……
“不行,我必须回到长安城!”
当即,何皇后便找到秦一帆,说明自己要回长安城。
“这样啊,行吧,记住你的身份,我会派人盯着你的。”
秦一帆说道。
“知道了!”
何皇后此刻心情很乱,他不想打掉腹中的孩子,就必须尽快赶回长安城。
只有这样,她腹中的孩子,才能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孩子,就算你一辈子也没办法知道自己的爹是谁,但至少,也可以快乐的长大!”
马车上,何皇后轻轻抚摸自己平坦的小腹,脸上露出一抹母性的光辉。
她没有想过,让自己这个孩子去争夺皇位。
毕竟,她已经对不起李晔了,也不可能颠覆李唐皇室的血脉。
至于皇位,有她的长子李裕去争夺就够了。
……
“天子,终于要降生了!”
就在何皇后回到长安城之后,藏兵谷之中,不良帅看着面前的卦象,脸上露出一抹激动之色。
他等待了三百年,再次等待了一位有机会中兴盛唐的天子!
在这三百年里,不良帅经历了太多。
贞观之治、武周之乱、开元盛世以及安史之乱之后的盛唐转衰。
三百年,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执念,那就是,能够再次开启贞观盛世、万邦来朝的天子。
如今,终于等来了!
很快,长安城的消息传来,何皇后再次孕育了天子的子嗣。
“就是这个孩子!”
不良帅双眼放光,他知道,自己等待的这个孩子就是何皇后肚子里的孩子。
而且,根据他种种卦象表明,这个孩子将会将大唐推向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
“不过,玉不琢不成器,玄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良帅不想再重蹈玄宗时的错误。
“朱温,希望你不要让本帅失望,昭宗,不需要坐在那个位置太久!”
不良帅,忠于李唐皇室。
不过,他真正忠臣的不是某一个皇帝,而是当年太宗开辟的大唐盛世。
若是一个李唐皇帝,会阻碍大唐再次复兴,他不介意,利用自己布下的棋子,去将那个皇帝推下去。
很显然,无论是唐僖宗还是当今的唐昭宗,都是不合格的。
而且,有过唐玄宗的教训,不良帅也不希望看到,一个不合格的大唐皇帝,一直坐在那个位置上。
特别是,真正的中兴之主即将诞生的时候。
毕竟,一旦皇帝坐在那个位置太久,就越是不想放弃手上的权利。
而中兴之主想要真正接替那个位置,便需要老皇帝从那个位置上下来。
两日之后,孟婆收到一封飞鸽传书。
看着信上的内容,孟婆知道,不良帅的计划,要开始了。
不过,在执行不良帅的计划之前,孟婆还是先用海东青给秦一帆发了一封书信过去。
……
“陛下,还请封臣为梁王!”
坐在龙椅之上的李晔,看着下方请旨的大唐最后一个忠臣,心脏微微一缩。
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上一个当着朝臣向自己要王位的,是岐王李茂贞。
那时候,李茂贞在朝堂上嚣张无比,就连他这个皇帝的命令也不听。
“全忠,你……”
李晔小心地开口,他是真怕,朱温成为另一个李茂贞。
“陛下!”
不等李晔将话说完,便听得一名大臣直接打断道:“陛下,臣觉得,以朱大人之功劳,有资格封王。”
“是啊,有功不赏,乃是大忌,就连那李茂贞都被封为岐王,若是朱大人不能封王,恐怕很难让天下人信服!”
又有一名大臣开口说道。
“陛下!”
就在满朝文武纷纷附和之时,宰相崔胤一脸严肃地说道:“臣觉得,王爵不能随意封赏,此事,还待认真商榷!”
看着崔胤,朱温双眼微微一眯。
自从进入长安城之后,他依靠手上的实力,结交了不少朝臣。
而很大大臣,都十分乐意与这位大唐新贵交好。
唯独出自五姓七望的那些大臣,对朱温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家伙不太感冒。
其中,宰相崔胤便是这些人的领头人。
“呵,大概是时间过去太久了,这些人忘了,我朱温是靠什么起家的!”
朱温冷笑道。
要知道,他可是跟着黄巢起义才开始起势的。
那时候,他杀的那些五姓七望的家伙,可一点不比其他起义军少。
“只是,如今成了唐臣,这些家伙就以为,我朱温的刀不利了?”
心中冷笑,而在下朝之后,朱温第一时间便是叫来了自己的大儿子朱友珪。
“友珪,朝堂上有几个人不太听话,今晚,你带人去,让那几个家伙彻底闭嘴!”
朱温冷声道。
“是,父亲!”
朱友珪没有一点拒绝的意思。
他很清楚,这是自己父亲封王的关键时刻。
只要朱温能够封王,他也就有了一丝未来继承王位的可能。
一想到这里,就连朱友珪也忍不住有些兴奋起来。
要知道,他一直畏惧又向往的秦王,也仅仅只是一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