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凌皓对部分阵图原理进行了公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来自“须弥阵宗”等专业领域的部分质疑。
但质疑之声并未完全平息,反而转化为了更隐晦的观望与更苛刻的审视。
而计划执行层面遇到的阻力,却是有增无减,具体而微地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艰难推进上。
青岚宗专门为“周天星辰蕴灵大阵”设立的“督造院”,此刻忙得焦头烂额,却又处处碰壁。
一位负责清点验收各方送来布阵材料的长老,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所谓“灵材”,气得胡须都在发抖。
“这…这也能叫‘千年寒铁’?杂质遍布,灵性涣散,最多是百年份的边角料!还有这‘星辰砂’,颗粒不均,星力微弱,分明是筛剩下的废渣!”
清单上列出的明明是顶级材料,送来的却是以次充好的劣等货,甚至有些明显是库存多年、灵性已失的陈旧之物。
就这,还往往数量不足,拖欠严重。
派遣往各宗各派催办物资的弟子,大多悻悻而归,带回各种推诿搪塞的借口。
“家师正在闭死关,库房钥匙无法取出,还请宽限些时日…” “哎呀,真是不巧,矿脉深处近日突发地火,开采受阻,您看…” “贵宗所需数量巨大,我宗小门小户,实在难以凑齐,能否减免一些?”
即便有些宗门碍于情面或压力,勉强派来了人手,情况也同样令人沮丧。
承诺的阵法大师、炼器宗师来的寥寥无几,多是些技艺生疏的年轻弟子或是明显不受重视、前来应付差事的修士。
他们或是出工不出力,或是能力有限错误百出,反而需要青岚宗派出人手反复检查、返工,平白消耗更多精力与资源。
更令人头痛的是内部的协调与扯皮。
大阵建设涉及方位勘测、材料炼制、阵基铺设、符文铭刻、能量引导等多个环节,需要各方紧密配合。
然而,来自不同宗门的修士们,往往各有心思,相互提防,甚至暗中较劲。
“我天工门炼制的阵基盘,凭什么要听他神焱谷的意见调整火候?他们的控火术难道比我门秘传的‘九转锻灵诀’更精妙?” “此地灵脉走向分明应以我地脉宗的勘探为准!青岚宗的几位道友,你们对此地灵脉的了解,恐怕不及我宗十之一二吧?”
技术路线之争、宗门荣誉之辩、甚至是个人好恶,都能成为拖延进度的理由。
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没有用在建设上,而是消耗在无休止的会议争吵、文书往来、相互扯皮之上。
效率低下得令人发指。
Plan A——即依靠联合各方力量,按部就班推进布阵的计划,事实上已陷入僵局。
整个项目的推进速度,如同蜗牛爬行,远远落后于预定的时间表。
照此下去,莫说缓解“虚空暗蚀”,只怕大阵尚未完成百分之一,世界本源的流失就已达到无可挽回的程度。
督造院内,气氛压抑得可怕。
各位负责的长老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焦躁。
“照这样下去,根本不可能成功!”一位脾气火爆的长老终于忍不住,一拳砸在桌上,震得玉简乱跳,“一群鼠目寸光之辈!非要等到大劫临头,才知后悔吗?!”
“唉,抱怨无用。”另一位较为年长的长老叹息道,“人心不齐,便是如此。我等纵有通天之志,也难敌这无处不在的懈怠与私心。”
“凌尊者那边…”有人看向内殿方向,语气担忧。
凌皓大部分时间都在内殿闭关,推演优化阵图,或是尝试解决某些关键技术难题,将外务交由他们处理。
但他们深知,外面的情况,绝瞒不过那位的神念。
只是尊者一直沉默,未曾出面干预。
这种沉默,反而让众人感到更加不安。
内殿之中。
凌皓并未如外界想象那般怒不可遏或焦虑不安。
他平静地坐在蒲团上,身前漂浮着无数光点,正是那幅浩瀚阵图的微缩影像。
影像旁边,还有一份不断实时更新的清单,上面清晰罗列着各类物资的缺口数字、人手不足的环节、以及各个节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延误。
数据冰冷而残酷。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数据,又看向阵图中几个因材料品质不达标或炼制误差而显得光芒黯淡、极不稳定的关键节点。
一旦强行启动,这些节点必先崩溃,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材料…人力…效率…”他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虚空中划过。
依靠外界供给,质量与时效都无法保证,且受制于人,变数太多。
强行以威压逼迫?或许能起一时之效,但绝非长久之计,且极易引发更大反弹,内耗更巨。
Plan A 的路,似乎已经被堵死了。
必须做出改变。
他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起来,脑海中万法顿悟的资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推演的方向,不再是阵图本身,而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如何以更少的优质材料,发挥更大的效用?
甚至…如何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丹田处。
那里,万象元婴怀抱的星辰琉璃盏中,那一点混沌息壤正散发着微弱的、却蕴含着无限造化可能的混沌气流。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开始在他心间萌芽。
外界,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督造院染上一片昏黄,更添几分萧瑟。
内殿,凌皓的眼中,却亮起了一丝与众不同的、充满创造性与颠覆性的光芒。
破局之道,或许不在远方,而在自身。
但质疑之声并未完全平息,反而转化为了更隐晦的观望与更苛刻的审视。
而计划执行层面遇到的阻力,却是有增无减,具体而微地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艰难推进上。
青岚宗专门为“周天星辰蕴灵大阵”设立的“督造院”,此刻忙得焦头烂额,却又处处碰壁。
一位负责清点验收各方送来布阵材料的长老,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所谓“灵材”,气得胡须都在发抖。
“这…这也能叫‘千年寒铁’?杂质遍布,灵性涣散,最多是百年份的边角料!还有这‘星辰砂’,颗粒不均,星力微弱,分明是筛剩下的废渣!”
清单上列出的明明是顶级材料,送来的却是以次充好的劣等货,甚至有些明显是库存多年、灵性已失的陈旧之物。
就这,还往往数量不足,拖欠严重。
派遣往各宗各派催办物资的弟子,大多悻悻而归,带回各种推诿搪塞的借口。
“家师正在闭死关,库房钥匙无法取出,还请宽限些时日…” “哎呀,真是不巧,矿脉深处近日突发地火,开采受阻,您看…” “贵宗所需数量巨大,我宗小门小户,实在难以凑齐,能否减免一些?”
即便有些宗门碍于情面或压力,勉强派来了人手,情况也同样令人沮丧。
承诺的阵法大师、炼器宗师来的寥寥无几,多是些技艺生疏的年轻弟子或是明显不受重视、前来应付差事的修士。
他们或是出工不出力,或是能力有限错误百出,反而需要青岚宗派出人手反复检查、返工,平白消耗更多精力与资源。
更令人头痛的是内部的协调与扯皮。
大阵建设涉及方位勘测、材料炼制、阵基铺设、符文铭刻、能量引导等多个环节,需要各方紧密配合。
然而,来自不同宗门的修士们,往往各有心思,相互提防,甚至暗中较劲。
“我天工门炼制的阵基盘,凭什么要听他神焱谷的意见调整火候?他们的控火术难道比我门秘传的‘九转锻灵诀’更精妙?” “此地灵脉走向分明应以我地脉宗的勘探为准!青岚宗的几位道友,你们对此地灵脉的了解,恐怕不及我宗十之一二吧?”
技术路线之争、宗门荣誉之辩、甚至是个人好恶,都能成为拖延进度的理由。
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没有用在建设上,而是消耗在无休止的会议争吵、文书往来、相互扯皮之上。
效率低下得令人发指。
Plan A——即依靠联合各方力量,按部就班推进布阵的计划,事实上已陷入僵局。
整个项目的推进速度,如同蜗牛爬行,远远落后于预定的时间表。
照此下去,莫说缓解“虚空暗蚀”,只怕大阵尚未完成百分之一,世界本源的流失就已达到无可挽回的程度。
督造院内,气氛压抑得可怕。
各位负责的长老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焦躁。
“照这样下去,根本不可能成功!”一位脾气火爆的长老终于忍不住,一拳砸在桌上,震得玉简乱跳,“一群鼠目寸光之辈!非要等到大劫临头,才知后悔吗?!”
“唉,抱怨无用。”另一位较为年长的长老叹息道,“人心不齐,便是如此。我等纵有通天之志,也难敌这无处不在的懈怠与私心。”
“凌尊者那边…”有人看向内殿方向,语气担忧。
凌皓大部分时间都在内殿闭关,推演优化阵图,或是尝试解决某些关键技术难题,将外务交由他们处理。
但他们深知,外面的情况,绝瞒不过那位的神念。
只是尊者一直沉默,未曾出面干预。
这种沉默,反而让众人感到更加不安。
内殿之中。
凌皓并未如外界想象那般怒不可遏或焦虑不安。
他平静地坐在蒲团上,身前漂浮着无数光点,正是那幅浩瀚阵图的微缩影像。
影像旁边,还有一份不断实时更新的清单,上面清晰罗列着各类物资的缺口数字、人手不足的环节、以及各个节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延误。
数据冰冷而残酷。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数据,又看向阵图中几个因材料品质不达标或炼制误差而显得光芒黯淡、极不稳定的关键节点。
一旦强行启动,这些节点必先崩溃,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材料…人力…效率…”他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虚空中划过。
依靠外界供给,质量与时效都无法保证,且受制于人,变数太多。
强行以威压逼迫?或许能起一时之效,但绝非长久之计,且极易引发更大反弹,内耗更巨。
Plan A 的路,似乎已经被堵死了。
必须做出改变。
他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起来,脑海中万法顿悟的资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推演的方向,不再是阵图本身,而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如何以更少的优质材料,发挥更大的效用?
甚至…如何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丹田处。
那里,万象元婴怀抱的星辰琉璃盏中,那一点混沌息壤正散发着微弱的、却蕴含着无限造化可能的混沌气流。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开始在他心间萌芽。
外界,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督造院染上一片昏黄,更添几分萧瑟。
内殿,凌皓的眼中,却亮起了一丝与众不同的、充满创造性与颠覆性的光芒。
破局之道,或许不在远方,而在自身。